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後,史達林完全可以派兵分區佔領日本,他為何沒有這麼做

2020-12-10 汗青正浩

我們都知道,二戰時有三個國家是法西斯軸心國聯盟的主體,分別為德國、義大利和日本。而在1943年,義大利就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站到了同盟國的一方,並隨後對德國宣戰。而堅持到底的德國,則在戰敗後受到了嚴厲的制裁,被蘇美英法四國佔領,並且因為蘇聯和美國在意識形態上的衝突,在1949年被分成了「東德」和「西德」,從此國家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那麼最後一個國家日本,為什麼會由美國獨自佔領?作為一個政治家,史達林難道沒有看出其中的好處嗎,把這塊肥肉就這樣讓給了美國?

蘇聯對日本的正式宣戰,是在1945年才開始的

在早期,蘇聯曾經為中國抗日提供了大量援助,如給予民國政府四筆借款,並同意用這些借款來購買他們的武器以及派援華航空隊來直接參戰等。

但是在1939年5月,蘇聯和日本之間爆發了諾門罕戰役,這場戰役以蘇聯的勝利而告終。隨後在1940年,兩國籤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再也沒有發生大的衝突。

時間來到1945年,決定二戰後世界格局的雅爾達會議召開了,早已對日本宣戰的美國為了讓蘇聯停止搖擺,堅定對日本的立場,做出了許多讓步,最終蘇聯答應在歐洲戰爭結束三個月之內對日宣戰,同時也提出了許多條件,包括維持外蒙古的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島嶼交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 和南滿鐵路 ,千島群島交予蘇聯等。

日本投降後,美軍快人一步,將其佔領

1945年4月5日,史達林宣布與日本的互不侵犯條約到期後不再延長,同時在8月8日正式對日本宣戰,閃擊關東軍。

尷尬的是,早在8月6日,美國已經向日本廣島投擲了第一枚原子彈,日本的投降此刻已經變成了定局,這就讓蘇聯的宣戰更多的起到了一種錦上添花的作用。

不久,史達林就開始籌劃佔領日本的事情,卻遭到了美國的大力反對。也是,畢竟美國為了戰勝日本,投了不少人力物力下去,怎麼會甘心讓蘇聯來摘桃子。

8月15日,日本終於停止了最後的反抗,宣布投降。但是蘇聯還是沒有放棄佔領日本的努力。此時局勢已定,同盟國之間原本就不是非常牢固的合作關係已經出現了裂紋,而作為遠東的一個重要節點,日本在將來會具有很高的戰略價值。

這些利弊,史達林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不會看不透,所以他向美國提出建議,在日本設置兩個最高司令,分別是美國的麥克阿瑟和蘇聯的華西列夫斯基。

但是美國人也不傻,到了嘴的肥肉怎麼會忍心吐出去,於是立刻部署軍隊將日本全面接管,將蘇聯一方拒之門外。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了,這才故作大方地向蘇聯提出邀請,歡迎他們來到日本,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處理戰後事宜。

蘇聯是想要控制日本,從中攫取利益,而不是傻傻地為美國人賣命,再加上也知道自己一方確實沒有在打敗日本上有多少功勞,所以史達林拒絕了此時分兵去日本。

這個結果,卻是日本的幸運

看德國就知道,一個國家被硬生生分成兩半,成為他國較量的戰場,結果會有多慘。而日本雖然被美國佔領,但是至少保持了自己國家的完整。同時為了更大地發揮日本的作用,美國也為其提供了許多援助,包括技術支持等等,這是日本戰後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然,以我們現在的目光再去回顧那段歷史,不免會產生憤懣之情,單說一點,蘇聯答應抗日的條件中,有不少都涉及了我國的領土和利益,卻成了列強手中談判的籌碼。

日本當然罪惡滔天,但是最終整個國家都成了他國爭奪的對象,也讓人感到心驚。一個國家弱小之後會遭遇什麼,在戰爭中,往往會被看得更加清楚。

時間走到今天,我們已經離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有七十年之久,但是有些事情不應該被忘記。如今面臨來勢洶洶的新冠狀病毒,我們又開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和幾十年前一樣,現在在我們身邊的,有朋友也有敵人,而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幫助國家打贏這場戰爭,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有些虧,吃一次就夠了。

相關焦點

  • 日本戰敗後,史達林為何沒有派兵分區佔領日本?
    在分區佔領日本這件事上,史達林當然也是不想主動放棄的,他恨不得能夠佔領日本。真正讓蘇軍望而卻步的是美軍。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按照史達林的設想,日本在投降後應該和德國一樣被四大國分區佔領,蘇聯作為二戰主要功臣之一,應該獲得北海道等日本北部地區。
  • 日本投降,史達林為何沒有派兵分區佔領日本?決策失誤留下大患?
    日本的精銳部隊基本被摧毀,並且日本本土處於日本的空襲和進攻範圍。可以說,這個時候美國不希望蘇聯進攻日本,因為這會威脅美國在遠東的利益。 第二,這裡有一個根本性的變化,那就是美國人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這就意味著美國人可以向日本發出最後通牒。因為原子彈殺傷力巨大,可以摧毀日本人的抵抗意志,逼迫日本無條件投降。英國在獲知這一消息以後,對蘇聯的參戰也不在歡迎。
  • 日本戰敗後,蘇聯為何放棄了和美國一起分區佔領日本?
    其中關於二戰,就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謠言,那就是盟國在日本戰敗後本打算像分區佔領德國一樣對日本也實行分區佔領。為此還煞有其事地畫好了一張分區佔領圖。只可惜這張圖是歷史上有名的假地圖。盟國想像分區佔領德國一樣分區佔領日本在當時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原因很簡單,盟國的老大美國不同意。比起分區佔領,美國的如意算盤是單獨佔領。
  • 日本天皇發布停戰詔書後,蘇聯仍派兵佔領千島群島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表停戰詔書,接受美、英、中、蘇四國的《波茨坦宣言》。但三天後,即1945年8月18日,蘇聯紅軍出兵千島群島。蘇聯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儘管日本政府在3天前以聖旨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但前線的日軍並沒有在當天放下武器,北線最大的戰略集團關東軍直到8月20日才籤字投降,因此對於蘇軍來說,"千島戰役"開始時,從此,日本人有了揮之不去的"北方四島"夢魘。
  • 日本都投降了,為何史達林還要出兵攻佔千島群島?這是深謀遠慮
    在蘇聯的強大攻勢下與美國原子彈的威懾下,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然而,史達林沒有收手的打算,在日本投降的三天之後,也就是8月18史達林火急火燎地派出大軍,以武力佔領千島群島。
  • 日本宣布投降後,同盟國對其進行分區佔領,為何中國沒有參與?
    文/格瓦拉同志本文為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後,中國作為對日作戰最主要的國家之一,曾經有機會派出軍隊佔領日本本土,然而由於某個意外的事件,這支本可以揚我國威的駐外軍團卻在出發前「胎死腹中」,佔領日本計劃也隨之成為泡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二戰結束後,日本為何沒有像德國一樣分裂成兩個國家?
    1945年德國投降以後,遭到分割,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連柏林也分成了四份兒!有了這個先例,同為法西斯的日本原本也是要被四國分區佔領的(這裡法國換成了中國)。1945年2月的雅爾達會議上(其實就是一個大國的分贓會議),美國將日本在北緯38度線以北的領土劃為蘇聯佔領區,其餘為英、美佔領區。後來美國把四國島單獨劃出,也邀請中國也派兵佔領。
  •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被分區佔領,為什麼日本卻由美國單獨佔領
    在1879年被日本吞併的琉球群島迄今仍處於日本治下,同時日本本土也從沒被多個國家佔領並人為地將其分裂。然而事實上當年反法西斯同盟國曾針對亞洲太平洋戰場的日本制定過類似於德國的分區佔領計劃。1945年昔日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已是強弩之末:日本國內經濟已完全處於滿負荷運轉,人力資源已近枯竭,幾乎所有具備作戰能力的成年男性都被徵召,國內留下的儘是一班老弱婦孺。
  • 蘇聯本已分得千島群島,日本也已投降,為何蘇聯還要出兵強攻
    等到5月德國投降後,蘇聯以「休整」為由,開始默默圍觀美日大戰。對於蘇聯來說,其戰後最大的對手就是美國,如果能以正當的理由來消耗美國的實力,自然是蘇聯樂於見到的。但等到1945年8月6日,美國祭出了「大殺器」,向廣島投下一枚原子彈後,蘇聯再也坐不住了。史達林非常清楚,此時如果再不對日宣戰,再不派兵,恐怕日本這塊蛋糕就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了。
  • ...戰敗後的日本: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四國佔領計劃流產
    同時,他認為保留天皇制也能使日本在投降後得以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他在1944年4月寫給赫爾的備忘錄中寫道「企圖廢棄或撇開天皇制度,據我判斷,只會妨害我們實現我們的最後目的,如果我們堅持這樣做,這種決定只能引起混亂」。
  • 二戰勝利後,中美英蘇四國為什麼不將日本像德國一樣分區佔領?
    因為原子彈的出現,改變了當時世界意識形態的實力對比,美國取得了碾壓式的巨大優勢,獲得了處決日本的絕對優先權。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軸心國只剩下亞洲的日本仍然在負隅頑抗做困獸之鬥。早在1943年11月的開羅會議上,羅斯福、邱吉爾、蔣介石三國首腦就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一切侵佔的土地,並對戰後東亞局勢進行了大致安排。1945年7月,美蘇英三國首腦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舉行會議,商討對戰後德國的處置問題,解決戰後歐洲問題,以及爭取蘇聯儘早對日作戰。
  • 同為戰敗國,德國被分為兩個國家,日本為什麼沒有呢?
    在軸心國沒有投降前,如何處理它的方案有很多,但總的來說都是分區佔領。被分區佔領的德國分裂了近半個世紀,有些國家儘管沒有被分區佔領,卻也因為當地日軍分別向兩方勢力投降而陷入內戰,運氣好的經過內戰走向統一,最有名的就是越南,經過近30年內戰才統一起來,運氣不好的就是我們和ChanXian。那麼日本為什麼沒有一分為二呢?
  • 日本投降後,中國派軍佔領的計劃為何成為泡影?
    文/格瓦拉同志本文為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後,中國作為對日作戰最主要的國家之一,曾經有機會派出軍隊佔領日本本土,然而由於某個意外的事件,這支本可以揚我國威的駐外軍團卻在出發前「胎死腹中」,佔領日本計劃也隨之成為泡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日軍侵佔香港後,為何沒有佔領澳門?日本商人對何鴻燊說出實情
    香港淪陷後,日軍沒有派兵佔領與港近在咫尺的澳門。中國澳門本土基本上沒有發生過戰事。那麼,日軍為什麼不佔領澳門呢? 他出生時,據說,胎盤是白色的。 何鴻燊的父親叫何世光。何世光擔任過洋行買辦,還曾是立法局議員及華東三院主席,在商、政兩界皆有盛譽。他與妻子冼興雲育有13個兒女,何鴻燊位列第九。 何世光的父親叫何福。何福又名何啟福。他做過洋行買辦。在商場長袖善舞、富甲一方,是當時的華商五巨頭之一。
  • 二戰後被同盟國分區佔領的奧地利,為何沒像德國一樣分裂
    1945年德國投降,英、蘇、美、法達成協議,分區佔領奧地利。1955年英、蘇、美、法籤訂《奧地利國家條約》,四國軍隊退出奧地利,奧地利維持了統一。為何奧地利與德國都被同盟國分區佔領(德國在1945年被同盟國分區佔領,於1949年分裂為西德、東德),奧地利卻避免了分裂,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二戰後對戰敗國的分區佔領計劃,日本四國共管險分裂
    1945年,德國、日本相繼戰敗,二戰結束。主要的戰勝國軍事佔領德國和日本,並實施民主化、非軍事化和非法西斯化。最終德、日放棄大量土地,並被同盟國分區佔領。9月2號同盟國正式舉辦投降典禮,日本代表在美軍密蘇裡號戰艦上簽署《降伏文書》。同盟國如何管治日本的問題被提上日程。依據《波茨坦宣言》,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必須放棄自明治維新之後取得之日本四島以外領土,分由盟軍各國接收。
  • 都是戰敗國,德國被分區佔領,為什麼日本義大利卻沒有?
    二戰結束後,戰敗的德國被英法美蘇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更是建起了一堵牆····而日本和義大利,卻沒有被分割。這一現象的出現,體現的是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和意識形態的對抗。德國戰略位置:德國的地理位置特殊,被稱為是「歐洲的十字路口」。
  • 徐平:日本投降的前前後後
    會上,陸軍參謀長喬治·馬歇爾五星上將認為,光靠空中力量不能徵服日本。代表航空兵部隊發言的埃克中將證實了這種判斷,他說空軍的轟炸並沒有使德國人屈服。海軍五星上將金也支持馬歇爾。馬歇爾說,除了入侵日本主島外,沒有什麼別的選擇。他主張1945年11月1日開始在日本九州島登陸,出動部隊76萬餘人,但傷亡將會是慘重的。
  • 日軍侵佔香港後,為何沒佔領澳門?日本人對何鴻燊說出原因
    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後,大舉進攻中國香港。 12月25日,總督楊慕琦宣布投降,香港淪陷於日寇之手。 香港淪陷後,日軍沒有派兵佔領與港近在咫尺的澳門。中國澳門本土基本上沒有發生過戰事。那麼,日軍為什麼不佔領澳門呢?
  • 史達林最後一刻放棄的計劃,二戰蘇聯為何沒攻打北海道?
    二戰末期,如此狂妄的日本為何會宣布投降呢?現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因為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這使得日本受到極大震懾,喪失了抵抗意志。這其實沒錯,不過日本決定投降的根本原因是在於蘇聯的突然宣戰,日本一開始忙著應付逐漸進逼中的英美聯軍,在中國焦頭爛額,冀望尚對日本中立的蘇聯可從中調停,以維持日本在東亞的利益,但蘇聯的突然發難使得日本沒有任何迴旋餘地,只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