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古城,伏羲畫卦第一山,陰陽八卦圖的誕生

2020-12-19 懶遊的故事

也許大家都比較熟悉甘肅的河西走廊旅遊線,例如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玉門關、張掖丹霞、扁都口等等,今天要說的是甘肅東大門的天水市,這裡有伏羲卦臺山上畫八卦的傳奇故事。

農曆十月十八,天水古城的伏羲廟內,正在舉行一場神聖而莊嚴的祭祀典禮。威嚴莊重的廟宇內,供奉著被稱為三皇之首的百帝之先的人文始祖——伏羲。伏羲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先祖,更是華夏兒女心中信奉的神靈。

也是古城人最敬仰的「人宗爺」。儘管姓氏不同,但大家都把伏羲視為共同的祖先。供奉伏羲的香火在晨鐘暮鼓中延續,陪伴古城度過千年時光,

天水古城始建於先秦,明代時,逐漸演變出東關、大城、中城、西關、伏羲城五座城池,形成「五城連珠」的格局。天水以前有古民居2000餘座,古巷數百條,大都是官宦、富豪、名人、學士的故居,多建於明清兩朝。隨著時代的變遷,經過數百年的日曬雨淋及不可避免的人為破壞,到現在只剩伏羲城和西關兩座城池,現存古民居200餘座,這些凝固的建築史已成為天水這座歷史名城的靈魂所在,見證著天水璀璨的文化和輝煌的歷史。

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處的天水古城,是甘肅省的東大門。它北依黃土高原,南靠秦嶺山脈,渭河水穿城而過,四季分明的的氣候,讓古城有著「隴上小江南」的美譽。

古城始建於先秦時期,到了明代,逐漸演變出東關、大城、中城、西關、伏羲城五座城池,形成「五城連珠」的獨特格局。

如今只留下伏羲城和西關兩座城池,成為太水這座千年古城璀璨文化和輝煌歷史的見證,古城人尊稱人文始祖伏羲為「人宗爺」,世代敬奉。

來到天水古城,就一定要去伏羲廟走走。它既是這座城的地理中心,也是古城人的心之所向。幾千年前,就在渭河流域祭祀人文始祖。明代的成化年間,修建了現在的伏羲廟,大門牌坊「開天明道」,開闢了天地,明白了道理。

為了表達對伏羲的敬仰之情,古人按照皇家宮殿的格局,建起了這座佔地三萬平方米的廟宇,它中軸對稱,坐北朝南,共有四進六院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祭祀伏羲建築群。歷代皇帝對伏羲極為推崇,認為伏羲是人類文明的化身,沒有伏羲,就沒有後來的文明進步,所以希望子民都像伏羲一樣非常有智慧。

如果說伏羲廟是人們緬懷羲皇功德,接續華夏精神的殿堂,那麼,古城西北面的卦臺山則是一切故事開始的地方。被譽為「太極顯象無雙地,伏羲畫卦第一山」的卦臺山,海拔1363米,四周群山環列。在山的北麓,古老的渭河水環繞東流,把橢圓形的三陽川盆地一分為二,形成一幅天然的太極圖。

當年伏羲就是在這個山上畫八卦。在中國的遠古傳說中,伏羲是一位部族頭領。相傳,他的部族就生活在卦臺山附近,當時的人們對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一無所知,又因無法掌握自然規律,經常食不果腹。看著人們無助困惑的眼神,伏羲內心十分痛苦,一心想要找尋解決辦法。他就要考慮,怎樣改善人們的生活,擺脫原始的茹毛飲血的時代,找到一個四兩撥千斤的、能夠用一法來代萬法的理論。

為了看清身邊的一切,伏羲經常站在卦臺山的山巔上,仰觀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圍的地形方位,有時還要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有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樣來到了山上,突然發現,這裡的山水走勢,蘊藏著種種玄機。渭河正好在這裡畫了一個S形,把三陽川一分為二,如果在空中俯瞰就是兩個抱著的魚,這就是一個太極圖。這個發現,讓伏羲茅塞頓開,互相依偎的山與水,一剛一柔,一動一靜,原來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相互對立又依存,就像白天和黑夜交替更迭,他把這兩種現象取名為「陰陽」。

伏羲認為宇宙就是由兩個要素構成的陰和陽,他用陰陽演繹宇宙、生命和萬物,他把天、男性和春夏,把動的事物歸到「陽」裡面,把地、女性和水,把靜的事物歸到「陰」裡面,引導人們用陽性來開拓進取,用陰性來退守,來包容萬物、承載萬物,這個概念有了以後,人們就會趨陽避陰,春夏是陽,人們就要開始勞作,秋冬是陰,人們就收藏。這樣,利用了資源,避開了兇險。

順天地而行,是伏羲從宇宙間尋到的啟示,為了普及這個認知,他用一根連續線代表陽,一根斷線代表陰,以此為基礎,創立出八卦圖。他以陰陽圖為中心,每個卦象由三條線組成,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艮為山,離為火,兌為澤,八種意象分據八方,象徵自然界的變化與循環。以乾坤兩處佔據重要位置,代表天地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

陰陽八卦,就想探索宇宙萬物規律的一把鑰匙,以此為基礎,伏羲又草創文字,建立婚嫁制度,結繩成網,發明漁獵工具,教民馴養野獸,讓人類從此擺脫了愚昧,走向文明。

伏羲為了「開物成務」,「開物」就是要找出萬事萬物的理,「成務」就是幫助人們生產生活,成就大業。後來伏羲帶領部落一路遊歷,陰陽八卦的智慧由此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文化的本源,天水古城也有了「羲皇故裡」的美名。

陰陽和合的古老智慧,在這方水土延續千年,而伏羲一畫開天的壯舉,又讓古城人的血脈中多了一份壯志與豪情。

相關焦點

  • 伏羲在天水卦臺山畫卦傳說
    (卦臺山 天水在線航拍圖)  天水市區西北15公裡有三陽川。三陽川西渭河入川處有卦臺山。卦臺山側有龍馬山、龍馬洞、分心石。古往今來,這片神奇的土地和伏羲動人的故事交融在一起,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積澱在天水人民的心靈深處。於是卦臺山、龍馬山、龍馬洞、分心石就成了凝固的伏羲傳說,而伏羲的傳說則成了流動的卦臺山、龍馬山、龍馬洞、分心石。
  • 傳說中發祥於甘肅的遠古帝王——伏羲的傳說
    伏羲便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創製了網罟,用於捕魚打獵;教民畜牧並烹飪熟食;創製八卦,揭示陰陽變化規律;還創造了書契和嫁娶之制,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幾千年來,關於伏羲的眾多傳說遍及中華大地,「伏羲畫卦」是其中最精彩的篇章,且各說不一。
  • 天水伏羲廟遊覽隨筆:伏羲所畫八卦及其中的爻,是怎麼演化來的?
    華胥氏(陝西藍田)人,人首蛇身,因為遊玩時踩了巨人腳印而孕,懷胎十二年,遷徙到古成紀時生下伏羲。伏羲,風姓,字太昊,生卒年月不詳,古成紀(甘肅天水)人,亦人首蛇身,與妹妹女媧相婚繁衍締造了人類,葬於河南淮陽太昊陵。據漢代榮氏《遁甲開山圖載》,伏羲時代,距今約6000年至8000年,大約持續了2000年,主要活動地域為渭河中上遊地區的天水、陝西關中及中原地區。
  • 日月星辰天地轉 陰陽變化畫卦臺
    在淮陽(古陳州)城北一裡龍湖中,有一古建築遺址,名叫畫卦臺,又叫八卦臺,據說是伏羲畫八卦圖的地方。畫卦臺呈龜形,高2米,面積6600平方米,四面環水,為古陳州「七臺八景」之一,名曰「蔡池秋月」,是目前淮陽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清代詩人雷方曉的《蔡池秋月》曾這樣描繪畫卦臺: 聞道靈龜舊在茲,秋來光景動幽思;一輪皎潔荒臺月,半畝澄清碧水池。衰柳堤邊風淅瀝,古碑亭外影參差;閒看八卦羲皇畫,恰是天心夜靜時。
  • 【大荔故事】伏羲鐮山創八卦
    大荔縣段家鎮育紅村,是鐮山腳下洛河南岸的一個小村莊。洛河流經此地形成一個大S灣,S灣兩邊是兩個大平臺,這便是傳說中的中華始祖伏羲的八卦臺。伏羲曾在這裡創造八卦圖。     傳說在上古時期,中華始祖伏羲去中原,從甘肅天水沿渭河而下,走到大荔這塊地方,看見黃河、渭河、洛河在此交匯。黃河水流向南,渭河、洛河水流向東,三股水流相衝擊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而黃河水濁,渭洛河水清,使漩渦分成黃白兩個魚狀。看到這種情景,使伏羲馬上想到這個漩渦不就是天地混沌之初的景象嗎?清者升騰為天,濁者下行成地,天地相合形成乾坤,天為陽地為陰,陰陽相交不就有了萬物嗎?
  • 人人都知伏羲畫卦,他究竟畫的是什麼?
    文|小井有話說伏羲畫卦是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結晶,更是家喻戶曉的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然而,他所畫之物大多數人都不甚了解,只知道他所畫之物乃是八卦,卻不知道其真正所畫的到底是什麼。伏羲畫卦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故事。相傳八卦是伏羲所畫。在人類的蒙昧時代,生活艱難困苦,就在這時渭水上遊的氏族部落誕生了一位劃時代的偉大人物--伏羲。他領導部族辛勤勞作,"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卻依舊食不果腹,饑寒交迫。他十分茫然,不知所措。在閒暇之餘,時常盤坐卦臺山巔,苦思宇宙的奧秘。
  • 【大荔傳奇】之:伏羲鐮山創八卦
    文/溫孝林大荔縣段家鎮育紅村,是鐮山腳下洛河南岸的一個小村莊,洛河流經此地形成一個大S灣,S灣兩邊是兩個大平臺,這便是傳說中的中華始祖伏羲的八卦臺,伏羲曾在這裡創造八卦圖。傳說在上古時期,中華始祖伏羲去中原,從甘肅天水沿渭河而下,走到大荔這塊地方,看見黃河、渭河、洛河在此交匯。
  • 甘肅天水:伏羲廟
    P01▲     天水伏羲廟,又稱「太昊宮」,俗稱「人宗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專門祭祀伏羲氏的宗廟建築群。伏羲作為中國上古時期的第一代帝王,他始畫八卦,造書契代結繩記事,結網罟促漁獵生產,制嫁娶變原始婚姻,作曆法定節氣,以龍紀官,分部治理,嘗百草,作樂章,立佔筮之法,肇啟了中華文明,被尊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作為羲皇故裡,天水千百年來延續著對伏羲氏的祭祀和對伏羲文化的傳承。
  • 伏羲八卦圖的含義詳解
    算命學是一門十分博大精深的學問,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那麼對於伏羲八卦圖的含義都有哪些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伏羲八卦圖的含義都有哪些,通過對於算命學知識的學習使我們更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伏羲八卦圖的含義都有哪些吧。天(乾)天道的變化是自然存在的,而其內在的運動規律則是由伏羲發現和想出來的。
  • 伏羲八卦
    伏羲每次去餵它,它都鳧到伏羲跟前,趴在坑邊不動彈。  伏羲沒事兒就坐在坑沿兒,看著白龜想世上的難題兒。看著看著,他見白龜蓋上有花紋,就折一根草稈兒,在地上比著白龜蓋上的花紋畫。畫著想著,想著畫著,畫了九九八十一天,畫出了名堂。他用一通道兒當陽,一斷道兒當陰,一陽二陰,一陰二陽,來回搭配,畫來畫去,畫成了八卦圖。後人把伏羲養白龜那個坑叫白龜池,畫八卦那地方叫畫卦臺。
  • 為你解開先天八卦圖的排列之謎|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解說
    八卦相錯指的是兩個卦是相互錯開的,所謂錯就是陰陽互變,如乾卦是三個陽爻,與它對應的錯卦是坤卦,是三個陰爻,所以說天地定位。艮卦只有最上面是陽爻,它的錯卦就是兌,所以說山澤通氣。其他幾對卦都是一樣的。伏羲先天八卦圖
  • 自古以來,天水市到底和伏羲締結了多麼深厚的淵源?進來看看吧
    天水境內出土的兩件珍貴罕見的人面鯢魚(原始龍)彩陶瓶,與伏羲「人首蛇身」(龍身)驚人的相似,對照著名的秦安大地灣遺址,都為天水即「羲皇故裡」作了最好的詮釋,同時也說明這一地域,是中華祖龍的發祥地。造物神女媧,相傳是伏羲的妹妹,又傳是伏羲的妻子或皇位繼承人。春秋戰國開始,直至清代,伏羲女媧交尾像,大量應用於繪畫、雕刻等藝術形式中。
  • 易經360課,第24課,伏羲陰陽八卦圖原來是這樣測繪出來的
    書說簡短,伏羲陰陽八卦圖正是在長期記錄陰影的方位和長短之後,總結歸納出來的。首先,畫一個半徑4釐米的圓,並將半徑4等分;第二,分別以1釐米、2釐米、3釐米為半徑,再畫三個同心圓;第三,將圓8等分,並按圖所示標出1、2、3、4、5、6、7、8、9共9個交點;第四,按從1到9的順序將9個交點用弧線連接起來。
  • 伏羲出生在甘肅天水大像山 在這裡畫八卦造書契
    站立大佛腳下,憑欄而立,古城風光,盡收眼底。時光中的大像山鎮,像奔跑的少年,像拔節的禾苗,像東升的旭日,日新月異,蒸蒸日上。  穿過高大華麗的樓宇,走進一條條或幽深、或淺淡的巷子,就走進了古鎮的內心深處。巷子是古鎮的書籤,亦是小城的葉脈。古鎮所有的斑斕故事,錦繡文章,全都藏在這些讓人牽腸掛肚的百轉柔腸裡。
  • 羲皇故裡,麥積煙雨——天水旅遊攻略
    倘若向時間遠古推移,天水還誕生了一位赫赫大神——伏羲。伏羲是三皇五帝中三皇之一,也稱為人祖爺。 由於年代過於久遠,關於伏羲的故事都是口耳相傳,已經被神話。在傳說中,伏羲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同女媧一樣。 女媧補天、造人的神話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而伏羲和女媧的關係,則有三種傳說:夫妻、兄妹、沒啥關係。
  • 約會甘肅歷史名城天水
    1/前言 只要是甘肅人,或者說西北人,基本上都知道甘肅天水市,首先天水的氣候好,水質好,所以天水的女孩被稱作「白娃娃」,俗話說:一白遮三醜嘛。
  • 天水:細品古城厚重歷史
    首先,天水是「人首龍身」的人類始祖伏羲出世之地,可以說是龍的故鄉,故天水素有「羲皇故裡」之稱。據有關資料證,現天水市西關伏羲廟,首建年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廟內雕梁畫棟,古柏參天。其中廟內南天殿天花板上繪有完整的64卦及河圖圖形,這在其他地方是少有的。伏羲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天水本地人把伏羲廟稱為「人宗廟」。
  • 韓向榮:看過伏羲廟必去卦臺山
    伏羲廟是甘肅天水的標誌性旅遊景點之一,位於天水市秦州西關伏羲路,資料記載,天水伏羲廟是目前全國供奉伏羲的廟宇中規模最宏大、氣勢最宏偉、年代最久遠、保持最完整的明代建築群。早點過後,進入伏羲城,沿著伏羲大道西行,兩邊仿古建築,古色古香,排列有序,門店裡字畫、古玩、工藝品琳琅滿目。走到伏羲城的中段有一高大、宏偉的牌坊樓映入眼帘,這便是伏羲廟的大門。
  • 新天水-2020(庚子)年卦臺山民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隆重舉行
    新天水訊據麥積區融媒體中心消息 6月21日上午,麥積區卦臺山上彩旗飄飄、禮樂聲聲、香燭縈繞、翠柏掩映,一片莊嚴肅穆、吉慶祥和的氛圍。由當地各界群眾自發組織的2020(庚子)年民間祭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這裡隆重舉行。
  • 邱承彬淺談傳統文化之甘肅天水伏羲廟奇觀
    近日,在濟南北園大街(三孔橋附近)548號嘉匯環球廣場3C515室,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邱承彬向記者介紹了甘肅天水伏羲廟奇觀。    近日,在濟南北園大街(三孔橋附近)548號嘉匯環球廣場3C515室,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邱承彬向記者介紹了甘肅天水伏羲廟奇觀。   邱承彬對記者說:「伏羲廟原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西關伏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