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位皇帝,北京卻只有明十三陵,那三位皇帝去哪了呢?

2020-12-16 百家號

明朝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亡國皇帝朱由檢,一共有16位皇帝。但是坐落在北京的明皇陵卻只有十三陵,這是怎麼回事呢?另外不和大家一起的三位皇帝是哪三位呢?為什麼他們這麼不合群呢?他們又去了哪裡呢?

第一個,我愛南京朱元璋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定都南京。並且把自己的陵墓也建在了南京。而後來,永樂皇帝朱隸把首都從南京遷往北京,才開始建造明皇陵。所以說,朱隸前面的兩個皇帝都葬在北京皇陵之中。朱元璋的陵墓是明孝陵,明孝陵建在鐘山之下,依山建陵,佔地廣泛,規模宏大。先後動用軍工十多萬人,歷時25年的建成。明孝陵至今已經成了南京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第二個千古之謎朱允炆。朱元璋死後,傳位給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上臺之後實行削藩政策。惹怒了他四叔朱隸,朱隸起兵勤王,一路從北京打到南京,史稱:「靖難之役」。在朱隸大軍攻破南京城的時候,朱允炆的皇宮裡著起了大火。等朱隸的軍隊趕到,朱允炆已經不見了。

於是朱允炆的下落成了千古之謎。有的人說他出家當和尚了,也有說他逃往海外了,後來朱隸還派人幾次出海去尋找朱允炆的下落,都沒有結果。下落不明的建文帝自然也沒有陵墓了。

第三個,南柯一夢朱祁鈺。朱祁鎮本是郕王,後來當時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徵討瓦刺,被瓦刺在土木堡打敗,明英宗成為瓦刺囚徒。明朝大臣們為了防止瓦刺拿明英宗威脅朝廷,於是擁立了朱祁鈺為景泰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一年之後朱祁鎮被放回去,朱祁鈺並不太歡迎這位太上皇,將朱祁鎮軟禁南宮長達七年。

後來朱祁鈺病重,石亨徐有貞等人在深夜撞開南宮,將朱祁鎮一路送進換皇宮,坐上皇帝寶座,然後鳴鐘召集百官,百官也都默認了這個事實。史稱「奪門之變」。英宗復闢成功之後,朱祁鎮廢掉了朱祁鈺皇位,又把他貶為郕王。朱祁鈺經歷皇位八年遊之後又變成回到了原點。不久朱祁鈺病逝,被安葬在北平金山,並沒有葬在皇家十三陵中。

這就是為什麼明朝有十六位皇帝卻只有十三陵的原因。有明一朝,皇帝很多都是奇葩,在政治上表現平庸,在不務正業上表現突出,各位看官有什麼關於明朝的趣聞呢?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那麼明十三陵裡都少了誰?
    眾所周知,明朝國運276年,歷經十六位皇帝,在其中的大多數皇帝都葬入了北京市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即今天的明十三陵。那麼剩下的三位皇帝都葬到哪去了?葬在南京的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建都於南京。死後葬在了南京鐘山之陽,此後被稱明孝陵。那麼為什麼朱元璋不把陵寢修在北京呢?當時由於朱元璋還沒有遷都到北京,再加上朱元璋在晚年又痛失愛子朱標,所以朱元璋就放下了在北京修建陵寢的念頭。
  • 明朝有16位皇帝,為何明皇陵卻叫十三陵?誰的陵墓不在十三陵呢?
    北京十三陵又叫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但明朝總共有十六位皇帝,為什麼只有十三位皇帝陵墓?為什麼另外三位皇帝死後不去十三陵呢?那三位帝王是誰?朱元璋、朱允炆、朱祁鈺三位皇帝,因不同的原因,沒有進入北京十三陵。朱元璋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建都南京。它是一位勵志皇帝,歷史上聲望很高。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去世,享年71歲。
  • 大明朝有十六個皇帝卻只有「明十三陵」,另外三個皇帝去哪了?
    在北京昌平城區西北50多公裡處,有一處佔地120多平方公裡的景區——明十三陵。這裡埋葬了明代13位帝王和23位皇后,是外地遊客到北京必去的景點之一。那麼沒有葬在此處的三位皇帝現在又在哪裡呢?明十三陵的選址明十三陵的陵區位於燕山山脈西部,其西北方向20公裡,便是被人稱為北京城"北門鎖鑰"的居庸關,再往北,使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了。
  • 明朝十六位皇帝,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分別活了多大?
    明朝一共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呢?分別活了多大歲數?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排名第一位的就是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 明朝十六帝,北京明十三陵,另外三座哪去了?
    導讀: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但是去過北京的朋友都知道,在北京昌平區天壽山麓只有十三座明朝皇家陵寢,那麼這十三座陵的墓主人都是誰?其餘三座陵墓哪裡去了?
  • 明朝16位皇帝,為什麼北京皇陵卻叫做十三陵?剩下三個去了哪裡
    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的明十三陵,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後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也是不少遊客北京遊玩時的熱門打卡點。不過,不少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一個問題,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算起,一共有16位皇帝,但為何明皇陵卻是「十三陵」呢?剩下的三位又在哪呢?
  • 明朝一共16個皇帝,為何北京只有明十三陵?
    對於明朝首都來說有一個著名的分水嶺,那就是燕王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靖難之役後,朱棣成功奪取朱允炆的皇位,然後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如今的北京。所以南京只有一個開國皇帝朱元璋孤零零地葬在孝陵,當然二代皇帝朱允炆傳言說他或被燒死,或趁亂逃遁。
  • 明十三陵,為何只挖了萬曆皇帝的陵墓,而不挖其它皇帝的陵墓?
    明十三陵,為何只挖了萬曆皇帝的陵墓,而不挖其它皇帝的陵墓?自古以來,一個帝王在當上皇帝後,肯定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修建陵墓。雖然說帝王們也想長生不老,但是古往今來,哪個皇帝都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還是安安分分的修建陵墓,期待死後能夠住得舒服一點,因此修建陵墓就成了必做的一件事情。在中國歷史中,大明王朝一共歷經16位帝王,傳承了276年,朱棣將都城遷到北京之後,明朝的帝王基本上都葬在了京城,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明十三陵。
  • 明十三陵 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墓葬群(圖)
    十三陵 長陵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這裡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明十三陵坐落於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裡。距離北京約五十公裡。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
  • 明十三陵有多好?為何明朝13位皇帝都要葬這裡?看完地形才知道!
    中國人對於身後事是非常在意的,皇家尤其如此,很多皇帝剛剛登基,就在修建自己的陵寢了,作為皇家陵墓,在地形和風水上肯定會有一定的講究,明朝的13陵就是如此,為何明朝有13個皇帝都葬在這裡?十三陵的地形到底有多好?
  • 明朝傳位16帝,為何明帝陵中只有13個皇帝?還有3個去哪了?
    在生死面前人人平等,皇帝也希望在死後能與祖先甚至妃嬪們葬在一起,而且古代王朝的帝王陵墓大多都集中在同一個區域,很少有分離現象,然而明朝是一個例外,熟悉明朝歷史的人都應該清楚,明朝自朱元璋建國到崇禎皇帝死後,前後共有16為皇帝,可是明朝帝陵卻僅僅只有十三個,那麼缺少的那三個又是誰呢?他們的陵墓又去了哪裡呢?
  • 明朝16位皇帝簡介
    今天小編為大家簡要介紹下明朝16位皇帝。 朱棣在位期間改革機構,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 同時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1421年遷都北京,對強化明朝統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朱高熾 明仁宗朱高熾,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
  • 明十三陵——長陵
    作者/樓下新垣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明成祖)、獻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憲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慶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 走進北京明十三陵景區,感受這些不一樣的風景
    走進北京明十三陵景區,看這些不一樣的風景。明十三陵景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西北部,是明朝十六位皇帝除朱元璋葬於南京,第二帝朱允炆失蹤,第七帝朱祁鈺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其餘十三位皇帝都葬於此景區之內。長陵是明朝第三帝朱棣及皇后的合葬陵寢,也是十三陵的首座陵寢。始建於永樂七年(1409),是明十三陵中規模最大,影響力最深的帝陵。來此參觀的遊客最多,交通也非常方便,在北京城德勝門站有直達車可以到達。門票30元,比定陵便宜些。
  • 2019年國內旅遊景點介紹,北京明十三陵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每個中國人對它都懷著一種敬意。小編並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但是小編因為工作的原因,一年總要去北京幾次。可是,工作的時間非常的緊張,工作繁忙之餘,小編也沒有精力再去旅行,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了。於是趁著,春節期間的假期,小編來到了北京。
  • 明十三陵
    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闢,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3]編輯歷史沿革編輯
  • 著名風景區--明十三陵介紹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 明朝的16位皇帝,他們的名字都有一個共同點?你發現了嗎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很多的帝王,也有過很多的朝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明朝的歷史。明朝的歷史共有276年,明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王朝,在這276年的歷史中,明朝共出現了十六位皇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明朝皇帝們的名字,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名字,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1、 明朝的強盛時期在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在明朝的初期,就經歷了三個強盛的時期,這三個時期分別是"洪武之治"、"永樂盛世"還有"仁宣之治"。
  • 三分鐘帶你盤點明朝十六位奇葩皇帝(上)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朝代共歷經16位皇帝,國祚276年,可相比其他的朝代的帝王,明朝的皇帝卻個個都是怪咖。今天讓我帶你們看看明朝的16位皇帝 ,都有怎樣的奇葩故事?1、明太祖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他與其他開國帝王不同,他當過和尚,要過飯,後來參加農民起義,開掛成為了帝王,當了帝王后害怕之前與他打天下的兄弟奪了他的位置,便將功臣殺的一乾二淨。
  • 國家5A級景區(五),北京明十三陵
    國家5A級景區(五),北京明十三陵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天壽山下40平方公裡的小盆地,距離北京市區約50公裡,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建築群。自永樂七年五月(1409年)起用,直到安葬崇禎帝後結束,歷時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明朝皇后、2位明朝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是全球保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