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不走尋常路,好呷的瓜哥,把沅江人用來當早餐的「陽羅面」做成了夜宵小食,還將肉湯捨去,以炒碼為形式做出了風味獨特的「幹拌陽羅面」。
牛肉、鱔魚、腰子及辣椒炒肉,僅僅4個炒碼的無名小攤,竟日銷近800多碗,名氣更是大到長望瀏寧的食客都趕到沅江,只為呷上一碗瓜哥親自炒碼的幹挑陽羅面。
2016年,從沅江來的「瓜哥麵館」,跨越了109.6公裡,紮根在了長沙最熱鬧的夜宵區————四方坪。
誰也冇想到,這一碗看似簡單普通的手工面,不僅獲得了不少廣電主持人的慕名而來,還讓呷習慣了鹼面的長沙食客,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並且,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這種以炒碼為主的幹挑陽羅面,竟在長沙人的夜宵江湖裡,佔據了一席之地。
緊接著,瓜哥麵館趁勢而起,一路美味蔓延,又將第二家品牌店開在了河西嶽麓區望城坡街道三裡壠小區28棟
「無論是在沅江或長沙,我都是掛自己的名字,其一,是當初開無名店的時候,食客自己喊出來的;其二,敢把自己名字掛招牌的館子,肯定對自己的產品信心十足。」
對於瓜哥本人而言,全面升級後的瓜哥麵館,從環境到口味上受到了很多食客的好評,最重要的是離汽車西站僅僅幾百米的銀杏路,這裡也是生活在河西的長沙人最喜歡來的夜市一條街。
「酒香不怕巷子深。味道好,自然有人尋過來呷。沅江的陽羅面,養在深閨未人識已太久了,這麼好的食材就應該得到廣大食客的知曉與認可。」
瓜哥麵館之所以這麼受食客追捧與喜愛,關鍵就在於瓜哥用的原材料,是來自沅江陽羅洲鎮上的一種手工面。
「這種麵條沒有辦法批生產,還備受溫度的變化,易受潮發黴或生蟲,所以當地人從不售賣,都是自己家拿著收成的小麥去兌換,僅供家裡食用。」
在陽羅洲鎮的一家麵條廠,我們親眼目睹了陽羅面的整個製作流程,從食材到製作工序,真是簡單到令人有些詫異。
食材僅僅只用了麵粉、水與少許鹽;製作過程以和面、搓面、上面、曬面、收面、切面等六道工序。但看似簡單的陽羅面,每個環節卻考驗著手工藝人的經驗與技法。
「晾曬後的陽羅面,細長白淨,味道鮮軟又韌性十足,我們沅江人都愛呷。其最普通的做法,就是打個荷包蛋湯,我們這裡喊清水面。但最好呷的還是幹挑。」
2018年,沅江市政府已將手工陽羅面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與「沅江蘆筍」一同排名。
在沅江人眼中,這種以傳統手工技藝所製作而成的食品,是伴隨洞庭湖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形成的歷史產物,更是充分展示了沅江人多元化的文化創造力。
據說,長沙好呷的麵粉鋪、盒飯店都是美團、餓了麼、滴滴打車、計程車等這些從業人員挖掘出來的。
並且,像他們這種下力的勞苦人,雖然吃的是粗茶淡飯,但對於口味與食品安全也有自己的追求。
呷得飽還要呷得好,麵粉鋪一般都成為他們的首選食堂,但在瓜哥麵館呷粉呷面,你會時不時看到有外賣小哥或的士師傅,匆匆點上一碗雪花米粉或幹挑面做早餐或午餐。
「呷飯是天大的事,特別是對於這些做勞力活的人來講。不呷飽,哪來的精力對付這一天的奔波勞累。」
都是都市裡的追夢人,熱心腸的瓜哥在店內設定了一個專門製作了一款「雪花肉米粉」,來給這些從業人員的優惠選擇,價格只需6塊錢一碗,呷不飽還可以繼續添份量。
選用這種脂肪沉積在肌肉纖維之間的豬頸肉,肥瘦間隔,鮮嫩多汁。僅僅只是熬煮,雪白如花的碼子,清淡鮮香,無任何油膩感,特別是熬夜班的的士師傅呷一碗這樣熱氣騰騰的米粉,對睡眠特別有幫助。
瓜哥的幹拌陽羅面看似簡單,其實是美味的一種境界。簡單卻不代表隨意,用料無須繁複,但炒碼子的過程十分講究。
「下午四點多,新鮮採購的原材料,要及時處理。如果原材料不夠新鮮,寧可今天不出這個炒碼。從好呷鬼到大師傅,餐飲行業教會我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凡事都要親力親為,細節決定一切。」
雜醬、腰子、牛肉、財魚、鱔魚、蘆筍、臘腸、雞蛋肉絲、辣椒炒肉.8款油碼,要是你呷得還不夠韻味,拍拍瓜哥的肩膀,他立即給你端上一碗「雙拼」。
但,稍微仔細一點的食客,就會發現瓜哥有蠻「摳」,每份乾拌麵僅夠剛剛吃好,卻不會有讓人吃到撐的地步。並且,有食客看著這比臉還要大的碗,總忍不住要質問幾句。
「這個裝陽羅面的碗是我特意找師傅定做的,除了碼子與麵條的比例要正,陽羅面真正想好呷,更在於一個字:拌。麵條放多了,碗小了,根本拌不動。另外,碼子加太多,呷到最後會覺得很鹹。」
嗯,少呷多滋味,眼前這碗不放任何配菜的幹挑陽羅面,端上桌就要趁熱快速攪拌,讓油碼清清爽爽地粘附在麵條上。
吸溜入口,香味自然滿喉,在唇齒的咀嚼下,彈牙和勁道讓我們感受到沅江陽羅面的快樂。
當然,店內的靚湯不能錯過,多加一塊錢,師傅就會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銀魚湯。
這種以筒子骨加牛骨熬出來的靚湯,用來搭配幹挑面再合適不過了。一碗清澈的湯下肚,讓人舒服地仰起了頭,對著天空打了一個響亮而滿意的飽嗝。
推陳制新又有豐富的經商頭腦的瓜哥,在夏天來臨之前,推出了涼菜啤酒配火鍋煮陽羅面。
當長沙人的熱鬧碰上沅江人的好呷,在24小時不打烊的瓜哥麵館,有不少老口子會點上一份腊味火鍋煮麵或口味蝦火鍋煮麵,就著一些下酒的涼菜,一直呷到天亮。
甄缽端上桌,煮得噴噴香的筒子骨爆頭蝦與腊味土菜,在夜晚顯得格外誘人,一時之間成為長沙人飯桌上必點的菜餚。
「好多人呷小龍蝦,都沒有韻到味。拿筒子骨燉出來的小龍蝦,滋味本身就足。另外,好酒的食客也可以點一份腊味火鍋面,口味重,腊味鮮,呷得滿嘴噴噴香哩。」
嗯,在啃乾淨龍蝦或撈乾淨腊味的甄缽裡,還能看見剩下的碎肉濃湯,夾一筷子快煮後的陽羅面進去,麵條與煮爛的紫蘇、碎肉混為一體,一味三鮮,爽滑細膩,讓人大呼過癮。
在飯桌上與瓜哥暢談,從言語中能感受到此人不僅具有細膩的觀察力及大膽的創新思維,但在製作工序上又十分嚴謹且有些苛刻,既善於炒碼翻新,又恪守謹厚勤勉的經營之道。
如今,這樣一碗24小時不打烊的幹拌陽羅面,既有沅江人最日常的市井滋味,又融合了長沙人愛熱鬧的夜宵生活。
店名:瓜哥麵館
地址:長沙市嶽麓區望城坡街道三裡壠小區28棟
電話:0731-84827576
營業時間:06:30-04:00
人均消費:16/人
出品:頭等傳媒·十分傳播
主編:廖美麗
文字:廖美麗
攝影:張賽花
出鏡:皎皎坨
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法律顧問:人和人律所 • 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