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是一種飲食文化,請你不要侮辱它

2020-12-25 騰訊網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之前小編寫過一篇文章齊齊哈爾烤肉真的很好吃嗎?為何能火遍全國?喜歡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可是有人回覆說:因為齊齊哈爾窮,買100塊錢的肉全家吃,燒烤是垃圾食品。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尤其是鍾愛燒烤的我,小編表示受不了,所以今天和大家嘮扯嘮扯關於燒烤的事兒……

作為一個東北土著,你要問我夏天的味道是什麼,我會告訴你,夏天,是燒烤味的!

這年頭流行講文化,那咱們就先從燒烤文化談起。

小編上網查了一下,燒烤歷史至今已有170萬年的歷史了,也就是說自從地球上有了人類,人類發現了火,就有了擼串這項文化,理由很簡單,因為那時候的人類還沒發明鍋。那些原始人哥們兒每天抓到啥就吃啥,後來發現吃生的不行,不衛生,拉肚子,天天拉的好像身體被掏空……於是便用火燒烤而食,後來發現食物烤熟以後賊啦香,這便是燒烤的雛形。

商周時期

燒烤成為了民間主要的烹飪技術,理由很簡單,因為青銅器技術不發達,就算發達也不能家家普及拿來做飯,民間主要做飯用的器皿為陶器,你們想啊,那玩意煮飯能好吃嗎!就算能煮飯,烹飪技術也不行,畢竟那個年代沒有藍翔這種烹飪技術學校,索性還是燒烤吧,簡單粗暴!

秦漢時期

燒烤文化依舊是飲食界頂端行業,特別是漢高祖劉邦,這哥們兒是地痞出身,地痞流氓愛吃燒烤這事人盡皆知,後來又連年徵戰,難免飢一頓飽一頓,所以燒烤是最簡單粗暴的飲食方式,這哥們兒特別愛吃燒烤,尤其是烤鹿肉鹿肝。皇帝愛吃燒烤,老百姓也得嘗嘗。

1969年,陝西西安境內出土了一尊「上林方爐」,此物與現在烤爐頗有相似之處,方爐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長槽形爐身,底部有條形鏤孔,下層為淺盤式四足底座,用來承接爐內漏下的炭灰。經考證,上林方爐為西漢皇家御用燒烤的爐子。可見當時的人們有多麼喜愛燒烤食品。

到了隋唐時期,燒烤仍然佔據中原飲食文化很重要的地位,而且那時候人們燒烤開始放調料了。

宋朝時期

燒烤行業開始多元化,烤的也不再僅僅是肉類,也開始烤海鮮……

到了元朝

中原被蒙古人收編,蒙古哥們兒最愛吃的就是烤羊肉,所以中國燒烤史在元朝出現了轉折點,就是攤位化,根據蒙古人的飲食文化加上與漢人的飲食結合,燒烤文化到了清朝已經發展到大街小巷經常會聽到烤串的叫賣聲。

但是到了上個世紀,由於二戰等歷史因素,燒烤逐漸退出祖國飲食文化舞臺,但是短暫的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歸!這不,八十年代,新疆兄弟帶著燒烤文化回來了!

新疆燒烤

可以說改革開放以後,新疆維吾爾兄弟們是獨具慧眼的,他們離開老家開始駐紮在各大城鎮,穿著長衫,揮舞著蒲扇,嘴唇摩擦發出的叫賣聲,具體形象可以參考陳佩斯小品《賣羊肉串》片段。可以說,新疆燒烤來到祖國大地,才重新點燃了祖國人民對燒烤的熱愛。但由於新疆燒烤品種單子古板,缺乏與時俱進的特點,目前正在逐漸退出燒烤歷史舞臺,但是它在燒烤文化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下面講講東三省燒烤,我可以這樣告訴大家,如果說耶路撒冷是朝拜者門的聖地,那麼東北大地就是擼串達人們的天堂。本人雖為東北土著,可東三省生活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吃過吉林燒烤,所以特意採訪了幾位吉林的朋友以作參考。

錦州燒烤

八十年代後期,錦州人民看到了新疆燒烤中的暴利也開始模仿起來,燒烤文化講究就地取材,就是你這個地方產啥就烤啥,錦州特產幹豆腐(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別的),於是就開始烤,幹豆腐,雞爪,雞脖子,烤魚,豬蹄子,韭菜,茄子,辣椒之類的錦州燒烤總給我一種很摳嗖的感覺。

丹東燒烤

起源幾乎和錦州是差不多的時間,前文說到燒烤文化講究就地取材,啥新鮮烤啥,丹東靠山靠海,那就烤海鮮,黃蜆子,白蜆子為主打,蘸蒜泥而食。其次是小菜,丹東燒烤上小菜是潛規則,幾乎地攤串店必須遵守這個規矩,小菜主要是辣白菜,醃蒜,如果你去的丹東燒烤羊肉羶,沒有小菜,那就是假的。

吉林燒烤

略……(我特意諮詢了一下在吉林生活很多年的朋友,他說吉林燒烤沒啥特色,可能略偏錦州燒烤以及韓國燒烤為主多一些,也就是說吉林燒烤沒有什麼特色)

黑龍江燒烤

黑龍江燒烤主要代表的城市那就是齊齊哈爾BBQ燒烤,齊齊哈爾的牛肉在全國範圍內肉質那也是相當出名的。齊齊哈爾也叫鶴城,來旅遊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景家大乾燒烤店。齊齊哈爾的烤肉文化已經融入到每個本地人的血液裡,無法分割,在齊齊哈爾你才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燒烤文化。小編在以往的文章裡有很多介紹,這裡就不做過多講解了。中國燒烤江湖之——舌尖上的齊齊哈爾烤肉

韓國燒烤

五花肉卷菜葉子蘸辣醬,牛肉卷菜葉子蘸辣醬,沒了……但是生豬肝卷蘇子葉還是挺好吃的。

反正我覺得齊齊哈爾BBQ燒烤是王道,新鮮,講究,大氣不摳嗖,至於什麼瀋陽燒烤之類的云云都是......

各地燒烤文化發展到今天,地域特色無疑是重中之重,各地燒烤文化也開始去其糟粕,融會貫通,這點很好,因為這樣可以讓燒烤文化走的更遠。

在東北,吃燒烤是一件能看出一個人社會地位的事,俗話說,大金鍊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小燒烤。比如在東北這種遍地是大哥的地界,你大冬天吃一頓燒烤,貂兒是必須得脫下來掛到一邊的,其次是身邊得坐著一個穿白貂兒的扒蒜小妹,注意這個扒蒜小妹兒的貂兒則不能脫,再熱也不能脫,因為這樣才能顯出大哥的身份,到了夏天,社會人吃飯必須光膀子,露紋身,大金鍊兒,和刀疤,服務員結帳時會根據你的這四樣社會特徵來判斷你的社會地位再決定到底應該給你抹多少錢。所以,燒烤文化就東北地區來講,是很重要的。

關於燒烤的技術也是大有講究的,並不是簡單的隨便將肉翻騰幾下,再隨便抹些將醬料就萬事大吉了。很多人認為燒烤很簡單,看完文章後才明白燒烤原來如此深奧在這篇文章裡小編有詳細的講解

俗話說: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一頓不行,那就兩頓!這句話充分證明了燒烤在我國飲食,人文,社交中的地位,燒烤文化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同時增長了GDP。我認為,應該把燒烤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讓燒烤文化這種不起眼卻又離不開的街頭文化走的更遠。行了,關於燒烤文化,目前就想到這些,就先說到這吧。

記得關注我,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美食!

(部分圖片和素材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飲食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文化表現 從飲食文化看臺灣!
    飲食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文化表現。臺灣特殊的歷史背景、突出的海島特徵、獨特的文化習俗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飲食文化。臺灣飲食文化以福建閩南飲食文化為主,但又結合了中國大陸各地的飲食文化特點。本文旨在通過對臺灣飲食文化的介紹,使人們對臺灣的飲食文化能有一個大概地了解。
  • 在東北燒烤是一種美食文化,一天三頓小燒烤,你愛吃嗎?
    馬上到了夏季,人們喜歡坐在露天的夜市或者拍檔,享受著美食,喝著涼爽的啤酒,這也是如今人們對生活的一種享受,夏季不但是各種海鮮最為火爆,角落裡的燒烤攤才是最亮眼的,燒烤對於人們來說是一種難以抗拒的美食,東北人對燒烤的喜愛是愛到骨子裡了,不管是哪個城市,到了夏季,街上的燒烤攤位都是坐滿了顧客
  • 金卡戴珊設計創立的內衣品牌,卻被日本女人說,這是一種侮辱
    說到美國的女藝人,你一定不會忘記金卡戴珊吧!作為一名女藝人,作為眾多球星身邊的名媛,她的名字早已十分的響亮,她那性感火辣的身材讓人難以忘懷,看看她創立的內衣品牌讓人覺得十分的性感,但是有不少日本的女人說,這是一種侮辱,到底是為什麼呢?
  • 徽州毛豆腐:感嘆一種飲食文化
    毛豆腐是徽州飲食文化的一面鏡子,反映了一代人的淳樸。努力工作後的一道簡單菜餚,口感醇厚,也深受人們的喜愛。非常獨特的文化精神是國家的精神,非常獨特的文化精神傳承著國家的文化。簡單的毛豆腐片不僅是一種美食技巧,更是徽州兒童開拓精神的延續。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及它的基本特徵
    本文乃作者曉星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我認為中國飲食文化之所以能卓立於世界飲食文化之林,是基於它所具有的鮮明而突出的特點。儘管養生是古代上層社會的生活內容,但作為一種觀念,它已是無孔不人地滲透於社會的各個階層之中。食養是最為基本的養生。中國自古就已有了一套完整的食養理論體系,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所不能相比的。
  • 中國傳統文化,少數民族飲食文化,鍋鼎
    本文乃作者小頁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我認為人類飲食最早從採集野生植物和獵取動物開始,但是這種採食活動就像今天其他動物的採食一樣,完全出於生理的本能需求,還遠遠談不上什麼文化問題
  • 《飲食文化》第一章 中國飲食文化漫談
    第一章中國飲食文化漫談  第一節食在中華  飲食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中華民族素享盛譽的傳統烹飪藝術,以其味美和精湛高超的技藝馳名世界,它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它既是文化,更是一種藝術。
  • 淺談唐朝的飲食文化:中國人的粥,吃的是一種文化
    文丨深度歷史觀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飲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畢竟民以食為天,這可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而中國人在飲食方面向來很是講究,為吃而吃顯然是不符合國人的想法。中國人的粥,吃的是一種文化,但是你了解粥的歷史文化嗎?它是怎麼發展而來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粥文化吧。粥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輔食之一,有著千年的歷史,據周書記載:黃帝始烹谷為粥,由此可見最早將穀物烹煮成粥的是黃帝,這是古代食粥史的起源。在日常生活中,粥在餐桌上出現得比較頻繁的應該是早餐時間,用粥搭配雞蛋、包子、饅頭等食物。
  • B站燒烤紀錄片,千萬不要在深夜打開它!
    《人生一串》的好,在於它有煙火氣。   它不像《舌尖上的中國》,搜羅天南海北的各色美食,神奇,卻也陌生。   下面,「前方記者」毒舌君,將深入這麻辣鮮香的燒烤世界,帶你領略中華燒烤文化的博大精深。
  • 西安的飲食文化你了解多少?
    而從旅遊角度來看吃,它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果腹,而是欣賞、了解、品味一個地方一個城市的飲食文化,飲食特色。所以一個城市的飲食文化也是一個城市的品牌形象之一。北京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西安的羊肉泡饃,已經成為這些城市的地理標誌之一。
  • 深圳人的飲食文化介紹 深圳飲食文化概況
    但是這正是深圳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深圳的飲食文化吧!深圳的飲食文化是多種多樣的。一九八一年,改革開放後各種星級酒店如雨後春筍地成長起來了。小餐館,小食店,大小排檔,快餐店,夜市裡的小吃攤點多如犛牛。味道就更加龐大繁多了,東北的,西北的,華北的,中原的,西南的,南方的。菜系有川菜,粵菜,魯菜,湘菜,閩菜,浙菜,徽菜,蘇菜八大菜系。
  • 了解了解越南的飲食文化
    飲食是一門文化課題,一種利用自然環境的文化。遊牧文化的居民偏於肉食,而越南飲食卻明顯地體現出了水稻農業傳統文明的烙印。東南亞是一個適於水稻生長的 地方,越南水稻聞名遐邇,大米出口量居世界第三。其地處熱帶,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別適合於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生長。越南有一種著名的佔城稻已傳入中國 幾百年了。佔城稻產於越南中部地區,它耐旱,穗長,粒小、易生、質優。
  • 白人大廚侮辱美式中餐,認為它不配稱中餐,網友:說的是公道話
    大家都知道,這些年來我們國家國際影響力的增大,也有著很多的人口去其他地方工作留學,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你都能夠看到華人的身影。同樣隨著這些華人到達這些城市,他們也把中餐帶到了這個地方,而這些中餐經過了多年的發展,融合了當地的一些特色,但是這樣的中餐卻讓一位白人大叔感到不滿。
  • 洪真英的姐姐憤怒表示:你們說我什麼都可以,但不要侮辱我家人!
    但對於洪氏姐妹來說,這世界上應該沒有任何事情比好吃的更吸引她們了。更加過分的事,髒話裡還參合著對於家人的侮辱。對此,已經忍無可忍的洪善英近日正式用自己的方式警告了所有鍵盤俠們。
  • 滿漢全席:好吃的還在後頭,中國傳統文化,少數民族飲食文化
    本文乃作者曉星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滿」指滿族,「漢"指漢族。滿漢全席就是匯集滿族和漢族飲食精品的宴席。「滿漢全席」 又稱為「滿漢燕翅燒烤全席」,或「滿漢大席」、「燒烤全席」。 「燒烤」主要體現了滿族人關前的飲食烹飪特點。
  • 你了解燒烤的起源和發展有多少,又知道吃燒烤的好處和危害嗎?
    戶外覓食的8條規則:掌握一些正確戶外覓食的技巧和方法、保持良好心態,制度合理覓食方案、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現有條件去覓食、缺水少食時,優先尋水、覓食時鑑別食物是否有毒、最好將食物加熱之後再食用、不要肆意獵捕野生動物、時刻注意保護人身安全。燒烤應該是人類最早的一種烹調方式。人類自古就偏愛燒烤食品,至今世界各地均有吃燒烤的習慣。
  • 分享|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朱星霖《舌尖上的中國》爆紅,這部紀錄片喚醒了我們對中國美食的驕傲和感動。民以食為天,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當中,飲食文化是其中的璀璨一筆,那麼我們現在將目光拉長、放遠,看看在地球的另一面,比較一下西方飲食文化和我國飲食文化之間有些什麼樣的差異呢?
  • 【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二十八)
    這是一種事物與事物的普遍聯繫,恩格斯在談到事物普遍聯繫的「辯證圖景」時指出:「當我們深思熟慮的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時,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繫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作為一個普遍的哲學範疇,聯繫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
  • 請女生去吃燒烤,儘量不要點這4種菜,不然「活該你單身」
    但是吃燒烤也並非沒有講究,比如和不同的人吃燒烤,就是適合點不同的菜,但是小編在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請女生去吃燒烤,儘量不要點這4種菜,不然「活該你單身」。1.烤韭菜,不要裝糊塗,很多男生都喜歡吃韭菜,因為韭菜是壯陽的菜,喜歡吃,也不是未嘗不可,但是小編奉勸各位男同事,這個烤韭菜和女生一塊兒出去吃燒烤的時候還是不要吃為好,因為據小編的了解,很多女生都不喜歡吃烤韭菜,吃起來很尷尬,並且還特別塞牙,你如果點的話,別人也攔不住你,如果女生因此不願意和你成為朋友,那活該你單身!
  • 日本的飲食文化和中國文化有什麼不同?
    我從小就很愛吃,身在新疆,接觸到的美食的確很多,但其實我對於這種文化現象感悟並不是很深,自從學了日語和英語,學習了解了別國的文化與歷史,使我認識到不同國家的「吃」文化也是受一定的影響而發展形成的。各個國家各不相同的飲食文化與其民族性格的差異應當是有一定聯繫的。像中國對日本的文化,有一種同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