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張玉良:奮起直追

2020-12-18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謝敏敏  這幾年來,綠地董事長、總裁張玉良總被問到一個問題:綠地的規模是不是落後了?張玉良總是耐心給出答案:綠地早已不是單一的房地產企業,而是一家綜合性產業集團。

在綠地的多元化版圖中,基建產業早已成為整體增長的重要引擎。2017年綠地基建產業新籤項目總金額1941億元,同比增加100%。2017年綠地還重點培育了兩大新興產業:科創和康養。

張玉良表示,綠地經過20多年發展,正穩步向萬億資產規模邁進。

經濟觀察報:對2018年宏觀調控的判斷是?

張玉良:中央的總政策已經非常清楚了,就是房地產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大力發展兩個並行,一是土地多方面供應,這個我覺得任務艱巨,第二是租售並舉,我覺得目前階段還是買為主,租賃為輔。

現在有一部分省適度「放鬆」了,特別是二線城市要集聚人口,必然要引進優質的人才來擴大市場,因此在國家總體城市化過程中,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同樣要發展。

所以一線會相對緊一些,總體上這些有競爭的城市(房地產)不會做小,因為它在提升城市化,需要人才引進,但是它一定會限制炒房。

經濟觀察報:2018年集團層面的關鍵詞是什麼?

張玉良:做「四有企業」。第一要有體量。做企業,規模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我們不唯規模。2018年從資產角度來講,我們是進入一個新階段,就是萬億的資產規模,除了房地產,這個萬億也包括其他體現企業質量的經濟指標。我們希望2018年在體量方面有所作為,不能落後,要奮勇直追;

第二要有質量。持續創新轉型升級,千方百計提高效益;

第三是有廣度。不僅僅布局上海、中國,還是全球化發展,圍繞「一帶一路」、輕資產化等方向轉型升級;

第四,要更加有溫度,響應國家扶貧攻堅戰略,實施產業扶貧。

經濟觀察報:綠地對2018年的規模預期是?

張玉良:2018年計劃的經營收入是確保6000億元以上,包括房地產和現代產業,房地產是4000億元以上,其他的收入大概是2000億元以上。我們對外發布是20%以上的增長,基本上是3500億元財務結算收入。

經濟觀察報:今年重點投資區域是哪些?

張玉良:在土地獲取方面鎖定沿海一條線,從環渤海到長三角,到珠三角的東部要全面布局深耕,包括江西、安徽、武漢、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包括山東、昆明、南寧這些省市,都大有可為。還有西北、西南,成渝城市群。

2018年房地產主業,區域布局還是要聚焦大的城市群,以及大城市群周邊,具體包括東部地區這些地級市,高鐵沿線經過的地級市。

2017年藉助三四線城市行情的爆發,很多企業實現了非常好的增長,我們也希望在2018年年初抓一波行情,特別是利用好槓桿,在三四線城市做短平快、快周轉的項目,希望能為業績貢獻一個千億級的規模。

經濟觀察報:綠地在長租公寓領域有規劃嗎?

張玉良:政府大力推公租房,公租房就是在一線和強二線城市,其他地區我覺得價值不大。

說一下紐約的經驗。我們紐約60萬平方米的房產投資,20萬平方米是政府租賃的,2017年已經交了800多套房子。政府給我們什麼呢?給我們稅收,提供資金鍊給我們。第二批公租房的房子統一送給綠地,就是政府無償給綠地土地,我們建完由我們出租。地方政府要好好學學人家對公共服務保障的經驗。

我們現在的租賃房是起步階段,政府想做,但是政策問題(依舊存在),比如說租賃房的稅收是不是可以減免?租賃房的資金可以保證,但是資金的成本不能保障。

但是我們也在做了,把以前拿的地拿一部分出來,但很有限,因為以前的地都在市中心。我們現在拿嘉定、青浦還有崇明(的地)在做,因為地價比較低,然後按照九年制的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服務,希望有5%-6%的回報率,因為利息就要5%。在市中心我們還不具備條件。

相關焦點

  • 綠地控股張玉良:轉型不是去地產化
    未來,綠地準備參與央企的改革,參與各省地方混合所有制的改27歲的綠地控股(以下簡稱「綠地」)和63歲的張玉良,還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至少張玉良自己認為,只要還有能力以及身體條件允許,股東支持他在董事長位置上坐下去,他就會繼續。「因為之前做得不夠好,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在5月16日的綠地集團年度股東大會上,張玉良坦陳。
  • 廣州綠地併入綠地香港:張玉良分封 陳軍統領綠地大灣區
    來源:新浪樂居原標題:張玉良分封,陳軍統領綠地大灣區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綠地香港收購來的土地建面均價僅為1019.66元/平方米,近一半位於大灣區內。樂居財經 李奕和 張丹 發自廣州寄予厚望的綠地廣東,多次調改未見起色,張玉良決定「捨棄」。廣州綠地從綠地集團剝離,併入綠地香港。10月12日,綠地香港(00337.
  • 張玉良分封,陳軍統領綠地大灣區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 張玉良  樂居財經 李奕和 張丹 發自廣州  寄予厚望的綠地廣東,多次調改未見起色,張玉良決定「捨棄」。  廣州綠地從綠地集團剝離,併入綠地香港。10月12日,綠地香港(00337.
  • 綠地董事長張玉良:今年房地產市場將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
    綠地控股董事長張玉良 視覺中國 資料圖2017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創下了歷史新高,進入2018年之後,房地產市場是否還能如去年一般火爆,對此,綠地控股董事長張玉良在2018年初的媒體溝通會上做了預判。張玉良預計,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很難再維持去年的火熱局面,整體降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但房地產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或不會受到影響,業績仍能保持30%-40%的增長。
  • 綠地總裁張玉良預測:每年預計倒閉20-30%房企
    今年是綠地控股整體上市後首個完整財年。近日,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對話新浪財經,詳談綠地控股未來發展。今年綠地在房地產項目、基建等領域展開多項併購,全年目標實現合同銷售收入3200億元,經營收入2400億元。
  • 康軍會見綠地控股集團董事長張玉良
    (本網訊 王鵬)11月25日,西安市委常委、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會見綠地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就擴大項目合作深入座談交流。希望綠地集團緊抓發展機遇,進一步加大在新區投資力度,率先推動產業項目和城市公共服務配套項目落地,帶動更多資源和人才向新區聚集。新區也將全力做好服務保障,攜手實現合作共贏。
  • 張玉良:綠地將助濟州島重開中國旅遊及零售市場
    8月5日據綠地集團透露,近日韓國濟州島知事元喜龍與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舉行會晤。張玉良表示,綠地將動用集團的力量,幫助濟州島重新打開中國旅遊市場,為濟州道導入高端旅遊客群。同時,協助其打開中國的零售市場。
  • 綠地董事長張玉良:房子要變成一個沒有屏幕的手機
    11月28日,綠地董事長張玉良於2019新浪金麒麟論壇上,就房地產行業、科技發展、企業家精神等話題發表了主題演講及討論。在談及綠地和華為合作時,他提出,未來「房子要變成一個沒有屏幕的手機,這樣的房子更有競爭力」。
  • 綠地控股董事長張玉良:預計2019年房地產市場以穩為主
    1月17日,總資產規模首次跨過萬億門檻的綠地控股召開了一場媒體見面會。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開宗明義,給公司2018年的整體表現打了85分,並預計2019年的房地產市場以穩為主,整體值得期待。  綠地控股2018年業績快報剛於兩天前發布。
  • 綠地張玉良:國企僅在子公司混改不會觸動母公司機制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肖翊|攝【封面文章】專訪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解密綠地「混血」基因《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姚冬琴|北京報導在「國資重鎮」上海,甚至在全國,綠地集團都是一家「明星」國企。2013年末,綠地集團引入平安、鼎暉等5家戰略投資者,招募20.87億股,引入資金117.3億元。通過增資擴股,綠地集團國有股降到50%以下。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近期在多個場合談及「混改」實踐,並要「努力成為上海及全國的先行者、排頭兵」。張玉良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表示,集國有與民營優勢於一體的「混血」機制,激發了綠地集團區別於傳統國企的發展活力。
  • 綠地集團位居中國房地產企業第一名,揭秘張玉良的精彩創業史
    張玉良原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孩子,但是他從小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他從小學習好,有能力,在他當村支書的時候,因工作出色被送至上海農學院帶薪學習。起初,綠地以房地產經營積累資金,無償投資城市公共綠化;以公共綠化提升房產價值,同時獲得政府的政策性支持,並積極參與舊城改造和動遷房建設。張玉良拿到的第一批項目是近郊區共7萬多平方米的三個小項目的動遷。用了兩年時間攻克下來後,公司一共獲得了3000多萬元的贏利。
  • 每經專訪綠地控股董事長張玉良:做「加減法」不是追求單一房地產收入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趙橋2月7日,綠地控股(600606,SH)發布2017年業績快報。在圍繞地產開展的「加法」和「減法」背後,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的「算盤」到底是怎麼打的?在複雜的經濟環境和激烈的競爭下,2018年綠地又將迎來哪些挑戰?
  • 專訪綠地張玉良:國企混改再出發 「排雷」需答好「三問」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專題研討會作主題發言。(綠地集團供圖)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 (張曉赫)一邊是八部門聯合發文清掃混改路障,一邊是國資委下發「雙百方針」意將混改由點及面全面鋪開,進入下半年,國企混改再出發的信號愈發強烈。
  • 綠地控股張玉良:國企混改最好形成「金三角」股權結構
    5月30日,綠地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在第十一期國資大講壇上談及國企混改時如此表示。帶領綠地控股率先實施國企混改、並獲巨大成功的張玉良,無疑是最有資格談國企混改經驗得失的企業家之一。綠地集團誕生於我國市場經濟改革大規模啟動的1992年,1997年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完成改制,2015年實現企業整體上市,2018年總資產規模首破1萬億元。作為國資國企改革的積極踐行者,綠地集團在自身不斷推進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時,積極參與央企和地方國資國企改革。
  • 跨越·決勝丨綠地張玉良獲「2020年度美譽地產企業家」提名
    在房企轉型新賽道的關鍵節點,董事長張玉良帶領綠地集團在鞏固房地產等原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有限多元」經營。目前綠地已基本形成了「以房地產、基建為主業,消費、金融等產業協同發展」的綜合經營格局,為持續成長打下了基礎。2020年,綠地新基建繼續穩步增長,創造了五年近十倍的發展奇蹟,成為行業最的一顆新星。綠地集團今年從更高層面統籌大基建產業發展。
  • 綠地集團張玉良:實施「六化」發展戰略 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中證網訊(記者 高改芳)綠地大基建產業5年來持續保持超常規發展,2020年全年全口徑營收4000億元的目標近在眼前,合併報表收入佔比綠地集團有望更進一步,圓滿達成戰略目標。綠地集團2020年初重組成立綠地大基建集團,從更高層面統籌大基建產業發展。綠地大基建產業升級為與綠地集團房地產板塊並駕齊驅的兩大核心主業之一。
  • 綠地集團濟南樓盤多次被通報 山東區域金成發如何向張玉良交代?
    而且綠地集團在濟南已經不止一次因同樣的原因被當地通報批評。12月9日-16日的揚塵治理督查情況匯總中,綠地集團濟南西河置業有限公司的綠地西河片區B-1地塊房地產開發項目被點名批評。在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2019年三季度全市揚塵治理督查檢查情況通報中,綠地地產(濟南)有限公司的臘山A4地塊商業綜合體項目被列入揚塵治理較差的項目名單中;綠地集團濟南綠魯置業有限公司下的綠地中央商務區B10地塊(B10-1#---B11#、地下車庫及其它)被列為施工許可揚塵治理承諾失信項目。
  •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加快新型城鎮化是拉動投資和消費的「發動機」
    作為年會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1月25日舉行的「2020中國城市運營與發展峰會」,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在峰會的主題演講中說道。張玉良認為,都市圈、城市群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也是今後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 是什麼讓張玉良總裁和元喜龍知事舉杯相慶?
    (元喜龍知事與綠地集團總裁張玉良舉行親切會晤)元喜龍知事率先與綠地集團總裁張玉良舉行了親切的會晤,雙方可謂「老朋友」,一直保持著定期會晤溝通的習慣。今年1月,元喜龍知事造訪位於上海的綠地集團總部,代表濟州道政府與綠地集團籤署《濟州商品出口中國協議書》,借綠地的進口商品精品超市等渠道,把濟州島的特產農牧產品推向中國市場。7月,張玉良總裁親赴濟州島拜會元喜龍知事,向處於MERS疫情壓力下的濟州道政府表示了親切的慰問和堅定的支持,並表示將動用綠地集團的力量,幫助濟州島重新打開中國旅遊市場,為濟州道導入高端旅遊客群.
  • 博鰲·現場|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新周期的房地產可以實現「穩...
    8月8日,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20屆年會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穿越周期再出發:高質量增長的安全邏輯」,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發表主題演講。張玉良表示,房地產行業市場是改革開放和城市化偉大進程當中的產物,加快轉型升級,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打造核心競爭力,房地產企業才能穿越周期再出發。在當前市場條件下,房地產企業需要加快轉型的步伐,很多標杆企業、龍頭企業通過轉型實施了非常好的成長。張玉良認為,新周期的房地產可以實現「穩」字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