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身上的「匠人精神」是什麼?知道真相的我沉默了

2020-12-11 騰訊網

歡迎來到愛閱知識館,每天為你分享各種新奇知識和觀點。

今天要分享的觀點來自《守破離》這本書裡的關於日本匠人身上傳承下來的「守破離」精神,在這裡說的守,就是堅持傳統。破,就是脫出常規。離,就是升華境界。從守到破再到離,是日本匠人自身的精神涅槃。

相信如果你曾去過日本,那麼你一定會被日本人的至上的服務精神所打動,比如在一些高級餐廳或是酒屋裡,店員常會以蹲坐姿勢來為你點餐,伴以最專業的待客之道和笑容服務每一位客人。再舉個例子,日本的很多書店都會提供給顧客的一個「的免費服務」那就是包書皮,並且提供的書皮都是牛皮紙,甚至還會贈送日曆或者書籤,作為顧客的小禮品。這種將「服務」做到極致的精神,其實也是日本的工匠精神的一種獨特體現。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日本很多手工作坊,雖然店鋪不大,但是已經經營了父輩幾代人,傳統手藝代代相傳一點沒有走樣,店鋪也並不走連鎖擴大經營的路線,而是嚴守最傳統的手藝以及嚴控服務環節,自始至終都踏實本分地經營著,這種世代傳承的「工匠精神」其實是日本社會中工匠們特有的「精益求精且極其認真的工作態度」。除此之外,日本的工匠精神還包括「踏踏實實,幹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 這種精神在日本人心中也是代代相傳的。

接下來為大家摘錄其中兩位日本匠人的故事,分別是日本國寶級木匠人秋山利輝,動畫大師宮崎駿,一起來感受日本匠人們是如何長期以來堅守自己的傳統,並且將「守破離」的匠人精神發揮到極致的吧!

01 日本國寶級木匠人秋山利輝

秋山利輝

不知你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家日本木工作坊,僅有34人,年營業額卻超過11億日元!它是日本皇家指定的家具特供廠家,從日本宮內廳、迎賓館、國會議事堂、知名大飯店等都在使用他們製作的精良木製品,他們生產的家具號稱甚至可以使用超過一百年;由於獨特的工匠培養制度,在業界及海內外受到矚目,這家精品木匠作坊便是「秋山木工」,而它的創始人秋山利輝,也被譽為21世紀新工匠。

人們對秋山木工的關注,主要是他培養一流工匠人才的方式,不僅制定出八年的獨特人才培養制度,還透過集體生活、師徒傳習的教育模式,將品行和技術傳授給弟子,培養為人著想、關心他人的社會責任感。

秋山利輝,1944年出生於日本奈良縣,在他上小學和中學時,成績差強人意,經常被老師罰站,放在在人群之中毫不起眼,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他十六歲的時候,來到大阪的木工廠上班,並且跟教導自己的師傅24小時朝夕相處,老師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裡,這也為他接下來創立「秋山木工」獨特的學徒制奠定了基礎。到了1971年,他成立秋山木工有限公司,地址坐落在在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都築區裡。

他曾經說過:「如果手工藝衰落了,說明不是技術,而是人心衰落了。」20世紀70年代,正值日本經濟高速成長時,組合式家具開始普及。那時的家具工匠沿襲了過去的作風,工匠們普遍高傲自大,導致整個行業風評不好,所以工作量漸漸少了起來。那個時候秋山利輝便認定,如果不能培養出讓客戶滿意新工匠,那麼整個木匠行業都可能會消失,而屬於21世紀的新工匠,應該是那些懂得關心他人、知道感恩、能為別人著想的人,也就是擁有一流人品、「會好好做事」的人。秋山利輝很確信這一點,他所秉持的理念是「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術更重要」,他深信 「屬於匠人的時代必將到來。」

秋山利輝和學徒

秋山學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目的是要培養學員具有真正工匠的心性和基本生活習慣,學費全免,並針對全體學員設有不須償還的獎學金制度。凡是夢想成為家具工匠的學徒,首先要進秋山學校完成一整年的學徒見習課程,一年學徒見習課程結束後,才能被錄用為正式學徒。

秋山利輝曾制定出一套「八年育人制度」,目的是讓年輕的學徒在八年時間裡,完成從方法技術,思想準備、到生活態度、處世哲學等一些列做為合格工匠需必備的社會能力,與此同時,他還整理出「匠人須知30條法則」的標語,透過讓學徒們反覆背誦,時刻牢記一流匠人的各項標準,比如基礎禮儀、感謝、尊敬、關懷、謙虛……等等這些最基本的處事原則,通過滲透到學徒的潛意識裡,有效地磨練心性和品格,喚醒每個學徒體內的一流的工匠精神。

比如其中的法則「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勤寫書信的人」,這條希望學徒們能透過自己的文字表達感激之情,更能傳達想法;法則「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吃飯速度快的人」,因為吃飯也是有方法,要感謝農民和為人們烹煮食物的人,養成不浪費、吃什麼都津津有味的習慣,這些都會影響工作。法則「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成為「會打算盤」的人」——速算可以提高使用時間和材料的效果,想要做到快速、有次序地處理工作,就必須具備心算的能力。

針對客戶的訂單,也能夠迅速算出需要的材料、時間、人工,還有怎麼做會最有效率等。換言之,這也就掌握了作為一流匠人所必備的正確性、耐心、縝密性,以及集中力等多項能力。除此之外,「匠人須知30條法則」甚至還涵蓋了個人的生活習慣,性格指南等,這30條法則貌似簡單,卻囊括了做人處事最基本的能力和態度。

在秋山利輝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一流日本匠人的精神財富——「守破離」的詮釋。首先是「守」,學習生活態度、基本訓練、程序、心得、技術等作為工匠必須具備的所有一切。要全部回答:「是,我明白了。」全力地吸收師傅所傳授的知識。其次是「破」,所謂「破」,指的是將師傅傳授的基本形式,努力下功夫變成自身本領的階段。通過一邊摸索、一邊犯錯,在師傅的形式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最後是「離」,所謂「離」,指的是開創自己新境界的階段,也就是從師傅那裡獨立出來。

02 動畫大師宮崎駿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聽聽第二位日本匠人的故事。在日本首都東京郊外一座不起眼的灰色小樓裡住著一位老人,他白髮白須,戴著一副黑框大眼鏡,穿著米色吊帶褲。在小朋友們看來,他是那個畫出了龍貓、小魔女琪琪、千與千尋、金魚姬波妞的老爺爺;在環保人士眼中,他是一名堅定的反核主義者;而在我們普通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動畫大師。他的名字叫宮崎駿!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動畫已經成為了日本國民引以為傲的文化名片。日本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對宮崎駿的讚譽說過,宮崎駿的的想像世界卻總是在天空之上。」

宮崎駿被譽為動畫界永不消失的匠人,他動畫的存在就像人們內心深處的伊甸園,讓每個孩子體會到世界的五彩斑斕,讓每個成年人看到世界的溫柔。他筆下的動畫更是無可挑剔,細膩的細節處理讓人驚豔、配色讓人身心舒展,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幅幅賞心悅目的動畫世界。

龍貓

不知道大家最喜歡宮崎駿的哪一部作品,相信你一定對《千與千尋》這部動畫有印象。色彩繽紛的場景,荒誕又充滿教育意義的故事,成為了我們心目中的佳作!這部電影的創作真是一波三折,要知道這部動畫中,所有的畫面都是人工上色,以水彩描繪圖案,時長總計125分鐘的《千與千尋》,共畫了十一萬兩千張畫稿,平均每秒15張!而對角色的雕琢更是用心,再以《龍貓》這部治癒動畫為例,宮崎駿用了730多天才確定最終形象。要知道動畫呈現在觀眾面前不過2個小時,背後卻是來自他的工作室裡的300名員工,在將近2-3年的時間,畫出16萬多張底稿,再將1500多個鏡頭拼湊出來的,這背後的匠人精神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要知道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大動畫製作公司為了節省經費和人力,都開始採用電腦繪製動畫,但一向秉持創新的宮崎駿,卻在這一點上表現出了令人意外的傳統和固執。在他看來,過度的依賴機械,會妨礙人們的成長。因此,他的工作室裡,常年堆滿了鉛筆和紙。比起那種用先進的設備,他的工作室,似乎落後了不止一個時代。宮崎駿長期堅持依靠紙和筆來作畫,只用電腦動畫來製作特效,然而這些手繪的畫稿,一次次戰勝了科技創造下的好萊塢動畫,創造了一個個商業奇蹟。

千與千尋

他就是那個在檯燈下埋頭苦畫,從年輕到鬚髮皆白卻依然樂在其中的古典手工匠人,他的人生樂趣來自從未停下的畫筆。宮崎駿對待每一部作品,都抱著這可能是最後一部影片的心態。因此,每一次他都投入了全部的資金和人力,視為最後一場豪賭,制拍作品的時候,也總是不計成本。相比於商業化的利益,他更注重的還是影片的本質,這種認真且淡泊名利的態度,一次次造就了他的成功。

好了,到這裡我們分享完了幾位日本匠人的故事,不知道你有沒有從中受到什麼啟發,在專注的世界裡,你會發現人生過的很慢,或許正是因為這樣,那些憑手藝吃飯的人,才能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世界之大,選擇之多,他們只委身其中之一。無論在現代的哪個產業,都有那些堅守在崗位上勤勤懇懇的匠人,他們不忘反覆練習基本功、常年保持初心,不斷獲得進步,成為企業、老闆和顧客眼中不可或缺的一流人才。通過詮釋「守破離」的工匠精神,守,就是堅持初心與傳統,破,就是跳出思維框架, 離,就是升華內心境界,他們的人生註定邁向嶄新的道路,為自己、為他人、為社會工作,生命終將會熠熠生輝。

歡迎關注公號:愛閱知識館,一起開啟有趣新生活。

願更多知識伴你成長,開闊你的眼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匠人精神」
    相信在許多人的眼裡,除了站在歷史上的看待過去的日本人,其他時候,大家都感覺他們日本恪守規矩、工作認真、儘量不去麻煩別人的形象。除此之外,日本人的「匠人」精神也常為大家津津樂道。「匠人」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也是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的體現。
  • 日本人如何培養「匠人精神」?
    14日下午,72歲的日本木匠秋山利輝在北京大學博雅酒店中華廳的舞臺上大聲喊著,小他20歲的翻譯陳曉麗在舞臺上跟著秋山利輝的步伐,後背已經溼透,感覺有點吃力。如果不看舞臺上的宣傳板,你會以為到了傳銷現場。事實上,這是日本秋山木工集團負責人秋山利輝的新書《匠人精神》的發布會。
  • 日本的匠人精神,有多極致?
    匠人追求的是什麼?打個比方說,一個做日本刀具的匠人,有一天,突然間有一個客戶拿了一把日本刀到他的店裡面說,我爺爺在50年前,曾經在你這個店裡面買了一把刀,我現在帶著把刀回來,給你修復一下!這是對匠人最大的肯定!
  • 【文化觀察】日本人為何成為「匠人精神」的代表?
    [摘要]在戰後的廢墟中,日本人用了幾十年時間塑造了日貨的高品質口碑,並成功向世界輸出了日本式的「匠人精神」。這其中,日本從高層到平民對於「匠人精神」的有意識推廣,尤其值得我們學習。作者:李巖「匠人精神」是當前從國家高層到民間都在提倡的一種精神,各媒體都以不同形式讚美著這種「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執著。而一旦談到匠人精神,基本上說著說著就會說到日本人身上去,諸如60年專注做壽司,50年專注蒸米飯之類的事例,被各媒體反覆提及並津津樂道。為什麼匠人精神與日本人如此高度匹配?
  • 沉默的真相明洋角色的意義是什麼 明洋的故事隱喻了什麼
    《沉默的真相》明洋的劇情都發生在醫院,他的經歷讓人動容, 雖然戲份不多,但是通過他的故事導演隱喻了很多東西,對劇情的推動也是至關重要的,沉默的真相明洋角色的意義是什麼?下面帶來介紹。  沉默的真相明洋角色的意義是什麼?
  • 讀《日本的細節》有感:匠人精神
    日本男性一般去居酒屋跟朋友或同事交流,居酒屋是純粹喝酒談正事的地方。關於這本《日本的細節》,由於自己無法核實,文字之間確實給人感覺洋溢著對日本人文的過度崇拜,有些描述直觀感覺過於誇張,或者只能代表日本的一小部分,而不能代表整個國家。感覺日本哪裡都好,但後來自己也開始反思身上的思維缺陷。
  • 《沉默的真相》對比原著《長夜難明》,5大變動一定要知道!
    《沉默的真相》一路高開高走,豆瓣評分已經躍至9.2分,不少觀眾都盛讚導演是「站著過審」的,對《沉默的真相》超出預期的高質量予以好評,也對其尊重原著《長夜難明》的精神內核表示認可。那麼,《沉默的真相》和原著《長夜難明》對比,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一、吳檢照片哪裡來的?
  • 《匠人精神》:淺析日本工匠精神,難怪日本千年企業數量全球第一
    所謂的「匠人」,是將一份工作做到極致,一生只為一事來的「匠人精神」就是這背後的堅持。日本對於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執著,可以說早就深植於社會的普遍價值。至此,日本那種「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也得到了廣泛的肯定和推崇,記得我當時所在的網際網路公司下面一家工廠主要是做工作制服的,也給自己打上「匠人精神」的標籤。在大家看來「匠人精神」成了技藝精湛、追求極致品質的代名詞。
  • 日本料理與匠人精神
    日本料理則不同,很多大名鼎鼎的料理店,隱沒在鄉間小鎮,不起眼的院落之間,再加上小小的店面,零散的幾個座位,總會讓慕名而來的食客們感到期待中的落差——這種落差之後的美食滿足,大概就是最大的驚喜了。 讀日本料理名家小山裕久的《日本料理神髓》,發現中西方飲食很多有趣的錯位。
  • 日本人的匠人精神就是比中國人強嗎?
    很多朋友在談論手工藝的時候經常會說,日本就是比我們有匠心,你看人家做出的東西,哎呀……我個人呢?只贊同一部分。贊同的那部分是,不管是手工藝還是其他的行業,日本人的堅持和嚴謹我確實是很佩服,很多日本匠人終其一生只鑽研一種技藝,日本的一些公司或是小作坊從創立多年到現在只做一種產品,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一種產品上,肯定鑽研的精度和深度要高於其他同行,我們舉個例子。
  • 當中國雷鋒精神遇到日本匠人精神---《全日空工作法》
    如果要評選年度熱詞,『匠人精神』一定是要上榜的,不止要上熱詞榜,如果要評『用的最濫,聽到想吐』的常見詞,怕是也要有『匠人精神』一席之地的。口號聲一直不小,但何謂『匠人精神』,有幾家公司能達到『匠人精神』?
  • 茶道大師:我才幹了30年,為什麼要改行?「匠人精神」值得學習
    在日本地位崇高,「壽司第一人」的美譽更遠播全世界。終其一生,他都在握壽司,永遠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和學徒,甚至為了保護創造壽司的雙手,不工作時永遠帶著手套。在日本,如同小野二郎一樣的「匠人」比比皆是,分布在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地區,甚至形成了一種「道」的文化,又叫做「匠人精神」。關於匠人精神究竟是怎麼形成的,有人發現了很有意思的現象。
  • 如何悟道匠人精神?來看日本匠人秋山利輝所創《匠人須知三十條》
    「匠人精神不是我獨創。它的源頭可以溯源到中國。古代中國的儒家文化和禪宗傳到日本,被日本人運用到各行各業以及日常生活中。匠心在於精、誠,從《匠人須知三十條》到日常工作,都是把人聚焦在當下,喚醒本心良知。東方的創造是內向的,精神內守,藉由誠意的功夫,長期在事上磨礪,就能大放異彩。
  • 秋山利輝的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的作者是秋山利輝,他是日本木工活行業中的著名工匠,經營著一個叫秋山木工的工廠,這個工廠主要做的家具都是提供給日本的皇居、高級的大飯店和一些私人訂製的純手工家具
  • 《匠人精神》讀後感
    《匠人精神》是日本木工業傳奇秋山利輝的大作,其創立的「秋山木工」的定製家具常見於日本宮內廳、迎賓館、國會議事堂等。秋山先生強調 「先德行,後技能」 「己成,則物成」 的大道,這與我們的傳統精神非常吻合。 初讀感覺很有年代感,細讀發現「匠人須知30條」從來不會過時。
  • 本文從「匠人精神」出發
    在日本中,有一種叫做「匠人精神」的靈魂。曾經這種精神是中國和中國的「匠人精神」所獨有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匠人精神」逐漸演變成「中國製造」。長期以來,沒有一個世界級品牌願意承認自己的產品在中國生產,因為中國製造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是便宜的同義詞。在中國中,有無數的手工藝品震驚了世界。
  • 《沉默的真相》:是什麼打動了張曉倩,讓她決定加入追光小組
    文 | 時光漫漫車馬遠導語:《沉默的真相》這部電視劇描述了以江陽為首的追光小組,也就是一群追求正義的人,最終幫助侯貴平翻案的故事,為了這個最終的結果,他們選擇了一條艱難而曲折的道路,概因黑暗的力量太過於強大。劇中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就是記者張曉倩。
  • 日本「匠人精神」——美食篇
    我們常從日本影視作品中聽到類似的臺詞:「我要做全日本最好吃的拉麵」「和果子製作需要傾盡全力、全神貫注哦」我們驚訝於日本人對於各種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細節的執著追求而這正是日本各行各業從業者匠人之心和果子 · 匠人之心
  • 匠人精神——秋山利輝
    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條法則作者簡介秋山利輝,日本著名"秋山木工"創辦人、代表理事。1944年出生於奈良縣,1971年成立秋山木工有限公司。「秋山木工」的訂製家具常見於日本宮內廳、迎賓館、國會議事堂、知名大飯店等。
  • 這種日本拉麵處處都有,包含了日本的匠人精神,到底有什麼玄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種面叫做味千拉麵。總之現在非常多地方都有這種麵店,當然它的面並不便宜,因為它是日企在中國開的連鎖店。雖然說這種面的價錢並不低,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花很高的價錢去嘗試一碗這樣的面。很多在嘗試了之後,才知道什麼是日本的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