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你是不是也想吃嘉興肉粽了

2020-12-23 網易旅遊

小時候,每每臨近端午,飯桌上便頻繁開始出現熱氣騰騰的粽子。家裡的長輩擺上碗筷,催促道:「這是從嘉興買來的鮮肉粽,好吃,快嘗嘗!」。這一幕似乎是很多江浙人對端午共同的童年回憶。

在嘉興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古老民謠:「端午不吃粽,死了沒人送」,雖然聽上去有些駭人,但足可見粽子在嘉興人生活中的地位。

雖然伍子胥、屈原等歷史人物的故事讓端午食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儀式感,但嘉興端午食粽的傳統習俗其實與兩者並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繫。在這片被譽為「水澤之鄉,天下糧倉」的土地上,老百姓最關心的是免受澇旱之苦,因此粽子的起源更多的是將其作為祭祀祖先,供奉龍王的貢品,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而且除了端午節之外,嘉興人在很多節日都離不開粽子。比如在清明節有裹「苦粽子」的習俗(因為清明節後天氣回暖,各種農事開始忙活,「苦粽子」寓意「吃苦在先」,鼓勵大家開始生產),婚嫁時還會贈送「蠶信粽」,夏至時母親會帶孩子回娘家吃「夏至粽」,甚至還有迎接新生兒的「催生粽」等等。

不過,不管北方人怎麼想,在南方人最愛的「鹹粽子大家庭」裡,心目中的No.1永遠是最經典的「鮮肉粽」。而在江浙地區,無人不知「嘉興肉粽」味道最靈。

嘉興粽子是浙江嘉興的特色傳統美食,其中「肉粽」最為知名。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從張家弄到月河古街的「粽子文化之旅」

說起「嘉興肉粽「的味覺之美,人們常常用「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鹹甜適中」來形容。箬葉的清香,糯米的軟糯,和鮮肉的肥美,讓這道傳統小吃「俘獲」了許多人的胃。

而對於生長在江浙地區的人來說,粽子的美更在於親民和實在,不管是晚自修結束後飢腸轆轆的歸家之路,還是掐著時間趕班車的轆轆飢腸的早晨,路邊的小攤上總能看見冒著熱氣和撲散著誘人香氣的粽子,摸進口袋花幾塊錢,既果腹又解饞。

「嘉興肉粽」的故事總離不開一條叫張家弄的街。據說民國初年,有一批浙江蘭溪人來到嘉興,他們在冬天經營彈棉花的生意,春夏時節走街串巷子叫賣粽子。一個叫做張錦泉的蘭溪人與幾個老鄉一起在張家弄6號開了首家粽子店,取名為"榮記五芳齋",嘉興張家弄的粽子開始聲名大噪了起來。

隨後到了1935年,朱慶堂和馮昌年兩個本地人在看到粽子生意的紅火後,在"榮記五芳齋"對面又開了「頂頂老五芳齋」和「真真頂頂老五芳齋」。三家「五芳齋」相互競爭,一時之間在張家弄上形成了三族鼎立的格局。 直到1956年公私合營後,三家握手言合併成了一家,才形成了現在全國家喻戶曉的「五芳齋」的前身。

如今,張家弄內老店們互相較勁的畫面早已看不見了,不過嘉興的月河歷史街區內還保留住了江南水鄉昔日的風光和關於粽子的那些故事。

月河歷史街區是當地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水鄉古街  王昱 圖

作為京杭大運河的一條支流,月河因「其水彎曲抱城如月」而得名。自明清以來,兩岸商鋪林立,官舫賈船絡繹不絕,曾經是江浙一帶十分繁榮的水鄉城府。如今佔地約9萬平方米的月河歷史街區是當地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水鄉古街,與梅灣街,蘆席匯並稱為「嘉興三大歷史街區」。

在月河歷史街區內,仍然可以看到許多清末民初留下來的白牆黑瓦的建築群,加上縱橫交錯的小河,古色古香的小橋、窄弄和長廊,濃濃的江南水墨風情呼之欲出。

清末民初風格的建築  王昱 圖

水鄉古鎮風情的街道  王昱 圖

不過對於遊覽過許多「江南古鎮」的遊客來說,千篇一律的古鎮已經沒有多少新鮮感。粽子文化無疑是振興月河古街必不可少的元素。

從東門步入月河歷史街區,沿著中基路大道上走,一路上可以遇見一連串的老字號—「五芳齋粽子店」,「御莊園粽子店」,「真真老老粽子店」等等。店內除了經典的「鮮肉粽」外,自然也少不了蛋黃鮮肉粽,醬汁排骨粽,甜口的豆沙粽,蜜棗粽腐乳肉粽,還有迎合年輕人口味的麻辣粽,水果粽,老年人喜歡的高湯養生粽等等。既可以選擇堂食,也可以選購精美的粽子禮盒帶回家。

老字號「真真老老」也是當地的粽子名店  王昱 圖

據說創始於光緒三十三年的老字號粽鋪  王昱 圖

面向年輕人消費者開發的柚子銀耳和麻辣口味的粽子  王昱 圖

外地遊客往往走到這兒便邁不開腿了。 這時,有好奇的客人問:「你們這家粽子和別家粽子有啥區別?」,店內工作人員一邊手速極快地包著粽子,一邊自信滿滿的說「他們家賣的是名氣,我們家賣的是味道」。

店內的工作人員在包粽子  王昱 圖

外地遊客可以在這裡選購自己喜歡的口味  王昱 圖

順著中基路繼續走,「真真老老」老字號品牌的傳人在不遠處開了一家「嘉興粽子文化博物館」,介紹嘉興粽子文化起源和自家老字號的創業故事。

難得有這樣一個地方樣集中介紹粽子的文化,自然是吸引了不少海外的遊客。在展示廳內部看包粽子師傅表演裹粽技藝時,他們都不由地嘖嘖讚嘆,拿起手機拍照。

其實如果要體驗DIY,自己親手包個粽,走出博物館,右手邊宅子的門口站著一個穿著青布衣衫裹著頭巾的工作人員,旁邊的招牌寫著 「20元4個粽,現學現包」。有趣的事是,雖然是賣的是南方的特產,但是手把手教包粽的師傅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

嘉興粽子文化博物館  王昱 圖

嘉興粽子文化博物館內展示老字號過去的樣子  王昱 圖

DIY包粽體驗 王昱 圖

從博物館出再往前走,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去看一看 「嘉禾端午民俗體驗館」,了解一下當地端午時節裡划龍舟,吃五黃等其他的傳統民俗活動。

在月河,從吃到學習到體驗,形成了一道完整的「粽子文化之旅」。 除此之外,幾乎每年臨近端午的時候,划龍舟,裹粽比賽等與端午相關的慶祝活動也開始在這裡輪番上演。這些活動的舉辦也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旅遊收入。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劉星妍_liuxingyan

相關焦點

  • 端午節,想吃嘉興肉粽了
    這一幕似乎是很多江浙人對端午共同的童年回憶。在嘉興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古老民謠:「端午不吃粽,死了沒人送」,雖然聽上去有些駭人,但足可見粽子在嘉興人生活中的地位。雖然伍子胥、屈原等歷史人物的故事讓端午食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儀式感,但嘉興端午食粽的傳統習俗其實與兩者並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繫。
  • 慶端午 好吃的粽子被我們找到啦!蛋黃肉粽 pk 嘉興肉粽,快到碗裡來!
    投稿及業務諮詢請聯繫微信wingedflower端午要到了!吃貨的腦海裡,除了「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是不是又多了一個曠世難題 - 「哪裡吃粽子?」知道粉絲們都在求答案,貼心的好吃君自然展開了認真的搜索,感謝粉絲們各種獻計獻策!
  • 浙江嘉興粽子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你吃過嗎?
    實際上吃粽子最初並不固定在端午。據載,晉國時為了推行清明前一天的「寒食節」,許多地方便通行了清明節吃粽子的民間風俗。直到現在,嘉興農村中還會見到清明節裹粽子、吃粽子的熱鬧場面,常見的有白水粽、紅棗粽、赤豆粽、鮮肉粽等。嘉興粽子的歷史源遠流長,是浙江嘉興傳統名點。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稱。嘉興粽子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
  • 好吃的端午節
    端午節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問端午節最值得開心的事是什麼
  • 每年端午能賣出80萬個粽子,嘉興最好吃的肉粽竟然藏在高速服務區
    在浙江,如果想要吃到正宗的嘉興粽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上一趟高速,然後隨便停靠一個嘉興服務區。每年端午時候,服務區可以賣出80萬個粽子!有很多人驅車前往服務區,只為帶走一袋粽子!你一定不知道,嘉興粽子第一家是蘭溪人開的吧,第二三家是嘉興人開的,後來合併了,就叫嘉興粽子!那些古老的粽子攤不屬於城市與鄉鎮,它們只會出沒於高速路服務區,見證下一個陰晴圓缺的夜晚。
  • 吃粽子,划龍舟,抓鴨子,認認真真過一個端午節
    法海你不懂愛,雷峰塔會掉下來...不管你是不是妖精雄黃酒都不能喝得太多歌唱好了,電影看過了端午節,了解一下 >>>希望疫情早些過去,痛痛快快的過一個端午節端午節 · 賽龍舟 沙漠戈壁中的端午龍舟賽坐標:甘肅省敦煌市敦煌,祁連山的雪水澆灌著這片沙漠中的綠洲,你大概沒想到,在乾旱的西北荒漠深處,端午節也有別開生面的龍舟賽
  • 端午節將至,教你在家包嘉興肉粽,新手也能一次成功,記得收藏
    每逢端午,為了驅邪避毒,人們都會在自家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給小孩子掛上香囊,塗上雄黃,與家人一起包好粽子,到了時間圍在河邊,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比賽。說到粽子,從東漢開始,粽子就已開始成型,當時的粽子被包成牛角狀,隨著朝代的更替,到了元、明時期的粽子配料就已經出現了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到了現代,品種更是豐富多彩,尤其是來自嘉興的粽子,那是出了名的好吃。
  • 美味的嘉興大肉粽做法,端午節少不了的美食,家人們都喜歡吃!
    說起我們家鄉的特色美食粽子,浙江嘉興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在我老家,每逢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包大肉包粽子。我從小就跟外婆打下手,做嘉興肉粽原料很簡單,只要用到幹粽葉,圓糯米和新鮮土豬肉。不要用普通大米用超市買的糯米這樣口感更軟糯。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來學如何製作嘉興大肉粽子吧!
  • 端午大討論!甜粽or肉粽?你來pick
    #端午節國寶節日,國寶粽端午臨中夏,千載意蘊長。端午節將至未至,人們早已開始準備起這個古老的節日。看到他們辛苦的訓練,真想為他們大喊一聲:「加油!」比起賽龍舟,更讓我感到激動的就是——粽子。誰讓我是個資深的吃貨呢!你別看它的樣子平平無奇,但那綠色的粽葉下,包裹的是香飄四溢的糯米和令人垂涎欲滴的五花肉。我媽媽總愛買來蛋黃肉粽,把我喜愛的蛋黃和豬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細細品味,每一個粽子,都像是在訴說著端午節的故事。
  • 端午節臨近,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節,你吃過龍遊粽子嗎?
    端午節臨近,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節,你吃過龍遊粽子嗎?在衢州市龍遊縣,包粽子,龍遊人叫裹粽。過年要裹粽,端午要裹粽,平時不年不節的想吃了也會裹粽子。黃金粽吃起來有股淡淡的甜味,是一種特別的味道。除此之外,還有豆板粽、白粽,是蘸糖吃。用黃金柴泡米的黃金粽也可以包成鹹粽。這煮熟的黃金粽子,沒有剝開,聞著就似乎帶著馥鬱的植物香氣,輕輕咬一口,在繞齒三匝的回味裡,更如一縷清風吹過林間,完全讓你沉浸在其中。而那又香又甜的豆沙,看似結實,入口卻香軟如風,還帶著一縷植物的清香,甜而不膩,讓人越吃越想吃。
  • 端午節——跟著粽子去旅行!
    明朝《萬曆秀水縣誌》卷一云:「端午貼符懸艾啖角黍飲蒲黃酒,婦女制繪為人形佩之曰健人,幼者系彩索於臂。」嘉興的粽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採用上等白糯、後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則用上等赤豆「大紅袍」,通過配料、調味、包紮、蒸煮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其特點是入口鮮美,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
  • 端午粽子比拼,看到福建硬核肉粽,廣東人:知道福建人多好吃了吧
    端午節除了有全國人民心心念念的三天小長假,賽龍舟、吃粽子等傳統習俗也不能少。端午將至,關於粽子的比拼在悄悄打響,各種不同地區的粽子在網絡上討論得熱火朝天,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福建的硬核肉粽,它餡料滿滿,食材豐富,看到就會讓人忍不住流口水。
  • 福州端午節吃粽子地圖新鮮出爐,內附粽子奇葩吃法,請慎點!
    貼心的招財這就推薦6家福州吃粽子的好去處!也給在端午買粽子的各位提供點建議!頓時感覺胸前的紅領巾更亮了~不要急,往下拉,還有最極品的剩粽子吃法,讓大家把剩粽子也吃得有滋有味兒~但是這款豆沙粽簡直會duang duang duang的,你知道吃QQ糖什麼口感麼?嚼起來就是這麼Q彈。裡面的豆沙餡綿綿糯糯,而且切開裡面塞滿滿的豆沙,十分滿足。隔壁家的嘉興粽的豆沙粽有點苦,估計鹼放多了吧,讓人不是很喜歡。
  • 福建泉州端午節傳統美食「燒肉粽」,餡料豐富,味道香甜可口!
    端午粽子處處皆不同,浙江有嘉興鮮肉粽,廣東有肇慶裹蒸粽,山西有晉中黃米粽,而福建則以泉州的燒肉粽最為突出,燒肉粽是福建泉州端午節的應節食品。「燒」在閩南語中是熱乎乎的意思,所以說燒肉粽要趁熱吃才能品出它的真正味道。
  • 端午將至,粽子飄香,手把手教你5步粽子做法,鹹香軟糯,很解饞
    漢唐以來,嘉興發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主要的稻作區,被譽為「天下糧倉」。唐·李翰在《嘉興屯田政紀績》中云:「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直至清朝末期,嘉興一帶城鄉,每逢過年、過清明節、過端午節,幾乎是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
  • 2017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端午是幾月幾日什麼時候
    2017年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5月28日至30日放假共3天,5月27日上班。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端午節高速不免費。》》》2017年端午節高速免費嗎?2017年端午請假攻略:  5月31日(周三)至6月2日(周五)請假3天,可連休8天。2017年端午節去哪旅遊好長白山   長白山是風光秀麗、景色迷人的關東第一山,景觀綺麗迷人,馳名中外,登上群峰之冠,可謂「一覽眾山小」!
  • 念叨一年的「陽澄湖閘蟹肉粽」,來不及想標題就要被搶光啦!
    馬上就要端午節了,萌萌看到這幾天朋友圈都在感謝屈原為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
  • 端午節必備,自製梅乾菜肉粽,軟糯鮮香,老公連吃三個不過癮
    端午節必備,自製梅乾菜肉粽,軟糯鮮香,老公連吃三個不過癮。時間過得真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叫粽子節。說到端午節,我們不由就會想起屈原。傳說當年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心他的死,便駕舟奮力營救,才有了後來的龍舟比賽;又有人說:人們把食物放到水中祭奠屈原,但都被蛟龍給吃了,後來因為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才有了現在的粽子。雖然這只是一種傳說,我們民間卻把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流傳至今。
  • 端午節| 地方特色粽子、「網紅」粽子,你吃過幾個
    由於南北方飲食文化的差異,每年端午節,關於「粽子鹹甜」,南北方人總要「掐架」。南方人表示,「粽子包棗?寡了點。」北方人說:「粽子吃鹹的?也不嫌膩歪。」今年端午節,南北方人的「粽子大戰」早已在微博上演。全國各地的網友曬出了家鄉的粽子,雖說「南鹹北甜」,但「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各個地區的粽子還是有所差別的。
  • 天貓618 端午節棕子賣出1億隻 「鮮肉粽、蛋黃肉粽、豆沙粽」居前...
    從全國消費者購買粽子喜好和人群來看,南北鹹甜風味各領風騷。人氣TOP5粽子口味:鮮肉粽、蛋黃肉粽、豆沙粽、蜜棗粽、板慄肉粽。銷售TOP5品牌排行榜 :五芳齋、真真老老、三全、榮慶和、稻香村。購買粽子最多的TOP10省市分別是: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北京、上海、河南省、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同時,廣東、浙江、江蘇、北京、上海等五省市最愛把「思念」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