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包括遊、玩、吃、住、購、樂在內,外出旅遊度假,回家的時候都要帶些當地知名手信特產,與朋友、同事一起分享。今年國慶假期,肇慶接待遊客280.5萬人次,這些遊客回家的時候都帶了什麼呢?排名靠前的有以下這些。而肇慶知名旅遊手信特產評選大賽也即將開幕了。
1.裹蒸粽。肇慶最知名的特產名吃,幾乎與肇慶的城市品牌排同一位置。對於普通的肇慶人來說,「粽」是走遍萬水千山也難忘的故鄉美食。肇慶人總是說:「阿嬤包的粽最好吃。」其實,就是唇齒間的故鄉記憶,是燙貼腸胃的故鄉溫暖,是揮之不去的故鄉情結。肇慶裹蒸粽既是一種普普通通的家常食品,也是享譽粵港澳的傳統風味。外界曾有「不吃裹蒸等於沒來肇慶」一說。
2.端硯。地理標誌產品,即使不練書法的人都知道端硯。端硯與徽墨、湖筆、宣紙並稱「文房四寶」,在我國四大名硯中,端硯最為著名,它的石質堅實而潤滑,研出的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
3.文慶鯉。產於肇慶市鼎湖區沙浦鎮文塱,整個「文慶塘」只有七百畝水面。一年漁獲約兩至三萬斤左右。相傳此塘的水質非同一般,只要將文慶鯉魚苗放到此塘中養殖,一年左右後便「身嬌肉貴」,因為塘中除了獨特的水質之外,土質也是非常適合文慶鯉的生長。
4.封開油慄。封開聞名已久的堅果特產,1988年更被評為廣東省優質水果品種。油慄樹冠開張,果實總包刺短而疏、殼薄、飽滿。2006年「封開油慄」產品被國家認定為綠色食品,封開縣成為「中國油慄之鄉」。
5.封開杏花雞。由於當地農民將其放養於溪邊竹林下,或山上松樹下,常以野草蟲蟻餵食,因此它有三大特點:兩細、三黃、兩短,即:頭細、骨細;嘴黃、毛黃、腳黃;身短、頸短。杏花雞肌肉豐滿,脂肪分布均勻,無論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樣嫩滑鮮甜,尤以白切最佳。
6.廣寧竹芯茶。茶色澤金黃,香味四溢,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醒酒的特效。據傳包公斷案憂勞成疾,飲廣寧鄉進獻的「竹芯茶」而茶到病除,精神清爽。廣寧人為紀念包大人,又將「竹芯茶」命名為「青天茶」,流傳至今。
7.懷集六十日黃菜。六十日黃菜因其從播種到採收僅兩個月,故稱六十日,採收後經曬、泡、榨,然後清洗進行醃製無需任何添加劑,經醃製,色澤金黃,鮮嫩可口,煮、炒、煲均可,夏天煲湯可消暑解渴,具有開胃消滯作用。
8.四會沙糖桔。沙糖桔是四會傳統土特產,又是柑桔類的名優品種,因其味甜如沙糖故名,其鮮美而極甜,無渣,口感細膩,實為極品!2001年,四會市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柑桔之鄉」稱號,四會市沙糖桔被評為「中國名優果品」。2003年沙糖桔、貢柑兩個品種獲得國家質監總局認證的「原產地標記」。
9.七星劍花。因它產於市郊七星巖,故名七星劍花。七星劍花卻與眾不同,它喜好生長在沒有水份、沒有土壤的七星巖懸崖峭壁之上。七星劍花屬仙人掌科,莖狹長,三稜有節,狀如節鞭,向四處蔓延,一節一節地向上攀登。這種植物在夏天開白花,日閉夜開,因而又有神仙劍花之美譽。
10.四會茶油雞。廣東肇慶四會市美食特產,到了四會不可不試,吃的地點多在貞山景區附近,是雞中上品。
11.賀江大米。封開賀江邊出產的大米煮出的米飯鬆軟適中,油而不粘,香氣馥鬱,隔夜如鮮。深受消費者喜愛,更有「煮飯狀元貢,食飯唔使餸」的美譽。
12.德慶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
13.羅董牛肉乾。封開縣羅董鎮的牛肉乾品質極佳,營養豐富,味道一流。原料只能是羅董鎮特有的黃牛肉,在經過多種工序製作而成牛肉乾,可通過紅燒、燜煮、炒、蒸等烹飪方法製作成各式美味佳餚。
14.德慶竹篙粉。德慶縣頗具特色的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系。其特色是美味爽口、芡汁獨特,口感顯著區別於普通河粉,且需放竹篙掛晾而得名。
肇慶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明珠,物華天寶,物產豐饒,各縣(市、區)均有自己的名優特產與旅遊手信。目前,為進一步宣傳推廣肇慶旅遊資源,弘揚旅遊文化,打造肇慶特色旅遊商品,肇慶也舉辦最佳肇慶手信評選活動,面向社會徵集具有肇慶地域、人文歷史或景區(點)特色的手信,評選出一批最佳肇慶手信,讓肇慶文旅產品「走紅」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