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敬伏羲 百家同根 全國300名百家姓代表匯聚天水尋根

2020-12-15 華龍網
「禮敬伏羲,百家同根——華夏子孫尋根問祖」活動今日啟幕 記者 張雅萍 攝

    華龍網6月21日8時訊(特派記者 李天春 張雅萍)2014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五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即將在甘肅省天水市開幕,今日,作為本屆伏羲文化旅遊節的重要活動之一,「禮敬伏羲 百家同根——百名百家姓氏甘肅天水尋根問祖活動」也將在天水啟動,來自來自全國的全國300名「百家姓」和30名企業家代表齊聚天水,開啟他們的尋根之旅。

30名重慶企業家遊覽天水麥積山石窟 記者 張雅萍 攝

    20日,來自全國的300名「百家姓」代表和30名企業家,分別從重慶、蘭州、周口、淮陽等地出發,要麼選擇乘坐火車,要麼選擇乘坐飛機,甚至開著私家車,開啟尋根問祖、投資考察之旅。

點擊進入專題>>>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共祭伏羲的意義深遠
    中共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維俊向新聞媒體介紹了甘肅省2014(甲午)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和第二十五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有關情況。他說,今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以「同根同祖、中華共祭」為主題,首次實現海峽「兩岸」共祭。
  • 甘肅天水和臺北同時舉行公祭伏羲大典,系兩岸第四年異地共祭
    天水公祭伏羲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時期,自1988年恢復以來至今已舉辦27屆。9時50分,祭祀現場擊鼓34通,象徵著31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地區對中華人文始祖的敬仰和無限的尊崇。鐘鳴9響,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最高禮數。接著,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家瑞宣布了公祭大典開始。樂舞告祭。
  • 杜松奇:伏羲文化旅遊節成為天水的美麗名片
    以伏羲公祭和天水建市二十周年慶祝活動為主體活動,還安排了第二屆中華伏羲文化研討會,海峽兩岸文化聯誼活動,西北區域旅遊開發論壇,百家都市晚報「羲皇故裡」採風、建市二十周年科技成果展、東部人才市場大型交流會,天水旅遊推介會、經貿洽談會、天水旅遊商品展,慶祝建市二十周年焰火晚會、產品展示展銷等40多項活動。這次公祭規格之高、規模之大、活動之多前所未有。
  • 全國多地有伏羲故裡之稱,天水伏羲文化有何獨特之處?
    以少牢之禮祭祀伏羲於京師。至元代,三皇祭祀進入了鼎盛時期,誠宗元貞元年(1295年),詔令全國普遍祭祀三皇。洪武四年(1371年),太祖朱元璋下詔廢止了三皇廟,祭祀只是在陵寢(河南陳州)進行,各地普遍的祭祀取消,但民祭尚存。
  • 甘肅天水:伏羲廟
    P01▲     天水伏羲廟,又稱「太昊宮」,俗稱「人宗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專門祭祀伏羲氏的宗廟建築群。伏羲作為中國上古時期的第一代帝王,他始畫八卦,造書契代結繩記事,結網罟促漁獵生產,制嫁娶變原始婚姻,作曆法定節氣,以龍紀官,分部治理,嘗百草,作樂章,立佔筮之法,肇啟了中華文明,被尊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作為羲皇故裡,天水千百年來延續著對伏羲氏的祭祀和對伏羲文化的傳承。
  • 《天水·伏羲文化肇始之源》作者馬步真:一個人,一本書, 一幅...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加入到挖掘、探尋伏羲文化的行列中來,用大量翔實的文圖筆墨論證伏羲文化的先進性和重要性。近日,《天水·伏羲文化肇始之源》的出版發行,再次引發讀者共鳴。作者馬步真先生接受蘭州晨報記者採訪時,吐露了耗時8年編著這本書的初衷和心聲。
  • 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探秘天水伏羲廟,感受華夏人文歷史
    伏羲是中國古代歷史傳說中的第一代帝王, 三黃之首,百王之先。是伏羲、女媧點燃了中華文明薪火,對中華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神奇美麗的土地—天水, 有一座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廟。來此朝拜祭祀「人祖爺」, 在這裡可以看看伏羲廟的花園,博物館,近距離的了解華夏人文歷史傳說在這裡的真實再現。伏羲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西關伏羲路,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天水,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這裡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這裡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遺存。
  • 【講座預告】百家姓:全球華人姓氏尋根
    [摘要]12月21日10:00,騰訊書院攜手《百家講壇》推出2013年特別活動,邀請錢文忠講解《百家姓》。歡迎大家關注騰訊文化頻道,上傳您的姓氏故事,有機會贏得春節好禮。本次活動無需預約,直接前往。主題:百家姓——全球華人姓氏尋根主講人: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特約嘉賓:
  • 夜遊伏羲城,發現天水西關其實也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寬窄巷子
    好久沒來西關伏羲廟了,夜晚送車,順路拐進來看看。巷道裡的撞球桌旁娃娃們仍然在搗著蛋,這種場景在天水這條叫大巷道,右拐直走再右拐與小巷道相連,大巷道寬,小巷道窄些,其實就是天水西關的伏羲廟,中國西北地區著名古建築群之一,原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地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西關伏羲路
  • 2019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臺北舉行
    新華社臺北6月22日電(記者石龍洪 王愛華)2019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22日在臺北舉行。這是兩岸連續第六年異地同時舉行祭祀伏羲活動,當日大陸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肅天水舉行。  祭典於上午9時50分正式開始,象徵著伏羲為「三皇之首」「九五至尊」。臺灣各界人士與甘肅天水伏羲文化交流團成員數百人共襄盛舉。
  • 6月22日天水臺北兩地共祭伏羲
    6月22日天水臺北兩地共祭伏羲  每日甘肅網6月19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記者6月18日從天水市公祭伏羲大典組委會獲悉,2020(庚子)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於6月22日在天水舉行。
  • 新天水-2020(庚子)年卦臺山民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隆重舉行
    新天水訊據麥積區融媒體中心消息 6月21日上午,麥積區卦臺山上彩旗飄飄、禮樂聲聲、香燭縈繞、翠柏掩映,一片莊嚴肅穆、吉慶祥和的氛圍。由當地各界群眾自發組織的2020(庚子)年民間祭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這裡隆重舉行。
  • 天水伏羲廟遊覽隨筆:伏羲所畫八卦及其中的爻,是怎麼演化來的?
    華胥氏(陝西藍田)人,人首蛇身,因為遊玩時踩了巨人腳印而孕,懷胎十二年,遷徙到古成紀時生下伏羲。伏羲,風姓,字太昊,生卒年月不詳,古成紀(甘肅天水)人,亦人首蛇身,與妹妹女媧相婚繁衍締造了人類,葬於河南淮陽太昊陵。據漢代榮氏《遁甲開山圖載》,伏羲時代,距今約6000年至8000年,大約持續了2000年,主要活動地域為渭河中上遊地區的天水、陝西關中及中原地區。
  • 《天水市志》 總述
    江澤民主席1992年8月13日視察天水,欣然題書「羲皇故裡」,更進一步使天水聞名國內外,成為海內外龍的傳人尋根問祖的聖地。同時,為持續、系統地研究伏羲文化,使伏羲文化的發掘、研究工作經常化,先後成立了「天水伏羲文化研究會」和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中心,組建了以天水為中心的全國性伏羲文化研究社團——「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一個研究、開發、傳播伏羲文化的熱潮正在興起。
  • 天水姜維文化考察報告
    考察組還參觀了坐落在秦安縣城北街的保存較完好的元代建築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國寺。 (三)天水市以及伏羲文化旅遊節概況 1.天水古稱「龍城」、「秦州」,地處黃河與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因「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而得名,素有「隴上江南」之稱。
  • 2020(庚子年)第十屆世界趙姓天水堂祭祖大典在甘肅天水隆重舉行
    2020(庚子年)第十屆世界趙姓天水堂祭祖大典在甘肅天水隆重舉行2020年11月24日上午, 2020(庚子年)第十屆世界趙姓天水堂祭祖大典在天水市秦州區解放路趙氏天水堂隆重舉行,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和來自貴州、西安
  • 甘肅省資訊|甘肅天水旅遊景點推薦:伏羲城。同祖同脈,中華共祭的...
    甘肅天水旅遊景點推薦:伏羲城。同祖同脈,中華共祭的地方!甘肅天水,素有「羲皇故裡」之稱。伏羲城坐落在天水市中心,4座牌坊尤為醒目,明代建築群古香古色,錯落有致。同樣,商業味道也相當濃烈。城裡賣古玩,字畫,漆器,樂器的店鋪很多,其間夾雜餐飲,娛樂,教學的商鋪,遊走在這方寸之間,體驗古人的生活,也不失為生活的一種樂趣。2、
  • 甘肅天水古城,伏羲畫卦第一山,陰陽八卦圖的誕生
    農曆十月十八,天水古城的伏羲廟內,正在舉行一場神聖而莊嚴的祭祀典禮。威嚴莊重的廟宇內,供奉著被稱為三皇之首的百帝之先的人文始祖——伏羲。伏羲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先祖,更是華夏兒女心中信奉的神靈。也是古城人最敬仰的「人宗爺」。儘管姓氏不同,但大家都把伏羲視為共同的祖先。
  • 【重大】再一個月天水將發生一件大事,在外的天水人也要回家
    每年六月都是天水最繁忙的時候,大家都急著辦一件事「伏羲文化旅遊節」,而這個時候很多在外的天水人都要回家。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由天水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自2005年開始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到今已成功舉辦二十多屆。一路的堅持,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發展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十大節慶"活動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甘肅省獨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之一。
  • 2020(庚子年)第十屆世界趙姓天水堂祭祖大典在甘肅天水隆重舉行
    ,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和來自貴州、西安、蘭州等地的趙姓代表近百人參加。當日上午,趙氏宗親代表及專家學者等首先前往伏羲廟拜謁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然後在趙氏天水堂舉行祭祖儀式。天水是世界華人尋根祭祖聖地,也是華夏姓氏起源地。相傳,遠古時期,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在麥積區卦臺山前渭水河畔的封姓石上,卦分天下姓氏,為華夏姓氏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