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的24首音樂會練習曲解析

2020-12-06 澎湃新聞

「練習曲」原是作曲家們為學生練習某種演奏技巧而創作的曲子。它往往是依據單一的音樂動機寫成的。這類曲子很多,僅19世紀歐洲作曲家就寫有上千首。最早和系統地寫鋼琴練習曲的是J·S·巴赫。

他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裡的「前奏曲,有很多都帶有「練習曲」性質;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也系統地寫過一些鋼琴練習曲,例如《12首超級技巧鋼琴練習曲集 》,著名的鋼琴曲《鬼火》,就是其中的一首。

此外,象克拉莫、瑪麗亞等人也寫了不少練習曲,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以及李斯特練習曲中非凡的想像力以及克拉莫等人為特定技術寫的練習曲,都給了蕭邦很多啟示,促使他創作了27首鋼琴練習曲。

他把其中24首分成兩集,每集12首,編為作品10號和作品25號。另外還出版了一卷沒標明作品號的練習曲,起名為《三首新練習曲》。

蕭邦練習曲,幾乎全都有特定的技術性,除七八首為中速或慢速外,其它都是快速度,它們帶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但是蕭邦的練習曲不同於前人所寫的練習曲,沒有那種常常流於單純的 、機械的技巧練習和枯燥、平庸的缺點。

它們不僅有針對性、較難的技巧練習,有些還有比較深刻的思想內涵,就象是一篇篇短小的音詩。因此,人們常常把蕭邦的練習曲,說成是鋼琴音樂史上的一種「革命」。

蕭邦,12首練習曲,作品10號,1832-1836年間的作品,1837年出版。獻給李斯特的夫人阿古爾特伯爵夫人,後來他們的女兒科西瑪嫁給理查特·華格納。雖然作品10和作品25是在同一時間寫成的,但是作品25相比起來更像音樂作品,而不是一些技術難題的攻破。

1

第1首《C大調練習曲》,它明顯地受到巴赫的影響,表現在音型上都是分解三和弦和七和弦,它的音調明朗、和聲嚴謹、情緒莊重,接近「聖詠」。所以有人玩笑地他稱它為「逃跑的眾讚歌」 。

2

第2首《a小調練習曲》它是一首快速的半音階練習曲,其目的是使右手3、4、5指在力度、靈活性及獨立性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俄國著名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曾稱之為「憂鬱的小情緒畫」。

3

第3首《E大調練習曲》它的曲調優美速度徐緩,但又是一種觸鍵練習,樂曲具有深刻的含義。有一次,蕭邦聽他學生古特曼彈奏這首練習曲後,竟感慨地喊道:「呵,我的祖國!」這句話使後人對 他的這首練習曲有了開鎖的鑰匙,作曲家是懷著思念祖國之情而寫出這支曲子的。

蕭邦本人認為:比E大調練習曲更美的主題他是再也寫不出來了。這是一首發自心靈深處的哀歌。樸素的和聲 、「風笛式」不斷重複的低音,都顯示出它的民間色彩。中段情緒起伏,帶有戲劇性,使抒情的主題顯得更為突出。

4

第4首《升c小調練習曲》作品10號之4這是一首以練習重音為目的的練習曲。手指速度的練習曲,複雜的右手,同時左手有很多大的跳躍。鋼琴家彪羅認為,「這是純粹古典、典型的練習曲。」

5

第5首《降G大調練習曲》作品10號之5,人們稱之為「黑鍵練習曲」。在這支曲子裡,蕭邦是第一次嘗試性的、用有明確練習目的的手法,把旋律和主題交給左手,而讓右手持續地彈奏特定的練習音型(Etude-figure)好象是對主題進行註解。它給以後一些練習曲的發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彪羅認為:「這是女人沙龍用的練習曲,令人感覺像是蠱惑著一般。」 細心聽,動機的一再出現,的確像調皮的女人,不時搞點新花樣,讓人心裡痒痒的卻又無處發火。

6

第6首《降e小調練習曲》,夜曲形態的練習曲。它是一首浪漫氣息的哀歌。包含有深沉的憂鬱、抒情的沉思和明朗的幻想。它的旋律如歌,但半音進行以及複雜的和聲轉換,使它又染上了不安的氣氛。

7

第7首:《C大調練習曲》,類似託卡塔的練習曲,具有斷奏的特色。它的重點是練習右手的技巧。高音聲部用連音(Legeto)來彈奏,而低音聲部要求用斷奏(Stccato)旋律隱伏在連奏聲部高音之中。

8

第8首:《F大調練習曲》,是練習曲中最輝煌明亮的一首,在音樂會上也很經常被演奏。這支曲子左手是主題的主要演釋者。而右手用「練習」音型來修飾它。全曲具有活潑的性格,四個結束和弦,從左手低音用琶音手法一直傳送到右手最高音,這是蕭邦慣用的演奏手法,因為古典的琶音多是兩隻手同時進行的。

9

第9首:《f小調練習曲》它是一首難度極大的觸鍵練習曲,強烈的悲憤之情以及尖銳的對比性,和李斯特的某些作品有相似之處,蕭邦寫這首練習曲時,還不認識李斯特。這說明浪漫主義 使他們內心是相通的。

10

第10首:《降A大調練習曲》。它的目的主要是訓練節奏。樂曲情調是明朗的,開始它比較平穩,隨著節奏的變化,就象波浪一般向前衝擊,中間也出現幾個和弦,就象是幾片雲彩,暫時擋住了燦爛的陽光。此曲是同類型作品中最積極的一首。有人說它達到了鋼琴技巧的顛峰,具有浪漫主義的詩意。彪羅認為此曲充滿幻想的常動性格,除李斯特的《鬼火》外,沒有其他的練習曲可以比擬。

11

第11首:《降E大調練習曲》,琶音練習曲。大距離地伸張手指,是這首練習曲首要的技術目的。同時,它也是一種「觸鍵練習」。因為,它的旋律不僅出現在高音聲部也有時出現在其它聲部。另外, 在這首練習曲裡,從頭到尾都要採用從左手低音傳遞到右手高音的琶音演奏手法。

鋼琴家哈聶卡對此曲評價:「纖細的蔓藤花模樣,猶如吹進靈魂的吉他一樣,它的和弦構成的豐饒使我們感覺到一種無窮無盡。」

12

第12首:《c小調練習曲》這是蕭邦所作27首練習曲中,流行最廣、最著名的一首,又稱「革命練習曲」以下是它的產生背景。1830年11月,蕭邦離開祖國以後,自然非常關心祖國波蘭革命事態的發展。他懷念祖國和人民,寫下了許多懷念和關心祖國命運的作品。

當蕭邦在維也納演出後,動身前往巴黎,途徑德國斯圖加特時,聽到「華沙起義」失敗的消息,使他感到震驚。並激起他極大的悲憤。在這種感情的支使下,他創作了《c小調"革命"》練習曲。

從這支曲子裡,我們可以體會到作曲家悲憤的情感:嚴正的抗議、有力的號召、波蘭人民前僕後繼的奮勇精神以及他對起義終將會成功的必勝信念。樂曲用復三部曲式寫成,左手將失望與憤怒表現於上下行音階上,右手奏壯麗的八度。全曲洋溢著熱情和光輝,賦予了作品10號的12首練習曲一個戲劇化的、驚人的結尾。

蕭邦作品25號練習曲集也是由12首曲子組成,除第12首寫於1831年冬天外,其餘都寫於1836—1837年間。

1

第1首《降A大調練習曲》,牧羊人的笛子。蕭邦自己對此曲的解釋為:「牧童因暴風雨來臨,避難於安全的洞穴。遠處風雨大作,牧童卻若無其事地取出笛子,吹出風雅的旋律。」

這是一首很特殊的練習曲,因為蕭邦把右手每組16分音符的第一個音和左手的根音,在樂譜上都讓用大號鉛字印出。這的確是把次要的東西,提升到主要位置上。由於它的旋律非常動聽,象首豎琴曲,所以很多人稱它為「豎琴練習曲」。

2

第2首《f小調練習曲》是一首帶有幻夢意境的小曲,德國作曲家舒曼曾經評論它說:「它是那樣美妙動人,充滿幻想和靜謐,宛如孩子夢中的歌聲」。這支曲子是二部曲式,「無窮動」 式的快速、平均的三連音貫穿全曲。優美、典雅的旋律,把人們帶進溫柔的、詩一般的意境。

3

第3首《F大調練習曲》它的情緒樂觀、明朗,與上面《f小調第二首練習曲》形成了性格上的強烈對比。它要求做到演奏均勻而流暢,力度等把握得體。

4

第4首《a小調練習曲》。它是一首通過移動重音位置的節奏練習曲。其陰鬱的基調使練習曲具有小調的特性。像託卡塔一般的,幾乎是在不斷反覆的左手音型與右手的和弦形成對比,感覺十分不安與不祥。

庫拉克對此曲注釋:「切分音練習曲,必須把常規節拍與逆行重音配合恰當,和弦方面,像是由和弦生出來一般,在高音部有弱起拍的旋律,而且到處懸疑,當它一進來,旋律正好轉慢,略有遲疑感,在流暢中有心神不寧的感覺,這是極具狂想曲風格的練習曲。」

5

第5首《e小調練習曲》。蕭邦在這首樂曲的曲首,標明「輕快的小諧謔曲」(Scherzondoeleg giero)這就說明了樂曲的性質。這是蕭邦聽到義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782—1840)的演奏之後,被他那魔鬼般技術所感召,寫下的一首技術性很強的練習曲。

這的A段由右手呈現焦急不安 、悠長的旋律,而左手用不諧和和弦,有如提琴嘲弄性輕快的撥奏。中段是從容流暢的旋律與前後形成鮮明的對比,然後A段再現,整首曲子帶有幽默和諧謔情趣。

6

第6首《升g小調練習曲》,三度練習曲。它又是一首優雅的、帶有傷心的「觸鍵練習」。西方音樂評論家說是:「透過眼淚而微笑。」關於這首練習曲,有這樣一個傳聞。

據說蕭邦在寫作它的時候,心裡想像著一個波蘭流亡者在雪撬銀鈴聲中,沿著茫茫無盡頭的冰雪小道,流放到遠方去的情景,這個傳聞不一定可靠,但樂曲中那連續不斷的、3535的三度和弦,確實有些象雪撬前進時送來的鈴聲 。

7

第7首:《升c小調練習曲》,大提琴練習曲。這是一首在左手方面很突出的作品,有點像李斯特出名的104號Petrarca奏鳴曲,都有著抒情的旋律,在感情方面有灼熱的力度感。

8

第8首《降D大調練習曲》,六度雙音練習曲。它是「觸鍵練習」曲中,比較複雜而技巧較難的一首。兩個外聲部形成「二重唱」象是長笛與大提琴在對話,結尾時,它轉成了降E大調,增加了樂曲的色彩 。

9

第9首《降G大調前奏曲》,蝴蝶練習曲。它的旋律優美、秀麗而輕盈,右手部分是六度練習。左手伴奏也有很大的難度。

10

第10首《b小調練習曲》,八度練習曲。它的目的是練習八度音的演奏技巧,一連串的八度在不換變手指的情況下連起來演奏,加上巧妙地運用踏板,產生出絢麗的色彩。中段仍然保留著八度音進行, 但是它的性質改變了,象是一首溫柔的情歌。然後又是前面快速八度音的再現。

11

第11首:《a小調練習曲》一直被人們稱之為「冬天的旋風」。它是蕭邦用特定的練習音型,來更深一步描繪一幅革命失敗的悲劇畫面,開始4小節引子,就象是召喚人們的號角聲,接著是 一段帶「聖詠」性質的莊嚴樂段。「旋風」式的「華彩」之後,突然出現了一段剛毅威嚴的進行曲。

它的主題給人們以極為深刻的印象。這首《a小調練習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貝多芬《熱情奏鳴曲》末樂章,它們表達了作曲家的革命意識和反抗壓迫的心願。

彪羅對此曲評價:「在你能想像的範圍內展現著最豐富的音。」

12

第12首《c小調練習曲》,海洋練習曲。是蕭邦1831年11月聽到「華沙起義」失敗的消息後寫成的。它和作品10號第12首《c小調「革命」練習曲》差不多時間創作,而且調性還相同,都是c小調,有人稱之為「海洋練習曲」,因為它的樂思洶湧有如波濤。

其實,這並不確切。這首練習曲是一首愛國主義的音詩,這裡蕭邦敘述了他的愛國主義激情。在川流不息的分解和弦和短小、堅毅、果斷的插句裡,都使人感到一股不可抗衡的巨大力量。

文章來源 | 環球鋼琴網 圖 | Baidu

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在蕭邦故居聽閉門音樂會
    鋼琴師「躲著」觀眾     小白樓講述歷史從飛機在波蘭華沙機場緩緩降落開始,一切外來者便不可抗拒地將一個名字裝入心底———蕭邦。而隨著旅途的延伸,你會發現,這個名字將在你心中越沉越深。《環球時報》記者的華沙五日,仿佛被這位兩百年前的鋼琴詩人帶領著,在五線譜間走過。
  • 學鋼琴,為什麼蕭邦練習曲非彈不可?(石叔誠)
    蕭邦的練習曲每首從頭至尾基本上都是一個同樣的織體,與其前輩的練習曲一脈相承。而李斯特的練習曲則更像一首樂曲,雖然「技術課題」明確,卻總會發展變奏(只有少數例外,如《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的第四首)。時至今日,想必沒有哪個鋼琴家沒有通過彈奏蕭邦的練習曲獲益,也大概不會有人反對我的一個觀點:其他人的練習曲可以選彈,而蕭邦的練習曲則不可不彈!
  • 以《蕭邦練習曲》為例談鋼琴演奏技術(石叔誠)
    形成一個「技術範本」,使全曲練習規範化以《蕭邦練習曲》第一首C大調(Op.10 No.1)為例,蕭邦用了最傳統的練習曲寫法,從頭至尾一個分解和弦的音形(人們常將其與巴赫《十二平均律》第一冊第一首C大調前奏曲相比),但是打破了傳統密集和弦的手指把位,將和弦構成置於開放狀態,這就需要將手的把位擴展至十度或十一度
  • 我們一起來重讀蕭邦
    某位鋼琴家的話一語道破蕭邦《練習曲》的兩方面的重要價值:任何一位鋼琴家想保持藝術生命的活力,都將與它為伴,同時性格多變音樂豐富的它也將成為你生活中最善解人意的朋友之一。最近,鋼琴家鄒翔的獨奏音樂會重新引發了我對蕭邦《練習曲》的興趣。
  • 雨夜聽蕭邦,南京森林音樂會上演別樣的爛漫
    現代快報訊(記者 盧河燕)或輕盈、夢幻,或高亢、悲愴 ……10 月 2 日,第六屆南京森林音樂會的第二場演出 " 森林的私語 " 在中山陵音樂臺上演。由中國鋼琴演奏家陳薩與南京亞歷山大室內樂團合作,為市民和遊客獻上蕭邦經典的鋼琴曲目。演出後半段,秋雨不期而至,伴隨著唯美的音樂,整場演奏格外的浪漫。
  • 蕭邦鋼琴練習曲創作的三個階段及其創作特色習曲?
    如作品10號的第2首,這是蕭邦早期的作品,具有傳統的練習曲特徵,而且還有一個創新之處在於,其更加重視三、四、五手指的半音階演奏,而不是傳統的一、三指與二指的交替練習。因此能夠鍛鍊演奏者在較為艱難的演奏環境中,如何利用三、四、五指來演奏半音階,並由此獲得有針對性的提升。
  • 蕭邦21首夜曲通解
    他在1813年至1835間創作了18首供鋼琴演奏用的夜曲,其特徵是低音部以波動的伴奏音形,襯託出右手所彈奏甜美的主題旋律。1814年,費爾德的三首夜曲在萊比錫出版,成為蕭邦創作夜曲的源頭。雖然在史料記載上,蕭邦在1833年之前並未親遇費爾德,但早在1818年蕭邦便開始在華沙演奏費爾德的作品。而到達巴黎之後,蕭邦更經常用費爾德的夜曲作為音樂會曲目或教授學生鋼琴的教材。
  • 蕭邦練習曲全盤介紹,練肖練前必讀~
    這是蕭邦所作27首練習曲中,流行最廣、最著名的一首,又稱「革命練習曲」以下是它的產生背景。1830年11月,蕭邦離開祖國以後,自然非常關心祖國波蘭革命事態的發展。他懷念祖國和人民,寫下了許多懷念和關心祖國命運的作品。當蕭邦在維也納演出後,動身前往巴黎,途徑德國斯圖加特時,聽到「華沙起義」失敗的消息,使他感到震驚。並激起他極大的悲憤。
  • 你與蕭邦的邂逅是啥樣?
    《Chopin Et Toi》該首歌創作於1981年。蕭邦的「練習曲(tudes)」將當時最艱深的演奏技巧與作曲家的音樂思維結合起來,因此這一類「練習曲」在音樂史上地位十分特殊,不僅對於學習樂器的人即使是全民偶像王凱練琴也需要用練習曲——只不過他錯用了鋼琴練習曲的譜子哈哈~蕭邦對于波蘭民族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承載意義如裡程碑一般具有劃時代的影響,如:小行星蕭邦3784
  • 蕭邦: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在一次皇家音樂會上,因為不願意為俄國沙皇派駐波蘭的總督演奏,蕭邦惹怒了俄國人。父親趕緊把他送到國外,以免不測。那年夏天,波蘭爆發了抗俄起義。當時,蕭邦和好友伊沃切霍夫斯基在維也納演出。伊沃切霍夫斯基聞訊後,立即回國參加起義。當蕭邦搭乘郵車去追趕好友時,郵車早已開走。蕭邦在日記中寫道:這裡所有的宴會、音樂會、舞會都只會使我感到憂傷和沉悶。
  • 讓人又愛又恨的練習曲
    一些看過這首《新冠病毒練習曲》演奏視頻的觀眾評價,這首曲子就像拿了一塊溼巾把鋼琴擦了3遍,而消毒對象還是一架知名的斯坦威鋼琴。縱觀音樂史,練習曲並非枯燥的代名詞,在浩如煙海的練習曲中,不乏一些令人難忘的知名作品。最早系統地譜寫鋼琴練習曲的是巴赫。他的《12平均律鋼琴曲集》裡的前奏曲,很多都帶有「練習曲」的性質。
  • 值得收藏,鋼琴教材練習順序參考!啟蒙初級中級高級鋼琴練習曲
    (1)莫什科夫斯基《鋼琴技巧練習曲》作品72(15首);中級到高級的過渡(2)莫謝萊斯《鋼琴練習曲24首》作品70;(3)克列門蒂《鋼琴練習曲選29首》;(4)克列門蒂《鋼琴練習曲選29首》;>(5)車爾尼《160首8小節鋼琴練習曲》作品821的第三集(部分)第四集;(6)蕭邦《練習曲集》作品10、作品25;(7)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兩首之一《森林的呼嘯》、之二《侏儒舞》、三首音樂會練習曲之3《嘆息》等;(8)李斯特《帕格尼尼練習曲》;
  • 「冬日裡的蕭邦」——藝術家進校園系列講座圓滿舉行
    12月18日晚19:30分,由西安交通大學藝術教育中心、西安交通大學團委主辦,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音樂教育中心、西安交通大學人文藝術名師工作室承辦的藝術家進校園系列講座「冬日裡的蕭邦」——陶敏霞教授專題鋼琴講座在1400絲路大講堂報告廳舉行。
  • 你真的了解練習曲的來歷嗎?
    與此同時,克拉莫、莫什科夫斯基的鋼琴練習曲也層出不窮,進一步完善了豐富的練習曲庫,也為後人提供了大量技術進階的練習資料。卡爾·車爾尼(Carl Czerny 1791-1857)蕭邦一生寫了27首鋼琴練習曲,他把前面的24首練習曲分成兩組:Op.10和Op.25,每組各包含12首。另有3首練習曲,沒有編號,屬於遺作。
  • 蕭邦,一位浪漫主義鋼琴詩人的愛國情懷
    七歲時就發表了第一首作品——小調波蘭舞曲,八歲時舉行了第一次公開的演奏。從此,蕭邦就以鋼琴演奏"神童"的身份,經常被華沙的貴族邀請去演奏,一時成為貴族沙龍中的寵兒。1825年,前來華沙參加波蘭議會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也出席了蕭邦的一次演奏會,還賜給了蕭邦一枚鑽石戒指。
  • 在波蘭遇見蕭邦 那一場夏日驕陽下的蕭邦盛宴
    蕭邦夏季露天音樂會即將開場。  一潭水池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蕭邦紀念雕像。雕塑用深褐色裝飾銅鑄成,高5米,重16噸。蕭邦坐在垂柳下,眉頭微蹙,兩眼輕合,雙唇緊閉,似乎在細心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他的頭髮和鬥篷隨風飄動,右手懸在空中,又仿佛是在琴鍵上尋找心中的旋律。遠遠看去,整座雕像又好像一架巨大的豎琴。  一架黑色三角鋼琴置於蕭邦雕像的左側。
  • 70歲義大利鋼琴大師波利尼 奏響大劇院蕭邦之夜(圖)
    70歲義大利鋼琴大師波利尼 奏響大劇院蕭邦之夜(圖) 有「現世蕭邦的代言人」之譽的義大利鋼琴巨匠波利尼此次將帶來七首蕭邦作品有「現世蕭邦的代言人」之譽的義大利鋼琴巨匠波利尼,即將二度訪京。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1)練習曲與前奏曲在蕭邦的一生中共創作了24首《練習曲》,還有為莫舍萊斯的《方法的方法》而創作的3首《新練習曲》(KKP0905—907)。在蕭邦所創作的練習曲中,每一首練習曲有著明確的技術難題,比如說,作品Op.10 No.1這首作品,很好地解決了琶音跨越的問題;作品Op.10 N0.2很好地練習了演奏者對半音階的掌握程度;Op.10 No.8鍛鍊了手指的獨立性(如例1-2-14所示為該首作品中截取的旋律片段);Op.25 No.6是針對三度音階的練習,Op.25 No
  • 真正好音色的25首古典音樂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真正好音色的25首古典音樂 2020-09-09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鋼琴專業須知:練習曲發展史!
    ⑵ 約翰·巴普蒂斯特·克拉莫《克拉莫60首鋼琴練習曲》也是教學中常用的教材,其注重左右手同時練習,分別練習左右手的跑動,力度等等。且篇幅短,每一篇都旨在解決一個技術問題,如單音、雙音等等。2、浪漫主義時期的練習曲⑴ 弗雷德列克·蕭邦 被譽為「鋼琴詩人」的蕭邦使練習曲不僅具有功能性,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情感表達,練習曲中也蘊含了他的愛國情懷、詩人氣派和濃鬱的波蘭民族風格。他的旋律寬廣優美,並能用鋼琴來模仿其他樂器的聲音。他的練習曲有op.10的十二首,op.25的十二首以及f小調,降D大調,降A大調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