當心!這種魚毒性極強,0.0005克就能致死!千萬別亂吃

2020-12-10 上遊新聞

在眾多魚類中

長相可愛的「河豚」

深受大眾喜愛

關於河豚,素有

「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

的說法

但在美味的背後

卻隱藏著不小的安全隱患

生活中

河豚中毒事件時有發生

甚至有人因此喪命

那麼

河豚中毒到底是怎麼回事?

又該如何安全吃河豚?

今天

就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

河豚肉的鮮美味道從何而來?

河豚,也叫河魨、氣泡魚,有暗紋東方魨、紅鰭東方魨以及菊黃東方魨等品種。

河豚肉吃起來非常鮮美,其主要原因就是「河豚中所含的優質蛋白質」

河豚所含的蛋白質量雖然不多(17%—19%),但蛋白質的「胺基酸配比」卻比草魚等家常魚類更加完美,特別是穀氨酸(味精的主要原料)、天冬氨酸、丙氨酸、精氨酸以及甘氨酸的含量更高,且這幾種胺基酸都是「呈鮮胺基酸」。正因為有了它們,才成就了「河豚的獨特之鮮」。

食河豚中毒,是怎麼回事?

「食河豚中毒」的事件雖然時有發生,但很多人並不在意。在此,提醒大家:「河豚真的有毒,不能亂吃」。

食河豚中毒事件,其元兇就是河豚中含有的「河豚毒素」,主要包括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以及河豚肝臟毒素,其中「河豚卵巢毒素」毒性最強,攝入0.5毫克即會致人死亡(比氰化鈉的毒性強1000倍)。

河豚毒素的分布具有規律性,主要分布在河豚肉之外的卵巢、眼睛、肝臟、腎臟、皮、鰓以及血液等組織,卵巢和肝臟中毒素的毒性更強。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河豚肉都無毒,依照具體情況應當區分看待。

河豚毒素與普通的毒素存在根本上的不同,它是一種「熱穩定性毒素」,「高溫煮沸」並不會破壞此毒素的毒性。靠日曬、水煮加熱、鹽醃並不能殺滅、去除河豚毒素。

正因為河豚毒素的特殊性,才出現了「河豚去毒師」這個職業。只有「殺河豚經驗非常豐富的專業人士」才能去除河豚當中所有的毒素,將其烹熟供人們食用。

該如何安全吃河豚?

去「有資質的餐廳」

吃河豚務必去「有專業資質的餐廳」,可降低食物中毒的風險,不建議自己嘗試烹調製作。

不購買「活著的河豚」

國家明令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豚,禁止販賣活的河豚」。若遇到有不法商販售賣活著的河豚,請各位遠離並撥打12315舉報,降低自身和他人中毒的風險。

明確來源,拒絕食用「野生河豚」

一般來說,含有河豚毒素的是「野生河豚」,其「毒化途徑」主要來自生物富集(藻類產生毒素,然後由小魚、小蝦以及貝類生物富集起來,最後再被河豚富集)。

因此,只要是「野生河豚」,無論是自己從河裡釣的還是餐廳售賣的,都不可進食。

那我們可以吃的河豚是從哪來的呢?

其實,餐廳可售賣的河豚都是「從農業部備案的河豚魚源基地採購的屠殺處理好的河豚」。

如果不放心,可以向餐廳老闆要關於河豚的相關「證明」,例如可追溯的二維碼、備案號、產地等信息,做一個「明明白白的吃貨」。

即使是「河豚魚乾」,也不可「張嘴」

除了新鮮的河豚,河豚魚乾經過鹽醃和曬乾之後,其毒素依然存在。

當「魚」變成「魚乾」之後,我們更不能簡單辨別其品種和毒性,而且還含有較多的食鹽,食用風險只會更高,請遠離。

最後強調一點:

選購安全、放心的魚類食品,請到「大型超市」或「有資質的正規農貿市場」。

不明資質、不確定食品來源的地方所售賣的魚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寄生蟲汙染、重金屬超標等)。

另外,拒絕購買「與市場價格相差過大的魚類食品」。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當心這種魚劇毒!0.0005克就能致死
    又該如何安全吃河豚?今天就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河豚肉的鮮美味道從何而來?河豚,也叫河魨、氣泡魚,有暗紋東方魨、紅鰭東方魨以及菊黃東方魨等品種。河豚肉吃起來非常鮮美,其主要原因就是「河豚中所含的優質蛋白質」。
  • 魚的這個部位千萬別亂吃,當心有劇毒
    魚肉美味又健康,但吃魚、挑魚都是門學問。1對於魚的誤解可能就因為受歡迎,關於魚的謠言也很多:1、魚頭容易積聚毒素?很多人說要少吃魚頭,是覺得這個地方容易積聚汙染物質或毒素。但環境汙染是吃野生魚首要考慮的,如果環境不達標,野生魚很容易聚集一些汙染物質。若吃了有毒的海藻、小蝦等,毒素也會堆積,人食用後,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現在人工養殖的魚,在科學的操作和管理下,安全性較高,口感其實也不差。因此,建議大家買魚還是去正規市場、商場,畢竟都是經過檢驗的,吃得放心。
  • 大排檔千萬別吃這種螺,其毒性不亞於砒霜!
    隨著天氣轉暖,許多吃貨都選擇到大排檔去吃吃吃。傍晚約上三五摯友,來盤香辣螺獅、油燜大蝦、爆炒花甲、燒烤生蠔扇貝、涼拌毛豆……喝著大杯扎啤,吹著小風談人生談理想,豈不樂哉。    可這看似十分享受的美味,卻有可能隱藏著危險。不過千萬注意,螺螄不是你想吃就可以任意吃的,一定要看好種類呦。
  • 它長得像芒果,但千萬別吃,遇見請止步,它是毒性最強的種子植物
    它長得像芒果,但千萬別吃,若遇見請止步,它是毒性最強的種子植物之一夾竹桃科植物大多數都含有劇毒,尤其是乳汁和它的種子毒性最烈,如果不小心誤食或者有傷口觸碰到汁液都會引起中毒,嚴重者會危及生命。但它通常又擁有美麗的外表,比如「海杧果」,不但花期長,而且花形優美芳香,潔白無瑕,著實雅致,可它卻是中國毒性最強的種子植物之一。文中所見海杧果是在廣東華南植物園內見到的,第一眼見到花時就覺得很好看,依舊是明顯的夾竹桃科花的典型特徵,5瓣素白的旋狀花瓣拼湊在一起,中間輔以點點星紅,很是美麗動人,別看它外表好看,它可是全身惡毒。
  • 致死率達80%!多人因吃這種蘑菇中毒死亡,千萬別亂吃了!
    「吃野生菌中毒致幻」頻上熱搜1雲南曲靖一男子吃菌中毒失憶,他在路上轉圈圈見車就攔、見人就問:「我是誰,家在哪......」這種物質作用於神經系統,能讓人的感官極度敏感,眼中的一切變得像萬花筒一樣鮮豔,無生命的物體突然有了生命,仿佛能聽到它們發出聲音。其實,野生菌中毒的後果不僅是「致幻」,還可能產生很多其他症狀,如引發胃腸炎,嚴重者會出現吐血、昏迷以及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可高達60%-80%。
  • 這種花有毒,別亂碰、別亂吃,家裡有小孩更要注意!
    珊瑚櫻屬於茄科植物,全株含有茄鹼,還有玉珊瑚鹼,誤食後會讓人噁心嘔吐、心跳減慢···總之相當危險,千萬不要亂吃哦。不過千萬別吃,毒性強大,2粒就能送醫。圖片作者:猴哥行雲雞母珠雞母珠有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相思豆、相思子、美人豆等,然而實際上卻是劇毒之物,內含毒蛋白,1粒的含量就能危及性命。雞母珠的生命力很強,還能排擠周圍的其他植物,如果在外面看到,千萬不要當做紅豆或者其它豆類採摘。
  • 嚴重可致死!這種「毒玩具」千萬別給孩子玩了!
    嚴重可致死!這種「毒玩具」千萬別給孩子玩了!成年人攝入硼砂1至3克可能就會出現中毒現象,超過10克就可能會致死。嬰幼兒2至3克可能就會致死。最常見的可以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或者出現消化道的症狀腹痛腹瀉,甚至還會出現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這樣的「有毒」玩具,你還敢讓孩子玩嗎?
  • 千萬別吃!男子吃這魚中毒直接送ICU,醫生:無解藥!曾有人喪命
    一男子吃完河豚中毒入院時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河豚的鮮美大家都聽說過,但不是每個人都敢吃。如果河豚一旦處理不當,吃了後可能會中毒身亡。但每年到河豚上市季節,吃河豚中毒事件總有發生。來自惠州市惠東縣的範先生是一位餐館老闆,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條河豚。範先生自行加工後食用,覺得比較腥,僅吃了一點就放下了。
  • 這東西毒力強、致死風險高!千萬別吃!
    根據店招牌上的電話,記者聯繫了該大排檔相關經營人員,對方稱確有食用河豚魚中毒的事。 他告訴記者,河豚是一朋友帶到店裡給他們聚餐用的,由於「不懂殺」,不懂如何製作,就用來涮火鍋,結果食用後中毒,「當時大家只吃了一條河豚魚,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食用人員中,2人中毒較重、4人中毒較輕。」
  • 這種草又叫「斷腸草」,開花時像「滿天星」,看到千萬別亂摘!
    大家好,又到了小編為大家介紹植物的時候了,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種植物,可能名字沒聽過,當它卻有一個很特別的稱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世間萬事萬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植物也不例外,看似美麗的植物也可能藏有劇毒,比如夾竹桃、曼陀羅花等,花型美麗顏色鮮豔,服食過量卻可以致死,而有一些有毒的藥草同時也對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療效,比如龍葵果、商陸等植物。
  • 踏春別亂採亂吃 這種野薯毒性極強
    疾控專家特別提醒,「行春」之時,不要亂挖亂採野生植物帶回家烹煮,容易導致食物中毒。尤其是一種與平常可食用薯類長得很像卻具強毒性的野薯——白薯莨。「人們真的非常容易誤將山中有毒白薯莨(大苦薯)當做平日食用的山藥或芋頭。」
  • 這種螺和魚千萬別吃!蕉城這次銷毀不少
    這種螺和魚千萬別吃!蕉城這次銷毀不少,趕緊告訴家人…供稿:曾凱一到夏天街邊的海鮮大排檔放眼望去全是人但是,你知道嗎?織紋螺本身無毒,其致命的毒性是由於織紋螺攝食有毒藻類、富集和蓄積藻類毒素而被毒化,且每年5月至9月為織紋螺毒性最強期。織紋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痺性貝類毒素——石房蛤毒素,其類似於河豚魚毒素,對熱穩定,所以一般的烹飪溫度也不能將其完全破壞,該毒素對人體的經口致死量為0.54毫克至0.9毫克。
  • 醫生提醒,如果真空包裝食物有這種變化,千萬別吃,可能有劇毒!
    脹袋就意味著,裡面的食物已經變質,即使外觀看著好好的,也千萬不能吃。罐頭、真空包裝食物出現脹袋,裡面可能會含有「劇毒物」——肉毒素。根據當地公安機關的調查發現,肉毒素來源於他們吃的食物當中。我院消化內科唐健主治醫師表示,「肉毒素常見於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當中,它的毒性劇烈,不過,充分加熱就可以消滅它。」
  • 這種螺和魚千萬別吃!蕉城這次銷毀不少,趕緊告訴家人…
    這種螺和魚千萬別吃!蕉城這次銷毀不少,趕緊告訴家人…供稿:曾凱一到夏天街邊的海鮮大排檔放眼望去全是人但是,你知道嗎?有些看起來美味的海鮮卻是致命的!織紋螺本身無毒,其致命的毒性是由於織紋螺攝食有毒藻類、富集和蓄積藻類毒素而被毒化,且每年5月至9月為織紋螺毒性最強期。織紋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痺性貝類毒素——石房蛤毒素,其類似於河豚魚毒素,對熱穩定,所以一般的烹飪溫度也不能將其完全破壞,該毒素對人體的經口致死量為0.54毫克至0.9毫克。
  • 長沙又見河豚上餐桌 莫為"口福"拼死吃"巴魚"
    河豚有毒,請別用生命開玩笑。日前,山東爆出食河豚中毒事件。長沙市衛生監督所昨日發出今年第2號消費預警,提醒市民在吃魚時一定要留意,切勿冒險貪圖「口福」誤食河豚。  近日,長沙市衛生監督所在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市內有個別餐館不顧消費者生命安全,以「河魚」或「巴魚」名稱矇騙消費者,製作銷售河豚給顧客食用。
  • 全球毒性最強的魚,一根刺就能讓人「害怕」除了日本人沒人敢吃
    全球毒性最強的魚,一根刺就能讓人「害怕」除了日本人沒人敢吃,魚肉是我們在生活中最經常吃的一種食物,大家也都是多吃魚肉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魚都可以吃的,就像有些魚是生來就帶有毒性的,也有一些是不能吃的。
  • 廣東又有人吃河豚中毒!0.5毫克毒素就能致死,無解藥
    河豚一旦落到人類手裡可謂是「刀山火海」都得去而日本人對河豚更是迷之偏愛他們號稱從「秋天的彼岸吃到春天的彼岸」吃河豚的方式也花樣百出 白子料理(雄性河豚的精巢)而對於養生的「老廣」吃貨們來說又怎麼會放過這口鮮美的魚湯
  • 這種魚有劇毒,農村大叔卻把它曬成美味,你敢吃嗎
    中間的這些黑背白肚的乾魚,你知道是什麼魚嗎?這可不是普通的魚,而是曬乾的河豚魚。膠東半島農村,通常叫它艇鮁魚。河豚,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各地對河豚的叫法也不一樣,例如,氣泡魚、吹肚魚、氣鼓魚、乖魚、雞抱、龜魚、街魚、蠟頭、艇鮁魚。你的家鄉叫它什麼名字?
  • 一男子吃魚後肝衰竭住院,醫生:魚身上1部位千萬不要吃,無解藥
    魚,一直以來以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低,營養健康被大家所喜愛。 但是醫生發出勸告:魚並不是所有部位都能吃! 魚身上什麼部位有毒不能吃? 魚身上不能吃的部位是魚膽。在市場上買魚,如果要店家給拍,一般都會棄掉魚膽。
  • 秋季吃芋頭好處多!健脾胃還強體,但3種「帶毒性」芋頭千萬別碰
    ,加上芋頭屬於低脂高熱的食材,還能當主食,所以秋季吃芋頭好處多!健脾胃還強體,但這3種「帶毒性」芋頭千萬別碰,以下列舉的3種芋頭都自帶毒性,別亂吃,別等吃壞身子才了解:◇ (1)不能生吃或進食沒完全做熟的芋頭:芋頭中除了含豐富營養物質外,還含有草酸和毒性,雖說經過人工改良和培育,使芋頭所含的毒性已經降低到可以忽略,但也需要經過徹底做熟消除毒性才能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