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甘肅天水旅遊景點推薦:伏羲城。同祖同脈,中華共祭的地方!
甘肅天水,素有「羲皇故裡」之稱。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就誕生在這裡。伏羲氏是我國原始社會氏族首領之一。伏羲城坐落在天水市中心,4座牌坊尤為醒目,明代建築群古香古色,錯落有致。同樣,商業味道也相當濃烈。城裡賣古玩,字畫,漆器,樂器的店鋪很多,其間夾雜餐飲,娛樂,教學的商鋪,遊走在這方寸之間,體驗古人的生活,也不失為生活的一種樂趣。
2、漢武帝在甘肅設立四個城市,現為三個地級市一個縣級市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漢武帝之前河西走廊曾經被匈奴人佔領。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擊敗匈奴,河西走廊被納入了漢朝版圖。當時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立的四個郡,分別是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並在敦煌設立了玉門關和陽關兩個關口,史稱「列四郡,據兩關」。河西四郡,名字至今沒有變,只是現在變成了甘肅省的四個城市,分別是武威市、張掖市、酒泉市和敦煌市,其中前三個為地級市,而敦煌市為縣級市。這四個城市都歷史悠久,古蹟眾多,非常值得旅遊。從武威向西到張掖市,這裡自然風光秀美奇特,是夏季的旅遊熱點城市。許多遊客會到青海門源看油菜花,其實甘肅張掖也有美麗的油菜花田。張掖最有名的,自然還是七彩丹霞地貌了。丹霞地貌在我國許多地方都能見到,但是張掖的七彩丹霞色彩鮮豔而豐富,堪稱一絕。從張掖繼續向西是酒泉市。其實河西四郡中,武威和酒泉是最先設立的,都成立於公元前121年,十年後的公元前111年設立張掖郡,而敦煌郡設立的最晚,為公元前88年設立。敦煌位於甘肅和新疆的邊界處,是知名的旅遊城市。
3、甘肅這座新興旅遊城市,建市不過50多年,人均GDP卻排省內第一
甘肅是中國西北邊境的重要省份,在古代,這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往往商人把中原王朝的絲綢、茶葉等運往西域,帶回西域各國的特色產品,在這塊土地上長期繁榮起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沒落,甘肅的經濟發展也受到很大影響,在中國所有省份中甘肅的經濟排名都處於下位。近年來,隨著西部開發戰略的推進,西北邊疆這些城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甘肅省內許多城市經濟得到很大改善,特別是省會蘭州,GDP高達2732.9億元,在西北各城市中名列前茅。蘭州作為省會城市,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也是很多人的預料之外。這是嘉峪關市,嘉峪關本來是萬裡長城以西的起點,千百年的歲月裡一直維護著中原王朝的安寧。上世紀50年代,中國在這裡設立了新的工業旅遊城市,並命名為「嘉峪關市」,因此這個城市只建了50多年,是甘肅省比較年輕的一個城市。這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但嘉峪關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令許多人感到奇怪,嘉峪關市GDP達到299.6億元,名義經濟增加42%,人均GDP接近12萬,居全省首位。經濟發展這麼快的嘉峪關市驚人,這西北地區的新工業旅遊城市茁壯成長。
4、甘肅張家川發現戰國墓地,出土60多座墓葬,墓主為戎人首領及貴族
西戎是古代中原王朝對西方各少數民族的統稱,它是春秋戰國時期西戎人建立的國家,大概位於現在陝西、甘肅和寧夏等地區。2006年7月,甘肅天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木河鄉桃源村的馬家塬上,發生了一起盜挖古墓的事件,後來幾名盜墓賊被抓獲,並追回了一批被盜文物。同年8月份,甘肅省考古研究所聯合張家川縣博物館,對盜挖的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前期勘探和發掘,基本確認馬家塬墓地屬於戰國時期,據統計出土金銀器、銅器、陶器、骨器、瑪瑙珍珠等珍貴文物2200餘件。最讓考古專家們驚訝的是,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綠松石珠、瑪瑙珠、僅出土大小不等的漢紫漢藍珠足有上萬枚。所有隨葬車乘顯得富麗堂皇、美輪美奐,其豪華程度為甘肅省首次發現,在中國也極為罕見。據統計,馬家塬墓地自2006年開始共發掘墓葬60多座,從所有墓葬都圍繞著中心墓葬M6的情況和墓葬形制、墓葬的規格以及出土器物等因素綜合分析,該墓地當屬者某位戎王的王族墓地。其族屬與秦人羈縻下的某支西戎有關,墓葬的規格和等級較高,應是戎人首領及貴族墓地。
5、「高考2020」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提前批A段錄取考生3376人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提前批A段的錄取工作接近尾聲,截至今天上午11時,本科提前批A段共錄取考生3376名。在A段錄取的考生中,理工類錄取考生2442名,文史類錄取考生667名,體育類錄取233名,殘障生單招錄取34名。在該段中,「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今年是「強基計劃」實施首年,共有15所院校在甘肅招生,共錄取考生46名,其中北京大學錄取考生8名,清華大學錄取考生11名。此外,該段中,國家醫學定向全部完成招生計劃,共招生1100名;國家免費師範生、地方免費師範生均全部完成招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