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yu
對於大多數鄉村旅遊而言,美食只是欣賞美景、感受鄉村生活、放鬆心情之外的有益補充。而對於另外一些出行而言,美食就是一種動力,為了滿足味覺的享受,「千裡迢迢」地趕到鄉村品嘗特色的鄉村美食,「吃」成為了到鄉村去的原動力。
尤其是近年來,伴隨著城市生活的富足,城市人的腸胃在經歷了大魚大肉的「洗禮」之後,越來越青睞鄉村美食的「生態自然」和「簡單樸實」,鄉村美食對遊客的吸引力遠遠超過了大家的想像。
美食,輕型啟動鄉村旅遊。對於鄉村而言,美食旅遊可以打造地方品牌、提升旅遊地吸引力、帶動多行業發展、增加就業甚至創業機會,卻無需大規模基建,是鄉村發展的有效帶動力。學者薩拉等人對美國北部鄉村的研究發現:美食旅遊顯著帶動鄉村和城鎮的餐飲、食材、零售、住宿和交通等地方行業發展,對鄉村居民收入的乘數效益為1.65,對鄉村就業的乘數效益達到1.29。遊客需求與鄉村發展的共同推動,使得鄉村美食成為拉動鄉村經濟、帶動旅遊發展的重要抓手。
不少缺乏特色自然資源的鄉村,憑藉著特色美食成為了人們追捧的旅遊地。例如日本的十勝,就以健康美味的食品聞名全國。十勝雖然因為沒有太多的「景點」——比起中國人大都熟悉的北海道的札幌、小樽、富良野並不出名,但一提起十勝,日本人卻都個個興奮無比,第一反應都是「好好吃」;北京懷柔的虹鱒魚一條溝,經過近30年的發展,美味的標籤已經深入人心,成為當地旅遊的核心動力;溧陽天目湖的砂鍋大魚頭帶火了天目湖景區;盱眙憑藉小龍蝦、大旅遊優勢獲得了今年的「江蘇鄉村旅遊節」的承辦權……從鄉村美食中獲得巨大收益的地方數不勝數。
看似簡單的鄉村美食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魅力,支撐了整個鄉村的發展。鄉村美食有著鮮明的本地特色和不可替代性,這與日本「地產地銷」的概念十分類似。「地產地銷」在日本是個令人垂涎三尺的詞語。任何食物上要是標明了「地產地銷」,至少說明了三件事:一、這是本地獨有的食品,在別處吃不到;二、這是最新鮮最水靈的食物,如果您一定要把它帶去外地,那只能是新鮮不再,口感全無;三、這是當地人對美食的信譽保證,您在這裡吃了,如果不好吃,我全權負責。
因此,鄉村美食最突出特點就是在地性。原料必須是地方出產,製作方法必須是地方傳統工藝,採用的配料、調料甚至水都必須是本地的,還要使用地方特色的「土」器皿,才是地道的鄉村美食,缺一不可。這也是法國鄉村美食的重要特點之一,為了體現鄉村的美食特色,必須使用本地的烹調方法,餐具必須用粗陶、瓷器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材質製造。
溧陽的天目湖砂鍋魚頭也是這樣,從選材到製作充分體現了地方的原真性。魚頭必須選用天目湖水體中天然生養的大花鰱魚頭作原料,純天然天目湖水為湯基,宜興砂鍋為器皿,加上特有的烹調工藝加工而成。由於天目湖不僅周圍山體綠色植被過濾了湖水,而且湖底為沙質而非淤泥,這一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天目湖水清澈甘甜,纖塵不染,故其中生長的魚類也沒有土腥味。多種要素都滿足,才造就了味道鮮美獨特的天目湖砂鍋魚頭,使它成為了天目湖的招牌。「地道」這二字意味著在地產品、在地做法、在地調料、在地容器、在地吃法。
2、「吃」的不僅是口味,還是環境
除了獨一無二的口味,鄉村美景也成為了美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的不僅僅是食物,而是一種環境。可以在農家吃,坐在土炕上,感受鄉村的古樸;可以在戶外吃,一邊吃一邊欣賞著高山流水,小橋人家;還可以在特色餐廳吃,吃出不一樣的體驗。
在日本十勝的紫竹庭園,不僅食物來源於當地的優質食材,口味鮮美,環境也為美食增添的色彩。紫竹庭園的主人親自設計出絢爛瑰麗的英式庭園,比許多真正的英國庭園還要讓人讚嘆,在這裡喝一個下午茶成為很多人的嚮往。
而十勝中札內美術村食堂也有著難得的用餐環境,說是「食堂」,但環境比許多高級餐廳還要好,它是坐落於森林裡的一座漂亮的大房子,買好了食物,可以在寬敞明亮的窗邊吃或是在綠蔭掩映的露臺上吃,享受美食與美景。
而今,鄉村主題餐廳也成為鄉村旅遊的一大亮點。這種創意最初是在南非開普敦法蘭斯霍克,將整個餐廳布置在一片果園當中,餐廳採用玻璃材質,在就餐時,可以欣賞到窗外果園的美景。
在北京順義區的何各莊果園中,精緻的西餐廳吸引不少人前去體驗、嘗鮮。不僅吃飯時可以欣賞到掛在枝頭的青蘋果,特別是春夏時,吃過飯,還可以去果園裡採摘,欣賞湖裡還有盛開的荷花和青蛙的叫聲……美食、美景、旅遊相互交融。
3、鄉村美食更是一種情感的寄託
對旅遊人群而言,鄉村美食不僅僅滿足了味覺、觀感的需求,更是一種情感的滿足與寄託。在日本,許多鄉村都以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美食著稱。蕎麥麵、 拉麵、泡菜、清酒、點心、地方特色料理等,都已經成為重要的旅遊吸引物。例如,在以蕎麥麵著稱的信州,能看到很多經營「手擀蕎麥麵」的傳統餐館,每年都有大量遊客慕名前來品嘗這一道鄉村美食,寄託自己的思鄉之情。在北海道,拉麵則是被北海道人引以為豪的特色美食,不同的城市有自己的拉麵風味、拉麵文化、拉麵美食村,市民對旅遊者講起本地拉麵時都能娓娓道來,充滿了自豪感。
現在,有的鄉村美食成為鄉村旅遊發展的核心動力,有的成為鄉村旅遊中重要的一極。雖然美食有著種種優勢帶動鄉村旅遊的發展,但是單一的美食旅遊也存在著問題。鄉村美食有著極強的目的性,能夠十分直接、快速地帶動旅遊發展,但是往往缺乏持久的拉動力。北京懷柔的虹鱒魚一條溝就曾經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早在1984年前後,虹鱒魚一條溝就已經開始了虹鱒魚的養殖,直到1996年漸熱的旅遊市場催生了大量的由村民自發開辦的民俗餐飲店。於是,虹鱒魚成為當地的招牌特色,「虹鱒魚一條溝」的名字也由此在京城打響。從1997年到2004年,由虹鱒魚帶來的發展模式使虹鱒魚一條溝的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1100萬,年均增長率25.8%,促進了當地旅遊業的飛速發展。但是,從2004年到2007年,特色餐飲的帶動已顯乏力,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率不到上一階段的一半。從2004年到2007年,特色餐飲的帶動開始顯現出乏力,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率不到上一階段的一半。很多因美食而興起的鄉村旅遊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事實上,任何美食都有一個生命周期,如果要保持地方美食的持續吸引力,必須採取「第二曲線」的思維方式。增強美食旅遊的創新性、體驗性、甚至融入文化元素,強化美食的吸引力。
1、產品創新,增強美食旅遊的新鮮感
在美食產品上不斷創新,增加體驗環節,保持美食的新鮮感和趣味性。對遊客而言,「吃」不僅僅滿足人們的基本生理需求,而漸漸成為一種休閒活動,一種豐富生活的象徵,這樣的美食才有經久不衰的魅力。
北京延慶柳溝村的豆腐宴,就是在不斷的創新中,成為了鄉村旅遊的一大亮點。柳溝村共有396戶1020口人,這個村一不靠山,二不鄰水,人文景觀也很有限。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村莊憑著祖輩們曾經用過的火盆鍋,迅速崛起成為延慶民俗旅遊的領頭羊。
歷史上柳溝的火盆原來是暖手的工具,由於生活變化太快,柳溝的火盆鍋早已成了歷史的陳跡。村民們集思廣益進行試驗,利用火盆製作出既可以放在炕上,又可以放在地上的每桌可以坐10人的新的火盆鍋,恢復了傳統的柳溝豆腐砂鍋。隨後,他們又新開發了三色豆腐:美容養顏的黃豆豆腐、滋補養腎的黑豆豆腐、清熱袪火的綠豆豆腐,創出「鳳凰城—火盆鍋—農家三色豆腐宴」品牌。同時獻上炸豆腐、凍豆腐、拌豆腐等一系列的豆腐吃法,將「火盆鍋·豆腐宴」不斷推向新的階段。在品嘗豆腐的同時,還可以參觀豆腐的製作流程,不僅吸引了北京周邊的人前來體驗,還接待了韓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上千名外國客人。
無獨有偶,日本十勝也憑藉著特有的「金時」大紅豆,開發了創新的豆腐料理。據說「金時」大紅豆在豆類中是含胺基酸和維生素B最高的一種,並以品質優良、渾圓大粒而聞名日本。但現在日本全國各地能吃到真正金時紅豆的地方很少,十勝就是其中之一。除了「金時」大豆,十勝還有各種其他種類的黑豆、芸豆、綠豆等豆類產品。
利用多種多樣的豆類,十勝開發了全新的豆腐料理,除了有傳統的冷豆腐、豆腐湯、豆腐鍋等「必備」項目外,還有新派豆腐料理——比如包著溏心蛋的柔嫩的油豆腐包,奶油味十足的豆腐泥沙拉,還有混合著雞肉一起烤制的香噴噴的豆腐漢堡等。
2、特色活動,為美食旅遊增色
除了在產品上創新,還可以通過與美食相關的活動,增加體驗性和趣味性,形成長久的旅遊拉動效應。在日本,湯布院町的牛肉聞名全國,為了推廣牛肉,吸引遊客,湯布院町每年都舉辦「吃燒烤喊叫」大賽。上千遊客在品嘗過湯布院牛肉後,根據抽籤選出100人對著山谷隨心所欲地大聲呼叫,喊聲最響的可獲得3公斤牛肉或3萬日元的獎勵。時至今日,這項活動已形成慣例,電視臺還向全國作現場直播。牛肉與活動,成為湯布院町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十勝,為了讓遊客親身體驗到美食的安全與健康,還為遊客提供了農業體驗活動。這種農業體驗一般是2個小時,由於不施化肥,所有蔬菜都可以摘下來直接食用。還可以參與其他農業勞動,一般是由農場主親自帶領和講解,真正地看到十勝人勞作的生活。還特地為孩子提供親近牧場的體驗,從撫摸小牛開始,逐漸了解如何飼養奶牛,如何擠奶,如何消毒,如何製作出最優質的乳製品等。
此外,還可以免費體驗製作美食的過程。十勝的「麥麥比薩教室」吸引了許多的大人和孩子。「廚師老師」把配好比例的面和水發給每個人,講解揉面做比薩餅的要領。將攤好的麵餅均勻地撒上西蘭花、火腿和奶酪,交給麵包師,放入烤爐中,幾分鐘後,自己的比薩餅就出爐了。坐在麵包房門口草坪的木桌旁,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無論怎樣都是最好吃的。十勝像這樣的地方很多,比如柳月的甜品課堂、帶廣市周末市中心步行街的義大利麵教室等,對遊客而言有著無窮的樂趣。
3、美食的文化基因,旅遊的持久動力
美食旅遊本來就具有較強的文化屬性,鄉村美食往往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包含本地的風俗特色、生產特色、生活方式……因此,賦予美食文化內涵,將美食、文化遺產、生活方式整合起來,旅遊就不僅僅是品嘗美食,更是一種完整的生活體驗和精神享受。以飲食文化為主軸,建造飲食文化博物館、舉辦美食培訓講座、創辦美食論壇、舉辦烹飪大賽等活動,還可以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傳統手藝人才、以及評選美食形象大使等,使鄉村美食旅遊更加多元,有效地吸引遊客的文化探索動機。文化與美食的結合,能夠豐富鄉村美食旅遊的內涵,提高旅遊活動的參與性,增加消費深度。
目前,美食節成為文化與美食結合的首選粘合劑,幾乎所有以美食為主題的鄉村,都創辦了美食節。懷柔虹鱒魚一條溝有「虹鱒魚美食節」,延慶有「柳溝豆腐文化節」,杭州餘杭倉前鎮有以掏羊鍋為主題的「羊鍋節」,而小龍蝦的故鄉盱眙,正是依託「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而廣為人知的……美食節能夠集中展示美食文化,通過節目與活動增加互動性,以及旅遊收益。例如,倉前鎮的羊鍋美食遊,就是通過2006年的首屆「羊鍋節」而名聲大噪的。當時,短短一周「掏羊鍋」營業額達350萬元。
此外,美食、文化、旅遊三者還可以進行深度的結合與挖掘。最好能將當地的風俗、習慣,融入到美食旅遊的過程中,「潤物細無聲」讓人們在品嘗中感受到文化的氣息,讓文化與美食更好地共振。
我國臺灣省桃園縣大溪鎮每年4、5月份初夏時節,全臺「客家桐花季」登場,除了能夠欣賞翠綠的青山、清澈的溪流與油桐落花繽紛的瑰麗景色外,在這樣的好景致中,還能品嘗本地文化特色的客家美食。在2010年「懷舊客家桐花宴」旅遊美食紀錄中,當地曾推出「油桐花精緻套餐」,包括「牧童遙指杏花村」、「黃金八寶布袋雞」和「紅糟封肉桂竹筍」等聞名遐邇的文化創意菜餚,將桐花、文化結合起來,使得不少遊客「聞香下馬」,遊賞「桐花之旅」。
4、鄉村美食帶,串起吃喝玩樂
此外,成功的鄉村美食旅遊應該達到一定規模,形成規模效應,一般而言,以美食街的形態存在。用這條美食線路,將分散的自然景點、人文景觀、特色農場、休閒設施,以及餐飲企業連接起來,集合鄉鎮優勢資源,形成美食旅遊帶,合力拉動鄉村旅遊的發展。
在蓮花池虹鱒魚一條溝,一路上不僅景色優美,兩側還散落著一個個垂釣園,有大棚遮陰的餐飲處,大部分垂釣園建起了風格各異的餐廳和賓館。吃魚、釣魚、住宿的需求都能夠在這條「美食溝」裡得到滿足。從單純的吃,向吃喝玩樂擴展,增強鄉村旅遊的吸引力。
最好能輔以美食地圖、趣味美食路標、增添趣味感,還可以提供自行車租賃業務,讓遊客在慢行中體會美食、美景。
5、做足宣傳,提高美食知名度
對於偏於一隅的鄉村美食,除了靠口口相傳的方式之外,還需要進行主動的營銷宣傳,提高美食的知名度。現在,各地花樣繁多的「**美食節」基本承擔了宣傳窗口的職能,由政府牽頭,對特色美食進行大力推廣。但是美食節往往是短暫的,容易被模仿、超越,缺乏足夠的特色標籤、辨識度和影響力。
其實,美食節之外,還有更多親切的宣傳方式被採用。日本十勝為了給美食做宣傳,振興局將豬肉蓋飯定位為「提高十勝認知度的標誌」,並設計可愛的吉祥物「豬肉包」,還任命「豬肉包」為推進股長。同時,幾乎十勝的每一家農場、餐館都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自發推廣。
鄉村美食旅遊,在當下人們「吃文化、吃特色、吃新鮮」的飲食風尚中應運而生,它以其美味、新鮮、樸實、親切、天然的優勢抓住了城市旅遊人群的胃,留住了遊客腳步。作為初始動力,美食有著門檻低、成本低、啟動快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作為旅遊的核心吸引力,就需要當地村民、政府集思廣益,進一步延展美食的內涵與外延,將娛樂、活動、文化、民俗與美食緊密結合,重視宣傳,提高美食的知名度,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鄉村美食遊。
歡迎關注巴比松鄉旅,這是一個經營者與遊客的交流平臺,歡迎民宿、客棧、農家樂、鄉村旅遊、農產品訊息投稿,聯繫電話400-8970-599,投稿合作郵箱28744015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