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建設經驗 服務北京「提質升級」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8年起,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建院)聯合倫敦大學學院巴特萊特建築學院,由雙方規劃和建築領域多位專家及技術骨幹組成研究團隊,開展了北京與倫敦城市與建築對比的系列研究,總結倫敦城市建設經驗,供北京鏡鑑。

  北京城市建設正處在「減量提質」的重要階段,隨著新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實施,一系列的城市建設行動處於進行時。這些都需要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專業技術來支持落實。

  「以北京城市建設需求為導向,為更好地支持北京「四個中心」建設,更好地服務中央、服務首都、服務民生,北京建院計劃開展系列的北京與國際城市對比研究和設計實踐。希望借鑑國外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先進經驗,為政府決策和城市建設提供智庫支持,協助提升北京城市環境品質,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北京建院黨委書記、董事長、課題總負責人徐全勝表示。

  英國是現代城市規劃的發源地和城市規劃體系極為完善的國家之一,倫敦是具有悠久歷史、重大國際影響力的首都城市,成功完成了從工業城市向全球金融中心和文化創意中心的轉型,並提出了建成區規模不再擴大的原則,對北京城市建設具有很強的借鑑性。

  北京建院基於典型性、可比性、可行性原則,先期對兩個城市的城市總體規劃、首都功能核心區、金融商務區、科技創新區等四個領域,進行理論、模式、策略研究,將倫敦經驗轉化為有益的、可落地的北京方案。

  「與倫敦對比是我們系列研究的開始,在此展示的是部分初步研究成果。日後,我們還會持續對標其他有對比價值的國際大都市,例如紐約、東京、新加坡,開展深入研究,助力促進北京發展建設。」徐全勝說。

  功能混合開發提升城市品質與活力

  城市功能混合開發是國際先進的規劃策略。倫敦國王十字區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被廣泛借鑑。

  國王十字區位於倫敦城市核心區,以倫敦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之一的國王十字火車站為中心。「它是由私人驅動的、全球最成功的功能混合開發項目之一。它的成功源於可持續的功能混合開發及形成的多樣性空間,提升了空間品質,吸引人群停留,保持了較高的活躍性。」巴特萊特建築學院彼得·畢肖普教授說。

  該區用增加建築密度彌補容積率來實現嚴格控制建築高度,用置入最適合的功能來實現歷史建築的保護和活化利用,用給予維護本空間的主體以其他開發回報來增加大量新的公共區域,用補貼客源較少但城市需要的咖啡館來實現公共交往空間在區域中的均衡分布,達到了多樣功能混合的最佳配比,使該區得到了更高的經濟效益。

  該區用「小而精」代替「大而全」,小體量、精細化地針對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建設供遊客休閒和社區居民靈活使用的公用設施,為多樣功能混合提供了便利。避免了建設單個大型節點,佔地面積大,嚴重影響鄰近地區的交通和布局的弊端。

  該區保留了全部歷史建築,實現了文化傳承與新舊融合,提升了文化價值,例如1852年建立的國王十字火車站,改造前站臺質量很差、站前廣場被拆除,改造後建築修復到歷史最高水平,甚至色調都恢復到了19世紀的狀態;同時設計細節保持一種簡單的風格,確保建築可以作為一個現代化的車站來使用;凸顯了歷史建築的風貌。

  該區在規劃導則中用動態的規劃指引代替限制性的規定,綜合考慮恰當的功能配比,本地的未來需求,以及與周邊的互動,及時調整規劃指標,為靈活多樣空間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

  借鑑倫敦經驗,「北京可以用功能混合開發作為功能多樣但秩序不足的老城區、功能單調且規模較大的新城區和新建區提升空間品質的重要手段。」 北京建院建築設計基礎研究工作室主任韓慧卿說。建設中的麗澤金融商務區就實現了街區內和單棟建築物內的功能混合;在街區層面,劃定分區,進行多業態混合布置,形成功能互補、相互聯繫、複合完善的綜合區;在單棟建築層面,通過開發具備複合功能的建築空間,以相對簡單的布局承載多樣化需求。

  城市空間綜合開發促進未來立體城市建設

  研究團隊經調查發現,現代城市建設正在呈現「以人為本、立體城市、集約高效」的新趨勢。倫敦以金絲雀碼頭區為代表的綜合開發建設模式正成為現代城市重要功能區發展的典型模式。

  「人是城市的主體,城市建設要以人的活動為根本出發點,充分考慮人的行為和感受,合理高效布置空間功能,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促進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規劃初期需總體考慮,設計時整合城市功能,綜合開發,確保城市整體的和諧發展。」北京建院副總建築師徐聰藝介紹,綜合開發,一是注重城市功能的綜合和複合。將城市集聚區中辦公、商業、居住、地下停車、軌道交通等諸多功能進行綜合,通過有效組織提高城市綜合使用效率、提升城市品質。二是對城市的建設過程進行總體管理控制。特別是施工過程較為複雜的市政功能如軌道交通、市政綜合管廊、人防空間、地下停車等進行有效組織,提升建設效率,便於整體實施和綜合管理。

  針對中國傳統商務區城市建設在功能、管理上出現的自成體系、空間割裂問題,北京建院正在做積極探索和實踐。如北京CBD核心區經過地上地下公共空間和基礎設施的統一建設,將實現區域內綠地、交通、停車、信息、能源、市政、商業服務的資源共享。又如麗澤金融商務區也在城市設計階段就提出了城市綜合開發的觀點,對集中建設區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營,通過綜合開發,將辦公、商業、酒店、公寓、軌道交通、市政管廊、綜合停車、機場航站樓等多種功能進行整合,結合城市環境把河道景觀、金中都遺址帶有機融合,塑造國際一流的城市環境和空間品質。

  此外,研究提出,綜合開發建設的模式需從政策法規、策劃設計、施工建設、運營管理四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在政策法規上進行專項研究和突破,以滿足當下立體城市開發需求;在策劃設計上總體協調,整合多專業技術團隊,匯總多方訴求,制定綜合化方案;在施工建設中進行綜合化建設管理、注重數位化技術應用,提高城市建設效率和質量;在運營管理上要以區域發展為著眼點,建立一體化運營管理的方法,確保整個區域的高效運轉。

  交通戰略從源頭解決擁堵難題

  倫敦的交通發展經歷了步行為主、早期公交、建設高速公路、現代公共運輸、高品質五個發展階段,目前已成為典型、積極、先進的公交城市。面對未來人口增加及隨之而來的交通挑戰,倫敦在2018年發布了新的市長交通戰略,提出健康街道健康人民、良好的公共運輸體驗、新的住宅和就業三大戰略主題,作為未來交通持續改善的核心方向,設定了2041年步行、自行車、公共運輸出行佔比80%的總目標。「倫敦最新版的交通戰略對從源頭上改善北京交通擁堵問題具有啟發意義,北京建院也正在這方面進行更深度的研究。」北京建院副總經理鄭實說。

  據介紹,倫敦的交通戰略從供給和需求端入手,一方面抑制小汽車的需求,讓開車出行變得「不方便」,包括限速、收取擁堵費、停車位配置上限控制等;另一方面加大公共運輸供給和提升出行體驗,讓綠色出行「更方便」,改變路權分配、出行方式。「倫敦這些經驗有助於從時間跨度上理解交通問題的歷史成因,從而針對性地找到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方法,滿足交通需求。」鄭實說。

  例如,通勤鐵路大大提高了城市交通效率。倫敦的城市軌道更多地體現在中心城區的密度上,而對於中心城區以外的交通負擔,市郊鐵路起到重要作用,它具有快速、大運量、間隔時間短的優勢,這是作為通勤工具所必須倚重的。鐵路是穿越市中心的,而不是離城區很遠進行複雜的換乘;再如,「共享道路」規劃理念的實現。通過改造使城區道路從傳統的純交通載體回歸到人性化的街道,看不到人行過街天橋、地道及各種道路隔離欄,行人過街方便,形成寬敞、平坦、延續的「共享空間」,提升了街區活力,促進了商業消費,改善了綠色出行尤其是慢行系統的體驗。以倫敦南肯辛頓區域的展覽路為例,改造前後相比,交通事故發生率降低60%,交通效率卻未降低,這裡已成為倫敦新興的標誌性公共空間之一。

  打造非正式交往場所改善科技人才服務環境

  當前,科技創新已成為重塑世界經濟結構和競爭格局的關鍵,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北京新時期的發展目標。北京雖然已在這方面建設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不少地區已步入存量發展的新階段,面臨「騰籠換鳥」等產業升級問題,一些分隔明確的既有園區,存在創新型企業和人才溝通交流、互換想法的障礙。如何激發存量空間的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構建國際一流的非正式交往場所,北京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有待深入學習借鑑倫敦的先進經驗。

  「非正式交往場所」是指滿足非正式交流活動和免費使用的公共空間,如各種類型的廣場、綠地、步行街和公共體育活動場地。「我們調研發現,倫敦科技創新區的非正式交往場所是激發創新人才想像力和創造力,提升高知人群工作潛力的環境保障,它的規劃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因地制宜、開放共享和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是提升倫敦經濟發展的成功途徑之一」。北京建院第六建築設計院院長吳英時說,「這些場所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街區和社區內的公共空間是非正式交往活動的承載地,提升了地區及周邊的創新活力,從而帶動創新產業集聚和經濟提升,而新型科創企業與傳統科研機構不同,它們需要外向型交往空間,因此區域經濟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該地區的公共空間品質優化升級。」

  吳英時表示,不僅可以學習經驗,在技術層面上,國內也已經具備良好的設計和實現能力。這些能力主要體現在規劃落地的實施、城市更新的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設和城市科技的應用這四個方面。北京建院在參與這四方面的實踐過程中逐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方法。這些經驗不僅已經用於國家「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智慧城市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項目的規劃設計中,也正在用於懷柔科學城城市設計項目;另外,北京建院還以街鎮(區)責任規劃師作為城市治理抓手,解決存量科創區的城市更新難題,協助各級規劃部門提升老城公共空間品質,如中關村西區新型城市形態建設、中關村「村史館」改造升級和海澱體育館及周邊地區城市更新等。「借鑑倫敦經驗和理念,通過整體的規劃設計,我們能為類似中關村科學城這樣的科技創新區的長遠發展,創造更加宜居宜業的環境。」

  文/魏昕悅

  資料來源:北京建院《北京與倫敦城市與建築對比研究》課題研究成果

  課題組中方主要成員:徐全勝、鄭實、韓慧卿、張冰雪、吳英時、徐聰藝、楊滔、劉璐、張然、田燕國、劉晶、元海英

  課題組英方主要成員:艾倫·佩恩、彼得·畢肖普、菲比·斯特林、張月蓉、大衛·科布、蒂姆·斯託諾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林秀敏 )

相關焦點

  • 提質升級繪新城 - 興義市盤江路改造工程項目建設走筆
    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所有的老城區一樣,市政配套設施陳舊、交通秩序等問題亟待改善,成為了其發展的瓶頸,城市商圈逐漸向新城區轉移,盤江路也漸漸失去了往日的繁榮。如何讓老城區實現提質升級,煥發出新的生機,改善城市形象,這既是城市發展的需要,也是市民的需求,更成為決策者們謀篇布局的重點。
  • 昆明機場2020年旅客服務提質升級十項行動總結會--提質升級回頭看 共建共享謀新篇
    12月23日,昆明機場組織相關單位召開2020年旅客服務提質升級十項行動總結會,昆明機場2020年「十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昆明機場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蔣志敏參加會議。會議回顧十項行動的工作成果,通過年度投訴受理情況分析,各單位分享服務工作管理提升經驗,並圍繞明年COP15大會保障、建黨100周年等重要活動服務提升工作進行交流。
  • 陵水紮實推進旅遊標準化建設,促進全縣旅遊業提質升級
    走在分界洲島旅遊區,無論是道路上的標識標牌還是工作人員的服裝、禮儀,都能感受到景區服務的規範化與標準化。這離不開近年來陵水黎族自治縣紮實推進旅遊標準化建設,引導涉旅企業以標準化為抓手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促進全縣旅遊產業提質升級。
  • 傳統百貨業提質升級在路上 「一店一策」打造差異化生活服務圈
    這些分散在各個居住區的傳統百貨商場經過提質升級,已經向社區型購物中心轉型,打造出多個精緻化、多元化、社交化的社區消費空間。在此基礎上,能夠達到減少進出核心區購物的客流,降低商業流動密度的效果。讓消費活動在城市動線上「靜下來」,在社區節點「動起來」,從而優化我們的城市商業結構和生活環境。
  • 以經濟提質促進產業轉型,以城市提質完善功能生態,以基礎提質補齊...
    以經濟提質促進產業轉型,以城市提質完善功能生態,以基礎提質補齊民生短板南通崇川主攻三大提質 提升城區首位度 2018-11-20 08:10:37 來源: 南通網 經濟提質、城市提質
  • 雲南省「五網」建設全速推進提質升級
    支撐高質量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初步形成——我省「五網」建設 全速推進提質升級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為雲南基礎設施建設留下了一張考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有效支撐雲南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
  • 堅持城市提質升級持續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原標題:堅持城市提質升級持續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前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古潔帶隊調研城建項目建設及河長制
  • 陵水:紮實推進旅遊標準化建設,促進全縣旅遊業提質升級
    這離不開近年來陵水黎族自治縣紮實推進旅遊標準化建設,引導涉旅企業以標準化為抓手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促進全縣旅遊產業提質升級。2018年2月,陵水被確定為全國第四批旅遊標準化試點單位,也是海南首個旅遊標準化縣級創建單位,陵水不斷將「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縣」創建工作向縱深推進。近年來,全縣旅遊基礎設施、地區旅遊服務功能與產業素質,旅遊業發展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 瀋陽多個景區景點設施服務提質升級
    瀋陽市文化旅遊廣電系統堅持「四輪驅動」,把創城工作與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促進文旅提質升級工作同部署瀋陽故宮博物館等景區景點著眼於硬體設施、服務質量提質升級工作,積極推動疫情下的景區建設。其中,瀋陽故宮博物館社會教育部、張氏帥府(金融)博物館宣教部、瀋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活動部榮獲2020年瀋陽市窗口行業優質文明誠信服務先進集體。
  • 全市文化旅遊產業服務質量醞釀提質升級
    旅遊產業服務質量提質升級,可以更好地拉動消費、改善民生。目前,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正在抓緊實施全市文化旅遊產業服務質量提質升級計劃。據了解,全市文化旅遊產業服務質量提質升級涉及A級旅遊景區、旅遊星級飯店、旅行社業等6大類31個重點項目。
  • 方法論|消費升級 文旅提質正當時
    近年來,來也股份在旅遊規劃和落地實施的項目中,一直重視開發效率與質量的兼顧,從原有旅遊空間的提升、業態升級、全域旅遊、公共服務提質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多年探索,總結出一套來也提質的方法論。提升型項目把握提質「四項基本原則」中國的景區、度假區、文旅小鎮經過了前幾年爆發式的增長後,重量不重質導致體驗內容、業態、服務設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來也股份近年來承擔了30多個5A級景區提升,以及若干個度假區、文旅小鎮及特色文旅街區的規劃提升工作,摸索出一套旅遊設施服務標準化升級與文旅內容提質並行的
  • 長春市都市冰雪服務體系2020冬提質升級
    2020冬,長春市不僅產品格局實現提升,也找準了冰雪旅遊產業的服務定位,努力為長春冬季創造第N種可能。 吉林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巖介紹。 2020冬,長春冰雪新天地的升級不僅體現在遊玩項目上,也體現在服務上。自2020年4月開始,園區就開工建設了1萬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建築,可以供更多遊客在遊玩期間取暖,服務人員較2019年多了一倍,遊客冷了、餓了、累了,可以就近進入這些「歇腳」場所。服務水準的提升會讓遊客獲得更好的遊玩體驗。
  • 文明創建成果巡禮:瀋陽景區景點設施服務提質升級
    瀋陽市文化旅遊廣電系統堅持「四輪驅動」,把創城工作與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促進文旅提質升級工作同部署、同督導、同落實。瀋陽故宮博物館等景區景點著眼於硬體設施、服務質量提質升級工作,積極推動疫情下的景區建設。
  • 瀋陽,跑出文旅提質升級加速度
    旅遊產品的豐富、基礎設施的改善、文化內涵的提升,營銷推廣的新穎,開啟了瀋陽由客源地城市轉向目的地城市的新起點。」在10月瀋陽走進成都、西安召開的文化旅遊推介會上,當地旅行商這樣感慨。瀋陽的這些變化,得益於全市文化旅遊產業服務質量提質升級工作的開展。今年3月,瀋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瀋陽市文化旅遊產業服務質量提質升級工作方案》。
  • 康碧秀:城市提質給廣安帶來新變化
    但更讓我驚喜的是,廣安大力推進城市提質工程,讓這座城市變得越來越靚,處處是景,美不勝收。我家原本住在廣安區濃洄街道新平街,屬於廣安老城區,由於地勢低洼,又靠近渠江,時常遭受洪澇災害,可謂是「十年九淹」。在夏天,一遇大雨天氣,雨水就會往屋裡倒灌,有一間屋子就因大雨影響導致坍塌,住在家裡感覺特別不安全。屋外面更是髒亂差,有時一颳風垃圾亂飛,灰塵四起。
  • 西單商場:90年的傳承與發展 傳統百貨提質升級在路上
    第一雙回力的球鞋,第一件父母獎勵的新衣服,第一根冰棍兒,還有商場裡的羽絨服大賣場……滿載回憶的西單商場,如今正響應傳統百貨業提質升級的號召,在政府與廣大供應商的支持下,積極打造高質量的核心區商貿服務,通過轉型、置換、提質、挖潛等綜合策略,為城市商業增添活力。
  • 廣西桂林以66個重大項目建設助推國際旅遊勝地提質升級
    新華社南寧12月26日電(記者陳露緣)廣西桂林市相關負責人在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桂林市重點抓好66個重大項目,全力推進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提質升級。截至目前,66個重大項目共完成投資108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9.7%。
  • 張家界荷花機場:提質升級全力以赴創四星
    自7月份以來,在全力保障暑運旺季的同時,湖南機場集團空港實業張家界分公司全面啟動候機樓商鋪、停車場、線路車、貨運環境及貴賓室服務全方面提質升級及改造工作,對標準、找問題、盯短板、推進度、抓落實,集中精力打好創四星機場這場攻堅戰。
  • 張家界荷花機場:提質升級 全力以赴創四星
    煥然一新的張家界荷花機場自7月份以來,在全力保障暑運旺季的同時,湖南機場集團空港實業張家界分公司全面啟動候機樓商鋪、停車場、線路車、貨運環境及貴賓室服務全方面提質升級及改造工作,對標準、找問題、截止目前,已經完成階段性工作,服務品質和環境品質得到初步提升。提質商圈融合特色打造機場靚麗名片目前,候機樓第一期6個商鋪店面的提質升級已經完成,第二期4個商鋪店面裝修工作也已進入尾聲,2號3號貴賓室已完成施工前準備工作,1號貴賓室正進行裝修設計、預算編制等招標前工作。
  • 苦竹古寨即將提質升級
    為此,張家界茅巖河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擬對古寨進行提質改造,並委託張家界規劃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編制了《苦竹古寨提質升級項目概念性規劃方案》。針對此規劃方案,縣自然資源局於2020年8月組織縣委宣傳部、住建、文旅廣體、林業、風景名勝、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利福塔鎮、苦竹河村等相關單位領導和有關專家召開了苦竹古寨提質升級項目概念性規劃方案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