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臨港中運量可能使用無軌電車,運力在普通公交和有軌之間

2020-12-12 小喵奇談

2020年7月,上海市浦東新區的臨港中運量T1線已經提上了日程,而且已經基本確定了車型——無軌電車。

使用無軌電車的上海浦東臨港的T1線,其實也就是有了定性,它並不是軌道交通,模式更接近大型公交車,運力在普通公交、有軌電車之間。

上海浦東臨港中運量T1線路如下所示。

從上面地圖中可以知道,上海浦東臨港中運量T1線是一條比較灣區的線路,它也是連接滴水湖和西側產業區的交通通道。

上海浦東臨港地區的中運量系統,其實早就有了計劃,但是路線也發生了變化。下面是上海浦東臨港第一版本的中運量系統。

根據上海市浦東新區對於臨港T1中運量公交的設計,它可能使用無軌電車的形式。其車型有幾種選型,但都是三節車的類型,大約是下面的樣子。

中運量公交如果採用了無軌電車的形式,其實也就不屬於上海軌道交通的範疇,而有軌電車則是屬於軌道交通的範疇。

無軌電車在靈活性、佔路率上面優於有軌電車,但是在運力這個關鍵指標上面低於有軌電車。此外,由於有軌電車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因此運營的成本也是低於無軌電車。

下面照片是在上海市松江區已經實施的有軌電車,它已經取得了基本的成功。

上海市浦東新區在臨港地區應用無軌電車作為中運量,它相比有軌電車也算是一種「經濟化的降級方式」。T1中運量線路也將沿著滴水湖有一段路徑,如果設計成為有軌電車,顯然視覺的效果更好。

對於上海浦東臨港地區來說,用無軌電車作為中運量公交,其實僅僅是第一步,未來這個地區依然有可能再用有軌電車這種比較高級的形式。

相關焦點

  • 比較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中運量T1的9種車型:都是3節的無軌電車
    本文比較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中運量T1的9種車型,它們其實都是3節的無軌電車,型號規格基本相同。它既不是有軌電車,也不是典型的無軌電車,是一種既沒有架空線(辮子),也沒有軌道的車型。浦東臨港T1線準備使用的車型其實已經確定,所謂9重不同的車型,其實僅僅是風格。下面是浦東臨港T1線的第一種車型:全身都是藍色。下面是浦東臨港T1線的第二種車型:白色為主,車頭車尾的顏色不相同。
  • 上海浦東臨港中運量T1線各站基本確定,從滴水湖到泥城的中心
    2020年8月,上海浦東臨港中運量T1線各站基本確定,這基本上是一個從滴水湖到泥城中心的線路,浦東臨港中運量T1線雖然沒有使用軌道交通的形式,但是它也是一種新形態的交通方式,可換乘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的兩站點——滴水湖站
  • 上海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的發展軌跡
    原標題:上海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的發展軌跡  1882年   德國出現無軌電車,世界最早。   1908年3月5日   由英商上海電車有限公司經營的自靜安寺至上海總會(今廣東路外灘東風飯店)的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通車營業,這是上海第一條公共運輸線路。
  • 「記憶」雙層車、環城電車……上海公交的這些獨特記憶你了解嗎?
    上海英商有軌電車線路最早開始行駛上海的公交肇始於1908年3月5日開通的有軌電車線路,該線來往於靜安寺與黃浦灘(設站在上海總會,即廣東路外灘)之間。最初並無線路名稱,後定名為1路。因此,上海的公交創始線路是1路。
  • 探訪上海中運量T1示範線:一次能載三百人的公交有多高大上
    臨港中運量T1示範線正在不載客測試中,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帶你提前探秘。2021年1月1日,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啟動不載客上線測試,這也是全球第一條採用數字軌道磁釘技術的中運量列車,它究竟有多麼「高大上」,和目前上海的中運量公交有何不同?
  • 全球首輛數軌膠輪電車亮相上海,將加入臨港中運量試運營
    9月2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門口,全球首列數軌列車亮相。目前已開工的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就將選用此車型。9月2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正在門口,全球首列數軌列車將亮相。本文圖片由上海國際展覽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當天,由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主辦的年度活動——「2020第十五屆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Rail+Metro China 2020)」開幕。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獲悉,這列由中車浦鎮公司研製的數字軌道膠輪電車,是在傳統低地板有軌電車基礎上重新改進設計的。
  • 上海臨港:規劃建設軌道交通兩港快線,2020年通車兩條智軌
    據最新消息,上海臨港新片區交通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近三年結合地區經濟發展形勢和要求,臨港新片區將加強與鐵路等部門聯繫,進一步研究明確軌道交通網絡和對外幹道交通規劃,深化軌道制式比選,加快啟動建設。到2025年,基本形成 「1+2+2+2」運輸體系建設,即:1條軌道(兩港快線),2個樞紐(浦東樞紐、臨港樞紐),2條鐵路(滬通鐵路二期、浦東鐵路複線及電氣化改造),2條高快速路(S3、兩港快速路)在臨港新片區範圍內,實現1小時通達重要對外交通樞紐,大大增強與上海市區以及長三角區域的聯繫。
  • 臨港新片區3條鐵路將直通市中心、浦東機場、江蘇省
    根據《行動計劃》,聯通新片區與浦東國際機場的兩港快線等6條市域鐵、3條國鐵的規劃方案將儘快落地;單程45分鐘的機場大站公交快線將於年內落地;6條中運量公交線將投入運營,其中聯通臨港主城區與產業區的T1線或將於年內開工。對外交通更快速,到浦東機場只要15分鐘臨港新片區當下對外交通主要依賴S2滬蘆高速、兩港大道及軌道交通16號線。
  • 有軌電車和地鐵的區別是什麼?
    軌道交通包括了地鐵、輕軌、有軌電車和磁懸浮列車等。輕軌應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由於輕軌的機車重量和載客量都較小,列車長度、寬度都不及地鐵,使用的鐵軌質量也較小,每米只有50公斤,而一般鐵軌每米的質量為60公斤,由此得名「輕軌」。  地鐵主要是指「重軌」,它也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運能與『輕軌」相比較大。
  • 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線啟動試運行,6月份全線通車
    1月1日,由上海臨港交通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線在滴水湖站正式發車,啟動試運行。中運量T1示範線全長21.7公裡,1月1日將實現滴水湖站至水華路折返站8.2公裡通車,2021年6月份完成全線通車。
  • 上海市張江有軌電車曇花一現:結合無軌電車與有軌電車的各自缺點
    本文談談一個已經近乎於淘汰的產物——上海浦東的張江有軌電車。上海浦東的張江有軌電車是一個試驗品,它採用了單軌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同於「現代有軌電車」,也讓張江有軌電車難以實現快速化。上海市張江有軌電車因此而曇花一現,後續建設的有軌電車已經沒有單軌,而是松江有軌電車這種現代、標準軌的有軌電車。張江有軌電車則是一個「結合無軌電車與有軌電車的各自缺點」的產物。下面是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張江有軌電車照片。
  • 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線:全國第一條DRT數字軌道電車
    上海朋友對電車應該都不陌生,無論是松江的小清新電車「蠶寶寶」還是張江的單軌電車,電車已經融入不少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臨港人看過來,臨港地區也要迎來自己的電車啦!這條線路將採用DRT數字軌道捷運系統,這將是全國第一條DRT數字軌道電車,並承擔中運量公交的作用。臨港交通公司介紹,臨港主城區範圍內,規劃局域線網絡形成6條線,其他5條在初步研究階段,T1已經公布了9種外觀設計方案,正邀請公眾票選自己喜歡的外觀設計。
  • 延安路中運量71路全線提速 N照「老司機」助陣新型「辮子車」
    原標題:今日焦點丨延安路中運量71路全線提速 N照「老司機」助陣新型「辮子車」  延安路中運量公交71路載客試運營已經有一段時間。據近日巴士集團披露的數據顯示,中運量71路全程平均時速已基本上接近,有時可以達到預期時速。而在71路提速的背後,則是上海無軌電車「老司機」們的辛苦汗水。
  • 15分鐘直達浦東機場的鐵路 上海臨港新片區離世界更近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交通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發布不久,記者加入的幾個臨港本地微信500人大群都炸開了鍋。生活、工作在臨港新片區的人們只消一瞥就能看出這份計劃的重要之處——用管委會建設和交通管理處負責人的話說,今後新片區「對外交通將更快速,內部交通將更便捷」。
  • 車影行蹤:圖說上海末代有軌電車「進化」史
    10月24日,拆除新閘路、芝罘路電車軌道,增建由江灣五角場通往江灣體育場的支線和停車道,於12月15日完成。1960年底,1路有軌電車線路自靜安寺通達江灣五角場場面(紀錄片資料畫面)12月31日,1路有軌電車北端終點從虹口公園延伸至江灣五角場,全線長達14.96公裡,為全市最長有軌電車線路。
  • 有軌電車的發展歷程及現代有軌電車的優缺點
    走進《公共運輸資訊》,及時掌握公交領域的行業政策、管理理論、科技信息、專家觀點和先進經驗......   老電影裡,穿梭於北京、上海街頭的「鐺鐺車」,是很多人對有軌電車的第一印象吧!   有軌電車(Tram、Streetcar、Tramcar)就是採用電力驅動並在軌道上行駛的輕型軌道交通車輛。有軌電車以電力驅動,車輛不會排放廢氣,因而是一種無汙染的環保交通工具哦。
  • ...上海,番號,開行,線路,雙層,無軌電車,郊區,改成,-上海頻道-東方網
    First  我們先來講講純數字的  1~5:有軌電車,久遠的歷史,後來一直空著。  6~39:無軌電車。  某些電車線路改汽,把番號改成3X路,比如27路電車改汽變成37路。  40~199:公辦公交,根紅苗正。
  • 上海新建一條「71路」中運量公交線,另有5條待建,將形成中運量公交網
    8月18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滴水湖站正式開工,標誌著臨港地區公共運輸骨幹網絡——中運量公交網正式啟動建設。T1示範線將往返於滴水湖首末站與鴻音廣場首末站,途經臨港主城區、高校片區、蘆潮港社區、重裝備園區、泥城社區等功能區,全長21.8km,最大載客量302人。
  • 112歲上海公交成長記
    1908年3月5日清晨,一輛有軌電車從上海靜安寺駛出,在眾人驚奇的注視中開往外灘上海總會(現廣東路外灘)。叮噹、叮噹的電車,成為上海繁華都市一道靚麗的移動風景。1908上海投入運營的有軌電車這是上海第一條投入運營的有軌電車線路,線路總長6.04公裡,由英商布魯斯·庇波爾公司運營。
  • 南京未來擬新建六至十條有軌電車線(圖)
    記者隨後驅車來到麒麟,這裡有軌電車一期工程正在進行鋪軌,進度比河西稍為慢一些,線路全長9.1公裡,全線設13個站。鍾金寧說,這條線路也是自己參與線路勘察的,選擇河西和麒麟兩個地區進行試點,建設有軌電車的目的,就是為今後全市大規模建設有軌電車,「積累經驗,培訓人員,樹立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