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的發展軌跡
1882年
德國出現無軌電車,世界最早。
1908年3月5日
由英商上海電車有限公司經營的自靜安寺至上海總會(今廣東路外灘東風飯店)的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通車營業,這是上海第一條公共運輸線路。
1913年8月11日
由華人經營的電車線路出現,前後共開闢4條,主要營業區域在上海過去的南市區附近。
1914年
英商開闢上海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
1926年
英法及公共租界共開通了11條線路,總計80餘輛電車。
1949年
上海解放,人民政府先後接管和徵用英、法商電車公司,嗣後成立上海市公共運輸公司,從此上海電車發展逐步進入興旺時期。
1989年
無軌電車線路發展到22條,車輛900餘輛,佔市區公共客運車輛總數的16.2%,營運規模雄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上世紀90年代後
受城市大規模改造建設的影響,開始對機動能力差的無軌電車運行線路進行調整,無軌電車運行規模大幅下降。
2013年
無軌電車線路縮減至10條,而且大部分線路與柴油公交車混編營運,無軌電車擁有車輛不到150輛。
2014年
受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惡化等因素的影響,要求恢復城市無軌電車營運數量的呼聲越來越高,而目前尚在營運的無軌電車都已臨報廢期,年內將有60輛即充式純電動公交車(鋰電池蓄能無軌電車)投入8路、15路、28路等無軌電車線路營運,預計最近幾年即充式純電動公交車有望增至300輛。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