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從古至今,好像飯桌上總會少不了湯,我們吃飯時總要講究個四菜一湯,多喝湯,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有很大好處的。特別是進入冬天之後,喝湯不僅能夠讓我們抵禦嚴寒,還能夠溫暖我們的胃,提高我們的身體抵抗力,增強免疫能力,多喝湯能夠抵禦風寒,減少感冒的可能性。
說到一些營養湯,種類是多種多樣,我們最常喝的便是大骨湯或者排骨湯了,但事實上,大骨湯比排骨湯更受歡迎,因為大骨湯中的營養物質,比如說鈣質營養和優質蛋白等,比排骨湯中的含量更高,特別是大骨湯中的肉質含量比較少,所以大骨湯脂肪含量很低,而且用大骨頭熬製出來的湯非常的香濃美味。
好喝美味的大骨湯,顏色應該是鮮白濃稠的。特別是我們在酒店裡吃飯時所喝的大骨湯,味道極鮮香美味,而且骨湯濃稠,非常的好喝細膩,但我們在家自己熬製的骨頭湯,不管怎麼熬,湯總是像清水一樣,而且還寡淡無味,很多人都很無奈。
但其實熬不出香濃白稠的骨頭湯是,跟熬製湯用到的水有關係。我們在熬製骨頭湯的時候,有的人用冷水也有人用熱水,但是這兩者熬出來的骨頭湯同樣是清如白水,一點也不白,其實有這麼一個步驟大家都做錯了,熬出來的骨頭湯,白濃美味才怪呢。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正確的熬製骨頭湯吧。
我們在熬製骨頭湯之前,需要加一個小步驟,那就是先給骨頭焯水。骨頭焯水時要注意要用冷水下鍋,但是在熬骨頭湯的時候,骨頭是要熱水下鍋的,只有按照上述步驟做才能熬製出香濃白稠的骨頭湯。
我們在給骨頭焯水時,一定要用冷水,因為骨頭中的營養物質,遇熱會發生變性,所以用冷水的話,能夠保證骨頭中的營養物質不會變質或者流失,而且在給水不斷加熱的同時,隨著水溫的逐漸變熱,骨頭中的髒東西也會自動流失出來,這樣經過焯水的大骨頭就會更營養更乾淨,還能有效去除大骨頭中的腥味。
我們在熬製骨頭湯的時候,目的是為了熬製出骨頭中的營養物質,所以在給骨頭焯完水之後,要熱水下鍋,只有熱水下鍋,才能夠讓骨質中的蛋白質快速的析出,這樣才能夠把骨頭湯煮至呈奶白色,同時能夠把骨頭中的鈣質營養充分的煮出來,我們在熬製骨頭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大火加熱,直到湯水煮開之後再轉小火,蓋上鍋蓋之後慢燉。這樣熬製出來的骨頭湯就會越熬越白,而且味道也是非常的鮮美味道。
我們在熬骨頭湯的時候,還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我們在鍋中加入一小勺白醋,會促進骨質中的鈣質營養和磷成分快速溶解到湯汁中,這樣熬製出來的骨頭湯才會更有營養。
第二點是我們在熬骨頭湯的時候,中途一定不能加水,尤其是不能加冷水,這樣冷熱一衝擊,會導致蛋白質變性,而且鍋中由於受熱不均的話,這樣熬製出來的湯也不會濃稠,更不會美味了。
第三點,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鹽要放到最後加入,不然會很影響湯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