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浪--乘羊皮筏子漂流在黃河上的日子[圖]

2021-01-11 搜狐網

第1頁第2頁

  「北方的河,高叫著,衝刷向前,轉眼間就改變了大地的模樣。」

  用古老的黃河水上交通工具漂流黃河,重走唐漢以來直至抗戰時期幾度繁榮的黃金水道。1999年7-8月,由蘭州大學學生和記者組成的黃河漂流探險考察隊,以古老的羊皮筏子為漂流工具,選擇蘭州至包頭這一羊皮筏子傳統漂流路線,對佔黃河流程五分之一的上中遊地區進行了一個月的漂流探險考察。本文是親歷者日記中的精彩部分。

  初識驚險桑園峽

  黃河途經甘肅境內是峽谷最密集的地段。出蘭州至寧夏沙坡頭200多公裡流程,要穿越桑園峽、大峽、烏金峽、紅山峽、米家峽、黑山峽六個大峽谷,峽光水色之中,乘羊皮筏子漂流的艱險和快樂一樣多,而挑戰困難、衝出旋渦給我的感觸更多。

  7月15日,漂流隊在大雨中從蘭州水車園下水,在一片歡呼聲中,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在波濤滾滾的洪流中,穿過黃河鐵橋,四隻小羊皮筏子已固定成兩隻大羊皮筏子。還在回味著妻兒在雨中為我壯行的一幕,陡然間眼前的河流變窄,筏工李老漢大聲提醒:「大家注意保護自己,桑園峽到了! 」

  桑園峽是出蘭州後的第一個峽谷,峽長27公裡,河面寬120--140米間,落差22米,比降8%。峽谷深遂,谷壁陡立,多急流、暗礁和淺灘。行前聽熟識水性的人講,此段水急、浪大、彎急且多旋渦,只有稱得上「峽客子」的筏工才敢在此放筏。光聽「駱駝石」、「響水子」、「熱湯溝」等險段的名字,就讓人心驚肉跳,其中近一華裡的「熱湯溝」大浪更是險中之險。

  進入桑園峽,置身驚濤駭浪中,兩邊懸崖直立,陰森森的天變成一條灰色的線,兩隻衝鋒舟被一股極其巨大的力量託起、放下……再看四隻小筏拼成的兩隻大筏,猶如浪裡的樹葉般在湍流中起伏,筏工奮力揮槳搏浪,避崖躲礁、壓波衝浪,好不緊張。而筏上的隊員也不輕鬆,個個緊緊地握著筏上的木桿,睜大雙眼幫著筏工觀察水勢和暗礁。

  緊張的漂流中,已顧不上雨大風急,所謂的「駱駝石」和「響水子」早已不知什麼時候就過去了,而前方已傳來雷鳴般的水聲。「熱湯溝到了!」筏工馬大爺輕聲喊了一下,皮筏已漂進熱湯溝。只見浪底浪尖之間的起伏足有2米左右,而衝向懸崖後濺起的浪超過3米。大家操槳奮力調整方向尋找安全處漂行。瞬間,浪花已把大家濺了個透。雨淋浪濺,大家全身都溼透了,平時文靜溫和的黃河,這時才顯出了威力。

  不知在這峽中顛簸漂行了多久,大家總算出了這段令人心驚肉跳的河段。再看筏工老李漢正端坐筏頭,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捏著打溼的香菸深深地吸了幾口。高度緊張,全身溼透的隊員們,此時已感覺到河風吹來,凍得瑟瑟發抖。不知是誰從口袋裡掏出一瓶二鍋頭來,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地喝了起來。

  羊皮筏子賽軍艦

  漂流隊進入被譽為「梨鄉」的什川盆地,岸上滿川的綠色都是百年以上的梨樹,樹形十分古怪獨特,綠葉奇枝間閃爍著點點亮光,那是漸漸成熟的累累果實。

  陸路人員還沒到達,我們決定臨時在此靠岸休息。大夥這才走下筏子,伸腿彎腰活動一下。在粗不過手指的皮筏固定木桿上坐幾個小時,那難受勁別提了。遠遠地見陸上車隊通過什川吊橋,性急的四名筏客匆忙帶著隊員,三下兩下便上了主河道。兩隻衝鋒舟也急忙趕去。此處河道是一十巨大的S型,負責漂流護航任務的衝鋒舟駛入什川大橋上遊處卻突然熄火。

  這兩隻衝鋒舟是部隊專門借給漂流隊的新舟,出發前沒有進行磨合,所以突然熄火也是必然的。轉眼間,衝鋒舟已漂至什川大橋不遠處的大旋渦。此處波濤依舊,小旋渦連著大旋渦。大旋渦是一側的懸崖阻水形成,直徑足足有70-80米。衝鋒舟在大漩渦裡轉著圈,舟上的人既怕翻船,又怕撞上懸崖,於是齊心協力找準水流方向,漸漸靠近大旋渦邊緣。「穩住,朝外猛劃!」隨著喊聲,20分鐘後終於衝出了旋渦。

  站在橋上觀望的陸上隊員齊聲歡呼,當地群眾也無不讚嘆。「好險呀」衝鋒舟上的戰士急出了一身汗,這才定下神來。橋上的一位當地老者感嘆道:「羊皮筏子漂去了,鐵船進到漩渦裡去了。這真叫『羊皮筏子賽軍艦』,黃河上還是羊皮筏子管用!」

(責任編輯:遲雪松)

相關焦點

  • 蘭州黃河羊皮筏子漂流中心正式成立
    6月11日上午,在蘭州市水車園,蘭州市首個黃河羊皮筏子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的成立也是為了配合水車園景區的整體提升和改造,爭創國家三A級景區。    據悉,中心是在最早黃河漂流隊的基礎上成立的,漂流隊是2000年組建,累計接待中外遊客50萬人次,據漂流隊馬建華隊長介紹,由於水車園地理位置非常適合做羊皮筏子漂流項目,所以在這裡成立羊皮筏子漂流中心最為適合,中心營運時間主要集中在七八兩個月,線路為:水車園——白馬浪——中山鐵橋,此線路是黃河漂流的精品線路,當漂流至白馬浪處,遊人能深切感受到黃河、青山起伏的魅力,遊人乘坐羊皮筏子也能更加深刻地記住我們金城蘭州
  • 黃河羊皮筏子夏日漂流正當時
    黃河羊皮筏子夏日漂流正當時 2017-06-08 12:57: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靜
  • 漂浮在羊皮筏子上的黃河記憶
    本報記者田輝成攝  本報資料照片  漂浮在羊皮筏子上的黃河記憶  「蘭州三樣寶:吉祥葫蘆牛肉麵,羊皮筏子賽軍艦。」到蘭州如不坐羊皮筏子漂一趟黃河,甚憾。  如今,羊皮筏子已退出了交通運輸大軍的行列,只是作為一種旅遊觀光的工具繼續存在著。
  • 羊皮筏子:黃河上流動的記憶
    「羊皮筏子也作舟,一槳黃沙任我遊。」羊皮筏子,俗稱排子,是蘭州黃河特有的風景和特殊的運輸工具,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已有300多年歷史的羊皮筏子,早年用於運輸,現在已成蘭州黃河上乘坐旅遊觀光的一大亮點。
  • 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走過沙坡頭的那一端,仿佛只是一道牆的屏障,轉眼就到了黃河。從沙漠到黃河有落差,滑沙而下,長長的滑道,就是此時到彼時、此地到彼地的時空隧道吧。黃河蜿蜒,時刻出現圓弧,像一個無法丈量的擁抱,把陸地包裹起來,世世代代地保護著自己的子民。笛卡爾說過:「我思,故我在。」這個念想,不止一次地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尤其是上了那隻由13隻羊皮囊組成的羊皮筏子的時候。
  • 羊皮筏子——huhu的漂流記
    門票有簡介:沙坡頭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城區西部,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偶總結一下:它是大型遊樂園。整個景區分為黃河區和沙漠區,那個區除了門票,滑沙,纜車,索道,漂流每一項都要單獨花錢,你也可以選擇組合套票,反正價格。。。。。
  • 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千年歷史的擺渡工具
    黃河上的羊皮筏子被甘肅蘭州黃河沿岸的群眾稱為黃河上的千年古船,它是用羊皮扎制而成的俗稱「排子」,由48根細木柳棍扎製成正、長方形木架,下綁13到14個充滿氣的「渾脫」羊皮而成。但在蘭州的黃河風情線和寧夏中衛縣沙坡頭旅遊區, 仍有少量的羊皮筏子,成為外地遊客休閒娛樂度假的好「玩意」。有些筏客家族的後代們不願繼承父輩的衣缽,在黃河上做起了快艇、遊輪等水路生意,只有年長的筏工們還繼續守留著和自己相伴幾十年的「皮筏」,來維持生計。 乘坐羊皮筏子,價格實惠,安全舒適,划船的黃河漢子還不停的唱著豪情萬丈的「黃河號子」,供遊客感受漂流黃河的樂趣。
  • 丈夫為妻子開生日聚會 乘羊皮筏黃河中漂流(圖)
    那一刻,她陶醉了,陶醉在黃河母親的懷抱裡,似乎又回到了兒時。在33歲生日這一天,他為她特地創意舉辦了這樣一個生日聚會——在羊皮筏子上點綴99朵玫瑰,親朋好友坐上古老的羊皮筏子,在上面吃生日蛋糕,唱生日快樂歌,這場景幸福而美好,讓人羨慕的同時,她也被感動地流淚了。
  • 省體彩助羊皮筏子漂黃河(圖)
    「體彩杯」蘭州第二屆羊皮筏子黃河漂流活動13日「開漂
  • 黃河的羊皮筏子隨著黃河水的乾涸退出了交通工具的行列
    羊皮筏子隨著黃河水的乾涸退出了交通工具的行列 。那些筏子客和這種古老簡易的行船,如今僅作為旅遊項目保留了下來。張海龍《西北偏北男人帶刀》之羊皮筏子有大河奔流的城市便有傳奇,羊皮筏子就是蘭州的傳奇。此物與西北地域出產極有關係:羊多,樹少,更不生南方潮暖之地的萬竿修竹。想要渡河,除了強健肉身的「黃河膀子」外,便要與羊來謀皮。
  • 黃河岸邊的筏子客
    筏子客在黃河漂流前對羊皮筏子進行清洗。午休時間也顧不上回家了,就在筏子下面眯一會。遊客們乘坐羊皮筏子,體驗黃河漂流。筏子客們在生意蕭條的時候坐在岸邊聊天。一名筏子客正在接聽遊客的電話,多年的漂流經驗讓筏子客們逐漸有了「老客戶」。筏子客將羊皮筏子背到黃河邊。古人稱之為:「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
  • 羊皮筏子是怎樣製成的?
    大公報特派記者 王尚勇  在寧夏中衛沙坡頭區的黃河岸邊,有這樣一群手藝人,有了他們,在黃河上運輸和漂流也就有了交通工具。扎羊皮  「踹死一隻羊,扒下一張皮,捂掉一身毛,灌上一斤油,吹上一口氣,綁成一排排,漂它幾十年,快活似神仙。」筏子客何太景嘴裡說著順口溜,手中的活也不停歇,麻利地製作羊皮筏子,數分鐘後,一個羊皮筏子已經做成。
  • 「千年筏子百年橋,萬裡黃河第一漂」,探究蘭州羊皮筏子的新奇
    接上文,遊覽黃河岸邊的讀者出版社和水車博覽園後,沿著黃河岸邊向上遊黃河中山橋方向走去。一路,黃河風景線真是美不勝收。做一個蘭州人,真是很幸福。黃河岸邊小憩終於找到了羊皮筏,這可是黃河岸邊的「大明星」啊。皮筏是用羊牛皮扎製成的筏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
  • 寧夏銀川的千年渡口,黃沙古渡上體驗奇特的羊皮筏子過黃河
    這些年到處旅行,國內國外各種稀奇古怪的交通工具都有搭乘過,但到了寧夏黃河古渡景區,才真正見識了我國西部地區黃河沿岸古老的民間擺渡工具:羊皮筏子。雖然也曾經在網上看到過羊皮筏子的介紹,但在現實中,這還是頭一回見到「實物」並乘坐,很是新奇。
  • 非遺博覽會第二日,聽非遺傳承人講述羊皮筏子的「奇幻漂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賀照陽10月24日,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第二天,甘肅非遺項目「羊皮筏子」的展位格外引人注目。不少觀眾紛紛駐足,近距離欣賞這一古老、材質獨特的黃河水上運輸工具。今年69歲的張德寶作為羊皮筏子的非遺文化傳承人,此次受邀從甘肅來到濟南參展。做了40多年的羊皮筏子的他對羊皮筏子有著難捨的情結。張德寶介紹說,黃河「漂流」的文化源遠流長,在蘭州,「羊皮筏子」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羊皮筏子就是黃河上古老的漂流工具,從最初的交通運輸、到如今的旅遊觀光,羊皮筏子一路漂流而來,歷經千年風浪。
  • 黃河「渡手」——羊皮筏子
    「九曲黃河十八彎 ,筏子起身闖河關」,黃河皮筏子是我國黃河地區特有的一種皮船。據說是黃河中上遊的古代先民為運輸人員和物資而發明的水上交通工具,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皮筏子原有兩種:用羊皮製成的羊皮筏子,俗稱「排子」;用牛皮製成的牛皮筏子。
  • 相約白銀石林丨黃河岸邊老龍灣,羊皮筏子賽軍艦
    之後,再將羊皮胎暴曬兩日,直到食鹽滲出羊皮胎的表面。清油妙用羊皮筏子在水上漂流時,難免會受到沙石的磨損。長此以往,羊皮筏子的壽命也會大打折扣,而清油卻在這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將羊皮胎灌入胡麻油後繼續暴曬,待皮胎變為黃褐色時,說明羊皮胎已經充分地吸收了胡麻油。此時的羊皮胎看上去是半透明狀的,其柔韌性也增強了不少。
  • 黃河羊筏子
    75歲的胡奎用羊皮筏子載著客人行駛在黃河中。今天,黃河上的羊皮筏子已經變成膽大遊客的遊玩項目。  陳團結 蘭州攝影   皮筏有羊皮筏子和牛皮筏子之分,是黃河上一種特殊的擺渡工具。羊皮筏子也叫黃河羊筏子,因為它僅流傳於黃河兩岸而得名。  我國的皮筏歷史悠久。《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即皮筏)南下水。」
  • 【城市紀事】羊皮筏子客
    羊皮筏子客王新文濤濤黃河東流水黃河漂流筏子客黃河水上跑運輸古代先民辦法多羊皮筏子沿黃河筏子運輸各種貨生活用品和材料夏河漂到包克圖更有膽大筏子客木料漂到銀川界
  • 甘肅省的靖遠縣,羊皮筏子賽軍艦!
    羊皮筏子,是靖遠歷史人文一張靚麗的名片,也是靖遠人智慧和靈魂的化身。羊皮筏子作為古老的水上運輸工具,從古至今,就給黃河中上遊的人民帶來了無數的便利和輝煌。今天的黃河依然漂流著羊皮筏子。時過境遷,乘筏人已不是曾經的貨主了,現在去黃河邊乘坐羊皮筏子已經成為了一種休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