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巴洛克建築賞析

2021-01-20 雲南房網

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在哈爾濱的老道外區比較多,因為老道外是哈爾濱民族工商業的天地,民族工商業者既有積極學習西方文化的一面,反映在建築上,就是對歐式建築風格的羨慕、嚮往和大膽的借鑑和引進;同時又有堅守民族傳統的一面,也就是他們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詐的仇視使之不可能把最能體現歐式建築特色的尖塔、拱頂、大立柱等原封不動的拿到道外來,那樣會使道外人看了很不舒服,與道外區的整體經濟和文化氛圍也很不協調,所以就產生了中西合璧的中華巴洛克建築風格。


原秋林洋行,1904-1908建,II類保護建築,原為二層磚木混合結構,1980年擴建為四層磚混結構。

這種中華巴洛克建築風格,簡單來說,就是捨棄歐式建築(主要是巴洛克建築)中的豪華、雄偉、誇張的一面,保留其簡練、幽美、典雅的特點,重在樓體外觀的精美造型和裝飾上。在樓內的格局上,則保留中國民族特色,特別是普遍採取木質迴廊外走臺。

中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樓面都有精美的雕刻。樓頂的女兒牆,或是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實體牆,或是整齊排列的立柱長廊,或是通心雕刻的聯體,或是一個或十幾個分布均勻的大的造型。樓頂簷頭勻稱伸縮大度、層次鮮明、造型精巧。所有的窗簷門簷都有雕刻,窗戶造型有長方形、橢圓形、長條形的,有的在兩窗之間用壁柱狀時,格外莊重典雅。除了交通銀行等少數建築的前庭採用六個大型粗壯的大理石立柱之外,其餘建築的前庭均採用壁柱狀時,莊重而不誇張,豪華而不奢靡。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焦點

  • 中華巴洛克建築在哈爾濱、武漢、北京等許多城市有遺存
    走在哈爾濱市道外區靖宇街,仿佛進入一個中華巴洛克式建築的集中展示櫥窗。經過歲月的衝刷,許多建築雖已"老去",但透過它們殘損的外表,依舊不難想像它們當年的高貴與華麗。二十世紀初,隨著民族工商業的繁榮與外來文化的滲透,出現了一批受西方建築文化影響的新建築——"中華巴洛克"建築。
  • 最能代表哈爾濱建築文化的老街: 中華巴洛克風情街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放蕩不羈、自由主義、極盡奢華是巴洛克建築的主要特徵,注重裝飾,雕欄畫棟、壁畫雕塑是其主要特點。巴洛克建築傳入中國後,在建築風格和裝飾藝術方面,融入了中國文化的元素,中西結合,被稱為「中華巴洛克」。
  • 中華巴洛克二期提前實現淨地 將對老建築進行保護性修復
    哈爾濱新聞網訊9日18時30分許,隨著道外區南勳街上最後一個工商戶搬離交房,中華巴洛克保護街區
  • 建築都有其使用壽命期,中華巴洛克的歷史文化建築是否有其保護的...
    X 建築都有其使用壽命期,中華巴洛克的歷史文化建築是否有其保護的價值?
  • 哈爾濱老道外中華巴洛克街景
    哈爾濱老道外中華巴洛克具有百年的歷史,建築風格獨特,巴洛克一詞翻譯過來本意是奇異古怪。哈爾濱老道外中華巴洛克街景雕塑。哈爾濱老道外百年歷史的老建築。哈爾濱老道外中華巴洛克古老的青磚建築,具有歷史紀念意義,周圍還有好多美食,大量中外遊客都來此遊玩。
  • 哈爾濱老道外之中華巴洛克
    道外區的金字招牌莫過於中華巴洛克了。巴洛克本是17世紀興起於義大利的建築風格,其特點是建築外形自由奔放,選材華美高貴,建造工藝繁雜細膩,整體建築追求新奇、標新立異、富麗堂皇,既富有浪漫主義特色又能營造神秘氣氛。
  • 探訪哈爾濱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
    」是西方巴洛克建築與中國建築藝術的有機結合,在外立面上保留了興起於17世紀的西方巴洛克建築的精美造型和追求新穎奇特的藝術效果,同時又在平面布局上保留了中國傳統的四合院風格,並大量應用蝙蝠、牡丹、石榴、仙鶴等中國元素進行裝飾。
  • 巴洛克式建築 - 經濟參考報
    在這個曾經會聚36個國家多民族僑民的「中西建築博物館」中,中國人堅守的民族自尊與善學西方的智慧在建築藝術中得到彰顯——屬於中國人和哈爾濱的「中華巴洛克」。巴洛克建築藝術是17世紀在義大利興起的藝術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色彩強烈、裝飾富麗與雕刻細緻,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而「中華巴洛克」簡單說來就是在中國的「巴洛克」,即在中國形成的有巴洛克風格的中國特色建築。  在道外區靖宇街一側的南頭道街113號,一棟現為純化醫院的建築便是中華巴洛克式風格的典型代表。這棟建築建於1920年,為磚混結構,通體布滿了抹灰做成的浮雕裝飾。
  • 豪華享樂《卓越之劍2》巴洛克建築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著名的巴洛克風格建築有凡爾賽宮、美泉宮、霍夫堡宮、薩爾斯堡、聖彼得大教堂等。
  • 哈爾濱:中華巴洛克,獨具文化的步行街
    就是這樣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有一條獨具歷史文化韻味的街道----中華巴洛克風情街。中華巴洛克風情街地處哈爾濱市道外區。 建築有的是老建築翻新,有的是仿建的,它是富有中華特色,具有歐洲風情的巴洛克風格建築。遵循了修舊如舊的原則,看起來依舊原汁原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街內有老字號的店鋪一張包鋪,範記永,富強大骨棒等哈爾濱知名小吃。
  • 5000個大紅燈籠點亮中華巴洛克
    12月16日,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內亮化工程全部完工,新增的5000多個大紅燈籠拼出巨大的「福」字造型,裝點造型牆,成為市民和遊客新的打卡拍照地。結合「冰晶雪舞歡樂季」活動,道外區在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打造特色雪雕、燈籠秀「組合」。道外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工作人員說,大紅燈籠主要分布在南二道街、南三道街等地。其中,「老道外大戲臺」增設直徑1.8米紅燈籠24個,其他燈籠1200多個;設置由千餘個小燈籠組成的高近9米、寬約8米的「福字牆」。此外,街區內還建有一面寫有「中華巴洛克」5個大字的「雪牆」。
  • 我國最大最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凝結了建設者怎樣複雜的情感
    我和中華巴洛克建築,可謂是萍水相逢,不期而遇。我到哈爾濱旅遊,住在道外區一棟老舊房子裡。後來才知道,這棟老舊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中華巴洛克建築之一,它歷盡百年滄桑,曾經一度富麗堂皇。中華巴洛克建築,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是體現了洋為中用思想的中西合璧的建築。
  • 巴洛克建築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
  • 老道外,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具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
    老道外,是哈爾濱的歷史老街區,行走在這裡的數十條老弄堂裡,隨處可見建於20世紀初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經過全面維護和改造後的老道外,被稱為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它位於哈市道外區中部核心區域,與中央大街一帶歐洲人所建的老建築不同,老道外的建築多為20世紀初的華商所建。
  • 哈爾濱:中華巴洛克,一條獨特的文化步行街
    就是這樣一條歷史悠久的城市,具有獨特歷史文化魅力的街道中華巴洛克街。中華巴洛克街位於哈爾濱市路外。有些建築是翻新的,有些是仿造的,這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具有中華特徵和歐洲風格。遵循修舊和以前一樣古老的原則,他看起來仍然很原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內有老字號有一家包子店,有範繼勇、富強大沽棒等名吃。
  • 什麼叫中華巴洛克?有定義或典型特徵嗎?_澎湃新聞-ThePaper
    X 什麼叫中華巴洛克已輸入0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古小友 2016-11-09 「中華巴洛克
  • 雨後漫步於哈爾濱趙一曼紀念碑及中華巴洛克街區
    趙一曼紀念碑碑雕圍繞著趙一曼碑轉了一圈後,在雨中繼續前行,沿著道路徒步了約半個小時候,就到了老道外中華巴洛克街區。中華巴洛克歷史文保護街區位於道外區中部核心區域,南起南勳街、北至靖宇街、西起景陽街、東至南四道街。
  • 巴洛克與早期古典時期音樂特徵與賞析
    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是西方音樂歷史中非常重要的階段,是古典、浪漫等後期音樂發展的基礎。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創作與演奏目的——為宗教活動、為王室慶典、為宮廷晚宴、為鼓舞戰士等等。其節奏強烈、跳躍,採用多旋律、複音音樂的復調法,強調曲子的起伏,看重力度的變化,速度從始至終保持不變。巴赫、維瓦爾第與亨德爾並稱巴洛克三巨匠。
  • 哈爾濱百年老道外,中國面積最大的中華巴洛克街區
    除了這些景點,在哈爾濱市區還有一處代表哈爾濱滄桑歷史的景區,這就是老道外,它也是中國保留面積最大的中華巴洛克建築街區。老道外景區的的全名應該是老道外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景區,這裡是中國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的代表,現在的老道外已經不僅僅是一座歷史文化街區,它也是哈爾濱民俗文化的代表,是哈爾濱這座城市悠久歷史的見證者,哈爾濱百年的記憶全部鐫刻在了老道外滄桑的建築上面。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北七道街,中華巴洛克歷史建築細節航拍
    今天更新的內容是哈爾濱市原西傅家甸區七道街歷史建築,一百多年前,中東鐵路的修建拉開了哈爾濱這座小漁村走向國際化都市的序幕,這裡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工匠,學者等。傅家甸地區聚集的是國內的能工巧匠,建造了大量精美的巴洛克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