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明朝國運276年,歷經十六位皇帝,在其中的大多數皇帝都葬入了北京市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即今天的明十三陵。那麼剩下的三位皇帝都葬到哪去了?
葬在南京的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建都於南京。死後葬在了南京鐘山之陽,此後被稱明孝陵。那麼為什麼朱元璋不把陵寢修在北京呢?當時由於朱元璋還沒有遷都到北京,再加上朱元璋在晚年又痛失愛子朱標,所以朱元璋就放下了在北京修建陵寢的念頭。
明孝陵修建前後歷時三十八年之久,修建完成後氣勢恢宏,被稱為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據說連清朝的皇帝陵寢都是仿照明孝陵修建的。在陵寢建成之後,朱元璋和馬皇后長眠於此,堪稱夫妻典範。
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由於他的皇爺爺在晚年痛失愛子朱標,所以愛屋及烏,將朱允炆送上了皇位。可惜朱允炆不爭氣,被叔叔燕王朱棣打的落花流水,最後自焚於宮內。但據說朱允炆沒有死,而是跑到海外去了,所以才有了鄭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在朱棣稱帝後,多次尋找無果,也就放棄了尋找侄兒的念頭,因此下落不明的朱允炆沒有陵寢。
意外繼位的景泰帝朱祁鈺
按照老朱家的族譜來說,景泰帝朱祁鈺是沒有資格當皇帝的。奈何哥哥明英宗不爭氣,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人俘獲了。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懵懂的朱祁鈺就被大臣推到了前臺,意外的當了皇帝。說句實在話,當了皇帝的朱祁鈺還是很不錯的,但由於最後捨不得皇位,於是狠了狠心,將哥哥明英宗囚禁在南宮,釀下了大禍。
在明英宗被放回來七年之後,其在大臣的支持下發動了奪門之變,隨後英宗復闢。重新當了皇帝的明英宗可沒有手軟,他將弟弟囚禁在了永安宮,之後景泰帝就離奇的死了。被廢除皇位的景泰帝顯然沒有資格入駐明十三陵,所以明英宗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之後明英宗朱祁鎮將其以親王的規格埋葬在北京西山景泰陵,也就是俗稱的景泰陵。
明朝除過上述的三位皇帝,其餘都葬在了明十三陵。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明十三陵成了國內的熱門景點,供人們觀賞,也算是物盡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