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將繼續支持中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中國債券市場已經是世界第二大市場,正通過全面改革提高透明度和市場準入。
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全球業務發起和拓展部主管周士達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將塑造全球金融服務的格局。新加坡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支持中國貨幣市場的國際化。
周士達談到,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參與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不斷發展,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中國在許多方面一直對全球資本市場起著關鍵作用,並將繼續如此。」
新交所在支持和加強新加坡與中國的緊密金融聯繫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周士達表示,新交所是亞洲最具國際性的交易所,擁有深厚而廣泛的全球機構投資者基礎,這使得新交所多年來在與中國眾多政府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合作中處於有利地位。
從與中國多個省市政府機構籤署諒解備忘錄、與多家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到近日與中國中央結算公司(CCDC)籤署首份全面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等,希望這些合作能為中新雙方帶來互利的結果。
「作為亞洲最具國際性和關聯性的交易所,許多希望進軍東南亞市場的中國企業都將新交所視為跳板。」周士達稱,從1997年第一家中國企業天津中新藥業集團在新加坡上市,目前來自大中華區的企業已佔到新加坡上市公司市值的20%左右。新交所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早期支持者。
除了作為中國企業的股本融資平臺外,新交所的債券平臺也為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接觸國際投資者的寶貴渠道。新交所是亞洲最具國際性的債券上市地,新交所約15%的債券發行人均來自大中華區。
「隨著中國比其他國家更快地擺脫疫情,投資者無疑正在關注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債券市場已經是世界第二大市場,正通過全面改革提高透明度和市場準入。」周士達稱。
新交所在滿足投資者對中國在岸債券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方面也發揮作用。今年9月,新交所迎來了由南方東英資產管理公司發行的、全球最大的中國純國債ETF的上市。上個月,又迎來了「日興資管-工行新加坡 中國債券ETF」基金的掛牌上市。周士達稱,這是首隻與中國中央結算公司中國債券指數掛鈎的ETF。此外,國家開發銀行的六隻境內債券的上市,標誌著中國在岸人民幣債券首次在新交所上市。此外,新加坡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為新交所交易的人民幣貨幣衍生品提供了一個流動場所,從而支持中國貨幣市場的國際化。新交所的鐵礦石衍生品也越來越多地被全球資產配置機構用作衡量中國經濟發展的指標,而不僅是針對鐵礦石市場實物參與者的一種對衝工具。
周士達表示,新加坡和新交所將繼續與中國建立聯繫,並幫助中國加強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繫。「在這充滿挑戰的一年即將結束之際,我們對合作所作的承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他說,新交所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同時也將繼續支持中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