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比,美國屬於第三世界?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北京奧運會閉幕後,外媒多有正面報導,如「和平崛起的加冕禮」、「最偉大的躍進」等。其中,《紐約時報》刊發了著名專欄作家託馬斯·弗裡德曼的一篇文章,被國內媒體廣泛轉載,轉載的標題是《與中國比美國是第三世界》。

    對待外國人的意見,我們有自己的標準,原則上是甄別其用意,擇善而收。但這個原則操作起來並不容易,通常到後面,就成了批評的意見大都不善意,聽得進去的都是順耳之言了。

    外國人也是人,外國話也有文法,所以,他們的意見也有誇張、反諷、奉承、外交辭令各種花樣。我不懷疑託馬斯·弗裡德曼對中國發展和變化的肯定之誠懇。雖然IBM公司全球總裁薩姆·帕米薩諾勸弗裡德曼來華時說的是「湯姆,如果你到中國走走,你的書可以多賣130萬冊」,但作為一個三次獲得普立茲獎的記者,弗裡德曼總不至於說假話吧。

    對「與中國比美國是第三世界」這個說法,我總覺得彆扭。美國是第三世界,誰敢自認是第一世界?如果那樣,第一世界的人都爭著往第三世界移民,才是亂了套了。話說回來,儘管「世界是平的」,但人家話裡話外,還是沒把中美當成在一個世界裡的國家啊。

    仔細看看新聞內容,不難得出結論:弗裡德曼這麼說,是為了諷諫美國政府在「9·11」後的一些做法,帶一點恨鐵不成鋼的味道,是給美國人自己看的。對中國的褒揚,只是順帶一筆。這就像說「和某國軍隊比起來,美軍就像小孩子的玩具」一樣。

    當然,我也相信,即使沒做說明,真正相信這句話的人還是少數。弗裡德曼的意見不是實際情況,是個謙虛的玩笑,是辭令,如同說中國已經步入第一世界一樣,不能太當真。□邵 卿

來源:長江日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美國像是第三世界新領袖
    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奉行「國內事務優先」的原則,不大情願承擔國際責任,每逢國際社會有紛爭,完全按照美國自身利益行事,在客觀上給「小國效應」提供了行動空間。  中國有句古話,「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有一些過去雖然不靠美國撐腰打氣的國家,一見美國不負責任便覺得有機可乘,趁亂挑起島嶼爭端,製造熱點摩擦,搶奪能源資源。後危機時期小國搗亂能力的上升,成為當下世界不穩定的根源之一。
  • 紐約時報:與中國比,美國是第三世界國家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紐約時報》27日發表文章稱,透過奧運呈現的中國非常強大,美國人需要在這個選舉季節反省。原文摘錄如下:觀看過北京奧運壯觀的奧運會,感受到數以百計的中國鼓手帶來的震蕩,我很容易得出兩個總結:「天啊,這個國家的活力是無可匹敵的。」還有:「開始教孩子們中文吧。」
  • 每日英語: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國家
    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國家。   2. 中國同大多數國家一樣具有相似的苦難經歷,面臨共同的問題和任務。   3. 首先是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 積極發展民族經濟,以經濟獨立來鞏固已經取得的政治獨立。   4. 由於黨的農業政策,我國千千萬萬農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5.
  • 美國前能源部長:美國電網是第三世界水平 需向中國學習
    此前,2012年10月底的颶風「桑迪」更是造成美國740萬戶大停電,相對而言,這次的情況已屬樂觀。對此,美國前能源部長、新墨西哥州州長比爾·理察森(Bill Richardson)當地時間1月7日在美國《Politico》時政新聞網站上撰文指出,美國的電力系統還停留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水平,近十年來鮮有進步。而各地電網各自為政是導致效率低下、抗災能力差的重要原因。
  • 毛澤東國際戰略中的第三世界因素
    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局勢的演變,1970年毛澤東在接見非洲客人的時候,指出亞非拉是第三世界,第一次明確中國屬於第三世界。1974年2月,毛澤東在會見尚比亞總統卡翁達的時候再次說,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我們是第三世界。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從而明確地提出了劃分三個世界的戰略思想。
  • 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是天然盟友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田文林  這些年來,儘管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中國作為第三世界國家的定位始終沒變,替第三世界仗義執言的立場也沒有改變。
  • 關於第三世界發展學的讀書筆記
    影片告訴我們,美國視中國的強大為威脅,這使白宮把中國視為「最完美的敵人」。導演表示,「美國和中國可能正在走向戰爭,核戰爭不再不可想像。」 電影的深邃之處就是揭示了中國與第三世界人民、與帝國主義之間的深刻關係。
  • 中國如何抓住歷史機遇,從美蘇爭霸中崛起?普世主義照耀第三世界
    對美國來說,雅爾達體系的規劃意味著美國只需管理美洲,相當於美國又退回了二戰前的孤立主義狀態。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相當於為共產主義陣營增添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世界十二分之一的領土。在西方的眼中,共產主義陣營只有蘇聯的話,也許還是個可以接受的選項。但是蘇聯加上中國,兩個國家隨著革命的勝利都有著強烈的自信心。
  • 美國有人叫囂把「把中國打回第三世界」 休想!
    原標題:賈秀東:誰也不要幻想阻擋中國的發展今年以來,美國貿易霸凌主義乃至經濟霸權主義甚囂塵上。美國國內個別人放言貿易戰是「好事」,主張在貿易、金融、技術、外交等領域加大打壓中國,叫喊要在10年內「把中國打回第三世界」。
  • 衛庶:關於第三世界發展學的讀書筆記
    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因為政治、經濟等各方面,中國不能跟富國、大國比,只能跟一些比較窮的國家在一起。現在美國到處霸了地方,它要保護這些地方,力量就分散。蘇聯要對付的地方也多,歐洲、地中海、阿拉伯世界、中東、南亞、中國、日本、美國。它的事情也不好辦呢。
  • 中國到了和第三世界說「再見」的時候了麼?
    4月25日,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通過決議,向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轉讓3.13%的投票權,使後者的投票權比例達到47.19%,接近半數;而被稱為「世行改革最大贏家」的中國,投票權比例增加至4.42%,已超越德國、法國、英國,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在世行投票權位居第三的舉足輕重的國家。
  • 美媒:與中國比交通 我們簡直是第三世界
    不是美國。哪個國家有最長的高速鐵路軌道?不是法國或者日本。」「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中國。」美國《康乃狄克郵報》(Connecticut Post)17日發文稱,中國的公共運輸建設是寶貴的經驗,美國的交通系統仿佛處於第三世界國家水平。
  • 現在還存在「第三世界」嗎?
    這是中國外交的總體布局。官方表述稱,「通過與發展中國家的全方位外交,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誼,才能夯實中國外交的基礎」。1984年,鄧小平在會見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時明確指出:「中國永遠屬於第三世界。中國現在屬於第三世界,將來發展富強起來,仍然屬於第三世界。中國永遠站在第三世界一邊。」       六十年,繁花落盡,洗盡鉛華。
  • 劉遵義:中國有條件成為第三世界的領袖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原校長劉遵義  和訊網消息 中國經濟年會(2012-2013)在京舉行,會議主題是「經濟發展新階段——新機遇 新挑戰 新發展」。他表示,國現在有話語權,有了發言權,但中國也領到了維護發展中國家的義務和責任。我想,中國可以作為第三世界的領袖,絕對是有這樣條件的。  以下為部分實錄:  劉遵義:經過30多年的經濟改革開放,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亞洲第一大經濟體,全球第二大、亞洲第一大的國際貿易國,也是全球第一大的外匯儲備國,對美國國債的持有國,這是中國的成就。
  • 牛軍評《贏得第三世界》:在「世界南方」的中美競爭
    不過無論如何,中美在第三世界的爭鬥一開始就血流成河,這對那些地區的國家應該是一個警訊。中國在1950年代中期開始通過在第三世界的外交努力來爭取改善和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從而揭開了中美在亞非國家展開新一輪爭鬥的大幕。隨著中國的外交努力擴大到第三世界和美國幾乎在每個地方和每個領域都試圖抵消中國的影響,中國與美國的對抗至少看上去變得更加系統和全面了。
  • 國內思想周報 | 萬隆會議六十周年:中國的第三世界傳統
    在各國領導人將齊聚雅加達慶祝萬隆會議六十周年的前夕,2015年4月18日至19日,致力於亞洲範圍內思想交流的學術共同體「亞際書院」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召開了「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學術會議。會議以薩米爾·阿明題為「復興萬隆精神的可能性」的錄音演講拉開帷幕,阿明在演講的這句話,昭示著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間重要的歷史關係。
  • 美版知乎:美國會不會淪為第三世界國家?美網友回復出人意料
    導語:美版知乎:美國會不會淪為第三世界國家?美網友回復出人意料眾所周知,因為此次全球疫情的發展以及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之爭,使得現如今各國的經濟都非常萎靡,尤其是美國,因為石油價格的大跌,使得美國原本的頁巖油企業損失慘重,其股市更是經歷了四次熔斷。
  • 講座|新自由主義的絕境中,第三世界出路在哪?
    印度經濟學家、政治評論家帕特奈克(Prabhat Patnaik)教授作為新自由主義的批評者,在12月19日晚於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的「中國經驗」與第三世界的全球問題系列講座上,發表了題為《新自由主義絕境中的第三世界發展》(Third World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ad-end of Neo-liberalism)的演講。
  • 重新回到第三世界國際主義的路上
    然而,我們發現,這種面向第三世界,在反抗霸權與尋求平等的共同命運中誕生的現代世界秩序觀並未像不少人懷疑的那樣,已經隨著冷戰時代的結束而被中國遺忘。就在萬隆會議六十周年的紀念大會上,習近平還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的提法,將新時期的平等與互助問題,重新擺在了世界面前。
  • 會議|「中國經驗」與第三世界的全球問題
    這種全球性眼觀,又絕非只是「全球化眼觀」——以西方國家主導的資本主義全球化進程來認識世界歷史和世界格局的眼觀,我們曾經長久地迷失在此種視野和邏輯的影響下而不自知,從而無法想像在依附與爭霸之外的世界秩序可能性;這種全球性眼觀,必然包含著那一度被遺忘、被無視的第三世界之維度,包含著「中國經驗」中已然觸及和影響到但卻顯得更加陌生、更加多元、更加複雜的第三世界人民和第三世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