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夠不夠一直是媽媽們很關心的問題,從孩子出生後,就擔心他們挨餓,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增加母乳。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飲食上下功夫,什麼雞湯、豬蹄湯、鯽魚湯等等,還有的媽媽甚至是聽到豬蹄兩個字,就有點噁心想吐。
同事小卉,今年剛做媽媽,在產後也是母乳不太夠,所以特別著急,想著各種方法來下奶,而她的婆婆比她還急,在得知小卉母乳不夠的時候,趕緊叫老家的人弄了十幾隻豬蹄,每天就給小卉燉豬蹄湯,整個月子期間,小卉似乎吃掉了一頭豬,就是為了下奶!
催奶真的只能喝下奶湯嗎?在民間也是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下奶食譜,有些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然而有一些確實是坑人的。
這3種常見「下奶湯」,實則是「堵奶湯」,寶媽要少吃
1、月子酒
很多地區的習慣,就是說在座月子的時候若是遇上母乳不足,就要喝一些月子酒,可以促進母乳分泌,但是事實上,哺乳期是絕對不能喝酒或者是帶有酒精的飲料,因為酒精可以通過母乳進入到孩子體內,影響孩子的神經發育,而且月子酒下奶也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
2、豬蹄湯
喝豬蹄湯下奶,其實算是把「以形補形」的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因為豬蹄湯熬出來之後,顏色跟母乳一樣,所以就認為能夠下奶,可是事實上,豬蹄湯中可能只存在少量的營養,更多的是脂肪,一次性吃太多,過多的脂肪攝入,容易堵塞乳腺管,下奶不成,反而堵奶。
3、人參湯
寶媽在生孩子之後,身體是非常虛弱的,而人參是大補之物,所以很多人會給產婦熬人參湯,這對於產後恢復確實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作為下奶湯的話,就是在害了寶媽,人參是有抑制泌乳分泌的作用的,若是產後喝太多,可能會造成母乳不足。
下奶真的只靠下奶湯?其實做好這些,一樣母乳充足
①多讓寶寶吮吸
母乳不足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孩子多吮吸,通過孩子的吮吸其實是能夠刺激到寶媽大腦中的泌乳素,從而促進母乳分泌,所以在遇到母乳不足的時候,寶媽首先不要驚慌,先多讓寶寶吮吸,哪怕是暫時吸不出,同時也可以用吸奶器來輔助一下,堅持下去,母乳就會漲了。
②保證營養
母乳不足,也有可能是自身營養不夠,所以無法生成母乳,所以在產後,寶媽的飲食需要做到營養豐富,葷素搭配,不能單純的只靠下奶湯來解決問題,同時還需要額外補充蛋白質,蛋白質對於寶媽的泌乳素有促進作用,所以在產後儘量做些加餐,可以喝木瓜豌豆蛋白粉,是由木瓜、豌豆、葛根、紅棗組成。
木瓜:營養豐富,口感清甜,而且含有的木瓜素對泌乳素有促進作用,可以幫助寶媽促進母乳分泌。豌豆:富含優質植物蛋白,可以幫寶媽額外補充蛋白質,而且脂肪含量低,不用擔心長肉堵奶。葛根、紅棗:補充氣血,幫助寶媽促進產後恢復,同時也有一定的下奶作用。
③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幫助寶媽促進母乳分泌,若是不能好好睡覺,容易讓寶媽精神更加焦慮,而且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對母乳分泌也是有影響的。
④要有正確的餵奶姿勢
正確的餵奶姿勢有利於寶寶順利的吮吸母乳,從而促進母乳分泌,正確的餵養姿勢應該孩子要緊貼寶媽,寶寶的嘴要完全含住乳暈,不是只咬著乳頭,每次吸完一邊後再換另外一邊,不用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