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與匠人精神

2020-12-12 晶報

○思鬱(書評人)

前幾天看高曉松的談話節目,有一期去京都拜訪著名的料理大師,說他吃了一次料理名家精心製作的天婦羅,那種心理上的愉悅和滿足感,就像要「丟了」。這個形容詞也夠別致的,讓一個男人差點吃出高潮來的美食,大概已經是極致了吧。

其實無論是日本料理,還是中華美食,都深深紮根於本土的山水之間,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離開了一方水土,飲食的質量就大打折扣了。中華飲食中的八大菜系的形成,跟當地的水土、氣候和溫度等等都有著直接的關係。現在很多菜系都匯聚在北上廣城市的中心,看似可以迎接八方來客,滿足各方口味,但對正宗的飲食也是一種貶損吧。日本料理則不同,很多大名鼎鼎的料理店,隱沒在鄉間小鎮,不起眼的院落之間,再加上小小的店面,零散的幾個座位,總會讓慕名而來的食客們感到期待中的落差——這種落差之後的美食滿足,大概就是最大的驚喜了。

讀日本料理名家小山裕久的《日本料理神髓》,發現中西方飲食很多有趣的錯位。比如有人會將這種料理名家固守這一家小店的做法看作是一種匠人精神的傳承,不顧及商業利益,只著眼於把自己七八個座位的小店做好,哪怕是聲名遠播的米其林星級店,也從未想過開連鎖店和加盟店。這固然是一種匠人精神,但更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不想毀掉自己辛苦多年建立起來的聲譽。日本的料理的精髓是「水」,日本是島國,河川多,水質好,魚肉和蔬菜都有很多水分。所以日本料理看著簡單,就是因為要保持水分的飽滿和新鮮,這才是食物的本味。而日本之外,比如我們的美食,還有法國的美食的精髓是「火」。食材本身含水量不多,因此只能反其道而行之,利用火和油,煎炒烹炸,除去食物中的水分,然後借用各種調醬汁的複合味滋生出美食。

所以,日本料理是充分利用食材的料理,食材和水質決定了料理的水準。食材的保鮮程度很短,就在切割事物的一瞬間,為了抓住這一瞬間的原味,料理名家只能面對食客,保證在最短時間內讓食物進入食客的口中。這樣的料理藝術,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離開水質和食材的原產地。日本料理的小和精保證了他們有充足的時間提升自己的技藝,把匠人精神發揮到極致。

我們習慣說美食是一種時間的藝術。相映成趣的是,我們的美食是延宕時間,催生食材發生變異產生美味,時間花費的越久證明美食越是值得期待,而現在的快餐總被視垃圾食品;而日本的料理的精髓是抓住一瞬間,就在食物的新鮮度和美味度飽和的一剎那,讓人體會到人與食物相遇的靈魂碰撞。

可以說,日本料理完全是為了這樣的一個瞬間而存在的,即為了充分激發出食材的原味,料理人想盡辦法提升自己的刀工,修正燉煮、燒烤的方式,將這些技巧隨時放在心上,竭盡全力追求食材的質量。所謂的匠人精神,就是為了讓我們體味到從原始食材到精緻美食進入口中的瞬間感受到的幸福感。

對這種幸福感的表達中日之間也有個很有趣的文化錯位,比如我們到別人家做客,當然稱讚主人的手藝絕佳,我們禮貌地進食之後,總是要很誇張地說,我們吃到了最美味的一餐,吃撐了肚子等等。但是小山在書中解釋說,對日本料理店的師傅來說,如果某位客人在心滿意足之後表示,我吃飽了再也吃不下了。只能說明這家店做的料理失敗了。因為讓客人飽到不行,只能說明店家沒有考慮到客人的狀況而提供了過多的料理。所謂過猶不及,我們都應該心同此理。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匠人精神」
    相信在許多人的眼裡,除了站在歷史上的看待過去的日本人,其他時候,大家都感覺他們日本恪守規矩、工作認真、儘量不去麻煩別人的形象。除此之外,日本人的「匠人」精神也常為大家津津樂道。「匠人」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也是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的體現。
  • 日本的匠人精神,有多極致?
    日本這個國家,毫無疑問是這個世界上最講究匠人精神的國家。咱們到日本去旅行,都會發現日本的匠人精神,不僅僅體現在日本的產品上!更是體現在日本的方方面面,你走在大街上,那些細節都能夠讓你體會到匠人精神。前幾年,海哥哥去了一趟日本旅行!住在日本的酒店裡面,就發現日本的那個酒店的細節方面,匠人精神體現得非常好!你比如說,洗完澡之後照鏡子,通常我們直接照鏡子的時候,要擦一下那個鏡子,因為剛剛洗完澡,水蒸汽會蓋住那個鏡子,很模糊!
  • 匠人精神鑄造經典品質 花盛料理引領餐飲業新風尚
    匠人精神鑄造經典品質 花盛料理引領餐飲業新風尚 2017年03月21日 17:57:11 魅力中國 千城聯播 「工匠精神」是時下的焦點話題。作為美食行業匠人精神的踐行者,花盛料理一直致力於打造獨具一格營養健康的美食佳餚。
  • 日本知名職人秋山利輝推出《匠人精神》續作
    本報訊(記者王洪波)近日,日本知名職人秋山利輝著作《匠人精神II——追求極致的日式工作法》新書發布會在鄭州舉行。該書由活字文化策劃、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秋山利輝的首部著作《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條法則》由活字文化引入中國以來,已累計售出三十餘萬冊。《匠人精神II——追求極致的日式工作法》是秋山先生最新著作,在《匠人精神》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和延伸。
  • 日本壽司匠人坐鎮深圳,重新定義極致料理
    在日本, 有一種壽司匠人,一直重複做同樣的事 ,這種近乎於痴迷的執著,成就了 「鮨 厳」 最耀眼的輝煌。  懷石料理匠人,帶來有溫度的手握壽司2011年,紀錄片《壽司之神》讓很多人重新認識了壽司。
  • 本文從「匠人精神」出發
    在日本中,有一種叫做「匠人精神」的靈魂。曾經這種精神是中國和中國的「匠人精神」所獨有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匠人精神」逐漸演變成「中國製造」。長期以來,沒有一個世界級品牌願意承認自己的產品在中國生產,因為中國製造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是便宜的同義詞。在中國中,有無數的手工藝品震驚了世界。
  • 日本人如何培養「匠人精神」?
    14日下午,72歲的日本木匠秋山利輝在北京大學博雅酒店中華廳的舞臺上大聲喊著,小他20歲的翻譯陳曉麗在舞臺上跟著秋山利輝的步伐,後背已經溼透,感覺有點吃力。如果不看舞臺上的宣傳板,你會以為到了傳銷現場。事實上,這是日本秋山木工集團負責人秋山利輝的新書《匠人精神》的發布會。
  • 匠人匠心匠藝 品讀富士精緻料理的純粹
    據人民網(603000,股吧)報導,近兩年日本料理店在全國範圍內的增幅達到了2.2倍,以帝都、魔都為首,輻射二三線城市,日本料理在中國全境可以說是遍地開花。好的日料,食材、手藝與一顆匠人之心,缺一不可,富士精緻料理恰好就是這樣一個日料品牌。富士精緻料理隸屬於赤燊國際品牌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餐飲開發、品牌孵化、品牌合作、品牌託管、店鋪直營、運營指導、管理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餐飲酒店連鎖機構。
  • 日本「匠人精神」——美食篇
    我們常從日本影視作品中聽到類似的臺詞:「我要做全日本最好吃的拉麵」「和果子製作需要傾盡全力、全神貫注哦」我們驚訝於日本人對於各種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細節的執著追求而這正是日本各行各業從業者匠人之心和果子 · 匠人之心
  • 當中國雷鋒精神遇到日本匠人精神---《全日空工作法》
    如果要評選年度熱詞,『匠人精神』一定是要上榜的,不止要上熱詞榜,如果要評『用的最濫,聽到想吐』的常見詞,怕是也要有『匠人精神』一席之地的。口號聲一直不小,但何謂『匠人精神』,有幾家公司能達到『匠人精神』?
  • 讀《日本的細節》有感:匠人精神
    日本這個國家,我們不應該用狹隘的民族主義簡單地從政治上去看待,畢竟有太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人們常說「大中華,小日本」,這句話調侃歸調侃,但日本確實哪裡都小。日本酒店小,飯店小,房屋小,農田小,街道小,富士山等各種景點也小,甚至被譽為「日本九寨溝」的忍野八海,也是小到不可方物。
  • 《匠人精神》:淺析日本工匠精神,難怪日本千年企業數量全球第一
    所謂的「匠人」,是將一份工作做到極致,一生只為一事來的「匠人精神」就是這背後的堅持。日本對於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執著,可以說早就深植於社會的普遍價值。至此,日本那種「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也得到了廣泛的肯定和推崇,記得我當時所在的網際網路公司下面一家工廠主要是做工作制服的,也給自己打上「匠人精神」的標籤。在大家看來「匠人精神」成了技藝精湛、追求極致品質的代名詞。
  • 【文化觀察】日本人為何成為「匠人精神」的代表?
    [摘要]在戰後的廢墟中,日本人用了幾十年時間塑造了日貨的高品質口碑,並成功向世界輸出了日本式的「匠人精神」。這其中,日本從高層到平民對於「匠人精神」的有意識推廣,尤其值得我們學習。作者:李巖「匠人精神」是當前從國家高層到民間都在提倡的一種精神,各媒體都以不同形式讚美著這種「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執著。而一旦談到匠人精神,基本上說著說著就會說到日本人身上去,諸如60年專注做壽司,50年專注蒸米飯之類的事例,被各媒體反覆提及並津津樂道。為什麼匠人精神與日本人如此高度匹配?
  • 如何悟道匠人精神?來看日本匠人秋山利輝所創《匠人須知三十條》
    「匠人精神不是我獨創。它的源頭可以溯源到中國。古代中國的儒家文化和禪宗傳到日本,被日本人運用到各行各業以及日常生活中。匠心在於精、誠,從《匠人須知三十條》到日常工作,都是把人聚焦在當下,喚醒本心良知。東方的創造是內向的,精神內守,藉由誠意的功夫,長期在事上磨礪,就能大放異彩。
  • 一周文化講座︱賈伯斯的日本廚師:匠人精神與日本料理
    北京∣匠人精神與日本料理——《賈伯斯的廚師》圖書美食私享會時間:5月15日(周日)14:30-18:00地點:朝陽區麥子店西街39號富驛時尚酒店一層一元居酒屋嘉賓:止庵(作家)、史航(編劇)為什麼說佐久間俊雄是影響賈伯斯的第三個日本人?
  • 專訪︱秋山利輝:匠人精神的源頭在古代中國
    5月底,秋山利輝出版了新書《匠人精神2:追求極致的日式工作法》。秋山利輝為日本皇室所用家具的御用匠人,創立了秋山木工,推崇學徒制,且對學徒提出諸多立身準則,他因對於「匠人」二字在精神層面的擴充和對其社下「匠人」在立身和為人等方面的諸多苛求,使其成為「匠人精神」的代言人。
  • 「匠人精神」值得學習
    在日本地位崇高,「壽司第一人」的美譽更遠播全世界。終其一生,他都在握壽司,永遠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和學徒,甚至為了保護創造壽司的雙手,不工作時永遠帶著手套。在日本,如同小野二郎一樣的「匠人」比比皆是,分布在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地區,甚至形成了一種「道」的文化,又叫做「匠人精神」。關於匠人精神究竟是怎麼形成的,有人發現了很有意思的現象。
  • 日本人身上的「匠人精神」是什麼?知道真相的我沉默了
    今天要分享的觀點來自《守破離》這本書裡的關於日本匠人身上傳承下來的「守破離」精神,在這裡說的守,就是堅持傳統。破,就是脫出常規。離,就是升華境界。從守到破再到離,是日本匠人自身的精神涅槃。
  • 《匠人精神》讀後感
    《匠人精神》是日本木工業傳奇秋山利輝的大作,其創立的「秋山木工」的定製家具常見於日本宮內廳、迎賓館、國會議事堂等。秋山先生強調 「先德行,後技能」 「己成,則物成」 的大道,這與我們的傳統精神非常吻合。 初讀感覺很有年代感,細讀發現「匠人須知30條」從來不會過時。
  • 匠人精神,從提升「心性」開始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條法則》本書作者,秋山利輝,日本著名「秋山木工」創辦人、日本木工業傳奇人物。他創立的「秋山木工」的定製家具常見於日本宮內廳、迎賓館、國會議事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