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疫情來勢洶洶,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疫情防控物資一直急缺。1月28日,江蘇省國資委印發通知,要求省屬外貿集團根據省政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相關要求,把國企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彰顯國企擔當,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進口工作。
通知發出後,省屬外貿集團積極響應,迅速行動。記者了解到,截至2月3日12時,省屬外貿企業已累計海外採購醫療防護口罩(N95)、一次性醫用口罩超100萬隻,還有一定數量的防護服和防護眼鏡,眼下正在運至江蘇的途中。
「28號下午收到國資委的信息,當天晚上我們就開始行動。在集團的海外群裡跟海外各家機構聯繫,他們快速地從各個地方收集這方面的物資信息。」 中江國際集團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張冀明說,作為大型的省屬外經貿企業,他們目前設有駐外機構40多家,業務涉足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此次採購,充分發揮駐外機構工作人員的資源,相當於「人肉代購」,到當地各大醫院和藥房去搜尋各地貨源。
截至2月2日中午,已確認下單採購N95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以及防護服共計66萬多件,來自於阿聯、莫三比克、馬來西亞、辛巴威、剛果(布)、塔吉克斯坦、美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公司主業板塊國際貿易的工作人員積極做好國際質量標準的對接工作,按照要求進行把關、採購。
「隨著疫情的蔓延,部分國家對運往中國的大批量口罩出口有所限制。」張冀明說,接下來,公司將想盡辦法開拓渠道,多採購醫護物資。目前,集團多家駐外機構已辦理空運手續,近日首批將有上萬份物資運抵入境。
同樣想盡一切辦法採購防護用品的,還有蘇豪控股集團。2月3日上午,蘇豪控股集團緊急採購的4萬隻口罩交付給政府指定的相關平臺,2月8日,從巴西採購的近40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也將運抵江蘇……蘇豪集團貿易發展部總經理平焱的電腦上,微信群不停閃爍,大家正在洽談韓國KF94口罩的採購事項。平焱說:「現在,我們已經沒有上下班概念,大家全力奮戰,通過一切渠道,想盡一切辦法,多進口防護物資。」
「本次採購,我們將全部按照採購成本價提供。」平焱說,截至2月3日中午,蘇豪控股集團已落實近50萬隻口罩,2050套防護服,以及60套防護眼鏡等,「每一筆訂單都來之不易。」
「此前,公司進口業務涉及醫護物資較少,此次也是充分發動業務員並發揮海外客戶的力量,鎖定貨源。」平焱說,業務員使出渾身解數開拓渠道,包括他們的客戶、朋友、同學等都在幫忙,時間緊急,但我們反覆強調要把好質量關,確保買回來的物資符合防疫需求。目前,公司正在與歐洲洽談2萬套防護服的相關採購,此外, 目前還有一些較大數量的訂單正在接洽。
據了解,這些物資在通過海關檢驗檢疫後,將交給省政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物資保障組,統一調度和分配。
為了助力抗「疫」,快速採購防護物資,部分省屬外貿企業甚至將部分板塊業務急速調整。
匯鴻集團組織兩家醫藥板塊企業——匯鴻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和開元醫藥化工公司急速「調頭」,將業務從出口轉向全面進口,春節期間加班加點,緊急聯繫業務合作廠商並加急付款採購防護物資。
「履行國企擔當,匯鴻集團不講條件、不惜代價。集團緊急開闢採購新渠道,多方聯繫供應商提出採購需求。」 公司董事長張劍介紹,截至目前,已緊急採購入庫口罩19.9萬隻,醫用丁腈乳膠手套10萬隻、酒精擦片10萬片,1月29日,緊急進口的5萬隻韓國KF94型口罩到貨。3200個護目鏡、50萬片酒精消毒片2月1日到關。國外進口的2萬件防護服已經確認訂單,130萬隻口罩正在確認具體數量和發貨情況。
在省屬外貿企業中,海企集團專業從事高端醫療設備進口業務。該公司發揮專業優勢,以「精準醫療設備」助力「精準疫情防控」。
2月2日上午10點,海企集團從臺灣進口的5臺紫光殺菌機器人運抵武漢「火神山」醫院。海企集團辦公室主任曹文軍介紹,這種殺菌機器人可以在醫護、患者的高頻活動區進行持續消毒消殺,僅需15分鐘,就可以高效阻絕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的傳播途徑,達到感染防控的目標。
「公司業務骨幹與臺灣知名供應商保持不間斷聯繫,克服航班貨運緊張等諸多困難,短短3天時間,順利完成合同籤訂、外匯付款、航空運輸等事宜。」曹文軍說,除了首期5臺殺菌機器人,剩餘20臺機器人也被提前鎖定,目前正在裝配中,並提前對接海關部門,即時通關後安排自有物流馳援武漢。
同時,海企集團發揮海外基地、境外辦事處(駐點機構)、境外渠道網絡功能等資源優勢,集中力量積極聯繫國外貨源工廠,進口緊缺醫用口罩、防護衣等防控應急物資。目前,已經落實從美國進口1萬副醫用護目鏡,5000隻N95防護口罩;從白俄羅斯進口5000套醫用防護服。
曹文軍說:「集團目前正在調動國際貨運資源,以最快速度將物資空運回國,交付一線醫療機構抗擊疫情。」
交匯點記者 許海燕 邵生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