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肇慶的裹蒸粽,讓你吃到忘記談戀愛

2020-12-25 晨曦中奔跑的瑛
裹蒸粽

大凡美好的往事都與美食有關,這是人的天性?還是我的獨家記憶?

在廣州念書時,我們學樣後門有一家肇慶裹蒸粽店。一年四季煙霧氤氳的小店裡,一個佝僂著身體的阿婆不停地熬煮著。一元錢一個碩大無比的裹蒸粽,足以把人吃撐。她的生意很好,許多學生到了飯點,情願不去食堂點餐,也要跑到這個旮旯角吃一個這樣的粽子。但因為我對粽子天生不感冒,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光顧這家小店。

我打小不愛吃糯米,粘乎乎的,吃兩三口就膩。那時候,食材有限,粽子永遠只有一種純糯米口味,母親包得再如何精美,都勾不起我食用的欲望。潛意識裡,我以為,粽子只不過是箬葉包的糯米飯而已。

等我吃了肇慶的裹蒸粽之後,我才知道,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那時候的我,初中畢業就出來讀書,根本不懂得規劃人生。讀書,對於我來講是最容易不過的事,無須多努力,輕輕鬆鬆全優。於是把大好的青春年華全用來刷武俠小說,金庸、梁羽生、古龍,三大名家的作品,我幾乎全部看過。看武俠小說看得暈天黑日,我自然「深受其害」,認為將來的那個他一定要武功蓋世駕七彩祥雲而來。除了武俠,就是吃吃喝喝,迷迷糊糊,學生時代的花前月下,幾乎與我絕緣。

最後一學年,新開了一門課程——計算機語言。九十年代這可是最時髦的課程,可對於我來說,電腦是什麼都不知道。這門課程學得我一頭霧水。考概念還好,我超強的記憶能力基本能讓我穩妥過關,可一考編程,我就束手無策。

那天晚上,為了完成教授布置的一道編程題,在微機室我苦戰兩三小時無果。苦惱之極。我不得不去求助擅長計算機的一個男生。那小子,居然不是立馬教我如何做題,而是告訴我,他餓了,要我請他吃學校後門的裹蒸粽,然後才有靈感著手從何開始。

沒有辦法,求人辦事,只得低頭。與他跑到後門,叫肇慶阿婆剪了一個粽子,塞給他,叫他趕快吃。他剝了粽葉,自己卻不吃,雙手捧到我嘴邊,要我吃一口。我想也沒想,就著他的手邊就吃了一口,嘿,還真好吃呢。不行,還得吃第二口,第三口。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他一直雙手捧著,餵我吃完了整隻粽子。

我居然忘記,是給他買的粽子呢,他一口都沒吃。我忒不好意思,趕緊叫阿婆又剪了一個。他吃得那叫一個歡快,仿佛撿到寶。後來,那兩個粽子還是他自己付的錢。我們回到微機室,說來也奇怪,吃了粽子的我有如神助,他隨便講幾下重點,我就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三下五除二就把題目給解了。

自那以後,我也愛上了肇慶阿婆的裹蒸粽子,隔三差五,跑去擼一個。

裹蒸粽,以糯米、脫衣綠豆、豬肉為主。豬肉選用肥瘦相間的新鮮五花肉,用鹽、油、麯酒、芝麻醃製。外用本地特有的柊葉、水草包裹。在模具中交錯鋪疊三到四片柊葉,舀一勺糯米、一勺綠豆、一兩件五花肉,再來一勺綠豆、一勺糯米,把柊葉摺疊包緊。而後用兩根水草「田」字形綑紮成,其形酷似埃及金字塔。再熬煮持續8至10小時。打開熱氣騰騰地肇慶裹蒸,柊葉的香氣撲鼻而來,糯米化為無骨的綿滑,五花肉已變成晶瑩一片,只為了迎接一頓歡愉的舌尖快感。

畢業回到家,我無數次向母親描述我在學校吃到的粽子,於是母親也改良了她的配料,各種口味經母親幻化,紅豆、蜜棗、豆沙、鹹蛋黃、五花肉,粽子成了我喜歡的食物。

一次同學聚會,那個陪我吃第一個肇慶裹蒸粽的男生坐在我旁邊,問起我,還記不記得那晚上的事。我說,自然記得了,那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粽子呢,感謝他開啟了我的粽子情結。他卻告訴我,那時候他暗戀我,以為餵我吃了一個粽子之後,會有進一步的發展,沒想到我一心一意只曉得吃粽子,臉不紅心不跳。

有肇慶的裹蒸粽,還要談什麼戀愛!

相關焦點

  • 肇慶獨有的美食,裹蒸粽又香又好吃,讓你回味無窮
    在我們中國會在農曆的時候過端午節,在那一天就有一個很重要的儀式就是要吃粽子,以此來紀念屈原。而且因為南北口味的不同以及地區人們的口味也不同,所以粽子的種類越來越多了。但是現在我想給大家大家介紹的裹蒸粽並不是粽子的一種,雖然它的外形也和粽子非常相似,而且名字中也有一個粽字,但是它和粽子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它是肇慶所獨有的一種特產,當然也是傳統節日的一種食俗。但現在我們在肇慶的大街小巷上都可以看到有裹蒸粽賣,而且種類繁多,價錢也有很多種。一般3塊錢到十幾塊的裹蒸粽都有,當然價錢不同,裡面的餡料也有所差別。
  • 裹蒸粽
  • 裹蒸粽:地道的廣東肇慶美食
    肇慶特色裹蒸粽  裹蒸粽就要說廣東肇慶的了,它可是最出名的,用的是特有的冬葉、芒葉(這裡的芒葉不是芒果樹的葉子,而是一種多年生大草本植物葉子細長鋒利,秋天開花,黃褐色)、水草來裹個大大的粽子,所以又叫裹蒸粽。
  • 青色裹蒸粽
    說起粽子,少不了嶺南肇慶特產裹蒸粽。上乘的裹蒸粽製作嚴謹,無論是選料、分量,火候等都非常講究,粽葉用的是冬葉,扎粽的草繩都是採用肇慶當地的水草,比一般的水草要堅韌得多。吃法也具特色,肇慶人通常是將熱氣騰騰的粽子從鍋裡取出之後,拆開粽葉,加入切細碎的芫荽、蔥和炒香的芝麻,再加上少許的土榨花生油和醬油。一口粽子一口白粥共食,確有風味。
  • 肇慶裹蒸粽,是廣東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端午節快到了,粽子飄香。被大家所熟知的端午習俗有賽龍舟、掛艾草等,但最被廣為流傳的就是食粽子啦。小編作為正宗吃貨一枚,說到端午食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美味的肇慶裹蒸粽啦。在廣東肇慶,裹蒸粽可是最出名的傳統美食。
  • 清香撲鼻的「裹蒸粽」,傳統手工製作延續至今,你了解多少?
    如果是提到廣東肇慶,那麼當地最有名的肯定就是肇慶的裹蒸粽了。當地的人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吃裹蒸。而且當地的裹蒸可是非常重的,一個差不多有一斤左右,主要的原料是糯米,脫皮的綠豆和豬肉,而且製作的時間非常的久,正宗的做法需要最少七八個小時,做出來以後入口即化,非常的清香。
  • 裹蒸粽的特色
    裹蒸要數廣東肇慶裹蒸最出名,用的是本地特有的冬葉、水草來裹個大大的粽子,所以又叫裹蒸粽。逢年過節端人素有喜食裹蒸的習俗。肇慶裹蒸是粽子中的一種,用料、包製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裹蒸與粽是不同的。特點肇慶裹蒸粽三大特點:第一,一般粽子,用竹葉包製,呈四面三角形,而肇慶裹蒸粽用肇慶特產冬葉包製,呈枕頭狀或四角山包形。第二,主要原料糯米、綠豆和肥豬肉,其比例為10:6:4。包製好,未經蒸煮的裹蒸一般一隻約0.5千克。
  • 岑溪小吃裹蒸粽:一份值得回憶的味道
    在岑溪,有一味小吃,伴隨著好多人從小時候到長大,幾十年間,小店的位置在變化,周圍的事物在變化,但是它的味道始終不變。粽葉的清香撲鼻而來,粽葉的綠色浸入粽子,呈現在顧客面前的是一隻色、香、味、形的裹蒸粽。唐代詩人孫元晏就曾作詩《齊·明帝裹蒸》讚揚裹蒸粽的美味:至尊尊貴異人間,御膳天廚豈等閒。惜得裹蒸無用處,不如安霸取江山。相傳裹蒸粽始於秦代,最早作為農民田間勞作的乾糧,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是最讓人們感到溫馨的食物,如今做裹蒸粽最出名的地方就是廣東肇慶,家家戶戶逢年過節幾乎都會做。
  • 「食」話實說 | 肇慶裹蒸粽:隱藏在時光深處的粽香
    當你嘗過肇慶的裹蒸粽後會發現其它粽子早已是浮雲一片碧綠,一縷清香,一根草繩,包裹了傳承千年的味道。從漫長的歷史中一路走來,裹蒸粽承載了肇慶這座文化小城千百年來的舌尖記憶,溫暖了無數肇慶人的鄉愁,幸福了無數家庭的團聚時光。據《南史》記載:「太官進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畫之,曰:『可片破之,餘充晚食。』」
  • 肇慶,除了七星巖,還有各種美食,撩吃貨帶你去尋覓
    廣東肇慶的七星巖因為造型別致,很多人慕名而來,就為了遊覽肇慶的山山水水。肇慶的鼎湖山和七星巖都是值得去遊覽著名景點,七星巖下的星湖遊覽的人也很多。你知道肇慶除了景點,還有哪一些特產美食嗎?今天阿撩就帶你了解一下肇慶的獨特風味吧!
  • 廣東肇慶雖然是以旅遊出名,但好吃的也太多了吧!
    肇慶是一個山多水多的美麗的城市。同時肇慶的美食也是不少的。如果你聽說過肇慶,那你一定聽說過肇慶的裹蒸粽吧。裹蒸粽是肇慶的特產,是一種特別大的粽子。如果你來肇慶的話,你是一定要品嘗一下裹蒸粽的。嘗過之後,如果你覺得還不錯,也可以買一些回去給家人或者朋友吃一下。肇慶除了裹蒸粽之外,還有一種西米粽也非常出名。西米粽是用西米做成的粽子,裡面一般包的是豆沙餡。大家都喝過西米露吧,但你一定沒有吃過西米粽。
  • 廣州兩小時生活圈舌尖上的肇慶讓你吃過翻尋味
    掃描小程序碼可了解更多線路詳情專題距離廣州兩小時車程的肇慶美食眾多,裹蒸粽、竹篙粉、狀元豉油雞等傳統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市民慕名前來。其中,裹蒸粽是當地極具代表性的美食,肇慶的裹蒸粽最大的特點就是實在,傳統的肇慶裹蒸主要原料為糯米、綠豆和肥豬肉,還可加入冬菇、鹹鴨蛋黃、臘腸等,食材豐富。剛出爐的裹蒸粽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嘗起來糯米綿滑,讓人愛不釋手。另外,肇慶還是一個趁墟的好去處。在高要白土鎮每逢墟日上午8時起,商販、村民陸續雲集千米長左右的路段,商販吆喝,商品各式各樣,一整條街非常熱鬧。
  • 肇慶著名傳統小吃,明明長著粽子模樣,專家卻偏說「裹蒸不是粽」
    又到端午,粽子飄香。端午紀念屈原吃粽子,自古以來便是中國人的習俗。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節日民俗也大不一樣。就拿粽子來說,東西南北的粽子五花八門,各不相同,特別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新潮粽子」也層出不窮。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的是廣東肇慶的裹蒸粽。
  • 舌尖上的肇慶:這麼多特色美食,你吃過哪些?
    提到肇慶美食,你腦海中想到的是不是裹蒸粽?嗯哼,裹蒸粽的確是肇慶的特色美食之一,但是除了它,肇慶還有很多美食呢!肇慶裹蒸粽裹蒸粽,是肇慶的傳統特色小吃。肇慶人制裹蒸粽非常講究,一要選用具有色綠、葉香、防腐的冬葉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選用上好糯米和當年綠豆; 三是做餡的豬肉以肥瘦相間的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麯酒作調料,以使餡味醇香、肥而不膩。製作過程中,需先將浸泡過的糯米和綠豆沙、豬肉餡等用模具包出有稜角的裹蒸來;然後把裹蒸放到鍋裡用明火煲煮十個小時以上,直至糯米、綠豆、豬肉完全融合為止,吃起來香糯醇厚,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 廣東肇慶最佳的6種美食,每一種都津津有味,來看看你吃過幾種?
    大家好,我是尋食小哥:廣東肇慶最佳的6種美食,每一種都津津有味,來看看你吃過幾種?同時,肇慶地貌主要以中低山丘陵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夏溫暖多雨,秋冬氣溫適宜,自然資源特別豐富。當然,肇慶不僅氣候適宜,自然資源豐富,其境內的各種美食和小吃也數不勝數,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廣東肇慶最佳的6種美食,每一種都津津有味,來看看你吃過幾種?
  • 傳統裹蒸粽,香甜軟糯,一口一個超過癮
    傳統裹蒸粽裹蒸是肇慶特色食品,類似粽子卻非粽子,無論其色、其香、其味。包裹蒸,按環節的精心,可稱之為「藝術」,按工序的繁複,可稱之為「工程」這就是一項「藝術工程」。並不是所有的粽子是裹蒸粽,只有這種像金字塔形的粽子是叫裹蒸粽。
  • 國慶假期遊客離開肇慶都帶了什麼手信特產?除了裹蒸粽還有這些
    旅遊包括遊、玩、吃、住、購、樂在內,外出旅遊度假,回家的時候都要帶些當地知名手信特產,與朋友、同事一起分享。今年國慶假期,肇慶接待遊客280.5萬人次,這些遊客回家的時候都帶了什麼呢?排名靠前的有以下這些。而肇慶知名旅遊手信特產評選大賽也即將開幕了。
  • 肇慶裹蒸粽真是與「粽」不同,不只是宮廷貢品這麼簡單!
    小編作為正宗吃貨一枚,說到端午食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美味的肇慶裹蒸粽啦。在廣東肇慶,裹蒸粽可是最出名的傳統小吃。肇慶人制裹蒸非常講究。一要選用具有色綠、葉香、防腐的柊葉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選用上好糯米和當年的綠豆。三是做餡的豬肉以肥瘦相間的為上乘。
  • 你知道裹蒸粽的做法嗎
    超級大,一個粽子三個人都吃不完,一般最小也是0.5公斤以上。 2. 一般粽子呈四面三角形,而裹蒸粽呈枕頭狀或是四角山包狀。 3. 粽葉是採用肇慶特有的冬葉,屬涼性陰生植物,含豐富的葉綠素,生長於山谷、溪澗之間。上好的當年去殼綠豆是果蒸的獨有配方,綠豆和糯米的比例是1:1,或者1:2。 明火煲煮時間長,要10至12個小時,直至糯米、綠豆、豬肉完全融合為止。
  • 來肇慶旅遊吃什麼,遊客都說西江河鮮絕對不要錯過
    浩浩蕩蕩的西江水從廣西進入廣東的首站就是肇慶市封開縣,向東流經肇慶至佛山三水的思賢滘與北江相通後進入珠江三角洲網河區。西江水造了肇慶西江河鮮的豐富與美味,成為了肇慶美食的首道美食佳餚。來到肇慶旅遊度假,一定要品嘗西江河鮮,要不就不算到了肇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