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半刀泥——不用畫筆反用刀

2020-12-21 大御瓷器

中國陶瓷藝術歷史悠久,碩果纍纍,文化的香醇甘甜不僅體現在美輪美奐的瓷器外表上,也體現在精彩絕倫的製作工藝上。今天燕子就來和大家介紹一朵景德鎮陶瓷藝術的奇葩——半刀泥工藝。

瓷器的傳統裝飾技法各式各樣,半刀泥雖不是最有名的,但一定是最特別的。

半刀泥是一種陶瓷刻花技法,景德鎮將這種一邊深一邊淺的刻花技法稱為半刀泥。這種工藝技法雖然出現的很早,但具體名字的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由景德鎮高級工藝大師黃賣九創立而成。

這種瓷雕技法上承宋代影青刻花、清代雍正、乾隆刻劃花的技法,師古不泥古,推陳而出新,用一把小小的刻刀在瓷器上呈現出絕妙精彩的立體畫面,其如冰似玉的效果令人驚嘆。

江西都昌人,1938年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擅長中國書法、陶瓷青花裝飾。生於陶工家庭,從小酷愛瓷器,深受各路大師的影響,積極探索與創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並在陶瓷領域享有極高的聲譽。

不用畫筆反用刀,半刀泥工藝是在乾燥的坯體上刻畫深淺不一的凹面和線組成的花紋,再施釉,經高溫一次燒成。圖案紋飾簡練明快,手法主要以印花、刻花、堆塑為主,經深淺不一的刻畫,燒造後每一根線條都呈現出立體感,虛實結合,意境在靈動間展露無遺。

這樣一種工藝技法就十分考驗一個匠人的技術與耐心,刻刀在素坯上遊走,必須對力度有極強的控制力,屏息凝神間要做到收放自如,稍不注意整個作品就毀於一旦。同時,這也是體現匠人之心的時刻,純手工一刀一刀刻畫,勞眼傷神間考驗的是耐力與細心,不僅是技藝的傳承也是精神的傳遞。

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發展,總是伴隨著陶瓷文化的繁榮。古老的工藝與現代的手法、永恆的精神與全新的風格相互碰撞,造就出了景德鎮半刀泥。

景德鎮之所以舉世矚目,為世人所仰慕,僅靠歷史悠久、精妙絕倫的瓷器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歷代景德鎮的匠人們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創造了具有東方藝術特色和中華民族風格特徵的陶瓷文化和陶瓷藝術。

大御瓷器就坐落在這一片文化充沛的土地上,在承襲前人優秀的制瓷工藝的基礎上,努力探索新的領域,一如既往的傳承發揚傳統文化,傳播東方美學的真諦。

陶瓷是一個特別的領域,文藝、手藝與工藝兼具,因此我們堅持匠心發展,潛心為每一位愛瓷之人提供最優質實惠的服務,做您身邊最貼心的「瓷」管家。

感謝您的觀看,更多瓷器有料請關注「大御瓷器」。

相關焦點

  • 景德鎮陶瓷雕刻技法「半刀泥」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景德鎮的一種陶瓷雕刻技法,它就是「半刀泥」,什麼是半刀泥呢?景德鎮稱一邊深一邊淺的刻花技法為半刀泥。半刀泥刻花,是在繼承景德鎮宋代刻花裝飾工藝的基礎上而發展起來的。圖案紋飾則簡練明快,手法以印花、刻花和堆塑為主。
  • 古代陶瓷文化知識:宋代景德鎮青白瓷器藝術的審美與鑑賞
    在燦若繁星的宋代各大名窯中,景德鎮青白瓷以其"光致茂美"、"如冰類玉"的釉色而獨步天下。與此相應,宋代景德鎮瓷器的造型也大多清秀典雅,華美精緻,與唐代瓷器的雄健飽滿形成對照。其形體塑造雖婀娜多姿而不失莊重,嫵媚動人而不失靜穆,儀態修美,品格高逸。其圖案紋飾則簡練明快,手法以印花、刻花和堆塑為主。其中「半刀泥」法的刻花紋樣,每根線條都具有深淺變化。虛實相間,使圖案有凸起之感。刀法靈動跳脫,奔放瀟灑,輕快酣暢如行雲流水,可謂鬼斧神工。
  • 景德鎮丙丁柴窯建築/張雷
    浮梁曾經是景德鎮管轄地,被稱作瓷都之源,高嶺古礦遺址也是國際陶瓷文化聖地。丙丁柴窯位於浮梁縣前程村,距景德鎮市區不到一小時車程,基地四面環山,竹林環繞,有溪水從基地中間流過,環境清幽。景德鎮柴窯因其以馬尾松為燃料而得名,是當地流傳近兩千年燒瓷傳統的行業象徵。柴窯又稱作景德鎮窯或鎮窯,如同任何歷經千年積澱的傳統手工藝,正遭遇現代技術和新的燒制方式的衝擊。作為傳統制瓷工藝,柴窯由於對林木資源的消耗和燒制效果難以把控等特性,發展受到限制。
  • 景德鎮丙丁柴窯 | 工匠建築學
    △丙丁柴窯完美呈現景德鎮傳統蛋型柴窯 ©董素宏作為對振興柴窯傳統抱負極大志趣的實踐者,丙丁柴窯的業主餘先生和黃女士九年前從外地回到家鄉景德鎮,創立「永和宣」高端瓷器品牌。黃女士出生陶瓷世家,父親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賣九老先生,作為景德鎮當代青花的標誌性人物,其分水青花和半刀泥名揚海內外。老餘2012年開始向83歲的把樁大師餘恂銓學習燒窯;2014年又跟隨景德鎮目前唯一的柴窯攣窯傳人餘和柱師傅學習攣窯,丙丁柴窯便是他跟隨師傅和老羅(丙丁柴窯另一業主)一起完成的滿師之作。
  • 美醉千年的景德鎮——湖田窯
    北宋·杯託一套、八方小執壺 純淨明澈並富於色調變化的影青釉,大大強化了半刀泥刻紋飾的藝術效果,使得陶瓷雕刻工藝得到更加完美的體現。北宋中期開始,北方一直處於動蕩不安的狀態,致使北方窯場大量優秀的技術工人南遷,而景德鎮處於交通極為不便的群山之中,對於外界的交通長期以來都是依仗昌江河河運。 而周邊優質的瓷土資源和極為豐富的木材資源,為瓷器的燒制提供了優越的先決條件。因此,大量窯工遷居而來,為湖田窯的異軍突起準備了產業人口,從而為形成產業規模以及產業分工奠定基礎。
  • 圖解三百年前景德鎮瓷器的製作流程
    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當地盛產的瓷器聞名中外,素有「瓷都」之稱。那麼,過去景德鎮製造的瓷器,一般需要經過哪幾道工序呢?香港海事博物館藏有一套清代的水彩畫冊——《瓷器制運圖》,以連環畫的形式形象地展現了當時景德鎮瓷器的製作流程。根據這套畫冊,景德鎮瓷器一般經過下面幾道工序。1、鑿土
  • 景德鎮青年陶瓷繪畫師的傳承與創新
    新華社南昌12月17日電題:景德鎮青年陶瓷繪畫師的傳承與創新  新華社記者郭傑文、姚子云  一手拿著畫筆,一手端著顏料……記者見到段文祥時,他正在瓷瓶上勾勒描繪,一幅花鳥圖躍然瓶上。  今年29歲的段文祥是景德鎮的一名陶瓷繪畫師,從事陶瓷繪畫已有12個年頭。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景德鎮人,他從小就受到陶瓷文化的薰陶。
  • 拿好這份景德鎮美食攻略,來了這裡遊玩,感受「煙火氣」的景德鎮
    景德鎮地方菜基本上符合江西菜餚的整體風格。景德鎮的土產小吃,口味淳厚,色重油濃,喜好辣椒。所以,請拿好這份景德鎮美食攻略,來了這裡遊玩,感受「煙火氣」的景德鎮。瓷泥煨雞:景德鎮傳統名菜中有一道名為「瓷泥煨雞」的菜品,這道菜雞身完整、色澤誘人、雞肉鮮嫩、酥爛飄香、食不嵌齒。
  • 景德鎮高仿瓷是怎樣煉成的?(上篇)
    景德鎮陶瓷圈有一句流行多年的說法,要想見到向元華很難,哪怕是他的客戶也未必能如願以償。曾經有一個雲南的陶瓷愛好者,三度慕名而來,結果都被冒名頂替者所騙,直到第四次經朋友引薦才得以償願。與之相比,筆者似乎幸運很多,第二次到景德鎮,就能探尋到低調處事的向元華,更得以親身體驗那些瀕臨消失的傳統制瓷工藝。重要的是,筆者看到了景德鎮惟一還投入日常使用的柴窯,親眼目睹那團延續了千年的窯火,正熊熊燃燒。
  • 在千年瓷都景德鎮,有個環境優美的小景點,隱藏的特別深
    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很在意當地山山水水,看到茂密的森林和潺潺流水,給人的身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這種感覺可想而不可言,無論祖國的大疆南北,山與水總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心境……當然,有些城市都被山包圍,比如:千年瓷都景德鎮,這個城市很有趣,四面環山,環境優美,每當雨水過後,站在高處俯視景德鎮
  • 匠心不改 以德服人#景德鎮一日遊,到店看捷達新車
    1/景德鎮,有著2000多年的冶陶史 景德鎮,有著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的景德鎮,被國內外專家和世界陶瓷愛好者稱為"活的陶瓷博物館",為此追尋古窯千年不滅之火,成為世人踏訪「景德鎮」畢生追求。
  • 瓷器之都景德鎮,小吃也和泥土有關
    說到景德鎮,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陶瓷了。可是你想不到的是景德鎮的美食小吃也和泥土有關。這是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流傳下來的小吃也是豐富多樣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盤點了幾個比較特別的景德鎮小吃。景德鎮既然是瓷器之都,美食也和泥土有關。一、瓷泥煨雞景德鎮傳統名菜中有一道名為「瓷泥煨雞」的菜品,將雞破肚,放入蔥姜蒜鹽等料理。
  • 烤土豆泥,不用油炸,比薯片還好吃
    烤土豆泥土豆做的小零食,不用油炸,比薯片還好吃。原料:土豆、麵粉、鹽、油、海苔。第3步、土豆片蒸熟後盛入碗中,用擀麵杖將其搗成土豆泥,然後加入麵粉、油和鹽。第4步、用筷子將其混合均勻。第5步、準備烤盤,上面鋪上一層油紙,然後將混合好的土豆泥放到烤盤上,接著在土豆泥上蓋上一層保鮮膜,用擀麵杖將土豆泥擀成薄厚均勻的片狀,使其平鋪在烤盤上,擀好後將保鮮膜撕掉就可以了。第6步、用切刀在土豆泥上橫豎分別劃上兩刀,將其分成大小均勻的小長方形。
  • 來景德鎮玩,這三道景德鎮特色美食可千萬別錯過,本地人都愛吃
    贛語是景德鎮的代表方言,多為漢族江右民系。 景德鎮陶瓷享譽全世界,歷史上是官窯之地。民國時期曾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景德鎮是江西省重要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世界瓷都,中國直升機工業的搖籃。 景德鎮獲得「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衛生城市,江西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等稱號。
  • 景德鎮——制瓷與美景的結合
    大樓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內有練泥、做坯(拉坯)、印坯、利坯、畫坯、吹釉、畫瓷、泥戲、燒窯、包裝等工具和設施。還設有景德鎮陶瓷通史等愛國主義教育長廊。陶藝中心供遊客體驗捏泥、雕塑、印坯。遊客可以在此發揮自己的藝術想像空間,盡情地感受泥性。 Day 3 高嶺山——這裡景區1.
  • 誠德軒以質量挺起景德鎮品牌的脊梁
    20日,我們請到景德鎮誠德軒瓷廠董事長蘇元陽先生做客大江網,從其企業發展歷程,談談如何以質量挺起景德鎮品牌的脊梁,踐行今年「兩會」精神。  主持人:蘇先生,你是景德鎮的企業家,從事陶瓷行業多年,一手建立起景德鎮誠德軒瓷廠,請你談一下誠德軒的發展過程,好嗎?   蘇元陽:「誠德軒」創建於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