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來了,外賣訂單翻了一番 他忙到連小憩時也不脫雨衣

2020-12-12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1月2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陳雷李陽陽張弛)窗外雪花飄飄,小鄭一接到客戶訂單,拿起頭盔就往門外面跑。

  下雪天的外賣訂單明顯是多了不少,他得爭分奪秒,就連在店裡小憩時他也不脫雨衣。

  小鄭27歲,從湖南懷化來杭州四年,當肯德基外賣員大半年了。他平時每天都要送20個左右的外賣,一到雨雪天,這個數字就會直線上升,甚至翻一番。

  厚厚的頭盔、棉冬冬的羽絨衣外面裹著帶反光條的雨衣、絳紅色的雨褲。他沒敢戴厚厚的棉手套,因為那種手套雖然騎車時暖和,但是幹起活來不方便,會浪費送外賣的時間。他戴的是白色棉線「勞保手套」,剛好能方便地拉開保溫箱的拉鏈,把東西和發票都清點好交給客人。

  叫外賣的客人,什麼時間段都有。問題是很多小區現在不讓送外賣的小哥騎車進去。他只能把車子停在小區外面,背起保溫箱往小區裡一溜小跑。衝進電梯,他連摘下頭盔的空都沒有,趕緊給客戶打電話,還必須記得有禮貌:「您好,我是肯德基送外賣的,剛才跟您說過雪天會耽誤十多分鐘,實在不好意思。現在我在您家門口了,請開下門……」

  打開保溫箱,他會仔細地先把一包固體食物交給顧客,再把放在固定杯託上的熱湯、熱飲料一個個送出,最後是發票——中間,顧客家的大胖狗還熱情地撲出來圍著他轉,雖然小鄭說自己有點害怕,但是也不能扔了東西就跑——反正也跑不贏狗。

  我問他平均一單是多少錢?他說,客人一般都買三四十塊錢,或許是因為肯德基經常做39元滿就送的活動吧。遇到能買一百多塊錢的「大單」,其實跟他也沒什麼關係,每送一單,他的收入是固定的,與成交額並不掛鈎。有時候客人多給點說「零錢不找了」,他依然找給客人,不會多拿,在他看來,這是職業道德。

  這樣一個年輕人並不知道,他在送外賣的時候,跟他同齡的年輕人在爭論「惡劣天氣叫外賣有沒有罪」,他只是樸實地告訴記者說:店裡平時有三四個送外賣的,這段時間有人回家過年了,所以他會更忙,但沒什麼關係,多做多得。他準備過完年再回家,年初三走。

  幾乎與此同時,在杭州建國北路上的一個修車攤上外賣小哥潘貴彬正在給電動車充電,他帶著頭盔、轉折黃色衝鋒衣、雨靴……1米7的個頭被裹得嚴嚴實實,幾乎是雨雪天裡外賣小哥的標準打扮了。「剛送了一杯5塊錢的奶茶,電動車沒電了,路邊充一下。」

  80後的潘貴彬,來自貴州,老婆是衢州人,小夫妻倆有一個女兒。半年前,潘貴彬夫妻來到了杭州,潘貴彬幹起了送外賣的工作。

  每天午飯和晚飯時間,是潘貴彬最忙的時候。「可這兩天,幾乎沒休息時間了。」

  雨雪交加,潘師傅數了數口袋裡的訂單,疲憊的臉上帶著收穫的笑容:「原來每天20單左右到30多單,在這種天氣下,外賣送達的誤差時間也基本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

  我把網友「少點外賣」的呼籲告訴潘貴彬,他明顯愣了一下,然後笑了。

  「謝謝大家,其實沒有必要的,雨雪天可能送的速度會慢點,只要大家能夠諒解一下就好了,如果路真不能走,比如結冰上凍,公司也會跟顧客解釋的。」

相關焦點

  • 外賣小哥:下著雨,我把雨衣蓋在外賣上,溼透的我換來客戶這句話
    外賣小哥,這個職業我們都不陌生,到了吃飯時間,對職場人來說,太忙的時候都會點一個外賣,自然會有外賣小哥送到,給很多人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不用出門口就可以解決吃飯的問題。最近一位外賣小哥網友在網上評論,讓小編覺得非常不容易,我們一起來看看。
  • 月虧6千萬到外賣營業額翻一番,八合裡老闆表示「我們能撐住!」
    在這種情況下,美團外賣向八合裏海記伸出援手。現在靠著外賣維持店裡的運轉,八合裡堂食逐漸恢復,外賣營業額更是比之前翻了一番,林海平也表示:"(八合裡)活下去肯定是沒問題的!"美團外賣火速到達,八合裡營業額翻一番與餐飲業的慘澹相比,市民"宅"在家裡之後,生活需求一下子湧向了線上外賣平臺。最早,八合裡只有6家店在美團外賣上開始營業,員工輪流上班。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外賣訂單一直呈上漲趨勢,外賣營業額也比原來翻了一番。
  • 外賣營業額比疫情前翻一番 八合裏海記:我們撐過今年沒問題
    而今,他是帶領著近5000名員工的老闆,身上擔子重了,他必須思考該怎麼辦。 12月底時,他就看到網上關於疫情的消息,當時,他只覺得可能是像流感一樣的疾病。一直到武漢封城的消息傳出,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八合裡在武漢的5家分店全部關停,「員工的安全最重要。」 影響在迅速擴大,波及武漢外的所有城市。
  • 雪天叫外賣午飯變成下午茶 外賣小哥一天溼3套衣服
    中國江蘇網1月5日訊 昨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外出就餐多有不便,外賣自然成了許多市民的首選,但大雪天的外賣可不是你想吃就能吃到的,翻倍的配送費,接了又退的訂單,還是近三個小時也未送到的餐,讓鎮江市民忍不住調侃:「雪天餓了麼,簡直餓死了。」
  • 2019年廈門夜宵外賣訂單量比增近40%
    兩個月前,他盤下這處66平方米的店鋪,主打小龍蝦,專做夜間生意。「我的店鋪從16時30分開始營業,一直開到半夜,甚至天亮。」趙榮盛說,18時到21時是高峰期,22時到次日零點是另一個高峰。「現在一天營業額平均在4000多元,最多能做到8000多元。」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外賣成為不少商家的營收利器。趙榮盛說,在他的店裡,堂食和外賣各佔一半。
  • 最暖的外賣訂單,請把粥送給路上鏟雪的人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施雯「老闆,請送給路上鏟雪的人,謝謝!」今天(1月28日)早上9點36分,杭州餘杭臨平邱山大街574號的養生源粥店,老闆小周收到老客戶「釋然」的外賣訂單。往常都是兩份小粥、幾樣小菜,今天對方一口氣點了15份皮蛋瘦肉粥,訂單備註欄上這句話,特別暖心。錢江晚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訂外賣的客戶,對方是位女士,姓張。
  • 世界盃外賣夜宵訂單量大增,配送超時
    IT之家6月19日消息 據《法制晚報》報導,在俄羅斯世界盃期間,點外賣、吃夜宵成為很多熬夜球迷的選擇。據美團外賣的數據顯示,世界盃開賽僅15鍾,美團外賣的夜宵訂單量就較前日暴增40%。據報導,在暴增的訂單背後,卻隱藏著一些不愉快的用戶體驗。
  • 到巴爾幹戰爭結束時,他的王國面積翻了一番
    達尼洛王子不可能把這個女人帶到科拉辛周圍的樹林,因為在他當政時,那裡一直是軍事活動地。他當然也不可能在採蒂涅和她秘密約會,因為我估計,採蒂涅有四五千居民,關注點都在王子身上。山谷裡的每層巖架和瓷器櫃架一樣暴露無遺。黑山唯一適合男女秘密幽會而不會被發現的地方,估計也就在山頂上,但是那裡冬季冰天雪地,夏季蛇蟲肆虐。農民也許會克服這樣的困難,但王子不會。」
  • 炙熱24小時|馬路就是職場 頂著38℃高溫外賣小哥送餐忙
    等電梯時間不可控,所以我們為了節約時間,一般除了騎行,到餐館取餐、進小區送餐都靠跑。」李敏自嘲道,他就是跑男。  轉眼間,電梯到了15樓,此時點單的兩位姑娘已經在公司門口等候。  「你好,你的外賣。」  「謝謝。」  話音還未落,李敏轉頭又跑了。看了一下時間,1點05分取餐,1點07分送達。
  • 外賣營業額比年前翻一番,八合裏海記為什麼說撐過今年沒問題?
    特殊時期,餐飲企業受到不小衝擊。空轉的房租、為了春節儲存的大量食材,再加上必須支付的人力成本,不少商家都陷入到「年前一分錢不剩,年後一分錢不掙」的尷尬境地。這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知名餐飲品牌。賣房不如做外賣林海平入行十幾年,大事小情經歷過不少。2003年初入行時他只是切肉師傅,現在有近5000名員工跟著他吃飯,身上擔子重了,林海平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遇到問題隨時思考該怎麼辦。比如武漢被封的消息傳出,他馬上把八合裡在武漢的5家分店全部關停,「員工的安全最重要。」
  • 丹東:「外賣騎士」的一天
    原標題:寒風裡的「外賣騎士」        11月30日,丹東市區迎來今年入冬以來最大的一場雪。越是差天氣,有一群人就會越忙。他們就是每到飯點,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網際網路餐飲平臺「外賣騎士」。  中午12點半,記者在振興區六經街一家快餐店見到正在等候送餐的外賣騎士劉錫旭。
  • 數千名外賣小哥活躍在夜間 22時和凌晨1時為點單高峰
    外賣平臺餓了麼、美團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每天夜間,數千名外賣員活躍在全城,夜宵時段除餐飲外賣火爆外,商超、醫藥等產品點單量也不斷上升,近三分之一的溫州外賣商戶營業到24點及以後。據記者採訪了解,22時和凌晨1時為點單高峰。  近三成外賣商戶營業到24點後  點夜宵外賣的,除了準備休息的人們,還有正在奮鬥的人群。
  • 廈門奶茶果汁外賣訂單量衝進全國前三 麵粉訂單暴漲15倍
    復工復產後,各大商場餐飲店逐漸恢復營業,餐飲外賣訂單也有了新的變化。近日,本報記者走訪島內多個商場的餐飲店,同時跟蹤淘寶和餓了麼公布的近一周餐飲外賣數據,對廈門吃貨的喜好做一個小型市場調查。外賣麵粉訂單暴漲15倍日前,淘寶和餓了麼公布了近一周的外賣數據,2月17日至2月23日,全國來自寫字樓的奶茶果汁外賣訂單量翻了一倍,廈門訂單量排名全國第三;此外,廈門的外賣麵粉訂單增幅15倍,與福州並列全國第二。
  • 鮮食玉米論棒賣 收入翻一番
    最近,每天都有將近800箱玉米賣到北京、上海、重慶等城市。」孫合龍越忙越興奮。 有大訂單保證,產品不愁賣 走進合作社的生產車間,一股玉米清香味兒從蒸鍋裡飄來。孫合龍告訴記者,鮮食玉米豐收後,經過剝皮、清洗等環節,就要放入蒸鍋蒸煮,然後根據品相、棒長短,將玉米分成五個等級,塑封后存入冷庫。
  • 赤峰雪夜誰最辛苦誰最忙,外賣小哥數第一,一半為新娘一半為樓房
    下雪後小夥子的裝束基本沒有多大變化,他的摩託車前面沒有擋風被,這樣就比較冷,但是他綁了護腿,而且上面有厚實的棉手套,頭上戴著口罩頭盔,儘管這樣,雪後氣溫下降,跑起來還是冷風嗖嗖,送外賣送快遞的都是在吃青春飯,送過幾年外賣和快遞的,沒有不得關節炎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這是在用自己的健康換錢。這位小夥看上去挺清秀的,幹這麼累的活,真覺得他會吃不消。
  • 外賣小哥滂沱大雨中送餐 青島公交司機送上雨衣(視頻)
    遲野磊給外賣小哥穿上雨衣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5月18日訊(記者 劉宇昕)5月17日夜間至18日凌晨,一場大雨突襲島城,也是在這滂沱大雨中,367路駕駛員遲野磊為他人送上了自備的雨衣,暖心瞬間在雨中的島城上演,雨衣的價值雖不高,但雨中送雨衣卻溫暖了整座城市。
  • 世界盃夜宵訂單大增 美團外賣等頻現配送嚴重超時
    由於大多數比賽在北京時間夜間進行,點外賣、吃夜宵成了很多熬夜球迷的選擇。據美團外賣的數據顯示,世界盃開賽僅15鍾,美團外賣的夜宵訂單量就較前日暴增40%。然而在暴增的訂單背後,卻隱藏著一些不愉快的用戶體驗。近日,市民呂先生向《法制晚報》記者透露,他在世界盃開賽首日通過美團外賣點了一份燒烤,由於商家配送人手不夠,直到球賽結束外賣還沒送到,令他大失所望。
  • 雪襲長春:飯店啟用發電機 外賣小哥要忙到午夜
    街路上,除了公共運輸車輛以及少量私家車,更多的是在極端天氣裡為市民送餐的外賣送餐員的身影。  當天,記者走訪長春著名的美食商圈看到,餐飲店內幾乎都是外賣送餐員在等餐、取餐。  一位來不及透露姓名的外賣送餐員對記者說,從清晨出門到中午用餐高峰前,他已經接了20多個訂單。雨雪打溼了他厚重的外套,然而他並沒有時間擦拭和更換。
  • 長沙」系列報導|夜外賣:美食不打烊,越夜越「好呷」
    當日20時,張冬眠利用晚高峰後的空檔,在長沙回龍山巷一家蘭州拉麵館「搞定」了晚飯。小憩後,他點開騎手後臺刷臉實名認證,一頭扎進長沙的夜幕裡。 20時7分,一個購買了阿薩姆奶茶、百事可樂、蔥油餅等共5件商品的訂單分配到張冬眠的系統裡。接單後,他坐上電動車,沿著書院路、勞動西路騎行近10分鐘後,到達了取餐地。在店內確認商品數量後,他馬上開始配送。
  • 杭城一點點開張,訂單暴增外賣小哥排隊!
    店門口等待取餐的外賣員笑著說,今天一早,光他這裡就已經送了3單奶茶訂單了。「我還沒上班,今天早上出來買菜,看到一點點開了,那肯定是要買杯喝喝的。」一名在等著的小夥子說,他點了4杯波霸奶茶,帶回去給老婆和父母嘗嘗:「宅家的日子可想念奶茶了。」離一點點不遠的COCO奶茶店,工作人員也在做開業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