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1月2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陳雷李陽陽張弛)窗外雪花飄飄,小鄭一接到客戶訂單,拿起頭盔就往門外面跑。
下雪天的外賣訂單明顯是多了不少,他得爭分奪秒,就連在店裡小憩時他也不脫雨衣。
小鄭27歲,從湖南懷化來杭州四年,當肯德基外賣員大半年了。他平時每天都要送20個左右的外賣,一到雨雪天,這個數字就會直線上升,甚至翻一番。
厚厚的頭盔、棉冬冬的羽絨衣外面裹著帶反光條的雨衣、絳紅色的雨褲。他沒敢戴厚厚的棉手套,因為那種手套雖然騎車時暖和,但是幹起活來不方便,會浪費送外賣的時間。他戴的是白色棉線「勞保手套」,剛好能方便地拉開保溫箱的拉鏈,把東西和發票都清點好交給客人。
叫外賣的客人,什麼時間段都有。問題是很多小區現在不讓送外賣的小哥騎車進去。他只能把車子停在小區外面,背起保溫箱往小區裡一溜小跑。衝進電梯,他連摘下頭盔的空都沒有,趕緊給客戶打電話,還必須記得有禮貌:「您好,我是肯德基送外賣的,剛才跟您說過雪天會耽誤十多分鐘,實在不好意思。現在我在您家門口了,請開下門……」
打開保溫箱,他會仔細地先把一包固體食物交給顧客,再把放在固定杯託上的熱湯、熱飲料一個個送出,最後是發票——中間,顧客家的大胖狗還熱情地撲出來圍著他轉,雖然小鄭說自己有點害怕,但是也不能扔了東西就跑——反正也跑不贏狗。
我問他平均一單是多少錢?他說,客人一般都買三四十塊錢,或許是因為肯德基經常做39元滿就送的活動吧。遇到能買一百多塊錢的「大單」,其實跟他也沒什麼關係,每送一單,他的收入是固定的,與成交額並不掛鈎。有時候客人多給點說「零錢不找了」,他依然找給客人,不會多拿,在他看來,這是職業道德。
這樣一個年輕人並不知道,他在送外賣的時候,跟他同齡的年輕人在爭論「惡劣天氣叫外賣有沒有罪」,他只是樸實地告訴記者說:店裡平時有三四個送外賣的,這段時間有人回家過年了,所以他會更忙,但沒什麼關係,多做多得。他準備過完年再回家,年初三走。
幾乎與此同時,在杭州建國北路上的一個修車攤上外賣小哥潘貴彬正在給電動車充電,他帶著頭盔、轉折黃色衝鋒衣、雨靴……1米7的個頭被裹得嚴嚴實實,幾乎是雨雪天裡外賣小哥的標準打扮了。「剛送了一杯5塊錢的奶茶,電動車沒電了,路邊充一下。」
80後的潘貴彬,來自貴州,老婆是衢州人,小夫妻倆有一個女兒。半年前,潘貴彬夫妻來到了杭州,潘貴彬幹起了送外賣的工作。
每天午飯和晚飯時間,是潘貴彬最忙的時候。「可這兩天,幾乎沒休息時間了。」
雨雪交加,潘師傅數了數口袋裡的訂單,疲憊的臉上帶著收穫的笑容:「原來每天20單左右到30多單,在這種天氣下,外賣送達的誤差時間也基本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
我把網友「少點外賣」的呼籲告訴潘貴彬,他明顯愣了一下,然後笑了。
「謝謝大家,其實沒有必要的,雨雪天可能送的速度會慢點,只要大家能夠諒解一下就好了,如果路真不能走,比如結冰上凍,公司也會跟顧客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