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的飲食文化介紹 深圳飲食文化概況

2021-02-26 吃喝玩樂廣東行

深圳的飲食文化是多種多樣的。一九八一年,改革開放後各種星級酒店如雨後春筍地成長起來了。小餐館,小食店,大小排檔,快餐店,夜市裡的小吃攤點多如犛牛。味道就更加龐大繁多了,東北的,西北的,華北的,中原的,西南的,南方的。但是這正是深圳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深圳的飲食文化吧!

深圳的飲食文化是多種多樣的。一九八一年,改革開放後各種星級酒店如雨後春筍地成長起來了。小餐館,小食店,大小排檔,快餐店,夜市裡的小吃攤點多如犛牛。味道就更加龐大繁多了,東北的,西北的,華北的,中原的,西南的,南方的。菜系有川菜,粵菜,魯菜,湘菜,閩菜,浙菜,徽菜,蘇菜八大菜系。但是最早形成的只有著名的四大菜系:即川菜,魯菜,粵菜,蘇菜。菜系各有特色,各為其主。

深圳的食客來自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有中餐也有西餐。這種飲食文化彰顯了這座年輕的國際化大都市的無窮魅力。那些星級酒店是一般人進不了的,一坐下來,少則幾百多則幾千上萬。那麼星級酒店光顧的人大多是政府官員,企業老闆,社會名流,有經濟實力的食客,是吃高價飯的重量級人物。龍蝦,鮑魚,魚翅,燕窩等昂貴食品,一桌下來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的都有。一般的飯店光顧是一些白領,他們的三朋四友,有的過生日,在那裡訂上幾桌,邀請的朋友也方便,無拘無束。喝喝小酒,其樂融融。

那些小餐館小排檔,夜市裡的小吃攤點,一般就是打工者光顧了。三四個人在一起,菜自己挑,炒田螺,燒烤,炒粉,各種炒菜。川菜,粵菜、魯菜、蘇菜等自己喜歡就好。大家還是吃得開心,氣氛熱烈,猜拳,喝酒,生活就這樣過吧。一個打工朋友對我說。

川菜館和湘菜館在深圳居多。川菜的歷史源遠流長。味道突出的麻辣味。最著名的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回鍋肉等成了人們垂涎欲滴的佳餚。那種「來了客官樓上請」的四川話,讓四川人重慶人聽了很親切,仿佛遠在他鄉的遊子回到了自己的故鄉,聽到了鄉音,回到了自己的家裡。倒茶水的技術是其他地方的人無法比擬的,長長的茶嘴倒在客人的茶碗裡,絲毫不差,堪稱一絕。湘菜館主要突出辣味,時間形成不久的剁椒魚頭成了湘菜的名菜了。點上一個剁椒魚頭,還送上一碗麵條,吃起來舒服,味道也鮮美。

重慶火鍋在深圳也大顯身手。有的廣東人廣西人開始不吃麻辣味,經過幾十年改革開放的同化,有的廣東人廣西人也開始吃麻辣味了。他們認為麻辣味蠻好的,能開胃,能治療小感冒。重慶火鍋在廣東在深圳是別具一格的食物。廣東的天氣大多數時間是溫度較高,大家在一起吃火鍋,開著電扇,開著空調,汗流浹背,喝著冰凍啤酒,麻辣味十足,味道讓人羨慕。就像一些人在廣東冬天蓋著被子吹冷空調,吹風扇是一種享受一樣。那是一種超越自我的福氣。

滷菜在深圳也算得上一絕。什麼滷豬耳朵,滷豬頭肉,滷豬心舌,滷鵝,滷鴨子,滷兔子等等,味道很特別,蒜泥,芝麻,辣椒,白糖,料酒,陳醋,醬油,香油,麻油,胡椒,花椒,佐料齊全,配製熱烈,說起來就要流口水。做滷菜的基本上是重慶人和四川人。其他地方的人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做一家會死一家。這不是亂說的,有個廣東人也想做滷菜,沒有開幾天自己就關門大吉了。沒有人去買,你們說怪不怪?

廣東的粵菜味道大多數是清淡的,吃慣了川菜和湘菜,再去吃粵菜,就覺得粵菜缺少味道。但是粵菜是廣東菜的地方特色菜,古代的帝王將相就喜歡粵菜。這是菜系歷史形成的緣故。

要說飲食文化,我們不能忽略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這片熱土催生的許多飲食服務公司。據不完全統計,深圳的飲食服務公司有100多家。有的飲食服務公司還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標準認證體系,是飲食服務公司中的佼佼者。他們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為工礦企業,學校,企事業單位服務的,他們有自己的專業廚師,專業團隊,培訓機構。有統一的服裝。製作色香味俱全的菜譜,供工廠挑選。還要提供飲食文化專欄,講講大家不知道的食品安全和怎樣養身等知識。一些企業老總、領導自己算了一筆帳,請飲食服務公司入駐自己公司的食堂划算,既節約了資金又節約了人力。

不過深圳的飲食文化也不好的一面,有的飲食服務單位,有的星級酒店,小餐館等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不顧消費者的感受,地溝油,潲水油,注水豬肉,注水雞肉,注水鴨肉,以次充好的食品現象等屢見不鮮。這就要求我們政府部門的公安,質檢,衛生,工商等專業人員加大監管力度,堅決打擊不法食品單位,不法飲食服務單位,不法大小酒樓,不法小餐館等,讓消費者能夠真正吃得放心,買得安心,使老百姓的身體不受到侵害。

相關焦點

  • 深圳特色文化 深圳民俗文化 深圳節日活動
    再過若干年,當一個個新移民都變成了地道的「深圳人」,移民城市這個詞就不再適用了。一到深圳的街上,就會發現,幾乎所有國內飲食、國外的飲食,深圳都有:法國大菜、美國快餐、日本料理……更有中國傳統的八大菜系等等。當然深圳的民俗文化絕不止這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深圳的民俗吧!
  • 悠久的飲食文化2
    一談到中國飲食文化,許多人會對中國食譜以及中國菜的色、香但是如果要從比較的角度來探討飲食文化,可以操作的辦法是把握住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 筆者在這裡認為,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在討論中國文化時,從飲食生活方式的角度來著手。而實際上,中國飲食文化,實際上也是指中國人的飲食生活方式。在要談中國飲食文化就必須涉及到中國文化,兩者的關聯是極其密切的。因而我們有必要先對中國文化的某些特徵作一闡述。
  • 杭州特色飲食文化概況,和上海菜的飲食介紹
    下面本文將詳細介紹杭州的飲食文化特色,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杭州地處錢塘江下遊,水產資源較為豐富。南宋建都杭州,當時的飲食烹飪技藝,已達到鼎盛時期。杭州菜就在此基礎上,集前代飲食發展之大成,揚江南魚米之鄉物產豐盛之優勢,吸收北方的烹飪技藝,融合西湖勝跡的文採風貌,「南料北烹」、「口味交融」,形成自己獨特的風味,成為江南菜中獨樹一幟而富有古都風格的「京杭菜餚」。杭州菜不僅選料講究,注意刀功、火候,成菜重原汁原味、色彩鮮明、味美醇香、鹹中帶甜、微有甜酸,清淡典雅,造型優美,清爽別致是杭州菜的最大特點。
  • 英國飲食文化介紹
    在此將從飲食文化與英國的飲食習慣等方面來介紹英國的飲食文化。作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的大英帝國,他們深遠的文化體現在方方面面:古老的建築、紳士們舉止高冷的黑色幽默以及莎翁戲劇,但作為吃貨的我,最想了解學習的非英國的飲食文化莫屬了。文化的定義:人類傳統的觀念認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由人類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人類社會與歷史的積澱物。
  • 浙江的飲食文化習慣,浙江的飲食文化介紹
    因此,歷代浙江人民不論是日常飲食,或是歲時、禮儀方面的各種食品,都十分豐富,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富有各自的地方特色。本文將為你介紹浙江的飲食文化,告訴你浙江的飲食文化習慣以及浙江的菜品特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浙江省位於我國東海之濱,歷史悠久,文化古老,地理優越,物產豐富。
  • 杭州特色飲食文化概況,和上海菜的飲食介紹
    下面本文將詳細介紹杭州的飲食文化特色,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杭州地處錢塘江下遊,水產資源較為豐富。南宋建都杭州,當時的飲食烹飪技藝,已達到鼎盛時期。杭州菜就在此基礎上,集前代飲食發展之大成,揚江南魚米之鄉物產豐盛之優勢,吸收北方的烹飪技藝,融合西湖勝跡的文採風貌,「南料北烹」、「口味交融」,形成自己獨特的風味,成為江南菜中獨樹一幟而富有古都風格的「京杭菜餚」。杭州菜不僅選料講究,注意刀功、火候,成菜重原汁原味、色彩鮮明、味美醇香、鹹中帶甜、微有甜酸,清淡典雅,造型優美,清爽別致是杭州菜的最大特點。
  • 見圳40 | Birol Dincli:深圳擁有創新性的飲食文化,是獨具特色的...
    Birol Dincli目前在深圳經營一家土耳其烤肉店,烤肉的香味與炭火的滋滋聲,最容易成為人們內心深處的味覺記憶,對美食有著痴迷追求的他,向深圳市民傳遞土耳其美食的特色文化,也實現著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在酒店行業所做的工作,每兩三年就會走遍世界一圈,飲食就是我的文化,我見識過世界各地的美食,它給人們生活增添不少樂趣,有的國家憑藉美食打造國家記憶,這往往就會讓他們非常受歡迎。」 Birol Dincli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環球美食家。2011年他曾出於工作的原因來到深圳,發現這是一座充滿能量和機遇的城市。
  • 徐州兩漢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璀璨的一頁
    徐州作為烹飪之都,兩漢時期飲食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飲食文化史的重要階段。研究和探討徐州的兩漢飲食文化的內涵,挖掘和整理兩漢飲食文化的內容,對弘揚徐州兩漢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徐州兩漢飲食文化是以兩漢時期的飲食內容為載體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文化現象,是徐州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精神文明賴以產生的前提和基礎,它是以兩漢文化為背景,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在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生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的。它與徐州的歷史、區域、經濟、民俗、物產、烹飪技法等密切聯繫。
  • 飲食人類學:從飲食看人類文化
    飲食人類學:從飲食看人類文化 2016年04月29日 08: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明海英 字號 內容摘要:飲食人類學:從飲食看人類文化?
  • 關於中國飲食文化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人生不是平凡大道,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飲食文化。中國飲食中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國土遼闊,物產豐富。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飲食習慣。以漢族而言,各地物產和生活習俗不同,飲食習慣也有明顯的差異。
  • 深圳不是文化荒漠
    提到深圳,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深圳只是有錢而已,它是文化荒漠。」這句話所說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深厚的積澱有著密切的聯繫。一座年輕、富裕的城市,沒有經過一千年的時光和風塵的洗禮,沒有那麼多上古時代的故事和驕傲,沒有固化成方言、飲食、鄙視鏈、習俗這些小市民所津津樂道的地方文化。在持這種觀念的人看來,深圳只是一個淺薄的暴發戶,在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面前,它就是個弟弟。
  • 深圳不是文化荒漠
    提到深圳,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深圳只是有錢而已,它是文化荒漠。」這句話所說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深厚的積澱有著密切的聯繫。一座年輕、富裕的城市,沒有經過一千年的時光和風塵的洗禮,沒有那麼多上古時代的故事和驕傲,沒有固化成方言、飲食、鄙視鏈、習俗這些小市民所津津樂道的地方文化。
  • 回族飲食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豐富了飲食文化寶庫
    在回族形成發展的過程中,其飲食文化不斷改造、吸收、發展。回族人民在潛移默化中對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從而豐富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內涵,充實了世界飲食文化寶庫。傳入大量的西域飲食回族人不自覺中就成為「文化掮客」,將原有的飲食文化帶入了中國,並使之成為中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中西方飲食文化區別
    本文乃作者曉星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我認為,中國和西方在飲食文化方面的差異是相當大的,這一點早在19世紀末就已經有人提出來了,此後,東西方的文化大師們對這方面的研究就未曾停下來。
  • 《飲食文化》第一章 中國飲食文化漫談
    3、春秋、戰國、秦朝時期飲食文化  在北方,古齊魯是我國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其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烹飪技術比較發達,形成了我國最早的地方風味菜——魯菜的雛形。在南方,楚人稱冠,中原沒有任何一國的文化比楚人更多姿多採,楚國東濱大海,西擁雲貴,南臨太湖,長江橫貫中部,水網縱流南北,氣候寒暖適宜,土壤肥沃,佔有今天的「魚米之鄉」。
  • 中華飲食文化
    在這其中,歷史發展到今日,有些文化始終貫穿在中國人的衣食住行、思維方式之中,有些文化只有少數文化繼承人在傳播,還有些文化已經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到博物館裡也許才見得到。雖然中國人現在不是受過教育的人都會寫毛筆字,不再崇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中醫也不再興盛,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仍然有一種文化依然亙古不變地傳承著,那就是中華飲食文化。
  • 西餐飲食文化介紹
    首頁>新聞中心 西餐飲食文化介紹 2013-01-28 16:08   來源:中國吃網    【大 中 小】       實際上,西方各國的餐飲文化都有各自的特點,各個國家的菜式也都不盡相同,例如法國人會認為他們做的是法國菜、英國人則認為他們做的菜是英國菜。西方人自己並沒有明確的「西餐」概念,這個概念是中國人和其他東方人的概念。  就西方各國而言,由於歐洲各國的地理位置都比較近,在歷史上又曾出現過多次民族大遷移,其文化早已相互滲透融合,彼此有了很多共同之處。
  • 關於中國飲食文化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人生不是平凡大道,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飲食文化。中國飲食中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國土遼闊,物產豐富。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飲食習慣。以漢族而言,各地物產和生活習俗不同,飲食習慣也有明顯的差異。
  • 【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三)
    中國飲食文化與世界與世界飲食文化就是這樣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存在著無限的聯繫。早在中國秦漢時期,中國就開始了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據《史記》、《漢書》等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就通過絲綢之路同中亞各國開展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活動。中國的張騫等人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蔔、石榴等物產外,也把中國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
  •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既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傳統文化這個大系統中獨具特色和個性的一個分支。從50多萬年前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開始,中國人民就開始了飲食文化的演變歷史。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中華飲食文化的演變史。從石墨開始普及開始從新石器時代直到殷商時期,對穀物的加工一直比較原始簡單。先民們通過碾盤、碾棒、杵臼等對穀物進行粗加工,難以提供大量去殼淨米。到了周代,石豈的出現,是穀物初加工方法的一次飛躍。石豈,即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