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 男
這是一篇拖延了太久的札記,一直想趁著思維的熱度一氣呵成,但又想在感性的認知稍微冷卻沉澱之後再娓娓道來,像一杯咖啡,要趁熱喝,但不能太燙。
2017年2月16日,帶著滿心的好奇,我來到了臺灣——這個無數次被文學、音樂、電影當然還有政治提及的地方。飛機在桃園機場上空盤旋的時候,腦海裡不斷閃現著對這座島嶼的碎片認知,她是吳濁流筆下的亞細亞孤兒,是胡德夫悠揚歌聲裡的美麗島,是侯孝賢電影裡的悲情城市,是外交部發言人口中自古以來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我,將在這裡度過計算精確的132天,並妄圖窺視這座寶島的風雨百年。
太魯閣山間索橋
誠品書店
最美的風景
2012年的某一期的《新周刊》上寫到:我們衷心希望,人人在臺灣看到的最美風景是人,正如岸這邊的我們對自己的期許一樣。一句很簡單美好的結尾最終濃縮成了一句廣為流傳也飽受爭議的評價——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廣為流傳的區域多為大陸,連韓寒都為此寫下一篇博文《太平洋的風》,寫下「我要感謝香港和臺灣,他們庇護了中華的文化,把這個民族美好的習性留了下來,讓很多根子裡的東西免於浩劫。縱然他們也有著這樣那樣的詬病」的感慨,而飽受爭議的區域卻是臺灣,有些人聽聞很驕傲,也有些人覺得很尷尬,又說不出到底哪裡尷尬。因為在很多臺灣朋友看來,觀光客繞臺灣一圈之後談臺灣,談的大都是人,而不是自然或人文風景,那一定是臺灣的風景出了問題。
墾丁海邊
淡水海岸落日
老實說,對於從小見慣在雲貴山水的我而言,臺灣的自然風景裡最吸引我也最讓我難忘的是海景,淡水海岸、高美溼地的落日餘暉讓人似乎看得見時間在身邊溜走,墾丁的湛藍海水和白色沙灘勾勒出偶像劇畫面般的浪漫,綠島的淺海浮潛讓不會遊泳的人也能一窺海底世界的奇幻美妙,九份和野柳的遠眺裡讓人領略太平洋的海風。臺灣海峽的海水似乎因為扮演著分隔兩岸的天然屏障,所以略顯無情,而太平洋的海水也見證著寶島的風雨滄桑,誰又能說顯得有義?海洋之於臺灣似乎充滿了太多複雜的意義,所以讓臺灣的海景也充滿著複雜的感情。
野柳海岸
高雄港
海景之外,不得不說的是濃鬱的人文氣息,遊走在臺灣的城市,總給人一種穿越回到民國的感覺,老街老房古樸如歷經風霜的老人,似乎在時光的交錯中,訴說著一段又一段不曾聽過的故事,二二八事件最初的發生地早已沒有了七十年前的血跡,時至今日卻在深刻地影響著臺灣甚至海峽兩岸的政局;經營多年的老店裡,會不經意發現老闆和某個名人的合影,連縱橫交錯的街道也深深地打上了歷史的烙印,不僅有三民路、民族路、民權路、民生路的「三民主義」,連祖國大陸的眾多省市縣名都被充分用到了大大小小的街道命名,一說是表明四九年之後蔣公「反攻大陸」的決心,另一說卻是四九年之前陳誠主政臺灣時就已經實施的臺北城市規劃,不管孰真孰假,總讓人慨嘆歷史長河茫茫,人只如一葉輕舟般遊蕩。
自由廣場
中正紀念堂
臺灣的生活節奏很慢,即使繁華如臺北,也總給人一種井然有序的安全感,哪怕機車穿梭如箭,也只是遵守交通規則前提下的引擎轟鳴,不敢說大街小巷看不到一點垃圾,也要感嘆垃圾桶數量少得可憐的城市裡全民共同愛護環境的努力,沒有安檢的捷運(軌道交通)、臺鐵,甚至連遊行抗議也在沒有危險因素的法定範圍裡進行,不得不慨嘆臺灣對自身良好治安狀況的自信。從早餐到夜宵,無數的美食或集中在大大小小的夜市,或隱匿在某個不起眼的街角,沒有食評專欄寫得那般神乎,但真實地飽含幾分生活的溫度,再陌生的攤主也能和你閒聊幾句,哪怕是調侃一下小英、柯P,也在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睡著的貓
上引水產
臺一牛奶大王水果冰
臺北行天宮
生活的溫度其實就是用充滿感恩慈悲的心情去努力地回饋給生活本身,讓這個社會充滿了同情、溫暖和感激。就好像每周末美麗華摩天輪下的薩克斯演奏,駐足聆聽,或慷慨解囊,或報以掌聲,我想這就是臺灣最美的風景。
臺北市長柯文哲
「總統府」
最不壞的民主?
客觀地說,臺灣的歷史的確充滿悲情。政治評論員、臺灣史專家楊蓮福先生指出,1895年臺灣被祖國拋棄,成了孤兒;半個世紀後回歸祖國,發生了「二二八」事件;1970年本土勢力集結,又發生了「美麗島事件」;在國際上,「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席位,日本、美國、韓國先後與之斷交,國際空間越來越小。「一百多年來,臺灣人一直盼望著出頭天,卻一次次遭受挫折,的確產生了一種悲情。臺灣人一直很孤立、無奈,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
高雄捷運美麗島站
「立法院」參訪
這樣的悲情躍然於洛夫、瘂弦、余光中、周夢蝶的詩裡,也沉澱在吳濁流、白先勇、陳映真、陳若曦的小說中,後來又穿行於了侯孝賢、楊德昌的電影裡。然而正是這般複雜交錯的歷史中催生的悲情助推了臺灣的民主轉型。
臺大法律系
國父紀念館
邱吉爾曾經在評價西方民主制度的時候說過:「民主制度很不好,但是其他制度更不好」。這句話在之後被人們引申為民主制度是一種最不壞的制度。「在臺灣的民主化過程中,公民享有先前沒有的政治自由,但陷入了民主所承諾的良好生活和現實的落差、政府治理的失能與社會經濟進展的期望、道德的標榜與政治腐化、社會正義的追求與社會貧富差距的糾結纏繞。資歷尚淺的臺灣民主尚未累積豐富的實踐經驗與理論解釋,致使無法形成「民主的傳承」,借之得以緩解民主的困境。」「立法院」裡的藍綠互懟、凱德格蘭大道的集會抗議,甚至連校園社團的換屆選舉都洋溢著民主的氣息,但民主表象的繁榮裡整個臺灣也承受著政治空轉的巨大壓力,「統獨」議題的長期爭論更是撕裂著臺灣社會,變成一個不得不去面對卻又難以解決的困境。
藍營佔領「立法院」
與馬英九先生合影留念
蘇格拉底也曾經說過:「我認為,要想得到正確的判斷,要根據知識,而不應根據多數。」誠然臺灣的民主化進程已足夠值得驕傲,無論是平穩的政黨輪替,還是無處不體現的自由,但一修就是二十年的桃園機場捷運和常年聚集於各大衙門的抗議遊行活動足見民主只是一種選擇,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尺。從「野百合」到「太陽花」,不可否定其中的民主力量,但也不可忽視借民主之名綁架決策的種種暗流。人類歷史發展至今,不存在完美的制度,因此面對臺灣民主,我們大可不必豔羨,更不至於貶低。
大安森林公園,五月天20周年演唱會
最後的期許
很幸運,能在臺灣有過這段不算短的求學經歷,臨別之際,百感交集,仿佛錯過了她繁花盛開的韶華時光,卻也在蛛絲馬跡中尋覓著屬於這座寶島的曾經。二十年前的臺灣人,一定比現在走得更快,更打拼,懷抱更大的夢想。那個時代的人肩負重任,置身小島,但胸懷世界,思考歷史與未來。新世紀開始,長達四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時代已經終結,臺灣從工業時代的巔峰滑落,也把一個文化大師時代甩在身後,激情消退。如同歐洲,臺灣開始向後現代社會轉型,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忙於某些具體的小問題,從而遺忘真正的大難題。
綠島跳水
九份老街
臺灣問題太過複雜,也不是靠一兩個人就能在短期解決的事,如馬英九先生在授課中所說,但願兩岸找到一種智慧,讓臺灣這座美麗的島嶼,歲月靜好。「臺灣,這裡有我們的過去,也預示著我們的未來。」這句話或許並不是最準確的,大概卻是對臺灣最簡明的概括和描述。我期許如欣賞胡德夫先生的那首《美麗島》一樣,拋去政客們強加之上的政治含義,讓感性的歌和理性的人共同化解我們心中的疏離。如康德的永久和平論:向社會呈現他們自身的權利屬於全體人類。由於我們在地球上普遍的所有權,我們不能被無限分化,而且必須並肩達成妥協,同時,沒有人原本就具有相較於他人更多的權利,不論處在任何位置。
高雄文創區
再見,美麗島。感謝看過的美景品嘗過的美食,感謝在這裡遇見的每位老師、每位同學、每個不期而遇的朋友,世界太大,也許再度相逢已是多年以後,期待如李敖年輕時候的那首詩:漆黑的隧道終會鑿穿,千刃的高崗必將爬上,當百花凋謝的時候,我將歸來開放……
東吳晚霞
東吳大學
美麗島
作詞:陳秀喜
作曲:李雙澤
演唱:胡德夫、楊祖珺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複的叮嚀,不要忘記,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複的叮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懷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