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在河南與湖北之間的尷尬,讓他們成了最不像河南人的河南人!

2020-12-12 百家號

我國各省的行政區劃,是在歷史演變過程中,經過長期的演化、碰撞而逐漸形成的產物。今天就來聊一聊這樣一座城市,這座城市處於南北交接處的地理位置。位於河南之南,東邊分別和湖北、安徽接壤,大別山山區之北,淮河的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這裡的都是中國南方和北方的文化與人群的交匯地帶,所以難分南北!

信陽所處鄂豫交界處。造就了一個美食城市,信陽人民會把所有的美食經過改良,變成更美的佳餚!河南大部分地區降雨少,地表缺水,作物以旱地作物小麥、玉米為主,地下水被廣泛開採,而信陽降雨充沛,河流眾多,池塘湖泊密集,農作物以水稻、油菜為主,少量種植小麥和花生。整個河南境內均以麵食為主,唯獨信陽人「一日不可無米」。在河南,信陽人是出了名的會吃,僅一個早餐就花樣繁多,武漢風味的熱乾麵被信陽人改良後,少了芝麻醬的稠膩,多了麵粉的筋道和爽口的香辣。說起熱乾麵,都會有人認為是武漢的特色,但在信陽卻有著更加獨特的味道!

在清晨,你要是發現街頭

「老闆,來二兩熱乾麵。」「我的多放點辣椒。」「我的不要芥末。」「加一份千張。」

這樣的場景,這不是武漢街頭,而是豫南城市,信陽!武漢的面偏幹,芝麻醬多,信陽的面偏溼,調料更重;其實各有特色,只不過信陽熱乾麵裡藏著信陽人的那份鄉愁而已!

說來也奇怪,信陽是河南的城市,卻吃著和武漢一樣的食物,而河南人愛吃的燴麵,卻在信陽難覓蹤影。分辨一個人的地域籍貫,語言是最簡單,也是最準確的判斷途徑。但這一途徑顯然不適合信陽人。信陽與湖北諸多城市接壤,所以語言方面與湖北、安徽方言更是接近!

信陽人常常被認為是河南人或者被認為屬於北方人口,那是因為大家對河南的呆板印象,認為河南人都會說河南話,河南人就是典型的北方人,其實不然。文化是很複雜的東西,不能僅憑行政區劃來判斷人群的文化屬性。信陽話更像是南方「蠻子」,而不是北方的「侉子」。信陽人語調較平穩,與河南話的拖音和曲折相比,四聲差別並不明顯,以至於信陽孩子去鄭州讀書,一句河南話都不會說,大家需要用普通話交流。就連信陽人都在迷茫,我們到底屬不屬於河南呢?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信陽就歸屬於荊湖北路,但到了元朝時期,卻被劃入河南江北行省。目的就是掌控湖北的 命門。當年,楚國從漢水上遊向東南擴張,都城雖數次遷移,但都在湖北與信陽交界附近。八百年浪漫、詭譎的楚文化深深烙在了江水和淮水兩岸,信陽是正宗楚文化的發源地、延展地。如此行政劃分,給了信陽「豫風楚韻」的氣 質,就像身處燴麵大省,卻迎來熱乾麵的「第二春」。

目前河南「中原城市群」整體發展規劃已經出爐,信陽有城市發展目標和鐵路發展規劃,所以說信陽未來還是在河南發展最為有利。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未來河南信陽可以與湖北襄陽、隨州進一步加強經濟發展與交流合作,待有一定發展基礎後可以組成「鄂豫城市群」。這樣一來將有利於河南、湖北兩省經濟發展與交流,對於南陽盆地與湖北鄂西、河南豫南地區城市來說也是不小的城市發展機遇。

其實,作為普通人,

我們從來不能自主選擇,

所謂的文化、地域認同,

城市的命運,和人一樣,

有時僅僅來自一場刻意的安排。

勤勞的信陽人任重而道遠,

畢竟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

屬於信陽人獨有的文化!

大家對信陽這樣的地理位置作何感想呢?留下您的精彩評論吧!關注小編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我國一座「最不像河南」的城市,位置不南不北,被人誤以為是湖北
    河南,位於中國的中東部,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三大技術來自河南,並且在歷史長河中,更有二十多個王朝在這裡建都,今天的小編跟大家介紹我國一座「最不像河南」的城市,位置不南不北,被人誤以為是湖北。
  • 「最像湖北」的河南城市,當地人也吃熱乾麵,還覺得比武漢更好吃
    並且,信陽地處淮河以南,是名副其實的南方城市,各種習俗也跟河南省的其他北方城市都不一樣,甚至被認為是「最像湖北」的河南城市。如果你來過河南信陽旅遊的話,就會發現信陽人原來跟湖北人一樣,也特別喜歡吃熱乾麵,你在信陽的大街小巷都能看見不少熱乾麵館
  • 信陽給湖北,襄陽給河南,豈不是皆大歡喜?
    信陽之於河南河南的地級市裡,信陽總是顯得特別一些。河南人說河南話,好像天經地義,但是也不絕對。除了一些從小說普通話的「城裡人」,還有信陽人也不說河南話。信陽的方言,反而與湖北人的方言更接近。從信陽市區開車去鄭州,約有330公裡;從信陽市區開車去湖北省會武漢,卻只有200公裡左右,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二。生活習慣上,信陽人和其他河南人也有明顯不同。多數河南人以麵食為主,一頓飯的主食,如果不是饅頭稀飯,那大概就會是麵條。但信陽人吃飯卻以米飯為主,飲食習慣跟湖北人更接近。一個別處的河南人到了信陽,往往會不習慣那裡的飲食。
  • 我是周口人,我是河南人
    人祖爺伏羲定都地宛丘在淮陽,女媧奶奶造人的地方在西華,黃河岸邊的商城鄭州也屬於淮河流域。不論是母親還是奶奶,都是哺育我們成人的先祖。北京周口店的只能叫猿人,河南周口那才是真正的'「人」。炎黃融合在扶溝(阪泉),禹都陽城在商水,后羿射日在太康...只有河南最中國,只有周口最河南,河南在中國的位置就如中國在世界!
  • 遍布全國的河南人,為什麼不願意回河南?
    「怪獸說」曾做了個動畫短片稱十年間河南人淨流出803萬人整整流出瑞士一個國家人口數量>雖然短片解釋了河南人招黑的原因似乎也解釋了河南人為什麼不願意回河南其實地處中原的河南自上古時期就熱鬧非凡夸父飲盡黃河水追日頭丟了拐杖成了鄧州的小桃林
  • 河南很不「純」的城市,說湖北方言也愛吃熱乾麵,號稱「小湖北」
    河南很不「純」的城市,說湖北方言也愛吃熱乾麵,號稱「小湖北」伴隨著經濟等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斷年代提高,收入提高了消費的水平也就隨之提高了,消費的觀念也會發生著一些的改變,比如說旅遊,以前的人們想要出去旅遊那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經濟上不允許,現在我國的人們想要旅遊只要有時間就可以了,於是乎越來越多的人就開始走出家門來到祖國的各地遊玩。
  • 河南「最尷尬」的一座城市,北方人以為是南方,南方人以為是北方
    我國的國土面積非常大,根據地理位置不同每個地區的生活習慣也有非常大的差異, 例如,最明顯的一點是南方人和北方人在飲食方面的選擇,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主要以米食為主, 在大家的記憶中,我國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的一線,對於分界線旁邊的城市,畢竟屬於北方和南方,一直有非常大的差距, 比如河南有個城市,它的地位很尷尬, 北方人認為是南方
  • 「河南人」為何會被「差評」?
    廣東、上海、東北地區也都有不少於「河南人」的專屬標籤,人們何以總拿「河南人」說事?一、媒體傳播的負面新聞,很容易被歸咎於一個地域的群體社會最早什麼時候開始黑「河南人」無從考證,但至少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河南人」開始被大規模妖魔化,典型的例子是沿海工廠不招「河南人」。
  • 中原兩省記:河南與湖北
    內循環時代,我們如果要看未來各座城市的經濟發展,除了西南成都和重慶、西北的西安、東北的長哈沈之外,廣闊的中原腹地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湖北的武漢和河南的鄭州了。
  • 委屈河南人:河南地域黑什麼時候開始的?
    河南地處我國中原地區,一直都是我國的農業大省,在地理位置、交通、糧食等各個層面都有著重要地位。  如此來說,河南的口碑應該是不錯的,但除了最近幾年有所上升以外,河南卻是我國最容易遭受到地域偏見的區域。  我們不地圖炮地講,河南人真的有這麼壞嗎?為什麼河南人名聲這麼差?又是怎麼變差的?
  • 河南人素質差?你了解河南歷史、了解河南人嗎
    後來我終於在一個客戶那裡得知了是怎麼一回事兒,她說「河南人騙子太多,不太喜歡和河南人打交道」。什麼?河南人騙子太多,素質太差,這不是我很小時候聽故事似的聽到的一些話嗎。河南人比較奸詐、狡猾,人品也很壞,這是在我小時候就聽村裡的一些去廣東那邊打工回來的人說的,同時連編帶造的說了很多河南人怎麼壞、怎麼奸詐的事情。
  • 河南人義舉事件多 見義勇為成河南引以為傲的風景
    這幾年來,關於河南人好人好事的新聞層出不窮。他們中有些人甚至獻出生命,但並未阻止後來者的英勇。  在河南,或者從河南走出的那些人中,最近一兩個月內,救助他人、見義勇為的事情,還在不斷湧現。僅自5月以來,河南商報報導過的河南人見義勇為事跡不下三起。高天厚土,中原大地,這是一片怎樣的神奇土地?
  • 文史夜話:上將許世友究竟是河南新縣人還是湖北麻城人?
    文史夜話:上將許世友究竟是河南新縣人還是湖北麻城人?革命老區河南新縣是許世友將軍的故鄉。現在,許世友將軍故裡已成為紅色革命旅遊勝地、河南美麗鄉村示範點。河南人說:「許將軍是河南人」;但湖北麻城人說:「許將軍其實是湖北麻城人。」麻城革命烈士陵園裡,至今還有許世友將軍的塑像和文史資料。那麼,許世友將軍究竟是河南新縣人還是湖北麻城人呢?我們認為:許將軍過去是麻城人,現在是新縣人。湖北麻城人和河南新縣人都應該以他為自豪。其實,這個已經不重要了!
  • 為什麼這麼多河南信陽人去了武漢
    信陽,一直被戲稱為武漢的後花園,它的另一個稱呼,是河南的南大門。緊挨著湖北的信陽,這裡的人們跟湖北的聯繫,有時候比跟河南的聯繫還要多。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原文首發於2020年2月24日,標題為《為什麼這麼多河南信陽人去了武漢》,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華中兩省記:河南與湖北
    內循環時代,我們如果要看未來各座城市的經濟發展,除了西南成都和重慶、西北的西安、東北的長哈沈之外,廣闊的華中腹地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湖北的武漢和河南的鄭州了。武漢和鄭州分別對應湖北和河南,其所在的省份發展如何,直接決定了各自省會經濟水平的高度。
  • 可怕的河南,可怕的河南人...
    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骨笛,改寫了世界音樂史。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上,河南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000年,先後有20多個朝代、200多位皇帝在此建都、執政。全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鄭州、安陽、洛陽、開封;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周文王拘羑裡而作《易經》(湯陰)。
  • 為什麼信陽屬於河南,而不劃給湖北省?
    河南省信陽市的人們在語言、風俗等方面和湖北比較相似,信陽人更是不會說河南話的河南人。信陽卻為何屬於河南省,而不劃給湖北省呢? 圖-河南省地形政區圖 信陽雖然屬於河南省,但是信陽人可以是最不像河南人的河南人,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 燴麵,河南人的面子與裡子
    ,人這一輩子,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裡子。而到了今天,我對於河南的印象就是那一碗紮實的「燴麵」了。「燴麵」這玩意看起來並不複雜,單調的就像河南人一樣,幾乎每一家的燴麵看起來都差不多,白面混著清湯,間夾著點煮熟的青菜,醬料辣椒更是一點都不重,工藝手段也稱不上能有多複雜,實在是平平無奇。
  • 河南人——值得怎麼去評價?
    鍾南山院士說對付傳染病最原始的辦法現在依然是最好的辦法。河南省在減少人員流動,控制(疑似)傳染源方面做出的傑出表率,無疑對控制病毒傳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認為這也是河南在這次疫情中對全國做出的最突出的貢獻。
  • 河南最尷尬的一個機場 機票價格很高 很多人表示寧願去鄭州飛
    相對全國來說,河南如此大的一個省份機場確實不多,但是目前河南已經在布局商丘、魯山、安陽、周口、三門峽這幾個城市的民用機場,相信未來河南的機場布局一定會越來越完善。提到河南最尷尬的一個機場,我個人覺得一定是洛陽北郊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