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館圈養鯨魚這些高智生物,我們除了對殘酷真相進行譴責,還能做什麼?

2021-02-25 凡爾納號

來自大海的鯨魚叫聲

1983年11月,一隻名叫「提裡庫姆」的虎鯨在冰島被捕獵者抓獲,據估計當時只有兩歲。在冰島的小海洋館中被圈養了一年之後,提裡庫姆就開始了海洋公園裡的表演之路。

虎鯨表演是海洋公園最吸引觀眾的遊客項目之一。而提裡庫姆是海洋公園裡最大的虎鯨,體重五噸。

除了日常表演外,海洋公園還提取提裡庫姆的精子用來人工繁殖虎鯨。現在「海洋公園」的虎鯨中,有54%都擁有提裡庫姆的基因。

提裡庫姆所在的水池長30米、寬15米、深10米,還不及它在自然界中1天活動範圍的萬分之一。而它生活的水池完全將它囚禁(想像下人被困在浴缸裡)。

紅圈為提裡庫姆的休憩場所

由於長期遭到囚禁的壓力,導致它表現出異常的反覆行為,例如啃咬金屬門和水池的混凝土邊緣,它的大多數牙齒也因此徹底磨損。更悲劇的是,它具有攻擊行為,並在幾年內陸續殺死了3名馴養員。

魚鰭耷拉了下來,說明它的精神狀況和身體狀況都很差

啃咬金屬門和水池的混凝土邊緣,他的大多牙齒也因此徹底磨損

提裡庫姆2010年在一場表演中把女訓練員布朗舍奧咬死

2017年,被囚禁了33年的提裡庫姆去世了,它終於結束了痛苦而悲慘的一生,獲得了自由。

2013年,描寫提裡庫姆悲慘生活的紀錄片《黑鯨》上映,呼籲人們必須深刻反思,揭秘海洋娛樂產業背後的殘酷真相,在高利潤面前迷失心智的工作人員,如何殘酷對待海洋物種。遊客們短暫的歡愉,造成了動物痛苦的一生。

《黑鯨》海報

慘劇的發生,就一定不可避免嗎?喜愛親近海洋生物的我們,是不是可以換一種方式去接近它們?

鯨魚噴的彩虹水柱,迷人又可愛

世界上現在有許多地方都可以開船去海裡看鯨魚,這種世界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它們自由自在的在海裡生活,遷徙、捕食、跳躍、呼吸,甚至與潛水者共遊,這些都是最真實,最有生命力的,是水族館永遠無法提供的。

全球鯨魚種類

全世界十大著名的觀鯨地有四個在美國,其它六個分別在亞速爾群島,紐西蘭,加拿大,多米尼加,非洲及墨西哥。

鯨魚在全球四大洋均有分布,大部分鯨魚都是三兩成群或大批遷徙遊弋。下面有份鯨魚種類在全球各地大致的分布:

夏威夷毛伊島、阿拉斯加西海岸:座頭鯨;

阿根廷外海瓦爾德斯半島:南方露脊鯨;

威斯特曼群島:虎鯨;

北極圈內:弓頭鯨;

斯裡蘭卡附近的印度洋熱帶海域:藍鯨;

墨西哥東海岸、加利福尼亞的巴哈:灰鯨;

澳洲塔斯馬尼亞島、加勒比海多米尼加島:抹香鯨、領航鯨;

北冰洋:角鯨。

離國人最近最方便的觀鯨地點,是被印度洋環繞著的——

斯裡蘭卡

這裡也是是亞洲範圍內絕佳的觀鯨地。斯裡蘭卡是個大陸架非常窄的島嶼,駛離海岸線20公多裡就到了深海區。鯨魚因其體型巨大,只能在深於1000米的海域出沒。

乘船出海,不但能看到體積龐大的藍鯨,還能看到座頭鯨、抹香鯨、海豚也經常在這片海域中出沒。

在斯裡蘭卡,最容易看到鯨魚的地方有三個,分別是西海岸的卡皮提亞(Kalpitiya),南海岸的加勒(Galle)和美蕊莎(Mirissa),以及東海岸的亭可馬裡(Tricomalee)。

斯裡蘭卡三個觀鯨地點

每年 11 月至第二年 4 月,南部的美蕊沙和西海岸的卡皮提亞會有大量的鯨魚和海豚,隨著海潮從南極北上到印度洋繁衍後代。

尤其在三、四月這兩個月是當地觀鯨最好的季節,北半球進入春季,氣溫回暖,洋流帶來大量的浮遊生物,食物充足,正是鯨魚蓄積能量準備哺育的季節。在這裡觀鯨的成功率高達98%。

而位於斯裡蘭卡東北部的港市——亭可馬裡,每年3月到10月是觀鯨的最好季節,6、7月因受季風影響,海上風浪大,而且氣溫太高,不太適宜出海觀鯨。

觀鯨需要乘坐專業的觀鯨遊船,一般都需要提前預約。預約的方式有三種:讓酒店幫忙預約、自己查找相關的旅行社預約,提前在遊船的官網預約。

 

觀鯨船分為三種,有漁船,遊船和軍艦。漁船和遊船根據大小一般只能坐20-30人。越小的船越晃,一般出海4-6小時,遊客都會暈船,記得少吃點東西,提前吃好暈船藥。

這樣出海一次,價格也很合適,一般在200元人民幣左右。當然如果想要更近距離的追鯨魚,你需要包一艘快艇以及足夠的膽量。

所謂的軍艦是一艘海軍退役後改建的軍艦,名為「蘭卡公主號」Princess of Lanka。

蘭卡公主號

這艘軍艦在5月份到10月於亭可馬裡出海,11月到4月則轉移到南海岸的加勒。它的觀鯨線路有三條,最長的一條時間為5個小時,從加勒出發,在南海岸繞一個大圈,美蕊莎海域也包括其中。

蘭卡公主號 航線

船員一般知道鯨在哪個區域出沒,但是真正找到並靠近鯨還是頗費周折的。

怎麼在茫茫大海裡找到鯨?鯨噴起的水柱是唯一的信號,一看見它船就會調整方向,加大油門向著目標駛過去。

有時等船趕到一半,鯨就消失了。有時船可以一直開到鯨的旁邊,可以清晰看到鯨的脊背顏色花紋,時不時還噴一個水柱。

但是船開到鯨的旁邊,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它的情緒。一般在船靠近不久它就會沉到水底下。

在沉入水底前,鯨的頭部會先向水的深處扎去,它那條可愛的扇形尾巴就會翹到水面上,帶起的水花和那搖擺的扇子,讓人驚嘆。

 

·END·

 

相關焦點

  • 俄海港現上百個鯨魚水槽 被困鯨魚或將賣給水族館
    這些令人揪心的視頻和照片,在被俄羅斯媒體曝出後,隨即在國際社會上引發了強烈反響。這種近乎於養豬的圈養方式,被媒體形容為「鯨魚監獄」。「穩賺不賠」的生意據CBS報導,日前,在俄羅斯納霍德卡港海面上,十餘個水槽被發現,裡面關押了總計11頭虎鯨和90頭白鯨。這也是歷史上已知的數量最大的海洋生物被「圈養」事件。
  • 紐西蘭女子浴缸靜坐 抗議水族館圈養虎鯨(圖)
    紐西蘭女子浴缸靜坐,抗議水族館圈養虎鯨。紐西蘭女子浴缸靜坐,抗議水族館圈養虎鯨。【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獵奇新聞網站「odditycentral.com」2月19日報導,近日,一名紐西蘭女子計劃在美國邁阿密水族館外的一隻浴缸裡靜坐一月,以模仿被該館圈養的虎鯨的生存狀態,要求該館放生該虎鯨。該女子名叫丹妮爾(Danielle Daals),今年29歲。近日,她發起了一項名叫「像洛麗塔一樣生活」的活動。
  • 貓途鷹致力終結鯨豚圈養商業行為,但為何我們依舊止步不前?
    著名旅遊平臺貓途鷹(TripAdvisor)10月2日在其網站上宣布,將不再為任何以圈養鯨類(包括鯨魚和海豚)並進行後代繁育的景點商戶提供售票服務
  • 法國水族館、動物園被禁!一條悲傷的虎鯨媽媽,這次終於讓法國人...
    汪洋大海變成一圈泳池,Freya的情緒除了有些低落之外,似乎沒什麼表現出異樣,畢竟她什麼都改變不了。但是在飼養員的眼裡,Freya的舉動被理解成了乖巧和聽話。也從此埋下了悲劇的種子...根據Freya的飼養員回憶到,鯨魚好像真的很通人性,學習起那些動物園交給它們的套路特別快,可是這份聰明對鯨魚來說,成了一種負累。
  • 為水族館工作10年後,兩頭白鯨「退休」了,它們似乎很開心
    「退休」、「回家養老」這些詞一般我們都理解為:人工作到了一定年齡、積攢下了一定資產或已經完成了人生大目標後,開始享受自己的餘生。在很多人看來它是對生活最終要達到的一種狀態,是一種滿足感的體現。這些詞很少用來形容動物。
  • 水族館拍短片號召保護鯨魚,蔡徐坤卻遭官方點名,粉絲瘋狂開撕!
    娛樂圈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不同的事情,我也會堅持把最有趣的新聞提供給大家,那今天小編要聊的話題是「水族館拍短片號召保護鯨魚,蔡徐坤卻遭官方點名,粉絲瘋狂開撕!」具體是什麼情況呢?隨小編一起看下去吧!而前不久蔡徐坤就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布了一個小短片並配文「神奇的海洋生物等待你去了解去保護」其實蔡徐坤之所以會參加這個活動併到水族館去錄製這個短片在很大一個程度上也是為了能讓自己為動物保護做出一點小小的貢獻,很多人會認識到這些巨大的海洋動物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電視或者各種紀錄片如果想要在現實中看的話肯定就只能千萬水族館了
  • 圈養鯨豚表演背後的囚禁之苦
    同期2018年,位於俄羅斯遠東的納霍德卡市港口的「鯨魚監獄」被曝光,畫面中100多隻鯨魚被圈養在6個狹小的「水牢」內等待出關,將會賣給中國,銷往中國的海洋館。這嚴重違反了俄羅斯的法律,遭到了全世界的詬病,而作為買家的中國,也避免不了口誅筆伐。在海洋中,鯨豚每天可遊走60-225千米,速度達每小時30-50千米,並可潛至數百米的大海深處。沒有任何場所能提供海洋般廣闊的環境供它們暢遊。
  • 揭秘水族館鯨魚標本:埋地下腐爛2年 挖骨拼裝
    我們不是怕水族館的守衛人員(他們早就逃走了),我們是擔心日本兵先頭部隊的到來。」13年前,青島早報收到這樣一封來自英國的信,之後就開啟了「龍牙」的回家之路。如今這枚「龍牙」被放在青島水族館即青島海產博物館一個胡桃木展櫃裡,這裡還有1978年在唐島灣擱淺的抹香鯨標本和來自北極的神秘客人獨角鯨標本等,這些寶貝是這座亞洲最早的海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丹麥島嶼再次捕鯨,287頭鯨魚血染海灣,受國際譴責卻不以為然
    海洋是人類至今為止無法真正了解的地方,這裡生活著豐富多彩的生物,生物種類比陸地上還要豐富。即便如此,海洋當中的一些生物依舊逃不過人類的捕殺,以至於即將走向滅亡。鯨魚就是一種因為人類捕殺而瀕臨滅絕的生物,儘管從幾十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努力保護鯨魚,然而,直到今天,依舊有一些國家對此不理不睬,依舊維持著自己傳統的捕鯨習俗。
  • 旅遊景點:感受仙臺海濱杜水族館的快樂,感受全世界生物的魅力
    位於日本宮城縣仙臺市的仙臺海濱杜水族館。以「孕育出海與人、水與人之間新聯繫的水族館」為主題,介紹了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除了生物以外,在三陸海上生活的人們的生活用巨大的屏幕放映出來,使之感到海和人的關聯的工夫也是特徵。海豚·海獅的表演,跟動物們的接觸也是魅力。
  • 疑圈養瀕危動物,專業人員發文譴責引關注
    關注娛樂大事件,帶您一起深度解讀事件背後的真相!大家好,這裡是於玲說娛樂!每日為您送上關於娛樂圈的最新動態和獨家分析,感謝您長期的關注和支持!最近,女星楊穎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自己拍攝的「金魚大片」。這位網友指出,楊穎拍攝的魚缸裡圈養的一條叫做蘇眉的瀕危魚,在我國是不允許飼養或食用的;後來又有網友轉發,稱如果飼養這種魚,會牽涉到法律問題,而且這位網友的認證還是中國漁業協會委員,可以說是這方面的權威。由網友評論可知,照片中出現的是海水魚缸,紅色的不是金魚,而是星斑,條紋魚學名叫花尾鷹,綠色的是蘇眉魚。
  • 難怪滿世界捕殺鯨魚,背後的圖謀果然不小
    即便如此,日本依舊執著的不肯放棄這個產業,此前日本還打著科研的旗號去南極海域大量捕撈鯨魚,最後在澳大利亞的幹預下,日本承認再也不在南極海域進行這樣的活動了。但是日本的捕鯨業在其他海域依舊猖獗,即使每年都會有國家和組織譴責這一行為,日本仍舊我行我素。有人分析,日本捕撈鯨魚的目的已經不只是單純的為了吃鯨魚肉,那麼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難怪滿世界捕殺鯨魚,背後的圖謀果然不小。
  • 人工圈養鯨鯊去世,存活年限遠低於自然狀態,引網友熱議
    某些水族館裡什麼都敢養……美國喬治亞州水族館2006年引進了四條鯨鯊,立刻震驚世界。要知道,鯨鯊可是鯊魚家族體型最大的傢伙,成年個體體長在20米左右,得弄多大一口缸,才能養下四條鯨鯊呀!
  • 鯨魚死後,會發生什麼?海底生物:過大年了
    在那兒,大多數生物的生存都依靠從海洋表面掉落的死亡和腐爛的物質,這個掉落過程有個形象的名稱叫「海洋降雪」(marine snow)。這些物質包括浮遊生物,死亡動物的貝殼,糞便和其他無機物質。大多數鯨魚死亡後,都會墜落到海底,而鯨魚下落(「鯨落」,whale falling)的地方會成為一個能量豐富的棲息地,吸引著來自深海的各種各樣的生物來享受盛宴,形成一個生態系統。平均每個鯨魚的屍體都有包含超過兩頓的食物,這相當於我們之前所說的2000年海洋降雪的價值。怪不得海底生物都要驚呼,過年了。
  • 上海海洋水族館「怪咖」生物小長假亮相
    本網記者了解到,原來這些平日裡罕見的小動物,是上海海洋水族館「奇怪的動物在哪裡」兩棲爬行動物特展上的「主角」,包括傘蜥、睫角守宮、高冠變色龍、牛奶蛙、玉米蛇、藍舌蜥、三角枯葉蛙在內的多種兩棲爬行生物,這些「怪咖」們將通過奇形怪狀的外貌和獨特的生活習性向遊客朋友展示兩棲爬行生物奇妙的「怪異之處 」。
  • 溫哥華水族館:2015世界最佳水族館
    溫哥華水族館絕對是溫哥華的傲驕,去年被Trip Advisor的遊客評為年度最佳水族館之外,還在」今日美國「(USA Today)日報舉辦的讀者評選中,溫哥華水族館榮列全北美10佳水族館之一。   溫哥華水族館不僅是溫市重要的旅遊景點,同時也是海洋生物保育及康復研究中心,目前館內海洋物種近800種,約5萬海洋動物。
  • 圈養虎鯨背後的真相
    這次讓我們通過幾位虎鯨中的「名人」看一看這些海中霸主在海洋公園中的生活。洛麗塔(Lolita)兩年前有個來自紐西蘭的姐姐自己搬了個浴缸到美國的邁阿密水族館門口,每天在浴缸裡從早坐到晚。這不是什麼行為藝術,而是這位姐姐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邁阿密水族館抗議他們圈養虎鯨。浴缸邊上的板子上寫的應該是:「圈養不是教育,是種折磨!」
  • 法國禁止圈養虎鯨,而另一些海洋館正在加高囚禁它們的圍牆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也許我們應該來看看虎鯨Keiko的故事,如果你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它的另一個名字也許會讓你恍然大悟——威利——沒錯,它就是90年代那部大紅大紫的好萊塢電影《威鯨闖天關》(Free Willy)的主角。可是,與電影裡最終收穫了友誼和自由的威利不同,真實生活中的Keiko的命運,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由人類親手造就的悲劇。
  • 假如「動物園理論」是真的,那高級文明圈養我們有啥目的?
    會不會真的就如同「動物園理論」那樣,人類知識高級文明圈養的一種生物,那麼這些高級文明圈養人類的意義何在呢?其實這個理論代表著的意義已經非常明顯了,就和人類圈養動物是一樣的,人類將這些動物圈養起來,不是為了觀賞,就是為了能夠更加輕易的獲取利益,比如作為食物,那麼高級文明圈養人類是不是也和人類圈養其他動物是一個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