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淺析之:茶配茶點是很有講究的,千萬別搭配錯

2020-12-12 小舞說茶

本文屬小舞說茶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關注我

導語:茶文化淺析之:茶配茶點是很有講究的,千萬別搭配錯

喝茶配茶點,會不會影響喝茶的滋味?我要說明的是:搭配得宜會給品飲體驗加分,搭配不妥將飲茶滋味盡失,反而空留一團混亂的口感。一般而言,品茶品的是茶的滋味,並不涉及佐餐與搭配甜點的問題。什麼茶點適合配什麼茶?我的經驗是:你高興就好。但並不是任意而行,譬如說:用魷魚絲、扁魚乾、牛肉乾配茶,是一般茶館所說的絕配,但我認為這是糟糕的搭配。這類茶點都帶有腥味,通常添加了許多人工的香甜,會將舌頭綁得死死的,嘗不出純天然茶湯的真味。

茶文化

那麼,哪些食物是品茗的良伴?我建議食用自然曬乾的乾果,例如無花果、核果、松子,選擇沒有添加任何人工調味料的產品是最好的。花生也是常見的茶點,但花生的種類與口感多樣,蒜泥花生、五香花生、果糖花生這些加料加味的花生就不宜配茶。反倒是水煮的花生,或是鹽炒的花生更適合。除了魷魚絲之外,蜜餞、糕餅也不適合配茶,同樣主要是這些食品添加了太多人工添加物的問題。

茶文化

甜食與茶的搭配

一般人吃到很甜的點心時,馬上想要用茶解膩,抹茶是不發酵的綠茶,綠茶的兒茶素在六大茶類中含量最高,會促進腸胃蠕動,要是光喝綠茶而不配甜點,容易對腸胃造成衝擊。但若品飲的是中發酵茶的話,搭配過甜的茶點反而會掩蓋茶香中國人常品飲綠茶中的煎茶,如龍井、碧螺春等。這些茶的刺激性沒有抹茶那麼強,可以選擇帶有甜味的鳳梨酥、南棗核桃糕、牛軋糖,或者是紅豆羊羹作為茶點。我建議你,茶湯入口之後再吃甜點,若在茶湯入口之前吃甜食,殘留在舌上的味道會帶來酸味,影響茶湯的滋味。

茶文化

依茶發酵程度不同的搭配

半發酵茶(烏龍茶)搭配白瓜子、葵花子、南瓜子、開心果等果仁是不錯的選擇。這些食物帶有原來乾果的油香,與半發酵茶的茶香是相容的。建議你一口茶湯一口點心;但若干果裹上了人工的香甜,則應在喝完茶湯後再吃。全發酵茶(黃茶、白茶)宜搭配甜度高的點心,甜度高的點心配中發酵茶減分,但遇上全發酵茶則加分。全發酵茶湯汁滑潤,配上濃情蜜意的巧克力,或是重乳酪蛋糕、丹麥奶酥、甜甜圈、蘋果派、綠豆糕、鳳眼糕等。後發酵茶(紅茶、黑茶)韻味重,適宜搭配山楂、醃漬茶梅、陳皮梅、佛手柑等。醃漬的梅子或佛手,會自然散發出怡人的酸味,這跟熟餅普洱的酸味茶湯如天賜良緣,令品飲者驚豔!普洱茶則宜配叉燒酥或醉雞,去膩提味效果佳。

佐餐的搭配

茶可以像佐餐酒一樣,依不同的菜色和口味來搭配。事實上,食物是可以與茶相容的。茶餐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去思考茶與食物的搭配。在潮州飲食文化中,餐前一開始就送上薄如蛋殼的瓷杯,先喝一杯功夫茶清胃;菜進行到一半時,還要推出一種佛手陳皮製的飲品,讓舌頭的味蕾清醒,如同法國菜中的冰點。茶餐不只是將茶入餐,而是茶餐分食,相互襯託,絕妙搭配,這是一種獨特的味覺之旅。

茶文化

當好茶遇上美食

以茶佐餐,是絕佳的飲食方法,搭起了茶與食物的橋梁,正如西方的酒文化,架構出酒與食物的關係。從朋友分享的品飲經驗中,挑出幾種「絕配」讓你參考:

茶文化

1.生魚躍龍井

龍井的茶湯具有海苔味,能去掉生魚片的生腥味,同時帶來綠茶與生魚滋味的交織。一般吃生魚片都是配山葵,但山葵只有刺激的嗆鼻味,會掩蓋生魚片的鮮甜甘美。龍井茶的鮮綠不但能夠讓鮮魚保有海之味,更能讓生魚片回春,讓味蕾重新被觸動。

茶文化

2.老葉水仙的拍檔乾貝蝦球

老葉水仙搭配潮州菜,尤其是乾貝蝦球這道菜。老葉水仙用它沉穩的內蘊掃盡口中殘留食物的味道,在水仙成熟的果香中,讓全新的味蕾迎接蒸透乾貝與鮮蝦的鮮嫩馥鬱。帶著老葉水仙,找到一家潮州餐館,點這道老饕級別的、快要失傳的乾貝蝦球吧。

茶文化

3.普洱七子餅茶VS避風塘螃蟹

新鮮的螃蟹放上大量的蔥、大蒜、豆豉,高溫油淋,酥炸的香氣令人全身酥麻,這時若能佐以普洱茶就能化解油燥,讓蟹肉的清甜浮現。一般在食用這道菜時都是用烈酒搭配,但酒精會吞噬蟹肉的鮮美;而剛被普洱茶撫觸過的蟹肉則會鮮味不斷湧現。

相關焦點

  • 茶與茶點的搭配有哪些門道?喝茶這樣搭配茶點才夠味|吾雨茶課堂
    再加上茶水又有很強的助消化作用,常常聊著聊著就會肚子咕咕叫,有傷大雅,這時候茶點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當然茶點配茶的作用遠不止於此,也暗含著我國的禮儀文化和飲食文化。1、體現待客之道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常常以茶待客。
  • 有好茶喝是一種幸福,搭配一些合適的茶點就是錦上添花了
    一個休閒的下午泡上一壺好茶、三兩個知己好友。歡聚暢談……此等良辰美景,茶點又怎能缺席呢?有人會問喝茶配茶點,會不會影響喝茶的滋味?其實精緻味美的茶點已經讓眾多「愛茶之士」情有獨鍾,百吃不厭。茶點味美,又富含營養。在品茶談笑中也能收穫一份健康。
  • 茶點是茶的好伴侶,怎麼搭配才能讓品茶過程錦上添花?
    除了日常解渴,小編一個人的時候會捧著茶看看電影,和小夥伴們一起的時候會聊聊天,但不論是什麼時候喝茶都得搭配茶點。就像喝酒有下酒菜那樣,茶點就是喝茶時搭配著吃的小零食。空腹喝酒對胃的刺激很大,下酒菜的作用就是緩解酒精對胃的刺激,空腹喝茶雖然沒有像空腹喝酒那樣傷身體但也會引起胃部不適,並且還可能會出現茶醉,讓人頭暈眼花使不上力氣,因此,在喝茶之時配上些茶點也是健康之舉。雖說是喝茶時搭配的小零食,它的搭配可有些門道,不是所有小零食都能當做茶點的。
  • 六大茶類茶品盤點:喝什麼茶,配什麼點心,別亂搭!
    昨天,有茶友拋來一個問題:喝茶搭配什麼茶點好?這話算是問到了老繭的心坎上。因為正值初夏,每天午睡醒來後都有微微的飢餓感,如果能在品飲自己喜歡的茶湯時,還能有一盤精美的茶點果腹,對於愛茶之人來說,「人生得意」也大抵不過如此了。
  • 漫談中國茶文化,喝什麼茶大有講究
    自古以來,我國就對茶深有研究,茶文化形成也遠遠早於歐美及日本。可以這麼講,在中國,喝什麼茶都大有講究。對此,你知道多少?我國茶的起源。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第一個發現茶可以作為去除身體毒素飲料的人就是三皇五帝中的炎帝,是他把中國的飲茶文化帶入藥用時代。
  • 有了好茶點 ,茶的味道也亮了
    茶點是用於茶道過程中份量較小的精雅的食物。不是只有英式下午茶才有精緻華麗的茶點哦,中式的茶點也是相當精彩。茶點既為果腹,更為突出茶的清香或醇厚,曲折間更見其幽然之心。飲茶佐以點心,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社會上出現了以茶點招待親朋好友的社會性聚會,當時稱作茶宴。有史料記載,唐代茶宴中的茶點較為豐富。粽子:作法與今相似,玄宗詩云: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
  • 喝茶時如何搭配茶點?記住4點你就是高手了
    中國的茶葉,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濫觴於明清之時。茶點是在茶的品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類點心。茶點精細美觀,口味多樣,形小、量少、質優,品種豐富,是佐茶食品的主體。茶點既為果腹,更為呈味載體。
  • 英國的茶文化和中國的茶文化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越來越大,也就總有人會拿別國的一些與中國的來進行對比,從傳統文化到人文情懷,從人文情懷再到各個細枝末節。茶圈以外的人來看,總是會將別國的茶文化與中國的茶文化來進行對比,譬如英國和中國的茶文化之間,也就有了像小約這樣喜歡找相同之點,也喜歡找不同之點的人群。
  • 茶點,茶道的精緻點綴
    由於烘焙製作的點心,十分講究選料、份量的搭配,注重造型及烘焙的溫度和時間,這樣製作出來的茶點才會好看又好吃,並從味道、口感到造型都極具新意,堪稱粵式茶點技術與時尚創意的完美結合。 總之,品茶是要茶點相配的,正如紅花與綠葉相得益彰。一壺上等的茶品,些許佐茶的點心,再加上完全放鬆的心情,才能品出好茶的韻味。一杯好茶,配上精緻的點心,品茶才更有趣味。
  • 在釜山海邊飲傳統茶吃茶點,是怎樣別致的風情?
    韓國人吃茶,喜歡搭配五顏六色的茶點,一邊飲茶,一邊品嘗茶點,悠然自得,最是愜意。韓國茶的確能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加上釜山的海洋之風,意蘊的確就別致了起來。走在海雲臺,來到一間名為「非非非堂」的茶館,瞬間感到整個人都清涼了下來。這間傳統格調的茶館有著極為寬敞的空間,人們或圍著茶桌席地而坐,或在古樸的桌椅處交談甚歡。幾個隔間都能遙望到大海,閒情雅致,令人自得。
  • 加拿大下午茶文化 你知道多少?
    afternoon tea、twilight tea和high tea下午茶區別Afternoon tea下午茶,就是喝下午茶,儀式精緻複雜,是下午時分坐在低矮桌旁的一種午茶儀式。過去是在午餐和晚餐之間提供,搭配適量精緻茶點,目的是消除午餐和晚餐之間的飢餓感。
  • 好點配好茶 | 生活很美好
    「甜配綠,酸配紅,瓜子配烏龍」說的正是茶與茶點間相和相輔之意。一壺茶佐以一份精緻小巧的點心,可為庸碌生活增添幾分儀式感。▼絕妙佐茶小物,種類各不同北方的茶食較「實誠、管飽」,北京有硬皮八件、奶皮八件、酥皮八件,餑餑、黃白蜂糕、燜爐燒餅等各類紮實的茶點在大茶館中獨領風騷。南方茶點較之則多了精緻講究,時令時鮮是特點。「東南談茶食,自昔稱嘉湖,今日最講究,乃復在姑蘇。」
  • 茶+茶點,這些CP你了解嗎?
    在茶席上,與客人以茶當酒,茶香流轉間,談天說地,其樂融融,一同在茶席間體會人情暖意,感受舒適愜意的時光。品茗的時候,不一定要有茶點作伴。但是,佳茗搭配美味的茶點,就如同上佳的餐酒搭配,感受食物在口腔中完美融合,讓人沉醉其中,心中迸發出驚喜與成就感,也給客人帶來味蕾上的深刻體驗。
  • 茶點,愛不只一點
    茶點, 即佐茶的點心。講究形小、量少、質優。 朱彝尊《食憲鴻秘》言:「食不須多味。每食只宜一二佳味。不事珍奇,而自有真味。」
  • 「茶點文化」你了解多少?
    我們在喝茶的過程中,有些深發酵的茶,味道濃鬱,有超強的消滯消脂功能,為了防止品茶過後容易產生的「暈茶」「醉茶」現象,可以搭配一些甜香的點心,這些佐茶的點心、小吃,包括用茶做成和不加茶製作的點心,被稱為「茶點」。
  • 講究的人都這樣喝中式下午茶
    而且中式下午茶的講究也不少,從器皿的選擇到點心的搭配每一樣都能長篇大論,今天就單來聊聊其中的一項:茶點的選擇與搭配。厭倦了咖啡與西式甜品,不妨嘗嘗老祖宗留下的味道。這是獨屬於中國的飲食美學。什麼叫精緻?
  • 京盛宇永康概念店開幕:極簡空間、現衝茶吧檯,免費體驗臺灣茶、微熱山丘茶點
    ,讓來客對臺灣茶文化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簡約舒適的「土屋」空間,創造飲茶交流令人眼睛一亮的空間由臺灣建築師陸希傑打造,以「分享茶文化的公共空間」為概念,借茶樹、紫砂茶壺原生於大地的連結為靈感,將店面視為一個土屋,使用磚材打造衝茶吧檯與櫃檯,營造出簡約樸實的氛圍;店內天花板開闢了多個圓孔,隱晦地呼應紫砂壺紋理上的氣孔——這種氣空能留住茶的香氣,達到提香、蘊香的效果。
  • 我國茶文化的凝聚——茶舍與茶點
    商界的字號所用詞彙,雖然同是一個行當,卻有很多同義詞、近義詞,這是漢語詞彙豐富、語言優美的一個最好的例證。喝茶的地方,命名時可用之字不下二三十個,僅就各地知名的茶館企業粗略一數、就有館、樓、園、社、閣院、屋、室、居、合,察、帝,坊、在商業服務業,特別是在餐飲業,恐怕在店號名稱上選擇餘地如此之大的,軒也只有茶館一例。
  • 品京味茶點——健壹公館宮廷下午茶
    >來北京好久了,卻一直被各種西式下午茶包圍,西式的甜糕點配上苦咖啡,糕點甜膩至極,咖啡比生活還苦。健壹公館下午茶——推薦理由——中式建築私家府邸首先說時間,當我去到院子裡看到一株株的桃樹的時候,我就知道來錯時間了,要知道吃著茶點
  • 茶與茶食的搭配:富有童趣,可看,可賞,可吃
    在早期的茶文化中,茶是飲、食合一的。在唐以前,人們稱茶為茗粥,還常在酒宴上飲茶。唐宋以後,茶食迅速發展。到了明朝,士大夫階層中形成了專門用來配茶的茶食。而在民間,茶食儼然已經成了點心的代名詞。茶食裝飾西湖龍井茶茶與茶食的搭配在我國,茶按照其加工工藝的不同,可分為六大基本茶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