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禮傳家——南詔朱氏祖祠

2021-02-14 福建南大門官網



信息來源 | 福建南大門官網 沈益群

小編微信 | fjndm888

今年是一代大儒、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朱文公誕辰890周年。農曆九月十五日是朱文公誕辰日,筆者慕名專門走訪了朱文公後裔子孫聚居地——詔安縣南詔鎮的朱氏祖祠。     從詔安縣城南詔鎮中山路東段的林厝市場拐進來,進入三民北路,走了約100多米,再向左拐,便是東北街(七街)長興街了,朱氏祖祠位於長興街北側,牆上二維碼門牌寫著「東北街長興街4」字樣。這是縣城裡朱姓人家唯一的祠堂。     朱氏祖祠坐北朝南,面闊三間,屋頂是具有典型閩南建築風格的三山式懸山頂。屋脊兩端翹起呈燕尾狀,屋脊和屋角雕飾著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丹鳳朝陽」「松鶴延年」等各種剪瓷雕造型。     時值農曆九月十五朱文公誕辰日和九月十八朱氏「祖公生」。在祠堂大門前屋簷下掛起了橫幅,上面寫道「隆重紀念文公朱熹誕辰890周年」。祠堂前又布置一個高大的彩色充氣拱門,拱門上寫「祖壽無疆」字樣,拱門頂上是「雙龍戲珠」的造型,拱門下掛4盞紅燈籠。     門前左側擺放一個今年剛鑄造的,巨大的三足兩耳葫蘆頂大銀爐,上面鐫刻「萬年香火」「聚寶爐」等字樣。左側牆體嵌入一塊黑色大理石,上面鐫刻4個金色大字「朱氏祖祠」,朱氏祖祠已於2015年2月被詔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朱氏祖祠」這塊大理石匾上面,牆上還並列掛著兩塊紅字金匾,分別是「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朱氏委員會  源流文化詔安宣傳基地」和「臺灣朱氏宗親會  詔安朱氏宗親會  文化交流基地」。   

門楣上石匾鐫刻4個金色大字「朱氏祖祠」,門匾和門楣之間嵌入兩隻小石獅,門楣上是兩個金字篆印。大門上的門聯,是一副以大理石為底的金字聯「先祖理學冠古今;聖賢儒教振中外」。大門兩側嵌入許多方塊大理石,石上是「飛禽走獸」「花鳥草蟲」「麒麟獻瑞」「古裝人物」等各種圖案。     在棕色的大門上,門對是紅底金字「鎮海宗基遠;東溪澤流長」。鎮海在本市龍海,東溪則是詔安人民的母親河,朱氏祖祠鄰近東溪。大門邊一對帶花紋的抱鼓石,已有幾百年歷史,磨得光滑鋥亮。屋簷下一對方石柱,雕梁畫棟,梁枋鬥拱一鬥三升式。     屋簷下掛一對紙燈籠,燈籠上都有「徽國文公」」朱府」等大字。左邊一盞另有「祖德流芳」」詩禮傳家」等小字,右邊一盞另有「敦宗睦族」」加冠晉祿」等小字。     整座祠堂由門樓、天井、兩廊、拜亭連大廳組成,面積不足200平方米。門樓呈內凹狀,進入祠堂大門,門樓內供奉三官大帝,中間橫梁上畫有一個大的「八卦」圖,鬥拱一鬥三升式,內樓內立有2根方石柱(均帶柱礎)。     天井較小,擺放一張長方形朱紅供桌和一個方形銅香爐。     兩廊各立2根方石柱,兩邊各懸掛10盞紅燈籠,兩廊牆上是朱氏祖祠碑記和重修祠堂捐資的芳名錄。     從牆上碑記可知,南詔朱氏祖祠始建於明朝,清朝乾隆25年(公元1761年)大修。解放後被城東小學佔用,年久失修。1998年,由港商、朱氏裔孫出面捐資,祖祠重回朱氏族人手中。1999年12月,臺北朱氏宗親來詔尋根謁祖,更是激起朱氏族人重修祖祠願望。於是,在2003年,多方集資40餘萬元,重修祖祠,地基提高30公分。2014年舉行落成慶典,2015年被詔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拜亭上立有2根方石柱(均帶柱礎),柱子上嵌大理石板,上有一副金字楹聯「考亭家風澤遠流長;正心詩書萬代傳揚」。拜亭簷下懸掛2盞宮燈和2盞紙燈籠,燈籠上都有大字「朱府」」竭忠侯」,左邊燈籠另有小字「祖德宗功」」金玉滿堂」;右邊燈籠另有小字「尊親敬祖」」財丁興旺」。拜亭兩側靠牆處開有2個「子孫門」通兩邊巷道,門扇上門對紅底金字,左門寫「根深」」葉茂」;右門寫「出悌」」入孝」。     大廳面闊3間,進深2柱,屋頂屬懸山頂。大廳上立有4根圓木柱(均帶圓形石柱礎),木柱子上有2副黑底金字木匾聯,前面柱上是「竭力開漳功垂七邑;忠心報國祀享千秋」;後面柱上是「竭力佐鈴開漳拓土功勳大;忠心護國賜爵封侯德澤長」。這2副聯各取首字,皆成「竭忠」之意,這是在對朱氏祖公「竭忠侯」歌功頌德。大廳後也懸掛2盞宮燈,整個大廳雕梁畫棟,梁枋鬥拱一鬥三升式。  大廳正中擺放一張朱紅色大供桌,後面一張棕色長几桌。幾桌上中間供奉一尊較小的朱氏祖公神像,武將裝束。祖公像左右侍立2位隨從將官,分別掌官印和寶劍。     在這長几桌後面,有一個巨大的鑲金玻璃神龕,神龕內供奉著一尊朱氏祖公雕像。只見朱氏祖公雕像,臉如重棗,頭戴鎦金頭盔,身著大紅色官袍,神情威嚴端坐著。神龕上橫梁懸掛著一塊碩大的黑底金字牌匾「慶德堂」,這便是南詔朱氏祖祠的堂號了。     

聽朱氏族人介紹,他們的祖公叫朱秉英,河南光州固始人。唐總章2年,隨玉鈐將軍陳政開漳拓土。南宋紹熙20年,被朝廷追封為「竭忠謀國將軍」,民間稱「竭忠侯」。在詔安地面各姓祖公中,同樣被封為「竭忠侯」的,還有黃氏祖公黃世紀。     每年農曆九月十八,是南詔朱氏族人做「祖公生」,祭拜懷念他們祖公「竭忠侯」朱秉英的重要日子。在朱氏祖公雕像左側,同樣有一個較小的鑲金玻璃神龕,裡面供奉的便是一代大儒、南宋著名的大理學家朱文公朱熹的神像了。只見朱文公頭戴南宋官帽,身著紫色官袍,臉呈朱紅色,神情安詳端坐著。神龕上懸掛一塊巨大的黑底金字牌匾「大儒世澤」,神龕前同樣是一張棕色幾桌和一張朱紅色方形供桌,上面放著燭臺、祭品和蝴蝶蘭等物品。左邊牆上掛兩塊長方形的黑底金字牌匾「忠孝廉節」和「源遠流長」,分別是雲霄朱氏聯誼會和龍海鎮海鴻關開基祖宗親會敬贈的,牌匾下是用鏡框裝裱的小楷書法「朱子家訓」。

在朱氏祖公雕像的右側,布置一個帶櫥窗的書架,裡面是各地朱氏族譜和朱子文集等書籍。書架上是本地朱氏裔孫敬獻的一塊黑底金字大牌匾「忠孝廉節」。右邊牆上,同樣懸掛兩塊長方形黑底金字牌匾「敦親睦族」和「龍獻明珠」,分別是漳州朱氏後裔聯誼會和龍巖新羅區朱氏聯誼會敬賀的。     牌匾下另懸掛一面臺灣朱氏宗親會敬贈的鏡框,內裝裱4字書法「鳶飛魚躍」,此話是當年朱子在武夷山講學時所說的。右邊牆上,還掛朱熹的畫像。畫像左側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右側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畫像旁還布置有朱子家訓、文公家政等內容。其中,傳家風、正家教又分為「為學」、「為人」、「為政」3個部分。     

朱熹(1130——1200),祖籍徽州府婺源縣,生於福建尤溪,位列孔廟大成殿12哲者,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之聖賢。朱文公知漳州僅一年,乃大興文化、教育事業,其間足跡也曾涉及詔安。朱文公與詔安梅洲「漸山七賢」有過交往,梅洲鄉梅山村廟西自然村,乃是「漸山七賢」之一鄭柔的開基地,該村鄭氏祖祠的堂號「追遠堂」三個大字,便是朱文公親題。「漸山七賢」講學處「七賢庵」是省級文保單位,又名「石榴洞」。「石榴洞」三個大字,最早也是朱文公所題。除此之外,在省級風景名勝區九侯山上的千年古寺——九侯禪寺,也留下朱文公的墨寶「西齋」題匾……  

元代初年,朱文公的七世孫移居龍海鎮海衛鴻關大社村。後來,鎮海的朱姓,又來詔安開基。先到深橋鎮的鳳寮村開基繁衍,後又到南詔東北街的長興街一帶發展,並建起了朱氏祖祠。如此看來,詔安朱氏,多為朱文公後裔了!    如今,詔安的朱姓人口,並不是很多。以縣城內東北街長興街一帶為主要聚居地,約100來戶;縣城外以深橋鎮鳳寮村為主要聚居地,約1000餘人。但從全國來講,朱姓卻是大姓,排名第14位。尤其是明朝時,朱姓還是國姓。詔安曾有一任縣太爺,還是明朝的皇親國戚。不過其時明已亡,崇禎帝已死,是在福州的南明政權尚在維持。其時南明政權派崇禎帝朱由檢的弟弟朱由樹,來詔安當縣主。朱太爺預感形勢不妙,提前看好了縣邑良峰山麓一塊風水寶地,交代手下人其死後將其葬於該處,然後準備與南詔城共存亡。後城破,朱太爺蒙難,果如其願。詔安朱氏宗親每年清明節,還到良峰山給朱太爺掃墓。後歲月滄桑,時代變遷,朱太爺墳墓也不見了。查閱詔安歷代進士表,明朝崇禎13年(公元1640年),詔安朱氏還出了一位進士,叫朱壽。     重修後的朱氏祖祠,面貌煥然一新,熠熠生輝。整座祠堂,既端莊典雅,又古樸大方,盡顯朱子文化特色。除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朱子誕辰日和九月十八「祖公生」這兩個重要紀念日外,幾年來,南詔朱氏祖祠還不定期舉辦了漳州市朱子文化思想研討會。     

新時期下,南詔朱氏祖祠除民間宗親交流、聯誼外,在傳播朱子思想,弘揚朱子文化方面,更發揮不可替代的積極功用。                            

1.探訪詔安沈氏大宗祠「饗保堂」

9.詔安五街的媽祖生

10.詔安:梅山上的大聖公

11.南詔有間神農廟

12.下河風情

17.走訪南詔沈氏家廟(繼述堂)

18.詔安進寶山——「三部尚書」後裔地

19.南詔有座華佗廟

20.詔安溪雅村林氏宗祠

21.山環水繞「東湖樓」——走訪詔安另一處蔡姓聚居地匏靴山

22.詔安二溪威顯廟

23.詔安三溪媽祖廟

24.詔安最早的媽祖廟——北門內天后宮

25.詔安五代百歲祠

26.詔安萬田村——子牙後裔地

27.南詔威惠王廟

28.舊事雖遠逝,城南依舊在——憶母校詔安縣城南小學

29.詔安白葉村偶現一張半個世紀前的畢業證書

30.詔安三座武廟

31.南詔商厝樓

32.三十一年橋東路━━━ 一位鄉村教師的鄉土情懷

33.梅園風情

34.記住這年味

35.饗保堂——詔安沈氏家風堂

36.話說母親節

37.詔安考湖村那些文物古蹟

38.詔安秀篆龍潭家廟

作者:沈益群,自號「梅花三弄」,中學高級教師,漳州市作家協會會員,「福建南大門官網」鄉土文化專欄作家。

個性籤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人生信條:鐵肩擔道義!

相關焦點

  • 全國朱氏尋根聯誼會暨古沛朱氏研究會2016春季學術交流會
    後來楚滅邾國之後,朱氏族人逐漸外遷古沛大地,並在星羅棋布海內外各地。他強調說,通過多種多樣的朱氏尋根聯誼活動以及更好層次的學術交流,目的就是為了「弘揚朱氏文化、傳承朱氏家風」,聯通各地朱氏族人,對接世界各地朱氏文化團體,以期達到資源互通共享合作共贏,為盛世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朱氏族人應有的貢獻。
  • 霞葛龍眼江氏」成德堂「祖祠重修圓滿竣工
    詔安霞葛龍眼江氏」成德堂「祖祠重建工程自今年農曆二月初五日卯時起興工動土,從其舊制,壯其新觀,歷時二百四十五天終喜告竣工,於本月農曆初十至十二按古制舉行」建醮進火「儀式,龍眼、下壠子各房裔孫參與拜祭。
  • 夢回南詔——大理南詔風情島
    對於一個仙劍奇俠傳的忠實愛好者,大理南詔風情島是一定要去的。它是洱海三島之一,該島四面環水,東靠著名佛教聖地雞足山,北接石寶山,南連大理,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當然最好就是在冬季去,這樣你就可以欣賞到冬日的美景了。
  • 簡氏祖祠僅次於陳家祠險遭拆 文物失竊一空
    ■簡氏祖祠(在廣州越秀外國語學校裡)。 而為紀念這位狀元所修建的簡氏祖祠則被鎖在深閨中無人知曉。   村中僅剩十來戶簡氏後人居住   簡文會的父親簡一山原是河北人,但五代十國時期為躲避戰亂遷入嶺南後,很長一段時間子孫後代都在嶺南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南漢狀元簡文會更是在村裡土生土長的。因為簡文會的關係,簡氏人數雖然不多,但曾是藜湧村裡的一個大姓。
  • 廣州黃埔區朱氏大宗祠介紹(地址+故事+歷史)
    位於黃埔區的朱氏大宗祠。  ▲朱氏大宗祠內的松承堂。  祠堂內部。縱觀橫沙民俗建築群會發現,裡面有眾多家塾書舍,這與羅氏始祖羅貴、朱氏始祖朱澄的出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據記載,羅貴是南宋南雄府歲貢生,朱澄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玄孫。羅氏和朱氏的後人也繼承先祖遺志遺風,重教尚文並世代相傳。近日,記者在朱氏後人朱錦銘的帶領下走進朱氏大宗祠,感受宗祠700多年歷史的沉澱。
  • 夢回南詔
    《夢南詔》(虎峰山人原創)       南詔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一頁,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地理位置上,蒙舍詔在其他五詔的南部,又稱為南詔。南詔王族蒙氏烏蠻,是今天彝族的先民。        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初年,南詔第一代國王細奴邏隨父蒙合龍就牧耕於今巍山巍寶山前新村,由此發展崛起。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細奴邏當 上了蒙舍詔詔主,改國號為大蒙國,稱奇嘉王。
  • 南詔古國今何在
    公元8世紀,在祖國西南邊陲大理地區崛起了一個由白族、彝族先民共同創建的地方政權——南詔國。它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唐朝和吐蕃在西南地區長期形成的力量對比,成為決定當時西南地區政治格局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短短的時間內,南詔疆域迅速擴大,東接貴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達西雙版納,北接大渡河;東南接越南邊境,西南接驃國(緬甸),西北接劍川,東北達宜賓。在唐朝和吐蕃兩股勢力的夾擊中,南詔國審時度勢,有效地利用周邊政治條件,在貞元年間與唐修好,唐朝冊封南詔為雲南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貞元會盟」,成了中國民族史的一段佳話。
  • 神秘的南詔古國是怎樣的?帶你走進巍山南詔博物館
    在雲南大理州巍山古城裡隱藏著這麼一座博物館,講得是中國歷史上存在了一百多年的神秘王國——南詔,它是怎麼建立又是為何滅亡的。當我們走進巍山古城,踏入南詔博物館的那一刻,這個古國才正式掀開它的神秘面紗。其實我挺喜歡看歷史故事,也曾有一段時間特別痴迷百家講壇。
  • 朱氏出自曹氏,以沛國一派為嫡系大宗,傳承至今,綿延不息
    他的兒子有遷徙到沛國相邑,其後裔孫逐漸繁衍壯大,形成後世朱氏重要的一支——沛國朱氏。由於朱夷鴻的影響很大,所以後世大多數朱氏都尊他為朱氏肇氏大始祖,尊其子為相縣始遷祖。邾國故城遺址沛國朱氏嫡系大宗世上朱氏以沛國一派為嫡系大宗,到漢魏之際,沛國朱氏日益強大。沛國朱氏的昌盛是從西漢末年世居沛國相的朱翊(yì)開始的。朱翊在漢哀帝時,曾擔任大司馬長史,深受大司馬董賢的重用。
  • 一座被遺忘的張氏祖祠
    臺駘雖然是被當做「汾水神」、「雨神」來供祀,但他是張氏三世始祖,在沒有發現或者發現不了一世祖、二世祖的情況下,說臺駘廟是張氏祖祠,也是順理成章,無可非議的。儘管汾河流域山西其他地方也有臺駘廟,但王郭村臺駘廟歷史最久;且有《左傳.昭公元年》「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之句,足以證明張氏祖地在太原。更何況明清兩朝許多張氏家譜自己就說祖地在山西太原。
  • 南詔和唐朝的戰爭:南詔不大,為何能成為唐朝的西南大患?
    這就是南方的民族政權——南詔。一、交惡唐宣宗大中末(847—859年),唐與南詔已有交惡的苗頭。由於唐安南經略使李琢的不當行為,當地酋長李由獨叛降南詔。大中十二年,李由獨連結南詔進攻唐的安南地區。大中十三年,唐廷根據西川節度使杜棕奏報,裁減了南詔入學成都的學生人數和南詔入貢使團的人數。
  • 鳳陽縣推出朱氏後裔免費遊活動 弘揚明歷史文化
    鳳陽縣推出朱氏後裔免費遊活動 弘揚明歷史文化時間: 2012-11-27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中國網訊 記者從安徽省鳳陽縣旅遊局獲悉,為弘揚大明歷史文化,搭建朱氏(元璋)文化研究與交流平臺,方便朱氏後裔到鳳陽省親、尋根、拜謁、祈福,鳳陽縣將於近期傾情推出朱氏後裔免費遊活動。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朱氏推拿」非遺傳承班開班
    上周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朱氏推拿」非遺傳承班正式開班。它由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唯愛天使基金聯合上海中醫藥大學、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等合作開設,首批24名學員是來自上海中醫藥大學的本科生、研究生。  如此古味十足的開學,在如今的大學校園不多見了。與「90後」學子談「家國情懷」「大醫精誠」卻是朱鼎成教授的堅持。
  • 革命英烈魂歸客家祖祠:「他們盡忠,我們盡孝」
    客家祖地寧化600年劉氏祖祠舉行「把紅軍英烈接回家,讓魂歸故裡世代緬懷」活動。圖為活動現場。 呂明 攝中新網寧化1月10日電 題:革命英烈魂歸客家祖祠:「他們盡忠,我們盡孝」中新網記者 林春茵「共和國有今天,正是他們當年出走革命的初衷。
  • 慢性盆腔炎家傳驗方:朱氏盆炎湯(建議收藏)
    --------------------------------------------------------------------------蒲丁藤醬消炎湯(又名「朱氏盆炎湯」)【方源】海派朱氏婦科。
  • 南詔大理國阿嵯耶觀音菩薩
    在雲南的南詔、大理國,觀世音菩薩即以阿嵯耶觀音的形象護佑著這一方佛國淨土。阿嵯耶觀音菩薩是南詔、大理國最重要、最受尊崇敬仰的菩薩,為密宗阿吒力佛教所特有,千百年來一直深受雲南人民的崇敬,是雲南佛教的象徵。阿嵯耶觀音菩薩俗稱為「細腰觀音」,其造型非常獨特,與唐宋觀音造型、藏傳觀音造型迥然不同,具有濃鬱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 大理南詔國的發源地在哪裡
    其中,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從事採集,漁獵,創造了大理地區的遠古文明,但人們也許不知道在這裡也曾誕生一個強大的古代王國叫南詔國。史書記載:南詔國(738年-902年)由白族先民蒙舍部落首領皮羅閣於738年建立。南詔在西南歷史上起著重要作用,它是西南地區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也是西南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
  • 大理深度遊之夢回南詔
    說起大理總是要提起南詔的,遊大理名邦,溯南詔往事。交通:下關西南客運站中巴車時間:40分鐘左右車費:18元Day1 巍山古城遊玩時間:半天—一天如果要追溯南詔的發源地龍尾城是南詔政權對南禦敵的天塹,建城至今已1260餘年。這裡地險景美,不愧是禦敵防守,固若金湯之城池。
  • 朱氏模具成功承辦中國首屆DIY巧克力工藝技術交流對接會(二)
    福建朱氏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天從致辭2014年7月18日,隨著2014(閩臺)食品交易會在晉江的成功舉辦,由晉江市人民政府、中國食品模具網主辦,福建朱氏模具有限公司(原晉江市朱氏模具有限責任公司晉江市副市長王茂泉、福建朱氏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天從分別作開幕式致辭,國內外200餘家企業300多名代表參加了對接會。泉州市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洪良泉、晉江市經濟局局長顏呈礦、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糖果專業委員會事務部主任俞厚誠、天津食品工業協會巧克力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鳳利、晉江市食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昌熙等政府領導出席了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