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給人的感覺就是南方人吃飯細膩,北方人吃飯豪爽,南方給人的感覺是不怎麼吃肉的,在北方就不一樣了,主要食材就肉,一頓飯都離不開肉,好像北方人只吃肉,南方人只吃菜,這是總體的感覺,大口吃肉的地方肯定是北方,其實據我觀察北方人愛吃肉的額主要原因就是天氣,在北方天寒地凍必須要吃肉才能增加禦寒的抵抗力,所以北方人吃肉就是純粹的身體需要,這樣年頭長了慢慢的養成了一種習慣,有時候幾天不吃肉就會饞,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北方人只吃肉。
肉已經伴隨人類的發展已經很久遠了,自從人開始就基本上開始吃肉,我的身體也確實離不開肉,假如天天吃素食,雖然是精神好,但是身體沒有多少力氣,也不能頓頓吃肉,肉雖然給我們增加了能量,但是如果沒有大的體力勞動,還是儘量少吃肉,肉類不好消化,吃完肉不活動就會增加胃的負擔,所以吃肉食根據自身的狀況來定的,就像在東北只吃蔬菜不吃肉的話,出門都把身體凍壞了,因為沒有熱量來增加禦寒能力,所以吃肉是根據多種因素的。
南方吃肉少就是因為天氣暖和,溼氣大,導致胃口不那麼的好,而且也不用吃肉來增加熱量來禦寒,本身南方的天氣溼潤超潮氣重,如果再多吃肉的話,就增加身體的潮氣,所以南方吃肉少也是有原因的,吃肉少的地方並不代表不吃肉,南方也有很多種肉的吃法,尤其在雲貴川這些地方,都會做一些臘肉和燻肉,這樣肉保存的時間長,而且還有一種獨特的味道,也是中國經典的名菜,其實中國的美食處處都體現著中國人的智慧,這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道排骨燉土豆,也算是大江南北都吃過的一道菜,在北方這道菜在寒冷的冬季特別受北方人的喜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排骨的油膩被土豆吸收,面面的土豆吃到嘴裡,比排骨還香,所以在小時候的北方,家裡做了這道菜都會搶著吃,從小吃到大,到現在有時候還想吃那個味道,所以長大以後在家沒事的時候,就會自己燉上一鍋排骨,一家人能吃上兩天,雖然說做一次有點費事,但是吃的時間長,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道我們老家的排骨燉土豆。
主要食材:排骨、土豆、香葉、桂皮、八角、姜、油、鹽、生抽、蠔油、花椒、冰糖、老抽。
製作流程
1.五花肉切塊用清水焯下去除肉的血水,撈出放入盤中備用。
2.土豆去皮清洗乾淨切成大小均勻的滾刀塊,放到清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然後多清洗幾遍,去除土豆裡面的澱粉。
3.起鍋燒油油溫剛剛熱的時候裡面加入花椒,花椒變黑以後撈出。
4.再放入八角、桂皮、香葉、姜、冰糖炒出香味。
5.放入五花肉煸炒變成糖色。
6.加入適量的老抽、蠔油、生抽,加入適量的溫水燒開。
7.把鍋中的所有的湯水全部倒入砂鍋中,蓋上蓋子煲1個小時左右。加入適量的雞精和鹽倒入土豆再繼續煲40分鐘左右。
8.直到把砂鍋中的汁水煲的剩餘得非常少就好了,倒入盤中。
注意事項
1.排骨買回來一定要焯一下水,主要就是為了去掉排骨上的腥味。腥味處理不好的話,燉出來的湯都沒法喝了。
2.排骨下鍋之後一定要中火炒一下,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燉排骨的時候,能把裡面的營養都燉出來,炒過之後的排骨很快就能燉出雪白的湯。
感悟
現在吃一燉排骨就跟玩似的,想什麼時候吃,就能吃上,但是在過去,吃頓排骨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有時候要等上一年才能吃一頓排骨,所以那時候吃頓排骨味道可想而知,現在再怎麼做也做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有人說食材變了,其實是我們變了,好吃的東西吃得太多了,所以現在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想想原來的日子,再看看今天的生活,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是地下,很慶幸出生在了一個跨時代的社會中,以前的日子也過過,現在的美好也體驗過,人生不過如此。足矣
我是一名愛美食、愛生活、愛分享的美食愛好者,雖然每天都在忙碌,努力拼搏,但是忙得很有意義,世界上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堅持每天分享美食,如果您喜歡美食,歡迎關注『人道食舍』,每天都有更新,歡迎大家轉載、點讚、關注,感謝朋友們,祝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