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

2020-12-19 塵世曉書僮

李清照可以說是中國人最為推崇的才女,無論是她的文學作品,還是她的情感生活,那都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其實中國古代有很多的才女,但是李清照卻是最為獨特,也最為有人格魅力的一位,她不僅有才華,而且他也是一位非常有才情的女子,不受世俗的約束,活得很自我,這在她眾多的詞作中,便是可以感覺出來,可能也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她不僅成為了中國古代最為推崇的才女,同時還是才女的代名詞,如果在現實的生活中,如果女的很才的話,那都會說你像李清照一樣有才,這好像已經成為了一個標籤。

那麼說起李清照,她可以說是一位高產的詞作家,她寫過了很多膾炙人口詞作,而且她的詞作,用詞極為講究,描寫的也極為深刻,往往只是寥寥數語,便是營造出了一種非常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李清照的高明之處,她時常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進自己的作品中,從而使得她的詞作,有別於其他的詞作家,顯得更為深沉,也更加的唯美。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李清照最為經典的一首詞,那便是她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這首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她把自己的現實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描寫的可謂是充滿詩情畫意,原本是很普通的場景,但是經過李清照的描寫,卻是充滿了詩意。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表面看似在寫清晨時起來後的一個情形,但是李清照卻是把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通的場景,通過自己手中的一支筆,變得充滿了詩情畫意,讓人讀了之後,真是讚嘆不已,而且在這首詞中,李清照不用使用一個生僻的字,也沒有使用一個典故,但是卻把這首詞,描寫很是生動,讀來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那麼這首詞大致的意思是,昨天夜裡的雨雖然下得很小,但是那風卻是很大,吹了整整一夜,然而我自己卻是酣睡了一整夜,但是醒來之後,昨夜喝的酒,還沒有完全散去,還是有一些醉意。於是早上一起來,看到正在捲簾的侍女,我便問她外面的情況。侍女對我說:「外面的海棠依舊,沒有被風吹落。」我說:「知道了,知道了。」應是綠葉長得茂盛,紅花凋謝。在這短短的幾句中,李清照可以說是描寫的非常傳神,也非常的唯美。

李清照的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可以說是她最具代情性的作品,而且在這首詞中,李清照僅僅是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細小的事情,通過這一描寫,極為立馬生動了起來,有了詩情畫意,這也正是李清照的高明之處;而且通篇描寫的很直白,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讀更是朗朗上口,讓人能夠感受到作品中那淡淡在憂傷。

相關焦點

  • 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哪一個季節 李清照綠肥紅瘦如夢令原文及賞析
    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哪一個季節 李清照綠肥紅瘦如夢令原文及賞析  因一部小說及其改編的電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走紅網絡,李清照也走進人們的視野。印象中這首詞一直是李清照如夢令系列的一首經典詞作,但是也有部分人不記得原文。小編特意搜集了李清照《如夢·昨夜雨疏風驟》原文及其賞析,希望對考生以及感興趣的網友有所幫助。
  • 李清照新婚燕爾時,寫了一首「買花」詞,短短4句暗含撒嬌小心機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一直有「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的說法,那就說明李清照在詩詞方面真的非常有天賦。不過,其實這也不奇怪,畢竟李清照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句詩不過是詩人李清照在和小夥伴玩耍時的隨筆,這都成了經典,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18歲,李清照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婚後生活那叫一個幸福美滿,所以她會時不時地寫幾首小詩詞陶冶情操。
  • 李清照想起曾經的休閒時光,寫了一首詞,短短6句,便充滿畫面感
    古今往來,具有才華的女人有很多,就近現代來說,有民國四大才女之一林徽因,寫出那優美別致的散文,讓許多文學家都自愧不如。就古代來說,就有宋朝才女之一李清照,創作出那千古流傳的詞。李清照的才華和人品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她的大部分詩詞都被後代的人奉為經典,並且導入語文的古詩詞中,讓同學們背誦。而在她的眾多詞中,她寫了一首非常具有才情的詞,那便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全詞僅僅六句,不僅寫得優美,而且令人驚嘆。
  • 李清照一生苦戀,半老時卻只能改嫁,悽苦情詞成就了宋代第一才女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清麗之風轉而為沉鬱悽婉,對亡夫的追念,對國破家亡的痛惜,遂成為詞作的主旨。起句七組疊詞極富音樂美。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婉轉悽楚。而乍暖還寒天氣,更覺分外悽涼。
  • 李清照16歲時,醉酒遊玩,寫了一首詞,開篇便是經典名句
    李清照是宋朝的婉約派的詞人,她的作品一直流傳到現在。雖然她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在寫憂愁,《如夢令》是李清照的作品之一,這首詞將她的才情表達得很好。李清照的才情李清照的家境比較好,從小沒有受過什麼痛苦的事情。
  • 李清照很「撩人」的一首詞,短短幾句滿滿的少女心思,妙筆生花
    老祖宗有句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句話確實是有道理的,畢竟文學作品的欣賞因人而異,「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這只限於文學作品,真要將探討對象放到文人本身,其實有些時候還是能夠分出高下的,就像南宋著名詞人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便是這個道理。
  • 讀詩|讀李清照詞得一上聯,請君對下聯
    簡評這首《如夢令》,有人物——詞人與侍女,有場景——宿醉後醒來,侍女入屋伺候,還有對白——關於海棠花的問答,簡直一出活生生的生活小短劇,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借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回答的小小不滿,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怎麼會知道,經過風雨洗禮,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並非親眼所見,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
  • 李清照的這首詞最後三句寫得漂亮,但辛棄疾活學活用更為精彩
    易安詞的內容,有個非常明顯的分界線,那就是以南渡前後來區分的。在南渡之前,李清照過著富足無憂的生活,而在南渡之後,她遭遇了家國不幸,又遇人不淑。因此,前期的易安詞婉轉清麗,雖然也有愁苦,但多為女子思念丈夫的閨怨詞為主,後期的詞作中,卻更多飽含對家國的感傷。大部分人認為,「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經歷了生活巨變之後,李清照後期的詞價值更高。
  • 如何理解李清照詞中和電視劇《知否》中的「綠肥紅瘦」
    這首詞是李清照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憐花惜花」的心情。敘述的是李清照酒醉借宿,醒來後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庭園裡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然後,李清照有感而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李清照的一首詞,寫得浪漫豪放,堪比蘇軾、辛棄疾
    李清照是宋代婉約派詞人,在詞的創作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後世流傳多首她的詞作,堪稱中國文壇的佼佼者。但是今天我們來欣賞她的一首浪漫豪放的詞。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這首詞,《花庵詞選》題作「記夢」,是李清照不多見的豪放詞,是她南渡以後的作品。一般來說,李清照南渡以後寫的詞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這一首卻是例外。 上片一開頭,便展現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
  • 李清照寫了篇詠梅詞,自稱第一,狂到連蘇軾王安石都不放在眼裡
    李清照的狂傲不止這一點,她的狂讓她「目中無人」。李清照寫了篇詠梅詞,自稱第一,狂到連蘇軾王安石都不放在眼裡。李清照曾說「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大致意思就是:「在我看來,別人寫了那麼多詠梅作品,卻都俗氣得很。我自己試著寫了一首,你們看過之後,就知道我不是在說大話了。」
  • 李清照這首愛國詞,開創了女詩人愛國主義創作的先河
    李清照南渡之後的詞和之前描寫個人生活中的不幸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她的詞作一變早年的清麗、明亮,而充滿了悲傷,抑鬱的聲音,主要是抒情,懷舊和死亡。《新荷葉》宋代:李清照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書分停。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淨,捧觴別有娉婷。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
  • 才女李清照:寫雲雨之詞向夫尋歡,真情與私慾兼備,令人心思蕩漾
    《如夢令》中這句詩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而它的作者很多人就算不熟悉,但李清照是才女這樣的標籤多少還是知道的。我們知道李清照擅長寫委婉的詞,敏感的人讀她的詩,時常能感受到她寫詩時的惆悵與哀傷。詞的前部分大意是:傍晚時分,一陣狂風暴雨,將夏日的炎炎火氣清刷得乾乾淨淨。良辰美景之時,君郎在旁之際,心思萌動,可我怎麼表達比較好呢?李清照是個擅長含蓄之間寫出男女之愛的詞人,她在這方面的能力與酒吧小王子柳永有得一拼。
  • 李清照轟動京師的詞,短短28個字豪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她還喜歡懟當時的大文豪,李清照有一篇文章叫做《詞論》,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對前輩不帶客氣地「批評」了一遍,其中包括大文豪蘇軾、「流行歌詞創作人」柳永、「紅杏尚書」宋祁、「太平宰相」晏殊、「一代文宗」歐陽修。
  • 李清照很冷門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句句扣人心弦!
    相對於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來說,這首《春殘》可能略顯冷門,少有人知道。但它卻在短短的4句中,便把思鄉之情描繪的淋漓盡致,可謂句句扣人心弦。另外,它還一改李清照大多數詩作中的雄渾大氣,而採用了雅致纖細的表達方式,純粹以白描手法來敘事和寫晚春之景,以達到最後抒情的藝術效果。
  • 李清照最聚相思意味的詞,開篇驚豔世人,尾句催人淚下
    意境本期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這首李清照的詞知名度和傳唱度都是一時無兩,雖然這麼高的傳唱度卻沒有被選盡我們學習的書本裡,想來也是因為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感情並不合適出現在書本中吧!本期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這首詞在我的心目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小編意識裡寫相思情的上上之作,詞中為我們展現出來超絕的寫作手法著實令人欽佩。這首詞開篇之句就令人驚豔,結尾之句更是催人淚下讓人感同身受。
  • 李清照在青州隱居和晚年病中寫的兩首桂花詞,婉約動人,各有千秋
    詞中第二句,筆鋒一轉,生動地寫出桂花獨有神韻,無須像別的花一樣用外表取悅別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桂花本身便是花中的第一流。詞的上闕,圍繞「色」與「香」,有矛盾,有對比,形象生動地表明作者的觀點,色淡味香的桂花無愧於「花中第一流」,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李清照鮮明地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觀點,桂花的氣節,便是她的氣節。李清照寫這首詞的時候,與丈夫趙明誠居住在青州。
  • 李清照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有悲有狂更有膽色,最後一句震爍古今
    男為辛棄疾,站在豪放派巔峰的男人,詞中之龍;女為李清照,婉約派靈魂人物,詞中之後。但是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來,一首《青玉案》驚豔了世人;而當李清照寫起豪放詩來,一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振聾發聵。有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是辛棄疾入選課本的作品不少,李清照卻只有三首入選,一首《夏日絕句》,一首《聲聲慢》,還有一首《漁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