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在哈爾濱的老道外區比較多,因為老道外是哈爾濱民族工商業的天地,民族工商業者既有積極學習西方文化的一面,反映在建築上,就是對歐式建築風格的羨慕、嚮往和大膽的借鑑和引進;同時又有堅守民族傳統的一面,也就是他們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詐的仇視使之不可能把最能體現歐式建築特色的尖塔、拱頂、大立柱等原封不動的拿到道外來,那樣會使道外人看了很不舒服,與道外區的整體經濟和文化氛圍也很不協調,所以就產生了中西合璧的中華巴洛克建築風格。
原秋林洋行,1904-1908建,II類保護建築,原為二層磚木混合結構,1980年擴建為四層磚混結構。
這種中華巴洛克建築風格,簡單來說,就是捨棄歐式建築(主要是巴洛克建築)中的豪華、雄偉、誇張的一面,保留其簡練、幽美、典雅的特點,重在樓體外觀的精美造型和裝飾上。在樓內的格局上,則保留中國民族特色,特別是普遍採取木質迴廊外走臺。
中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樓面都有精美的雕刻。樓頂的女兒牆,或是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實體牆,或是整齊排列的立柱長廊,或是通心雕刻的聯體,或是一個或十幾個分布均勻的大的造型。樓頂簷頭勻稱伸縮大度、層次鮮明、造型精巧。所有的窗簷門簷都有雕刻,窗戶造型有長方形、橢圓形、長條形的,有的在兩窗之間用壁柱狀時,格外莊重典雅。除了交通銀行等少數建築的前庭採用六個大型粗壯的大理石立柱之外,其餘建築的前庭均採用壁柱狀時,莊重而不誇張,豪華而不奢靡。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