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哈爾濱建築文化的老街: 中華巴洛克風情街

2020-07-24 拉姆是條大黑狗
最能代表哈爾濱建築文化的老街: 中華巴洛克風情街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放蕩不羈、自由主義、極盡奢華是巴洛克建築的主要特徵,注重裝飾,雕欄畫棟、壁畫雕塑是其主要特點。巴洛克建築傳入中國後,在建築風格和裝飾藝術方面,融入了中國文化的元素,中西結合,被稱為「中華巴洛克」。

最能代表哈爾濱建築文化的老街: 中華巴洛克風情街

相比「中央大街」的繁華和商業化,哈爾濱中華巴洛克老街多了一份古樸、寧靜和奢華,難怪在哈爾濱老人眼裡,他們認為這裡才是最代表哈爾濱文化的老街。

最能代表哈爾濱建築文化的老街: 中華巴洛克風情街

哈爾濱中華巴洛克老街,是哈爾濱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這裡史稱「傅家店」。19世紀末,沙俄在東北修築中東鐵路,傅家店未被列入中東鐵路附屬地,因此成為了中國居民的集居地。

最能代表哈爾濱建築文化的老街: 中華巴洛克風情街

後來隨著大量山東、河北「闖關東」移民來此投親靠友,合夥投資,開辦店鋪,20世紀初,傅家店已顯示出商業中心的跡象。一批成功的民族工商業者在此建造了西洋外貌、中式傳統四合院格局,具有前店後廠、商居兩用功能的中西合璧風格的中華巴洛克建築,成為哈爾濱的經典。

最能代表哈爾濱建築文化的老街: 中華巴洛克風情街

20世紀20年代,街區已有大小商號1250餘家,聚集了眾多老店、名店。街區早年出現並持續發展的戲曲、曲藝、評書、雜耍、茶園等,突出代表了哈爾濱傳統的民間民俗文化。因此,中華巴洛克老街被認為是哈爾濱最具特色的市井民俗風情百年老街。

最能代表哈爾濱建築文化的老街: 中華巴洛克風情街

End

相關焦點

  • 哈爾濱中華巴洛克風情街新開一家"老街古韻"獨具特色
    哈爾濱中華巴洛克風情街,是一條百年餐飲步行街。 這裡有很多哈爾濱的百年老字號,每家店都歷史悠久,享譽盛名。 遊客都是慕名而來,參觀17世紀國外風格建築,品嘗老字號美食。今天來到這裡發現新開一家以瓷器為主的"老街古韻"店鋪,獨具特色,古磁,日本及其他國家回流瓷品種齊全美不盛收,給老街增添樂趣。
  • 哈爾濱百年老道外,中國面積最大的中華巴洛克街區
    在去北國冰城哈爾濱之前,我對這座有著異國情調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就已經有了一部分了解,具有俄式風情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中央大街、哈爾濱的母親河浪漫松花江、松花江上最早的鐵路大橋濱洲鐵路大橋、代表哈爾濱人民勤勞、智慧和勇敢的防洪紀念塔等都是哈爾濱知名景點的代表。除了這些景點,在哈爾濱市區還有一處代表哈爾濱滄桑歷史的景區,這就是老道外,它也是中國保留面積最大的中華巴洛克建築街區。
  • 哈爾濱:中華巴洛克,獨具文化的步行街
    記憶中的哈爾濱是美麗的北方小城,四季分明冬暖夏涼讓哈爾濱平添了許多的美名。就是這樣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有一條獨具歷史文化韻味的街道----中華巴洛克風情街。中華巴洛克風情街地處哈爾濱市道外區。 建築有的是老建築翻新,有的是仿建的,它是富有中華特色,具有歐洲風情的巴洛克風格建築。
  • 探訪哈爾濱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
    目前全國只有北京、哈爾濱等地還保有「中華巴洛克」建築群,而哈爾濱保留的建築面積最大,保存也最完整。  【記者出鏡】新華社記者馬迪:我現在是在哈爾濱市道外區的「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這個街區有著100多年的歷史,保留著大量的文化建築。我身邊的建築就是中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而「中華巴洛克」簡單的說,就是在中國形成的具有巴洛克風格的中國特色建築。
  • 哈爾濱老道外之中華巴洛克
    道外區的金字招牌莫過於中華巴洛克了。巴洛克本是17世紀興起於義大利的建築風格,其特點是建築外形自由奔放,選材華美高貴,建造工藝繁雜細膩,整體建築追求新奇、標新立異、富麗堂皇,既富有浪漫主義特色又能營造神秘氣氛。
  • 哈爾濱中華巴洛克街,歷經百年風雨,穿越上個世紀初民國舊時光
    ,整條街上店鋪林立,充滿了濃鬱的老哈爾濱風情。,從@冰城馨子 公眾號了解到哈尓濱有一條中華巴洛克文化街。而大批闖關東來到哈爾濱的關內中國人則主要居住在道外區,於是道外區就變成了哈爾濱繁華的民族商業區,這裡逐漸出現了一批受西方建築文化影響的新建築—巴洛克式建築。
  • 哈爾濱中華巴洛克街,歷經百年風雨,穿越到上個世紀初的民國舊時光
    這條大街的兩旁是形態各異的中華巴洛克建築,整條街上店鋪林立,充滿了濃鬱的老哈爾濱風情。,從@冰城馨子 公眾號了解到哈尓濱有一條中華巴洛克文化街。而大批闖關東來到哈爾濱的關內中國人則主要居住在道外區,於是道外區就變成了哈爾濱繁華的民族商業區,這裡逐漸出現了一批受西方建築文化影響的新建築—巴洛克式建築。
  • 中華巴洛克建築在哈爾濱、武漢、北京等許多城市有遺存
    走在哈爾濱市道外區靖宇街,仿佛進入一個中華巴洛克式建築的集中展示櫥窗。經過歲月的衝刷,許多建築雖已"老去",但透過它們殘損的外表,依舊不難想像它們當年的高貴與華麗。二十世紀初,隨著民族工商業的繁榮與外來文化的滲透,出現了一批受西方建築文化影響的新建築——"中華巴洛克"建築。
  • 哈爾濱:中華巴洛克,一條獨特的文化步行街
    哈爾濱的記憶是美麗在城市的北部,四季分明冬暖夏涼讓哈爾濱平添給許多一個好名字。就是這樣一條歷史悠久的城市,具有獨特歷史文化魅力的街道中華巴洛克街。中華巴洛克街位於哈爾濱市路外。有些建築是翻新的,有些是仿造的,這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具有中華特徵和歐洲風格。遵循修舊和以前一樣古老的原則,他看起來仍然很原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內有老字號有一家包子店,有範繼勇、富強大沽棒等名吃。院子裡的銅像讓你仿佛穿越了過去。很多庭院都可以進去看看,很有歷史沉澱。
  • 見證哈爾濱的前世今生——老道外,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
    如果您到哈爾濱,只想當一個走馬看花的過客,去遊客充斥的中央大街走一回就行;如果您想了解哈爾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那就得去本地人聚集的老道外走一遭。老道外是哈爾濱的發源地,因東清鐵路修建,哈爾濱建城。現如今,老道外內的很多建築已然成為危房,經過風吹雨淋,房屋原有的本色早已分辨不出。很多巷弄的老房子都已經或正在準備拆除,部分翻修保護的建築便成為了如今的中華巴洛克風情街。經過全面維護和改造後的老道外,被稱為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它位於哈市道外區中部核心區域,南起南勳街、北至靖宇街、西起景陽街、東至南四道街,西側比鄰中央大街商圈,南側臨近秋林、果戈裡商圈。
  • 「文明哈爾濱」紅燈映白雪,中華巴洛克街區冬妝迎客
    「雪長城」11天建成 「和諧號」駛進老道外紅燈映白雪,中華巴洛克街區冬妝迎客「傅家甸」老房子、「雪長城」、駛進老道外的「和諧號」……12月10日,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內的6座大型雪雕全部落成,很是吸睛
  • 哈爾濱最有味道的街道,如今改成「中華巴洛克」,當地人吐槽連連
    不過在筆者看來,前往東北旅遊,自然也不能錯過黑龍江的首府哈爾濱,因為這裡是真的很是精彩。歷史名城哈爾濱,遊客眾多,異國風情濃厚哈爾濱又是一個國家歷史名城,是「一國兩朝」的發源地,金和清兩大朝代的發祥地就位於次。而且這裡海擁有美麗的冰雕以及特色的美食,再加上風格迥異的獨特建築,這裡想來有著「冰城」,「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的別稱。
  • 雨後漫步於哈爾濱趙一曼紀念碑及中華巴洛克街區
    哈爾濱這座城市確實很有歷史,走著走著就到了趙一曼紀念碑。這座位於阿什河街與一曼街交叉路口紀念碑雖然不大,卻也是一個有著甬道和碑雕的小型公園。看著碑雕,回望那段奮起反抗的歷史,向這位不屈的抗日民族英雄致敬!
  • 老道外,哈爾濱的百年老街,要和我們說再見了嗎
    老道外的中華巴洛克風情街「中華巴洛克」雪夜裡的「中華巴洛克」街區,西洋的外表,中式的庭院,是哈爾濱人獨創的一種建築形式起初,哈爾濱素有「先有傅家甸,後有哈爾濱」的說法。「中華巴洛克」在中國其他城市也有,卻不像哈爾濱這般,保留得最完整,規模也最大,在靖宇街為中心的十二道街內,連成一片。
  • 中華巴洛克建築賞析
    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在哈爾濱的老道外區比較多,因為老道外是哈爾濱民族工商業的天地,民族工商業者既有積極學習西方文化的一面,反映在建築上,就是對歐式建築風格的羨慕、嚮往和大膽的借鑑和引進;同時又有堅守民族傳統的一面,也就是他們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詐的仇視使之不可能把最能體現歐式建築特色的尖塔
  • 訪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老道外耳熟能詳的老字號美食都在這裡
    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是哈爾濱十大歷史文化保護街區之一,是哈爾濱近代發展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地區,是哈爾濱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街區內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是目前國內現存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街區內還有許多特色院落、胡同等物質文化資源,以及富有傳統氣息的商業文化、餐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非物質文化資源。
  • 「穿越」百年老街 一起回味哈爾濱的悠長歲月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一座座城市就像一顆顆明珠鑲嵌在中華大地上,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哈爾濱,不止有鋼筋水泥的高樓,還有別具風情的百年老街!透過它們,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沉澱的不一樣的哈爾濱。
  • 我國最大最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凝結了建設者怎樣複雜的情感
    我和中華巴洛克建築,可謂是萍水相逢,不期而遇。我到哈爾濱旅遊,住在道外區一棟老舊房子裡。後來才知道,這棟老舊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中華巴洛克建築之一,它歷盡百年滄桑,曾經一度富麗堂皇。中華巴洛克建築在武漢、北京等許多城市都有遺存,但目前最大、最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在黑龍江省行政中心哈爾濱市的道外區。
  • 巴洛克式建築 - 經濟參考報
    開埠百年,包容、開放成為中國年輕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一以貫之的風格,成就了松花江畔小漁村到「東方小巴黎」的華麗變身。在這個曾經會聚36個國家多民族僑民的「中西建築博物館」中,中國人堅守的民族自尊與善學西方的智慧在建築藝術中得到彰顯——屬於中國人和哈爾濱的「中華巴洛克」。
  • 哈爾濱中華巴洛克歷史街區現狀令人困惑,癥結何在?
    百年餐飲老街近日,閒暇無事,多次到哈爾濱老道外的中華巴洛克街區逛一逛,拍幾張照片。也發了幾篇圖文,讀友們建議我去拍幾張夜景。昨日,夜景也分享了。最近多次探訪巴洛克街區,發現了個問題,那就是遊客稀少。冷冷清清的巴洛克街區,讓人迷惑。現場看來,景區已經做足了功課,衛生環境過硬,主要的南二道街和南三道街都做了數量可觀的冰雕冰景,還有燈飾亮化,主街上也規劃了類似年貨大集的攤床區域,凍秋梨凍柿子、冰糖葫蘆等一應俱全,更有一處冰雪樂園和一處冰迷宮,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遊客如此稀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