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又有人吃河豚中毒!0.5毫克毒素就能致死,無解藥
河豚一旦落到人類手裡可謂是「刀山火海」都得去而日本人對河豚更是迷之偏愛他們號稱從「秋天的彼岸吃到春天的彼岸」吃河豚的方式也花樣百出 白子料理(雄性河豚的精巢)而對於養生的「老廣」吃貨們來說又怎麼會放過這口鮮美的魚湯
-
廣州一家酒樓非法賣河豚被罰11萬元
廣州市食藥監局食品監管執法分局近日在督查中發現海珠區某餐飲單位經營河豚,馬上立案查處,重罰11萬元。執法人員提醒說,河豚毒素毒性比氰化鈉強1250倍,食用若中毒可致死。市民若發現餐飲服務單位、食品銷售單位或者個人違法經營河豚,可撥打12345進行舉報。一經查實,廣州市食藥監局將對舉報者給予獎勵。河豚能養不能賣你也許聽說過,國內有人在養殖河豚,而且沒被禁止。照這麼說,經營河豚應該也問題不大吧?
-
河豚魚乾也會中毒 還能放心吃河豚嗎?
而且,河豚中毒事件自古有之,早在戰國時代的《山海經》中,就有河豚可致人死命的記載。 引起河豚中毒有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和肝臟毒素。河豚毒素主要是阻滯神經和肌肉的傳導,最後發生血管運動神經中樞或橫隔肌及呼吸中樞麻痺,引起呼吸停止,迅速死亡,尚無特效解毒劑。
-
慎吃河豚魚!
然而,河豚雖外形可愛,但是極具傷害性。河豚毒素進入人體,十幾秒就可以麻痺神經,十幾分鐘就能要人的命,中國古代早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河豚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徐權介紹稱,河豚美味,但毒性很大。一克毒素能使500人死亡,味道最鮮美的時候,也是它毒素最高的時候。
-
酒樓賣河豚被罰11萬元 食藥監局:能養不能賣
廣州市食藥監局食品監管執法分局近日在督查中發現海珠區某餐飲單位經營河豚,馬上立案查處,重罰11萬元。執法人員提醒說,河豚毒素毒性比氰化鈉強1250 倍,食用若中毒可致死。 6月12日,廣州市食藥監局對該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462.4元,沒收鮮河豚3.14公斤(餐飲菜品成品),同時還處以高達11萬元的罰款。 市民若發現餐飲服務單位、食品銷售單位或者個人違法經營河豚,可撥打12345進行舉報。一經查實,廣州市食藥監局將對舉報者給予獎勵。
-
拼死吃河豚,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梅堯臣也曾留下五言詩描寫河豚致命的美味。「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拼死吃河豚」的說法流傳已久,河豚毒素絕非浪得虛名,發病快,無解藥,致死率極高。肝臟與卵巢部分最為美味,卻也是毒性最烈處。古人貪享河豚,生死由命,而今若食河豚致死,必涉刑案。觀諸多案例常依兩罪斷案:過失致人死亡(重傷)或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
《肉質細嫩但帶有毒素的河豚》賽仁貴-協助拍攝
河豚魚肉質細嫩、鮮美,曾有吃了河豚,百味不鮮以及拼死吃河豚之說,中國沿海某些地區有吃河豚魚的習慣,日本人把河豚魚視為珍饈佳餚。對於河豚魚缺乏烹調經驗的人,卻萬萬吃不得,吃河豚中毒死亡者,在國內外屢見不鮮,就是食用河豚經驗比較豐富的日本人,據說每年中毒死亡者也有幾百人之多。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喪命,但無毒不美味。河豚肉之鮮美已成中國美食界之貂蟬,越是危險,越是垂涎。宋人梅堯臣《河豚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嘗鮮?
,經過一個冬季的緩養,它們身上的脂肪與皮肉比例更為優厚,問題是,它們體內的毒素含量也達到了較高的峰值,所以說,廚師在處理過程中,更需要小心翼翼,要知道,在100多種河豚中,許多河豚都是有毒的,人類早年因吃河豚而斃命的,也不在少數,別忘了,自古民間就有「捨命吃河豚」的說法,說的就是這河豚有劇毒,品嘗這道美味,大致就是需要拿生命去冒險,這河豚魚到底能不能吃?
-
鬼滅之刃:作者算數出錯,小忍毒素致死量提升10倍,童磨果然很強
之前就有很多觀眾質疑小忍紫藤花毒素的攝入量70倍不合理,單行本中修正。原來是作者算數出錯,小忍體內的紫藤花毒素致死量更改。為了擊殺上弦二童磨,小忍將自己變成了能「移動的紫藤花」。不斷攝入紫藤花的毒素,從而確保能毒死童磨。這種紫藤花毒素只對鬼有效果,所以小忍的身體並沒有什麼不良反應。
-
吃河豚中毒多在「私廚」:不少人憑老經驗處理河豚
江門一工廠員工吃河豚中毒致死引多方關注 不少人憑「老經驗」私自處理河豚食用 夏秋季節正是河豚肥美的時候!雖然河豚有毒幾乎是人盡皆知,但其鮮美的味道總誘得不少食客「鋌而走險」。在江門等一些河湧較多的地方,食客因吃河豚而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
-
食用河豚26年後正式解禁 河豚對身體的影響表現在哪?
河豚哪裡有毒呢,我們先認識和了解一下什麼是河豚吧。我們常常聽說一句話就是拼命吃河豚,這話的意思不是說努力的去吃河豚,而是說吃河豚是用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因為河豚裡面是有毒的,我們吃得不小心的話容易導致死亡,當然只要我們控制得好,我們還是可以安全的吃到河豚的。
-
河北唐山曹妃甸河豚搶灘日韓 業者呼籲「解禁」國內市場
王愛新說,很多人以為,河豚是一種魚的名字,事實上它是魨類的總稱。河豚魚的種類有一百多種,在中國沿海地區常見的有四十多種。河豚魚毒素是自然界最強的毒素之一,對人體的最低致死量為0.5mg。 據王愛新介紹,每年都出現有人因為食用河豚魚而死亡的事件,很多是因為誤食了不明種類的河豚魚。
-
所謂「巴魚」也是河豚的一種不能吃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李洲媚 本報訊 昨天,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預警,提醒大家河豚魚有劇毒,珍惜生命不要吃河豚。預警內容為—— 浙江省食品安全辦接到一起因購買河豚魚乾而導致中毒的事件報告。春季是河豚魚產卵季節,此時河豚魚的毒性最強,也是河豚魚中毒事件的高發期。
-
泰國警告 禁售河豚
海外食情8月3日,泰國食品及藥物監管局再度警告,停止走私、生產和銷售河豚及其魚肉加工品,因為河豚魚的內臟含有河豚毒素,如果處理方法不正確,將致使毒素滲透到河豚魚肉中,消費者吃下後就有可能中毒,嚴重的還可能致命。為此,如果調查發現業者有以上違法行為,將嚴格依法處理。
-
福建一超市散裝蝦米中現河豚幹 有關部門已封存(圖)
昨日上午,市民郭先生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反映,他在泉州永輝超市泉秀店的散裝蝦米中,發現了一隻長約5釐米的河豚幹。 散裝蝦米裡發現河豚幹 昨日上午10時,記者在永輝超市泉秀店見到了郭先生。「我本來要買蝦米的,看到這河豚就不敢買了」。郭先生拿出在蝦米裡發現的這隻河豚幹。記者看到,這隻河豚長約5釐米,有尖利的牙齒,肚子鼓鼓的,身上粘著幾隻蝦米。
-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食用攻略在此
如果說在鮮花界玫瑰以美豔但是帶刺而聞名,那小河豚在美食界的名聲可比玫瑰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家別看小河豚長得這麼可愛,小河豚的毒性可不小哦!小河豚的卵巢、肝臟、腎臟、眼睛和血液中都含有劇毒,河豚毒素是一種十分厲害的神經毒素,毒性是氰化鈉的1250倍,只要0.48毫克就能置人於死地。
-
福建這片海域貽貝發現毒素!當地政府通告:禁採銷售
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即日起嚴禁在我縣海域範圍內採捕、銷售貽貝。二、海洋漁業、生態環境等部門要加強有關海域貝類檢測及水質監測;市場監管局要加強市場流通監管,嚴禁銷售貽貝;各鄉鎮場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強巡查管控,做好宣傳引導工作。
-
日本人吃河豚
日本人吃河豚正文翻譯:Last supper? Japan's diners divided over killer puffer fish最後的晚餐?日本用餐者就殺人河豚魚產生分歧吃河豚肝臟被比作玩俄式輪盤,但是有些主廚想給客人提供去毒後的河豚魚肝臟。儘管存在風險,日本西部佐賀縣的官員還是呼籲廢除幾十年來禁止餐館提供河豚魚肝臟的禁令。有些人認為髒髒是河豚魚最美味的部位。完善了一種養殖河豚魚的辦法,從而確保河豚魚的肝臟不含有任何的河豚毒素。這種神經毒素一旦食入,可引發嘴部麻痺,然後是癱瘓和窒息死亡。
-
河豚毒素有多可怕?中毒者意識清晰卻無法動彈
優越的地位使他變得十分自命不凡,並且他總想以實際行動證明這一點,他點了一頓河豚。河豚是一種很常見的魚類,這種魚的速度並不快,因此很容易出成為其他掠食者的美餐,但它們有一種強大的自衛武器,那就是劇毒。因此餐桌上的河豚,必須經由專業的廚師處理,將其毒素含量控制在不危害人體的範圍內。這種計量毒素的河豚肉,只會讓嘴唇有輕微的麻木感,不會致命。
-
漯河:3家餐飲單位被查!
3月3日,我市3家單位因為違反《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和疫情防控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管理要求,被漯河市市場監管局嚴厲查處。2月29日,漯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下發第8號通告(以下簡稱「第8號通告」),為方便群眾生活,集貿市場、餐飲服務單位、理髮店等經營主體,在做好各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有序復業。市市場監管局在檢查中了解到,多數經營主體能夠落實我市復工復業相關要求,一手抓經營、一手抓防控。但是,也有個別餐飲服務單位疏於疫情防控管理,對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構成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