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真的是東亞病夫嗎?清朝的GDP世界第一,軍事實力也不落後

2020-12-24 史海遊歷

晚清的時候我們的國家經常被西方人說成是東亞病夫,這個時間段大概是1840-1912年這段時間,但是當時的清朝真的是東亞病夫嗎?事實上並不能這麼說,我們只能說當時的執政者比較軟弱,事實上那個時候的清朝還是世界第一國家。

首先我們從面積上來看,當時的清政府的面積可以說是世界第一了,和沙俄的面積差不了多少,並且還有很多附屬國家,這些是別的國家都沒有的。清朝那會兒的面積就有1300平方公裡,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比得上。

我們再來看一下當時清朝的經濟實力,1840年的時候,當時中國的GDP比例佔到了全世界的37%,這哪裡是東亞病夫,這是當時的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啊。而在1912年的時候中國的財政收入已經翻了好幾倍,仍然是世界上經濟第一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怎麼能說是東亞病夫呢?

人口方面我們就不用說太多了,1840年全球總人口才達到12億人,光中國就佔了4億人,是世界的三分之一。大慶的人口比各國列強加起來的人數都多,這也是為啥當時的清朝一直沾沾自喜的原因。在軍事方面,北洋水軍那會兒絕對是全亞洲最強的水軍,無人能敵。奈何當時的清政府不想進行保養最後導致了落後。

那麼為什麼當時的中國仍然被稱作是東亞病夫呢?總體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的清政府過於軟弱,本身綜合實力清政府肯定是排名第一的,但是清政府為了怕引火上身,不想打仗。再一個就是當時的清政府目光過於短淺,即使自己的很多地方已經成為了半殖民半封建了,但是清政府依然要做自己的大國夢,依然不承認別的國家的進步最後導致了東亞病夫的這個名號。

其實東亞病夫指的不是清朝的經濟和軍事這些方面,指的是清政府執政者的觀念,就比如一個健壯的運動員生病了,這個運動員還有能力搏一搏,但是因為生病所以放棄了比賽的勇氣,也不想再去進行比賽了。清政府就是這樣的一個運動員,曾經有過很光榮的歷史,也有能力去拼,但是不想去奮鬥,所以清朝的這個東亞病夫主要指的不是中國這個國家,指的是清朝這個特殊的時代。

相關焦點

  • 清朝的GDP是世界第一嗎?為什麼這麼厲害,還被西方看不起、欺侮
    鼓吹清朝GDP是世界第一的人,不能說他們不對,只能說他們不嚴謹。清朝是一個時間段,得分前中後期,不同的時期國家gdp不同,嚴謹的說清朝並不是一直gdp都居世界第一!談完這個我們再來說說清朝gdp居世界第一這個說法;安格斯·麥迪森的猜想你要知道這個說法本身就是外國學者的一個推測,並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主要提出這個說法的學者保羅·甘迺迪和安格斯·麥迪森(主要是後者,下圖為其人)也自己承認說這是一個猜測。
  • 該國被稱為「西亞病夫」,卻企圖瓜分中國,比清朝強在哪兒?
    由於清政府的懦弱無能,加上鴉片的毒害,近代中國人被西方人取了一個極具侮辱色彩的稱號——「東亞病夫」。幾乎在同一時期,有一個國家的國民被稱為「西亞病夫」。而且此國曾企圖瓜分中國,最後卻被中國聯合其他列強滅亡。這個國家,就是奧斯曼帝國。
  • 清朝GDP世界第一,因為這滅亡?
    清朝GDP世界第一,為何還會滅亡呢?首先我們了解一下清朝的GDP。第一:清朝的人口世界第一,1840年世界人口數大概是12億,清朝人口數則是4.1億,領土大,人口多,在農業社會這就意味著可耕種的地多,能勞作的人多,清朝經濟是以小農經濟為基礎,有了這樣的人口紅利,經濟自然很強大。
  • 和清朝同時期西亞病夫,曾經稱霸歐亞大陸,現在分裂成數十個國家
    千百年來,在世界歷史的洪流之中,有著無數的大國曾呈現出空前繁榮的一面,但其中也有著不少盛世,就如同曇花一現般,瞬間就成為了過往雲煙,留給後人的只剩下萬般無奈的嘆息之聲。在弱肉強食的時代裡,我們中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這對我們中國而言,無疑,意味著極大的侮辱和諷刺,但你曾聽說過西亞病夫嗎?奧斯曼帝國曾與清朝時期的中國並稱為:東西亞病夫。或許有人不解,奧斯曼曾經可是能和羅馬帝國相提並論的一個大國,怎麼會和當時腐敗、懦弱的清朝並稱為東西亞病夫呢?
  • 清朝後期那麼弱,為何還要為保護越南,與世界第二強國開戰?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清朝後期國力羸弱,飽受列強欺凌。然而在十九世紀80年代,當法國人武裝入侵越南的時候,清朝卻主動選擇了與法國開戰。當時英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強國,法國則緊隨其後是公認的世界第二強國。而清朝雖然幅員遼闊,但在國家軍事實力方面還根本排不上號。
  • 西方為什麼不說日本人是「東亞病夫」,因為他們根本不配
    你是什麼時候聽說「東亞病夫」這四個字的?小編記得是在李小龍的電影中第一次聽到「東亞病夫」這四個字,當時這四個字真的是讓人覺得異常的刺耳!當時小編就在想,這到底是哪個國家膽子這麼大竟然敢用這個詞語形容中國?電影中是日本稱中國為東亞病夫,其實熟悉歷史的應該知道,日本並不是第一個叫中國為東亞病夫的國家,這個詞是西方國家發明的!
  • 清朝GDP世界第一,為何還是滅亡了?
    GDP,經濟總量世界第一,與政權的存亡沒有必然的聯繫。清朝GDP世界第一,直到近代中日《馬關條約》後,清朝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才被美國所取代。這個結論來自英國著名經濟史和經濟統計學家安格斯·麥迪森,他的多部著作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出版。在理論分析上,他的結論並無不妥之處。
  • 一個捏造的中國人:有3個國家王牌學位,東亞病夫也因此而出!
    一個捏造的中國人:有3個國家王牌學位,東亞病夫也因此而出!在清朝中期的時候國富民強,但是在清朝晚期的時候,清政府的統治地位已經岌岌可危了。英國小說家編了一本《傅滿洲博士之迷》,在小說中這個傅滿洲博士是一個黃色人種,眼睛細長,眉毛細長且堅硬無比,一個鷹鉤鼻子和超博的上嘴唇,當時這個形象在歐洲等國家傳播開來,他們甚至認為清朝的人就是這樣的一副模樣。
  • 清朝的GDP總量在世界上排第一嗎?為什麼仍會失敗?
    清朝的GDP總量在世界上排第一嗎?為什麼仍會失敗?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終於超過了日本,這讓很多中國人都感到很自豪,以為超越美國指日可待。很多網友都在網上各種計算:預測中國的經濟總量幾年之後可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洗刷清朝以來的恥辱。可是你們知道嗎?在1895年之前,清朝的經濟總量一直是世界第一。是的,你沒有看錯,英國人打敗清朝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總量比英國高;英法聯軍打敗清朝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總量比英法兩國加起來還高;日本人打敗清朝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總量比日本高。
  • 清朝真的是弱不禁風嗎?看清朝當時的國力如何?戰力經濟不容小視
    那麼真實的清朝真的如此不堪一擊嗎?1,清朝的強大令人稱奇。2.清朝財富的積累。清朝自滿族組建成立以後,一步步的將政權發展起來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在康熙皇帝的治理下,讓後代帝王受益良多,雖然唐代和隋朝都有自己時代的輝煌,但只延續了二三十年。
  • 閉關鎖國只是一個現象 並非清朝落後根本原因
    一、閉關鎖國的本質閉關鎖國的本質是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政治上的天朝上國思想(孤立主義),軍事上的消極防守,文化上的保守主義。有人會說清朝自詡天朝上國,不願意睜開眼睛看世界。不願意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從而導致中國在技術和武器上的落後。清朝末期落後於世界發展水平,閉關鎖國只不過是一個現象而已,而不是中國落後的原因。如果非要找一個清朝落後的原因,在我看來便是封建社會走向極致內捲化而導致的。
  • 清朝前期的疆域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嗎?
    如何定義清朝是從明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最大的一個問題,我們如何接受來自於東北地區和東西伯利亞地區外來民族的文化融合,我們如何看待中國漢服文化服飾的興衰和發展,我們該如何看待中國地區漢人文化一家獨大,我們該如何看待清朝代替明朝背後的歷史方向,清朝算不算得上是中國古典歷史之中的最後一個大地帝國,在那個時代的發展到底又是一個什麼情況,我們真的能拋棄全球化的視角去看待清代中國的發展嗎?
  • 英國如果沒有完成工業革命,能擊敗清朝嗎?
    (英國國力按照工業革命之前計算)2、1840年,清朝是封建王朝道光年間,國家機器開始運轉不暢,鴉片橫行,各地農民起義風起,國家一片灰暗。由於閉關鎖國,不管是工業農業還是手工業都處於大幅落後英國。軍事方面(英國劣於清朝)1、英國打敗歐洲各大強國,是新型的海洋霸主國家,海洋作戰能力超強,軍隊素養高,雖有印度作為補給地,但是沒有新型的鐵甲艦,但是遠洋作戰,略遜一籌,而且遠東兵力有限。不適合長期作戰。
  • 明朝海軍:數量實力世界第一,鄭和七下西洋,被稱為「東亞警察」
    時間雖不長,但大明是一個璀璨的王朝,給世人留下無數瑰寶和文明。你知道嗎?大明軍事實力很強大,很強很強。當初,清朝無數次在海上戰敗,海軍敗了一次又一次,籤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而大明,有著當時最厲害的海軍,實力世界第一。根據歷史記載,明朝有著一支戰艦達三千四百艘的強大海軍,不管是數量還是實力都是世界第一。
  • 此國悲慘超過清朝,被列強稱為西亞病夫,盛極而衰分裂成40個國家
    我們都知道,晚清時期的清廷曾經因為「閉關鎖國」而落後,深受列強威脅。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落日餘暉,註定要被歷史淘汰。但中國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相反,如今的中國又重新傲立在世界東方,無數民族志士以自己的貢獻證明了中華民族頑強的生命力。
  • 明朝滅亡時世界各國都伸出援手,清朝滅亡時各國為什麼落井下石
    有人說是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軍,也有人說是清朝。實際上,兩者的因素兼而有之。李自成在內,清朝在外,李自成在西,清朝在東,兩者無形之中形成內外夾攻之勢,導致明朝腹背受敵,疲於奔命,最終筋疲力竭,轟然垮塌。崇禎死後,明朝反清復明勢力仍然實力雄厚,他們擁戴明朝皇族的倖存者,渡江南下成立南明,在極端不利的局面下繼續與清朝頑強抗爭。
  • 有人說清朝時期,中國GDP世界第一,這個對嗎?
    所以很多人說滿清時代清中國的GDP是世界第一,但是這種事情也只是估算出來的,缺乏具體的論據。 不過在滿清前期和中期,中國由於人口世界第一,國土也是世界前幾位,經濟確實也還算不錯,所以那個時候GDP算作是世界第一,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 為什麼有人說清朝當時GDP是世界第一?有什麼證據嗎?
    例如清朝鼎盛時期的疆域達到了一千三百一十六萬平方公裡,這個實際統治的疆域,並不摻雜的任何水分,另外在清朝時期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處在當時世界的首位。由於在清朝時期,對於所謂的GDP並沒有任何的概念,當時的統治者和百姓也不知道GDP是什麼,所以是沒有詳細的數據留下的,我們只能通過促使經濟繁榮的發展的誘因來論證清朝的經濟是排在當時世界的第一位的。
  • 西方為啥不叫日本「病夫」?這11個日本人的集體剖腹,看得人膽寒
    對於「東亞病夫」這個詞,所有中國人都是非常反感的,這是西方人對於我們的蔑稱。 為了排除掉這個稱號,霍元甲、李小龍等英雄人物一直都在努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中國的強大已經讓所有人為之震撼,中國人的自強也讓所有出言不遜的人閉嘴。
  • 從「東亞病夫」到「文明之獅」 中國「綽號」完成蛻變
    從「東亞病夫」到「文明之獅」,中國的成功崛起告訴世界,中國已經完成了蛻變。回首百年,關於中國的「綽號」一變再變,從鄙夷到恐懼(如伏地魔、中國威脅論),其中可以看出世界對中國國力變化的態度轉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中國人民為自己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但不會驕傲自滿、止步不前,而是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以開放包容心態虛心傾聽世界的聲音。中國將繼續向世界學習,向各國人民學習,學習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