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廟前不住人,廟後不埋人」是什麼原因?
以前農村裡有很多的寺廟的,但是大多數的寺廟都是建在一些山上,或者是周圍都沒有什麼人家的。在小編所在的村裡就有一個小寺廟,其也是建在半山腰上,可以說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四周除了這個寺廟,再找不到其他的住戶了!那為什麼在寺廟周圍沒人建房子呢?村裡流傳著「廟前不住人,廟後不埋人」的說法,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在寺廟的前面是不能建房子的,而在寺廟的後面則不能埋葬逝去之人的。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其原因是什麼呢?
有人說這個是封建迷信的思想,其實在很多的農村裡有這樣的說法,也不完全是迷信,還是有幾分道理的。首先,廟前不建房是因為這裡住著不踏實,太過於吵鬧。我們都知道,寺廟一般都有晨鐘暮鼓一說,也就是在天剛剛亮的時候就要起床敲鐘了,而到了晚上快要睡覺的時候又開始擊鼓了,並且在每天還要定期誦經念佛。
如果遇到一些佛教方面的重要節日,那更是鑼鼓喧天,非常的熱鬧。房子建在這個地方,那是日子不「太平」的,這樣的環境是吃不好,也睡不好的。時間一長,身體就會出問題。而且還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寺廟中的人來人往。尤其是在過去,很多的土匪、強盜就常藏身在寺廟中。這樣如果在附近建有房子,那也有不安全的隱患。
其次,在寺廟後面不能埋葬死去之人,這個在我們當地也有這個說法。在村裡的那個寺廟後面是有一大塊空地,但卻沒有一個墳墓。幾年前,也有人想要在當地選做墓地,但是村裡的老人說這樣的地方不好,將來可能對子女運勢受到影響,所以也就改地方了。其實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寺廟中所供的都是一些菩薩和佛,對於他們都是有敬畏之心的,而在寺廟後面埋葬死去的親人,一來是他也會接受香火,二來是容易招來別人的一些閒話,從而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各地的說法也不同,因為畢竟各地的風俗習慣不一樣,有些地方是說「寧住廟前不住,不可住廟後」。
以上就是農夫對這句老話的理解,你認為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