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飲食文化介紹

2020-12-13 央廣網

首頁>新聞中心

西餐飲食文化介紹

2013-01-28 16:08   來源:中國吃網    【大 中 小】  

    

  西餐是我國人民和其他部分東方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對西方國家菜點的統稱,廣義上講,也可以說是對西方餐飲文化的統稱。實際上,西方各國的餐飲文化都有各自的特點,各個國家的菜式也都不盡相同,例如法國人會認為他們做的是法國菜、英國人則認為他們做的菜是英國菜。西方人自己並沒有明確的「西餐」概念,這個概念是中國人和其他東方人的概念。

  就西方各國而言,由於歐洲各國的地理位置都比較近,在歷史上又曾出現過多次民族大遷移,其文化早已相互滲透融合,彼此有了很多共同之處。再者,西方各國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它們都是基督教的主要分支,因此在飲食禁忌和用餐習俗上也大體相同。至於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其文化也是和歐洲文化一脈相承的。因此,不管西方人是否有明確的「西餐」概念,我國人民和其他東方人都對這部分大體相同,而又與東方飲食迥然不同的西方飲食文化統稱為「西餐」。

  西菜之首--法式大餐

  法國人一向以善於吃並精於吃而聞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

  法式菜餚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如蝸牛、鵝肝都是法式菜餚中的美味),加工精細,烹調考究,滋味有濃有淡,花色品種多;法式菜還比較講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鮮嫩為特點,海味的蠔也可生吃,燒野鴨一般以六成熟即可食用等;法式菜餚重視調味,調味品種類多樣。用酒來調味,什麼樣的菜選用什麼酒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清湯用葡萄酒,海味品用白蘭地酒,甜品用各式甜酒或白蘭地等;法國菜和奶酪,品種多樣。法國人十分喜愛吃奶酪、水果和各種新鮮蔬菜。

  法式菜餚的名菜有:馬賽魚羹、鵝肝排、巴黎龍蝦、紅酒山雞、沙福羅雞、雞肝牛排等。

  簡潔與禮儀並重--英式西餐

  英國的飲食烹飪,有家庭美餚之稱。英式菜餚的特點是:油少、清淡,調味時較少用酒,調味品大都放在餐檯上由客人自己選用。烹調講究鮮嫩,口味清淡 ,選料注重海鮮及各式蔬菜,菜量要求少而精。英式菜餚的烹調方法多以蒸、煮、燒、燻、炸見長。

  英式菜餚的名菜有:雞丁沙拉、烤大蝦蘇夫力、薯燴羊肉、烤羊馬鞍、冬至布丁、明治排等。

  西菜始祖--意式大餐

  在羅馬帝國時代,義大利曾是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然後來義大利落後了,但就西餐烹飪來講,義大利卻是始祖,可以與法國、英國媲美。

  意式菜餚的特點是:原汁原味,以味濃著稱。烹調注重炸、燻等,以炒、煎、炸、燴等方法見長。

  義大利人喜愛麵食,做法吃法甚多。其製作麵條有獨到之處,各種形狀、顏色、味道的麵條至少有幾十種,如字母形、貝殼形、實心麵條、通心麵條等。義大利人還喜食意式餛飩、意式餃子等。

  意式菜餚的名菜有:通心粉素菜湯、焗餛飩、奶酪局通心粉、肉末通心粉、比薩餅等。

  營養快捷--美式菜餚

  美國菜是在英國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繼承了英式菜簡單、清淡的特點,口味鹹中帶甜。美國人一般對辣味不感興趣,喜歡鐵扒類的菜餚,常用水果作為配料與菜餚一起烹製,如菠蘿局火腿、菜果烤鴨。喜歡吃各種新鮮蔬菜和各式水果。美國人對飲食要求並不高,只要營養、快捷。

  美式菜餚的名菜有:烤火雞、橘子燒野鴨、美式牛扒、蘋果沙拉、糖醬煎餅等。

  西菜經典--俄式大餐

  沙皇俄國時代的上層人士非常崇拜法國,貴族不僅以講法語為榮,而且飲食和烹飪技術也主要學習法國。但經過多年的演變,特別是俄國地帶,食物講究熱量高的品種,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烹調特色。俄國人喜食熱食,愛吃魚肉、肉末、雞蛋和蔬菜製成的小包子和肉餅等,各式小吃頗有盛名。

  俄式菜餚口味較重,喜歡用油,製作方法較為簡單。口味以酸、甜、辣、鹹為主,酸黃瓜、酸白菜往往是飯店或家庭餐桌上的必備食品。烹調方法以烤、燻醃為特色。俄式菜餚在西餐中影響較大,一些地處寒帶的北歐國家和中歐南斯拉夫民族人們日常生活習慣與俄羅斯人相似,大多喜歡醃製的各種魚肉、燻肉、香腸、火腿以及酸菜、酸黃瓜等。

  俄式菜餚的名菜有:什錦冷盤、魚子醬、酸黃瓜湯、冷蘋果湯、魚肉包子、黃油雞卷等。哈爾濱由於歷史的原因,目前尚保存有正宗的俄式西餐。

  西餐禮儀:

  1.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2. 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 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裡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淨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 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麵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麵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麵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5. 麵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著整塊麵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

  6. 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7. 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8. 用刀叉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著吃。若想吃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用叉子將整片肉固定(可將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入,把肉切開。最好是邊切邊吃。必須用手吃時,會附上洗手水。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著「請用手吃」。用手指拿東西吃後,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裡洗淨。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髒,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注意洗手時要輕輕地洗。

  9. 吃麵包可蘸調味汁吃到連調味汁都不剩,是對廚師的禮貌。注意不要把麵包盤子「舔」得很乾淨,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麵包,再蘸一點調味汁來吃,是雅觀的作法。

責任編輯:海量

相關焦點

  • 飲食文化:西餐牛排
    《飲食文化:西餐牛排》作者:黛荷翁(原創)西餐,有人說,不是吃生的東西。就連肉,都是寫半生不熟的吃法。有人說西方人那時沒到刀耕火種。研究西餐,沒聽說西餐裡有野蠻。不過,西餐也就有牛排常吃不煩。牛肉很貴了,好牛肉才能做西餐。今單獨做個牛排,頂多配些蔬菜。西餐裡常用迷迭香草等,咱沒有。一般,就用香菜或芹菜,代替了。也可搞些麵食(芝士麵條)一起吃。
  • 茶餐廳起源於香港,揉合了香港本土飲食文化與西餐文化的結合體
    茶餐廳起源於香港,揉合了香港本土飲食文化與西餐文化的結合體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揉合了香港本土飲食文化與西餐文化的一個結合體,它沒有西餐廳高貴典雅的裝飾、精緻昂貴的餐點、安靜優雅的進食環境,而更貼合日常大眾的生活消費水平
  • 深圳人的飲食文化介紹 深圳飲食文化概況
    深圳的飲食文化是多種多樣的。一九八一年,改革開放後各種星級酒店如雨後春筍地成長起來了。
  • 日本人飲食喜好轉向西餐 日料理打響文化保衛戰
    隨著日本人的飲食喜好正逐漸向西餐轉移,日本料理也開始打響一場文化保衛戰。  2008年,Unesco設立了《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Unesco說,設立該名錄並不是要設立「任何卓越或獨特的標準」,而是為了確保在一種文化中被世代相傳的「知識和技藝的寶貴財富」受到保護。  Unesco已經確立了282個非物質遺產項目,例如,亞塞拜然馬球、中國珠算和秘魯剪刀舞。
  • 義大利飲食文化
    義大利豐富多變的義大利各地美食無論是松露、薩拉米腸、芝士、牛羊肉、海鮮、面、餃、疙瘩、比薩、燉飯、糕餅、冰淇淋、甜點、 葡萄酒……   義大利菜以豐富而多元的味覺饗宴著稱,各地區亦具不同特色;它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飲食文化地區之一
  • 具有民族特色,地中海飲食與西餐的結合
    回顧突尼西亞行程,總體感覺這個國家飲食既有突尼西亞民族特色,又有地中海地域特點,同時又受歐洲飲食文化影響。第一次就餐就對他們獨具地方特色的餐具很感興趣,古樸、形態各異。裡面盛放類似醬一樣的東西,感覺是魚雜燴之類的食品。有一種棕色黏稠的食品,試著嘗了一下居然齁甜帶有果料的芳香,類似於京城麵茶樣的東西。
  • 專家解讀中餐和西餐哪種飲食結構更健康
    原標題:第436期:西餐PK中餐,哪種更健康?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世界各地因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生活習俗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人們在飲食上的千差萬別。即便是在同一個國家,飲食習慣上也都會有很大的不同。   我國幾千年來以農耕文明為主,形成了以食用糧穀類食物為主、蔬菜水果為輔、肉蛋類為補充的飲食結構。
  • 西方飲食:在西餐的牛排中,裡面的煎雞蛋該怎麼吃?不要鬧笑話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濤和你談美食,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西方飲食:在西餐的牛排中,裡面的煎雞蛋該怎麼吃?不要鬧笑話現在我們有很多的中國美食都已經風靡全球了,很多地區都能夠看到有中國餐館。飲食文化已經開始全球化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都是不一樣的,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當這種飲食文化能夠相互交流的時候,我們對於彼此之間更為了解了一些。不管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小編覺得民以食為天都是天理。當然除了我們中國美食出現在全國各地,其他地方的外國美食在我們中國也是非常多的,現在大街上也總是有琳琅滿目的西餐廳。西餐廳裡的美食也是受到我們中國人的喜歡。
  • 品嘗八廓街美食 感受西藏飲食文化
    曾記得看過一本叫做《中國人的飲食世界》的書,它裡面寫道:「一個民族對外來的東西往往是採取猶豫或者拒絕的態度,但各個民族最不拒絕吸收其它民族優長的乃在於食物。」還有個更好的例子就是一度燃爆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情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它講述的不僅是食物,更是食物背後的文化和文化的交流。  西藏旅遊業長盛不衰,不僅是因為獨特的高原美景,深厚的藏族文化也是它吸引遊客的關鍵所在。
  • 近代的中國西餐,重要的不是西餐吃什麼,而是西餐怎樣吃
    中國人是從觀察西人的生活習慣開始認知西方文化的。 早在外強進入中國之前,頑固的中國人就開始以自己固有的文化標準觀察西方人的種種生活習慣。頑固的中國人發現:西人先喝湯,後吃飯;先吃飯,後飲酒。先是上海,然後天津,西餐在中國漸漸擴大了影響,直到成為一種時尚,漸漸開始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關於西餐最早的文字記載,始見於晚清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一書,書中對於西餐做了較詳盡的介紹。首先,書中對於西餐做了基本界定,書中寫道:「國人食西式之飯,曰西餐。」這裡對於西餐所做的界定非常準確,西餐一說,是針對中餐一說而確立的。
  • 關於中國飲食文化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人生不是平凡大道,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飲食文化。中國飲食中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國土遼闊,物產豐富。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飲食習慣。以漢族而言,各地物產和生活習俗不同,飲食習慣也有明顯的差異。
  • 美國印象 ——飲食文化
    還記得曾經看到有報導說中國人到美國去自備方便麵的事兒,覺得咱堂堂大中華的子民可別出去做有損國家形象的事,去了就好好體驗享受一下不同的飲食文化,所以,出發時什麼食品也沒帶。事實證明,以一向美食家自命的吃貨確實有些低估了不同飲食文化間的巨大差異。
  • 世界美食系列:泰國飲食文化及代表美食介紹
    泰國的飲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影響,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兩者的結合產生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泰國美食。泰國美食的特色因廚師,餐廳,活動場所和烹飪地點而異,因此可以滿足每個旅行者的需求。
  • 香港飲食文化之茶餐廳文化
    要論香港的文化發展,「飲食」佔著重要且極富趣味的一環。
  • 飲食文化 西餐中的英文
    starter(開胃菜)—soup(湯)—main course(主菜)—dessert(甜點)—drinks(飲品)西餐第一道菜叫做開胃菜:
  • 這些西餐廳,是儀式感,也是經典的飲食文化!
    這些西餐廳,是儀式感,也是經典的飲食文化!西餐文化雖然不算很傳統,但是我們日常生活裡也經常會接觸到。特別講究一些儀式感的時候,我們選擇進餐的地方通過都會是西餐廳。牛扒通常會配著一碗羅宋湯,羅宋湯是用牛肉、番茄、土豆以及洋蔥熬燉了幾個小時候濃稠的湯,喝起來有番茄的甜酸味,但是有牛肉以及其他蔬菜的鮮甜味,是西餐裡面最經典常見的一碗湯。湯一般也會配著麵包或是法包,麵包是搭配牛油來吃,或是有些客人喜歡用麵包來蘸取湯汁吃,這樣麵包泡軟後又吸收了湯汁的味道,吃起了是另一種風味。
  • 西餐刀叉拿法
    對於西餐,相信很多都市人對此並不陌生。但對於小城市或是農村來說,則是比較少接觸的一種文化。西餐是一種截然不同於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泊來品。有很多人聽過它,同時也吃過西餐,但不知道是否對這種複雜且講究的東西知根知底呢?對於西餐刀叉拿法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下面就由出國留學網範文頻道的編輯就在這裡教你如何正確西餐刀叉的拿法吧.更多精彩範文請關注本站。
  • 乾貨|色香味俱全的各國飲食文化,快收藏起!(二)
    掌聲歡迎一下~上一期小花給大家分享了關於美國、英國兩大國家的飲食習慣及禁忌,許多小夥伴看了以後紛紛留言,都表示希望小花跟大家分享更多國家的飲食文化……於是,經過小花一夜沒睡的艱苦奮鬥,根據大家的要求,又總結出了兩大國家的飲食文化介紹,一起來學習~1.日本
  • 外國人:中國菜好吃但應該努力提升文化內涵,向西餐學習
    今天我們繼續說美國杜克大學教授對中餐的評價,在他的文章中說道:中餐跟西餐有很多可學之處,比如西餐廳的裝飾,環境和服務,每次都能讓食客提起精神,享受食物之樂,中國菜雖然好吃,但應該努力提升文化內涵,走出自娛自樂的局限。
  • 西餐用刀是左手還是右手?西餐中你想知道的知識全在這裡了!學起
    甜蜜的西餐  吃西餐用刀叉,  你有木有各種不習慣?  尤其是對於第一次成功相約女神的屌絲來說,  忒麼的誰告訴我怎麼西餐這麼刀叉與盤碟?  西餐,顧名思義是西歐國家的飲食,這是地理位置上的中西方位來劃分。隨著世界美食文化的交流,流入國內的西餐其實也進行了很多簡化,普通的西餐大致可以分為:頭盤、湯、副菜、主菜、甜品、飲品等。下文我們就簡略介紹下關於西餐的飲食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