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彩繪陶瓷:枯淡與華麗的交響

2021-01-07 魯網

作為「千年古都」的京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17處古蹟以及與這些建築物相伴的優美環境組成的「古都京都文化遺產」已於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而那些被遊客青睞的京都特產——京果子、油紙傘、西陣織,也無不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而集枯淡與華麗於一身的「京燒」——京都彩繪陶瓷更是如此。

色繪吉野山圖茶壺  仁清17世紀  福岡美術館藏

色繪若松遠山圖茶壺  仁清 17世紀 日本文化庁藏

色繪罌粟花圖茶壺 仁清 17世紀 出光美術館藏

  日本京都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她從公元794年建都平安京,直至明治天皇出走東京為止的1100多年裡,大部分時間是天皇居住的城市,也一直是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作為「千年古都」的京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17處古蹟以及與這些建築物相伴的優美環境組成的「古都京都文化遺產」已於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而那些被遊客青睞的京都特產——京果子、油紙傘、西陣織,也無不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而集枯淡與華麗於一身的「京燒」——京都彩繪陶瓷更是如此。

  京燒之始

  仁清創製彩繪陶器先於中國

  京都彩繪陶出現於江戶時期,它的創始人是野野村仁清(約1596-1680年)。他青年時在京都、瀨戶學習制陶技術,寬永年間(1624-1644年)先後在清水、慄田口、清閒寺、巖倉等地開窯制陶。約在1646年,仁清入仁和寺宮制陶,所做陶器深受賞識,被賜予「仁」字,便自號「仁清」。1655年,仁清皈依佛門,潛心於制陶藝術,1656年(明歷二年)創製了當時中國也沒先例的彩繪陶器,是為京燒之始。仁清將當時京都貴族階級所追求的華美燦爛的境界,毫無遺留地表現在彩繪陶器的造型與色彩之上,開創出初期京燒登峰造極的盛期。他兼收並蓄狩野派和土佐派繪畫的精髓,從捲軸畫、障壁畫、扇面畫中吸取金彩銀彩的配色方法,運筆設色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從之後的1660年代至1680年代,仁清作出了許多優雅而又華麗的彩繪陶器,那些遺留至今的仁清彩繪陶器已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的重量級藏品。

  仁清名品

  四耳茶壺列為日本文化財產

  仁清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他獨創的四耳茶壺,是當時京都上流社會茶席上的名品,保存下來的珍品都已列為日本的重要文化財產。如日本福岡市美術館收藏的「色繪吉野山圖茶壺」,高35.7釐米,是仁清的成名作(圖1)。這件造型精巧色彩華麗的壺完美展現了仁清爐火純青的轆轤成型技術和釉上彩繪技藝。畫面以金、銀、綠、紫、赤等色彩繪出山丘起伏的奈良吉野山萬物復甦的美麗風景,再以絢麗的紅彩、金彩、銀彩及少量的黑彩繪出漫山遍野盛開的櫻花,與細膩淡雅的白色乳濁釉面形成色調的對比,形成意境深遠而又配色和諧的裝飾結構。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色繪月梅圖茶壺」(圖2)據說是仁清所作十二隻色繪花卉圖茶壺中最為成功的一件。高30釐米,造型準確,胎體輕薄,說明其轆轤拉坯技巧純熟自如的程度。細膩的胎質覆蓋上白色的乳濁釉,據說也是仁清親自配製的。作者借鑑桃山時代盛行的漆繪工藝,在釉面上以黑彩、金銀彩塗繪出老梅的枝幹,併兼用綠、紫彩結合白釉暈染出樹幹蒼老的質感,紅彩梅花以金彩勾點花蕊,再以金銀彩點繪出銀色的月光灑在大地上的美麗夜景,如同一首古琴演奏的名曲,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茶道之境

  保持樸素造型體現孤寂之感

  仁清的彩繪茶道器具既有適應大眾化的實用功能,又能體現茶道的孤寂之境,其彩繪形式的適度性,升華了江戶初期京都人的生活感情。如北村美術館收藏的「色繪鱗波紋茶碗」,高8.8釐米,口徑12.3釐米,底徑5釐米。此器既保持了日本傳統茶碗的樸素造型,又適度地施加以彩繪裝飾,內壁局部施掛乳濁白、綠釉,外壁局部流掛綠釉,露胎部分彩繪鱗波紋,紋樣與造型在藝術風格上得到了完美的統一。仁清曾師從以茶風優美細膩著稱的金森宗和制陶,此件茶碗頗有金氏茶器之意境。MOA美術館收藏的一對「色繪金銀菱茶碗」也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財產。碗筒身,圈足,內壁通體黑釉,外壁施白釉,並在兩隻茶碗的上半部分別以金彩和銀彩繪菱形色塊,口沿施一道紅彩,下半部分則以金、赤、綠彩繪出蓮瓣紋,空白處填以黑彩地。此對茶碗裝飾考究,色彩華麗,應是入得茶席的名貴茶碗。

  京都彩繪陶是一種具有個性美的藝術樣式,每件作品都表現出作者鮮明的個人風格,而他們的作品一般都有作者個人的款識印記,如以上介紹的仁清作品,其他器物的器底都有「仁清」印記。

  藝術特色

  儼然是一幅立體的障屏壁畫

  如果說障屏壁畫是平面展開畫面,那麼仁清的瓷壺彩繪則是立體展開畫面,讓人追思桃山時代的風韻。請看這件日本文化廳收藏的「色繪若松遠山圖茶壺」(圖3),高26.3釐米。畫面的大部分塗成漆黑地,再以金彩繪出起伏的山巒,這種鮮明的色彩對比顯然是為了襯託「遠山」;近景是淡綠色的若松,鮮紅的椿花。這件彩繪作品可謂色調配合大膽,畫面絢麗古雅,儼然是一幅立體的障屏壁畫。

  出光美術館收藏的「色繪罌粟花圖茶壺」(圖4)也是一件將色彩運用到極致的成功作品,高42.4釐米。與圖3不同的是,作為背景的黑地只佔了畫面下方的一小部分,絕大部分畫面都以華麗的金銀彩、紅彩、淡綠彩等表現怒放的罌粟花,配之以乳白色的釉面,色彩搭配明快豔麗,運筆設色可同傑出的畫師媲美。

  其他代表

  尾形乾山以富有藝術趣味著稱

  與仁清的精緻及嚴謹各有千秋

  京都彩繪陶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尾形乾山(1663-1743年)。他出生於京都一個富有卻又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乾山自幼即習漢文,致力於書法、繪畫。他與陶瓷的結緣是在25歲時,當時他在仁和寺宮前的山莊閒居,對制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便拜二代仁清為師,學習制陶技術,37歲時在京都郊區鳴瀧的家宅裡開窯制陶,此後的半個世紀都與陶藝為伴,取得了卓越的藝術成就。

  如果說仁清的彩繪陶器是以華麗、精緻及嚴謹而聞名於世,那麼乾山的彩繪陶器則是以優雅和富有藝術趣味著稱。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和個人的努力,乾山作為京都彩繪的大師級人物,比之於仁清,他已完全脫離藝人的範圍,進入一個藝術家的境界。乾山彩繪作品趣味高雅,造型多是異形器物,如方菱形的茶壺、輪花形的缽、紫陽花形的透雕紋缽、方形盤、扇面盤、筒形餐具、葉形餐具、筆筒等。彩繪形式也極為豐富,有黑釉鹿紋、吳須鐵繪(青花和鐵鏽花)、繪高麗(朝鮮風格的鐵鏽花和銅紅紋樣)及黃綠釉器物。

  風格賞讀

  正是優雅的個性,

  使陶藝家與

  制陶人區分開來

  仁清與乾山是日本制陶藝人中最早被社會各界公認的與狩野派、土佐派的御用畫師地位相同的藝術家,他們的成功說明了「正是優雅的個性,使一個真正的陶藝家與一個僅僅是制陶器的人相區別。他必須能體驗與分辨音樂、繪畫、文學、哲學中優秀的東西,只有吸收了這些東西,他方能夠將力量和個性貫通於他用黏土所制之物」(日本陶藝家藤元毛井語)。

  仁清、乾山之後,高橋道八、清水六兵衛、奧田穎川、青木木米、仁阿彌道八及永樂保全等人都為繼承和發展、革新京燒作出了貢獻。特別是奧田穎川(1753-1811年)燒出了京燒最早的瓷器。酷愛讀書,自幼即習繪畫、書法、篆刻的青木木米(1767-1833年)更是翻刻中國陶瓷史籍《陶說》,仿製中國彩繪,促進了當時京燒文人趣味和中國趣味的流行。這些京燒後期的大師們也都具有高度的文化修養,並與當時的藝術潮流緊密相連,他們所做的瓷器表現了文人情趣和都會洗鍊的審美情趣,達到了時代與個性的統一。正是他們的努力,京燒的傳統才能延綿不絕,至今仍然興盛不衰。

  本版文圖據《收藏界》

相關焦點

  • 日本京都彩繪陶瓷:集枯淡與華麗於一身
    ■圖3色繪若松遠山圖茶壺仁清17世紀日本文化庁藏  ■圖1色繪吉野山圖茶壺 仁清17世紀福岡美術館藏  日本京都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她從公元794年建都平安京,直至明治天皇出走東京為止的1100多年裡,大部分時間是天皇居住的城市
  • 日本陶瓷的代表——京燒清水燒
    自唐朝時日本就不斷地從中國學習製作陶瓷工藝,千多年來日本陶瓷產業發展迅速,品種眾多,包括美濃燒、九穀燒、志野焼等,目前由國家經濟產業部認定的傳統工藝品的陶瓷產地一共有31個。其陶瓷製品形式繁雜,各有各獨特的歷史,也有各相交融的部分。
  • 仁清創製京燒先於中國 四耳茶壺列為日本文化財產(組圖)
    作為「千年古都」的京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17處古蹟以及與這些建築物相伴的優美環境組成的「古都京都文化遺產」已於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而那些被遊客青睞的京都特產京果子、油紙傘、西陣織,也無不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而集枯淡與華麗於一身的「京燒」京都彩繪陶瓷更是如此。
  • 日本九穀燒泰鬥級陶瓷將亮相文博會(組圖)
    ,日本陶瓷界泰鬥級人物德田八十吉和吉田美統先生的作品將在09年文博會上展出。  據悉,兩位大師都是日本「九穀燒」的代表人物。德田八十吉先生在釉彩方面當為泰鬥人物,在日本陶瓷界享有盛譽,產品被世界各國大博物館收藏並進行多方巡展,1997年他被認定為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彩釉瓷器保持者(即人間國寶)的最高稱號。  釉彩是將九穀的傳統顏色紅、綠、黃、紫、深藍色的釉料,好像施釉一樣全面塗刷作品表面而形成的圖案。
  • 在京都的百年老店,有溫度的日本手作
    這裡還準備了日本傳統舞妓、藝妓的華麗裝扮,甚至日本新娘豪華的十二單衣。您可以盡情的享受一次「懷舊裝扮體驗」,穿著華麗的和服在市區觀光,想必是另一番趣味。扇子是日本風情文化的代表物,一般認為日本的扇子起源於京都,京扇子之名廣為人知。
  • 磁州窯對日本陶瓷的深遠影響
    日本民族自古酷愛陶藝,對陶瓷藝術有著特別的愛好,是目前世界上陶瓷器消費量較多的國家之一。由於磁州窯產品攜帶有一種素樸的美感,加之豐富的器型與優美的紋飾,而深受日本士大夫、茶人乃至普通庶民的歡迎。早在二十世紀60年代,日本九州福崗地鐵修建時曾出土很多中國陶瓷碎片,其中包括有宋代磁州窯產品。
  • 日本各時代陶瓷發展史及六古窯
    北海道四大島。  鎌倉時代的日本文化深受中國宋代的影響,其中在陶器上的反映,表現在隨從高僧道元和榮西去中國的陶匠從中國帶回制陶技藝,並在日本進一步發展。日本陶技在平安中期之後一直處於停滯狀態,這次以傳入中國陶瓷技藝為契機,再一次迎來陶瓷藝術的春天。後來日本成為「陶瓷之國」,就是鎌倉時期奠定的基礎。
  • 手作之美 探訪日本京都名產——清水燒 (內附詳細製作圖)〖LDC-NO.573〗
    >清水燒日本的陶瓷都很古樸,但又很精美,同樣的東西在中國可能是仿古陳列品,而在日本卻是天天都在使用的餐、酒、茶具, 因此,在使人們產生古代傳統文化在這裡延續至今從未間斷過感覺的同時,也映現出中日傳統文化的淵源。
  • 認識日本九大陶瓷之美
    「陶瓷」二字,包含了陶土製作較粗獷的陶器,及以瓷土或高嶺土燒制,顏色細白而密度及硬度較高的瓷器。日本47 個都道府縣,各出產不同的陶瓷食器,且因為陶瓷都是取當地陶土或瓷土燒制,故大多以「產地名+燒」來命名,名稱如「伊萬裡燒」、「唐津燒」、「美濃燒」等,都是以這個方式來命名。
  • 日本京都高臺寺
    日本京都高臺寺     高臺寺屬於日本名剎,位於京都東山靈山之麓。當時的最高權力者德川家康為了縻系豐臣家舊臣,特意指示部屬擔任修繕監督,以最高規格修建寺所,並大手筆地將伏見城內北政所的居所、茶室等等遷移到寺內,使得落成的寺所異常華麗宏偉。   1605年北政所逝世後,寺所始改名為高臺寺,為曹洞宗佛寺。數百年來,寺內經歷過多次火災,寺內的佛像、建築大多付之一炬,僅留下開山堂、靈屋、茶室的傘亭與時雨亭等還可以一窺高臺寺初建時的建築之美。
  • 扒一扒,日本到底有哪些有名的陶瓷餐具好物
    提起餐具,當然要說說日本。每次看日本美食節目,大家都對著美食流口水,只有我盯著陶瓷碗碟目不轉睛。日本陶瓷產地多,手作匠人的作品不勝枚舉,那麼就讓我們跟著節奏來扒一扒,日本到底有哪些有名的陶瓷餐具好物。|||波佐見燒|||波佐見與有田毗鄰,因為一直在做民用瓷,價格相對便宜,其當家品牌,白山陶瓷旋梅系列產品,曾獲日本設計大獎。
  • 日本非遺手工藝品展出 包括京都鐵壺 南部鐵器等
    原標題:日本非遺手工藝品展出 地點:二沙島嶺南會展覽館 時間:本月28日結束導讀:展覽通過在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京都鐵壺、南部鐵器、九穀燒陶藝、輪島漆器、山中漆和金澤金箔等作品,展示其獨特的藝術內涵與文化魅力,令廣州觀眾大開眼界,慷慨收藏。
  • 京都這些有溫度的手作和百年老店
    地址: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小川通御池下交通: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烏丸御池」下車,步行5分鐘二、西陣織   或租借和服,親身體驗日本文化。這裡還準備了日本傳統舞妓、藝妓的華麗裝扮,甚至日本宮廷豪華的十二單衣。依照氣候的不同,在夏天時也準備了夏日和服。地址:京都市上京區堀川通今出川南入竪門前町414號交通:鳥丸今出川下車壽徒歩約7分三、京扇子
  • 京都清水燒可愛又有趣,日本旅行最佳伴手禮
    京都,可能是最能代表傳統日本文化的地方了。在通往清水寺的路上會經過朝日堂,這個售賣瓷器的小館不僅是一個店鋪,更像一個日本手工藝的博物館,瓷器、布藝、繪畫都可以在這裡看見。走入後院還可以俯瞰京都老城的風景,沿著石階往下走會來到美器工坊,還可以進行陶芸體驗。
  • 京都這些有溫度的手作和百年老店,讓人動容
    地址: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小川通御池下交通: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烏丸御池」下車,步行5分鐘二、西陣織   或租借和服,親身體驗日本文化。這裡還準備了日本傳統舞妓、藝妓的華麗裝扮,甚至日本宮廷豪華的十二單衣。依照氣候的不同,在夏天時也準備了夏日和服。地址:京都市上京區堀川通今出川南入竪門前町414號交通:鳥丸今出川下車壽徒歩約7分三、京扇子
  • 文化課|日本瓷器的千度灼燒,驚豔了時光
    由於京都特有的文化特點,大量的陶瓷製品從日本國內或海外紛紛流入京都,陶工們吸收眾家所長,發展成了具有多種多樣表現手法的、以細膩的畫法和豐富的釉色而聞名於世的清水燒。   京都陶瓷具有美觀的造型和高超的燒制技術,製造的產品種類繁多。   據說"京燒"、"清水燒"的歷史相當悠久,它始於公元5世紀下半葉。   公元17世中葉,活躍的陶藝作家野野村仁清曾創立了華麗的彩繪陶器,這同時也標誌著京都陶瓷達到了頂峰。
  • 中國傳統文化,景德鎮陶瓷彩繪雕塑,紋樣裝飾效果
    本文乃作者小衫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陶瓷彩繪雕塑的裝飾寓意瓷器上的裝飾圖案非常豐富,有博古圖、佛家符號、道家圖案,以及動物、植物或幾何紋圖案等。製作者運用吉祥圖案和用語迎合消費者心理,有象徵富貴的牡丹。
  • 簡說日本陶瓷器
    日本陶瓷哪裡產的,一般叫某某燒;如果是漆器,一般叫某某塗。 京都燒 7、 京都燒。其實是個各種風格的集散地,雖然都產於京都,風格卻多種多樣,整體上來說多彩靚麗。
  • 日本陶瓷的發源地有田燒,原來也受中國景德陶瓷技術的影響很深
    李參平發現有田周圍有大量的適合燒制陶器的白瓷礦,這種白瓷泥細膩隔離性好適合燒制陶器,有田燒由此發展起來成為日本陶瓷的發源地。,陶瓷花瓶,裝飾用的巨大的陶瓷盤子,細看價格吃驚不小,在這樣看似倉庫一樣的地方竟然有一隻盤子高達5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3000多萬日元。
  • BFC京都之家×京都府「清水燒特展」正式開幕
    此次展覽將延續至2月28日,匯集京都2021「京焼・清水焼展」上位入賞者 -- 森裡秀夫、寺田嘉子、中村正機在內的61位清水燒匠人,涵蓋食器、茶器、燒香器具和裝飾物等樣式豐富的百餘件作品,融合古典與現代、簡約與繁複、雅致與華麗的多重風格。將京都的千年歷史風貌與文化底蘊,濃縮在一件件精巧的器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