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三個小區試行垃圾分類 市民: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

2020-12-18 鳳凰網房產

8月1日起,太原市小店區濱東花園、平陽景苑以及太原市迎澤區省商務廳宿舍在省城率先試行垃圾分類,至今實施將近一周。垃圾分類來到家門口,那裡的市民如何看待垃圾分類?太原的垃圾分類政策又是什麼樣?8月5日、6日,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所見所聞多是太原市民的積極配合與熱情歡迎,他們用行動告訴大家:垃圾分類並不可怕,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應該越早推廣越好。

現場一

6歲小女孩扔西瓜皮參與垃圾分類

扔一杯奶茶要分四步走?自從7月1日上海市民迎來「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後,在網民推波助瀾下,「垃圾分類」似乎成了多數人的夢魘。

垃圾分類來到太原又是什麼樣?8月5日下午,記者帶著好奇來到了小店區濱東社區濱東花園小區。

當日18時許,又到了濱東花園分類垃圾桶「布桶」時間,負責小區垃圾分類的第三方企業山西豫強公司的工作人員開始忙碌起來,6個定時垃圾投放點,藍色的電瓶循環車將各色垃圾桶依次運送到位,身著藍色工作馬甲、佩戴胸牌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全部就崗,做好了迎接居民投放垃圾的準備。

過了幾分鐘後,在中心花園前的投放點處,扔垃圾的居民多了起來,有的手裡拎著好幾個裝垃圾的塑膠袋,有的拿紙箱端著垃圾,有的一手拎袋子一手拿著廢舊拖把、衣架等雜物。

「你好!」垃圾分類督導員微笑著打招呼,一位居民主動介紹道:「這個是廚房垃圾,這個是其他垃圾。」

「沒有經過加工的菜葉、果皮都歸其他垃圾,都扔綠色桶,做熟的剩飯、剩菜、骨頭才算廚餘垃圾,需要扔紅色桶。」督導員一指導,居民若有所悟地點點頭:「噢,不難分類啊!」

「舊拖把、塑料舊衣架屬於可回收垃圾,扔藍色桶。」送走一位居民,督導員又迅速抬起垃圾桶蓋迎接下一位,每一次投放,他都要熱情指導。

7號樓附近的投放點,督導員楊勇也忙得不亦樂乎,不遠處,一家三口朝這裡走了過來,快到跟前時,6歲的小女孩從爸爸手裡接過裝西瓜皮的垃圾袋,袋子看起來不輕,媽媽緊跟在旁邊,站在四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前,小女孩停住了腳步,若有所思地端詳著垃圾桶上的分類標識,楊勇笑著提問:「你知道該往哪個裡面扔嗎?」接著,楊勇解釋說道:「現在太原市的廚餘垃圾系統只能處理加工後的食品,西瓜皮只能算其他垃圾,被運送到發電廠進行焚燒處理。」楊勇和小姑娘一起抬著西瓜皮,將它投放進了綠色垃圾桶。

現場二

市民建言獻策 期盼垃圾分類的推廣

記者在濱東花園各垃圾分類投放點來回走訪,看到的一舉一動,聽到的一言 一語,九成都是積極支持垃圾分類的。

有的老人出門拉著一個拉杆袋子,默默地走到分類垃圾桶前,自覺地將提前分好的垃圾按類投放;有一個小女孩拿著一個牙刷盒上的硬紙板,專門跑到可回收垃圾箱前扔一次;還有家庭主婦,扔完垃圾不走,站在投放點前跟督導員請教哪些垃圾歸屬哪類;還有熱心群友在業主群發布圖文,號召大家垃圾分類;此外,還有很多的建言獻策者及提建議者。

7號樓前,一位穿著綠上衣、年約五旬的女士騎著自行車來了,一放下車子就笑著跟督導員打招呼:「垃圾分類終於到咱太原了,真好!啥時候能全推廣開就更好了。」

緊接著,又有一家人來扔垃圾,「酸奶瓶算啥垃圾?」「果皮算啥?是廚餘還是其他垃圾?」「沒用完的化妝品呢?」年輕女子好奇地問著督導員,督導員指著宣傳欄上的垃圾分類知識認真地回答著。

但是,仍然會有一些反對的聲音存在。「垃圾分類真麻煩!」「不在投放點的時候,垃圾會亂扔在地上,臭烘烘的。」一位中年男子不理解為什麼要定點投放。

旁邊的一位男士說道:「你知道日本的一個礦泉水瓶要分成幾個垃圾嗎?」中年男子說:「不知道。」旁邊這位男士繼續說道:「分三種,瓶蓋,瓶身,塑料商標。」男子說,到現在日本已經垃圾分類幾十年了,人們已經有了這種觀念,再繁瑣也不叫繁瑣了。而咱太原剛剛開始,難免有些人不習慣,有個開始就好,人們的觀念和習慣都是慢慢轉變的。

還有人建議,應該跟上海一樣出臺相應懲戒制度,比如罰款,不處罰一些人就不重視垃圾分類。熱烈的討論,表達了人們對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化、垃圾資源化的嚮往。

現場三

小區主要道路兩側懸掛垃圾分類宣傳牌

「我覺得,現在6個定時投放點、1個超時投放點還要再減,減到原來5個投放點更好。」小區青龍物業公司的張國華也在小區來回巡查,一碰見豫強公司項目經理師文科,兩人就垃圾分類的事宜熱烈討論起來,怎麼做能更適應居民的習慣,怎麼做更便民。

濱東花園小區共有住宅樓11棟,居民1496戶,約5200人。為了更好地提高居民垃圾分類意識,貫徹落實小區垃圾分類工作,7月17日起,濱東花園開始進行垃圾分類宣傳。豫強公司攜手濱東社區、青龍物業,利用周六日時間,在濱東花園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大型宣傳活動,在小區入口設置大型宣傳欄,在每個單元電梯張貼告知書,在花池綠地設置「垃圾分類」公益宣傳牌36塊,組織人員上門入戶發放垃圾分類告知書、宣傳冊5000份,在主要道路兩側懸掛「垃圾分類」宣傳牌,全方位營造垃圾分類氛圍。

小區人多,難免有居民不了解情況,錯過了投放垃圾時間,拎著垃圾找不見垃圾桶,就將垃圾往果皮箱裡塞,公共場所的果皮箱經常被塞滿了各類垃圾,物業和第三方積極想對策,臨時撤掉果皮箱,等居民習慣分類了再恢復。居民們想扔個冰糕棍沒處扔,又急著找物業,這些情況物業和第三方都在了解。

讓他們欣慰的是,實施效果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張國華說,本來以為實施起來會很困難,但是結果超出預期,大家對垃圾分類都很熱情。大多數居民都很支持。

說到成效,第三方負責人師經理舉出了準確的數字,沒有實施垃圾分類前,濱東花園一天要產生5噸垃圾,實施垃圾分類後,小區一天產生其他垃圾3噸半,可回收垃圾約一噸,20%的垃圾被減量,被再利用。

居民們也明確感受到了小區環境的變化,居民陳女士說:「以前垃圾桶跟前,臭水橫流,蒼蠅亂飛,現在垃圾桶擺出來也是乾乾淨淨的,地面一天衝洗兩次,一點髒東西都沒有,過了投放垃圾的時間,垃圾桶被撤走,整個小區變得更好了。」

當晚7時許,記者即將結束採訪時,一位督導員說了一句:「看,小店區環衛局王局長又來了!」他稱,從7月18日起,王局長天天過來。

小店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局長王合心一個人步行進入了小區,在採訪中他表示,8月1日,小店區濱東花園、平陽景苑和迎澤區的省商務廳宿舍同時啟動了垃圾分類試點,垃圾分類的主要做法與濱東花園相同,目前都在對這一模式進行不斷探索完善,他還舉例說,現在已經發現下午6時開始投放垃圾,對於上班居民來說有點早,下一步他們計劃調整時間,將投放時間延長,也有可能會根據季節不同,設置冬季、夏季不同的垃圾投放時間。

「我們想找的是一種有可操作性的垃圾分類模式,政府在和百姓一起努力創建我們美好的家園。施行垃圾分類並不是為難百姓,我們想通過這種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垃圾處理方式更好地服務於百姓。」王合心還表示,等試點經驗成功了,今後會在更多小區逐步推行,讓更多市民參與進來。

8月6日,太原市城鄉管理局副局長時中瑛談及太原市試點垃圾分類的工作時,對小店區濱東花園、平陽景苑的實施情況也給予了肯定,稱讚「效果不錯」。記者隨後走訪了平陽景苑,正如環衛部門負責人所講述,濱東花園和平陽景苑是兩個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小區,一個是封閉式的居民小區,一個是開放式的涵蓋商業、餐飲、居住等多樣化的綜合性片區,統一的「4+2」垃圾分類模式在不同類型的片區試點,摸索總結出的路子將為太原下一步的垃圾分類全面推廣提供寶貴經驗。

—————————————————————————————————————————————

我們在尋找中國地產多元轉型的獨特故事與視野,尋找引領中國地產創新與發展的力量。

窄門之中,求索寬路。在金梧桐國際文旅產業峰會,我們將通過觀察、記錄和對話,讓文旅與地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8月23日,金梧桐國際文旅產業峰會落地北京。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讓我戒掉了珍珠奶茶,其實垃圾分類沒有那麼複雜
    最近垃圾分類頻頻成為熱點,小龍蝦的黃是什麼垃圾?小龍蝦的殼是什麼垃圾?小龍蝦的肉是什麼垃圾?沒有喝完珍珠奶茶該怎麼分類回收?今天小編就為您準備了幾招,幫你徹底分清這些「複雜」垃圾分類,其實很簡單!小龍蝦,龍蝦殼,龍蝦頭,龍蝦黃,龍蝦肉都是屬於溼垃圾!
  • 浦江農村試行垃圾分類城市化
    原來,該村依照城區垃圾分類的做法,已經完成「撤桶設點」,只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隔壁保留一個垃圾分類投放點,並採用與城區相同的「兩定四分」法收集垃圾。   「以往,農村居民挨家挨戶都有可爛和不可爛的兩個垃圾桶,由保潔員統一上門收集垃圾。從最近一個多月的情況看,在農村試行『兩定四分』法,可以進一步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群眾的參與度和村居環境的整潔度。」
  • 廈門公寓試行垃圾分類獎勵制 或直接減免物業費
    原標題:特房海景公寓試行垃圾分類積分獎勵制 有人建議直接減免物業費廈門網(微博)訊 (文/圖廈門晚報(微博)記者謝雨真通訊員李文林)湖裡街道特房海景公寓曾在2013年底做過一次垃圾分類嘗試,不過由於當時末端設施還未建成,最終宣告失敗。
  • 啥是廚餘垃圾?太原市民傻傻分不清!
    太原濱東花園小區是我市首個推行垃圾分類的示範小區每天7:00到9:00和17:30到20:30據小店區環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沒有實施垃圾分類前,濱東花園一天要產生5噸垃圾,實施垃圾分類後,小區一天產生其他垃圾3噸半,可回收垃圾約一噸,20%的垃圾被減量,被再利用。
  • 不複雜!深圳垃圾分類與上海不同住宅小區年底前實現「樓層撤桶」
    在市民日常生活的實際操作中,廚餘垃圾就是易腐垃圾,需將廚餘垃圾單獨分出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目前不少市民誤會廚房裡的垃圾就是廚餘垃圾,會把食品包裝塑膠袋、紙盒子什麼的全放進廚餘垃圾桶裡,這樣會造成分類的準確率不高,導致後端分類處理設施無法正常運行。
  • 山西太原: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95%
    北極星固廢網訊:「引入社會化公司,因地制宜實施整街制推進,大大提升了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度和知曉率。」近日,太原市城管局組織各縣(市、區)城管環衛系統現場觀摩生活垃圾分類的開展情況時,副局長時中瑛介紹說,「今年6月起,全省施行《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太原市迅速行動,截至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95%,回收利用率達32%,垃圾減量率達17%。
  • 合肥印象西湖小區進行垃圾分類試點 正確率高達96.49%
    今年以來,合肥蜀山區全面開展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工作。該區印象西湖小區首次試行「四化六定」垃圾分類模式,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居民獲得的積分可兌換生活用品等禮品經過一個多月的探索,該小區垃圾分類正確率由最初的40.67%上升到96.49%。印象西湖小區目前共有居民樓13棟,住戶1700戶,日產垃圾總量峰值可達900公斤。
  • 垃圾分類真來了!長春50個小區、795家機構被安排上了!轉
    距了解,目前長春市 在50個居民小區、795家公共機構和 >9家大型企業 啟動了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投放工作 長春垃圾分類試點 居民小區 長春的試點小區 分類垃圾箱已經安裝完畢
  • 垃圾強制分類第一周 分類垃圾桶和垃圾袋銷量大增
    不過,即使在家分好了類,出門扔垃圾,還要準備好接受拷問。志願者「靈魂拷問」 幫忙分類「這是什麼垃圾?」,這是垃圾分類志願者劉阿姨這幾天逢人便問的問題。上海市靜安區陝西北路上的晶華苑小區共有664戶居民,靠著4名垃圾分類志願者,居民對垃圾分類也越來越熟練。
  • 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劉峰(左)劉峰介紹,全市建成區共有6255個小區(381.96萬戶),截止目前,垃圾分類已覆蓋5513個小區(340萬戶),覆蓋率達到89%以上。
  • 直擊垃圾分類!從小區垃圾房、收集點到廚餘中轉站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11 月 1 日,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來了,上午 8 點多,現代快報記者兵分三路直擊垃圾分類首日小區居民分類情況。對於早已建起垃圾房的小區居民來說,分類已經駕輕就熟;剛剛撤桶並點的小區也有指導員全程 " 教學 ";廚餘垃圾有了專車從小區到中轉站。
  • ...就上門,回收垃圾還教分類 上海這個小區有輛「網紅」垃圾短駁車
    「你說上門回收垃圾,居民讓你順便帶個乾濕垃圾下去有沒有,那肯定有,但從一開始很多居民這樣做,到如今很少居民這樣做,大家的觀念在一步步地改變。」楊現明說,小區自從5月推行垃圾分類定點投放以來,垃圾短駁車是作為「補短板」手段出現的。
  • 南京垃圾分類來了,64個小區和101個單位先試試
    4月16日,南京市新聞發布會說了以下三件事:1目前,《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正在市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草案提出的垃圾分類重要制度措施,是否科學合理和切實可行,需要經過認真的分析評估。為此,全市選取了64個小區和101個單位開展先行先試。先行先試的情況如何?
  • 特房海景公寓試行垃圾分類積分獎勵制 有人建議直接減免物業費
    目前,小區內各項硬體設施已經布置完成,不同垃圾由相應運輸車輛裝載直運,真正實現了垃圾分類貫穿整個流程。現在,小區正在研究制定積分獎勵規定。  組織參觀垃圾處置流程打消居民心中疑慮  2013年底,特房海景公寓是與一個環保組織合作進行垃圾分類嘗試,他們挨家挨戶發了一體兩分式垃圾桶,用於裝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
  • 如何區分幹垃圾和溼垃圾?垃圾分類指南、包括哪些
    僅垃圾桶,就開始了一場全民battle:有的市民就地取材,用夾子將垃圾桶改造成有多個分類的垃圾桶;有的市民直接購入了標註清晰、簡單明了的四色分類垃圾桶;有的市民做了功課,購買了懂得「乾濕分離」的垃圾桶,蓋子邊緣隱藏式的矽膠PP密封條防止臭味散發出來……  而對於溼垃圾的處理,很多「想偷懶」的人看中了廚房食物垃圾處理器,價位從1000元到4000元的都有。
  • 垃圾分類樣板小區是如何煉成的?
    幾天後,執法人員檢驗整改情況時,發現市民垃圾分類不準確、整改不到位,便前往物業管理處約談物業管理責任人,督導落實整改。據街道環衛站介紹,由於臺帳沒有設立、宣傳培訓不及時、垃圾混合交運等行為,已被發出整改通知書。居民生活垃圾混合投放、小區垃圾分類設施設備滯後、分類工作與新建小區不匹配現象,成為街道重點關注問題。
  • 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人人都清楚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但在實施過程中,進展卻不盡如人意。如何引導市民更高效地分類,各地紛紛出臺了各種方法,其中,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不得不提及。這種在國際上已普遍使用的模式,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也已經廣泛推廣。 6月5日,蘭州高新區率先在全市試行了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模式,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日前探訪了試點小區國泰嘉園。
  • 市民分類投放垃圾可積分兌換日用品
    宿遷網訊 (記者 高雲龍 實習生 李梓睿)「1個易拉罐積5分,一個麵粉袋積8分,1公斤廢報紙積120分,只要打包後貼上二維碼標籤,投進這再生資源回收櫃裡就行,積分能兌換手機充值卡和食用油、洗衣粉等日用品。」體驗一周後,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御庭世紀小區居民彭冬華已熟練掌握e資源垃圾分類全流程。
  • 垃圾分類成老舊小區「新時尚」!提醒:大骨頭、貝殼等屬於其他垃圾
    在入戶家庭,垃圾分類指導員現場講解了「兩桶一袋」的投放方法。按照住建部「四分法」,垃圾分為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4個類別。龍華區在試點小區添置收集標準容器,張貼分類標識,方便居民準確投放,同時抓好分類清運和處理,使分類垃圾全部得到規範化處置。
  • 龍泉苑小區喜獲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龍泉苑物業是在望泉寺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辦物業,作為垃圾分類責任人,龍泉苑物業在龍泉苑小區聚「黨組織、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三方合力實現回遷社區共治共享的新模式下,固化小區「黨建+物業+居民」垃圾分類運作模式。由村黨支部組建業委會,依託村黨建協調委員會,建立居民議事廳。黨支部書記召集黨員、群眾、物業公司,共商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黨員帶頭,帶動居民共同踐行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