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資訊】鄉村美食,「吃」出來的鄉村旅遊!

2021-02-17 巴比松鄉旅

daoyu

對於大多數鄉村旅遊而言,美食只是欣賞美景、感受鄉村生活、放鬆心情之外的有益補充。而對於另外一些出行而言,美食就是一種動力,為了滿足味覺的享受,「千裡迢迢」地趕到鄉村品嘗特色的鄉村美食,「吃」成為了到鄉村去的原動力。

尤其是近年來,伴隨著城市生活的富足,城市人的腸胃在經歷了大魚大肉的「洗禮」之後,越來越青睞鄉村美食的「生態自然」和「簡單樸實」,鄉村美食對遊客的吸引力遠遠超過了大家的想像。

美食,輕型啟動鄉村旅遊。對於鄉村而言,美食旅遊可以打造地方品牌、提升旅遊地吸引力、帶動多行業發展、增加就業甚至創業機會,卻無需大規模基建,是鄉村發展的有效帶動力。學者薩拉等人對美國北部鄉村的研究發現:美食旅遊顯著帶動鄉村和城鎮的餐飲、食材、零售、住宿和交通等地方行業發展,對鄉村居民收入的乘數效益為1.65,對鄉村就業的乘數效益達到1.29。遊客需求與鄉村發展的共同推動,使得鄉村美食成為拉動鄉村經濟、帶動旅遊發展的重要抓手。


不少缺乏特色自然資源的鄉村,憑藉著特色美食成為了人們追捧的旅遊地。例如日本的十勝,就以健康美味的食品聞名全國。十勝雖然因為沒有太多的「景點」——比起中國人大都熟悉的北海道的札幌、小樽、富良野並不出名,但一提起十勝,日本人卻都個個興奮無比,第一反應都是「好好吃」;北京懷柔的虹鱒魚一條溝,經過近30年的發展,美味的標籤已經深入人心,成為當地旅遊的核心動力;溧陽天目湖的砂鍋大魚頭帶火了天目湖景區;盱眙憑藉小龍蝦、大旅遊優勢獲得了今年的「江蘇鄉村旅遊節」的承辦權……從鄉村美食中獲得巨大收益的地方數不勝數。

看似簡單的鄉村美食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魅力,支撐了整個鄉村的發展。鄉村美食有著鮮明的本地特色和不可替代性,這與日本「地產地銷」的概念十分類似。「地產地銷」在日本是個令人垂涎三尺的詞語。任何食物上要是標明了「地產地銷」,至少說明了三件事:一、這是本地獨有的食品,在別處吃不到;二、這是最新鮮最水靈的食物,如果您一定要把它帶去外地,那只能是新鮮不再,口感全無;三、這是當地人對美食的信譽保證,您在這裡吃了,如果不好吃,我全權負責。


因此,鄉村美食最突出特點就是在地性。原料必須是地方出產,製作方法必須是地方傳統工藝,採用的配料、調料甚至水都必須是本地的,還要使用地方特色的「土」器皿,才是地道的鄉村美食,缺一不可。這也是法國鄉村美食的重要特點之一,為了體現鄉村的美食特色,必須使用本地的烹調方法,餐具必須用粗陶、瓷器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材質製造。

溧陽的天目湖砂鍋魚頭也是這樣,從選材到製作充分體現了地方的原真性。魚頭必須選用天目湖水體中天然生養的大花鰱魚頭作原料,純天然天目湖水為湯基,宜興砂鍋為器皿,加上特有的烹調工藝加工而成。由於天目湖不僅周圍山體綠色植被過濾了湖水,而且湖底為沙質而非淤泥,這一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天目湖水清澈甘甜,纖塵不染,故其中生長的魚類也沒有土腥味。多種要素都滿足,才造就了味道鮮美獨特的天目湖砂鍋魚頭,使它成為了天目湖的招牌。「地道」這二字意味著在地產品、在地做法、在地調料、在地容器、在地吃法。


2、「吃」的不僅是口味,還是環境

除了獨一無二的口味,鄉村美景也成為了美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的不僅僅是食物,而是一種環境。可以在農家吃,坐在土炕上,感受鄉村的古樸;可以在戶外吃,一邊吃一邊欣賞著高山流水,小橋人家;還可以在特色餐廳吃,吃出不一樣的體驗。

在日本十勝的紫竹庭園,不僅食物來源於當地的優質食材,口味鮮美,環境也為美食增添的色彩。紫竹庭園的主人親自設計出絢爛瑰麗的英式庭園,比許多真正的英國庭園還要讓人讚嘆,在這裡喝一個下午茶成為很多人的嚮往。

而十勝中札內美術村食堂也有著難得的用餐環境,說是「食堂」,但環境比許多高級餐廳還要好,它是坐落於森林裡的一座漂亮的大房子,買好了食物,可以在寬敞明亮的窗邊吃或是在綠蔭掩映的露臺上吃,享受美食與美景。

而今,鄉村主題餐廳也成為鄉村旅遊的一大亮點。這種創意最初是在南非開普敦法蘭斯霍克,將整個餐廳布置在一片果園當中,餐廳採用玻璃材質,在就餐時,可以欣賞到窗外果園的美景。

在北京順義區的何各莊果園中,精緻的西餐廳吸引不少人前去體驗、嘗鮮。不僅吃飯時可以欣賞到掛在枝頭的青蘋果,特別是春夏時,吃過飯,還可以去果園裡採摘,欣賞湖裡還有盛開的荷花和青蛙的叫聲……美食、美景、旅遊相互交融。

3、鄉村美食更是一種情感的寄託

對旅遊人群而言,鄉村美食不僅僅滿足了味覺、觀感的需求,更是一種情感的滿足與寄託。在日本,許多鄉村都以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美食著稱。蕎麥麵、 拉麵、泡菜、清酒、點心、地方特色料理等,都已經成為重要的旅遊吸引物。例如,在以蕎麥麵著稱的信州,能看到很多經營「手擀蕎麥麵」的傳統餐館,每年都有大量遊客慕名前來品嘗這一道鄉村美食,寄託自己的思鄉之情。在北海道,拉麵則是被北海道人引以為豪的特色美食,不同的城市有自己的拉麵風味、拉麵文化、拉麵美食村,市民對旅遊者講起本地拉麵時都能娓娓道來,充滿了自豪感。

現在,有的鄉村美食成為鄉村旅遊發展的核心動力,有的成為鄉村旅遊中重要的一極。雖然美食有著種種優勢帶動鄉村旅遊的發展,但是單一的美食旅遊也存在著問題。鄉村美食有著極強的目的性,能夠十分直接、快速地帶動旅遊發展,但是往往缺乏持久的拉動力。北京懷柔的虹鱒魚一條溝就曾經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早在1984年前後,虹鱒魚一條溝就已經開始了虹鱒魚的養殖,直到1996年漸熱的旅遊市場催生了大量的由村民自發開辦的民俗餐飲店。於是,虹鱒魚成為當地的招牌特色,「虹鱒魚一條溝」的名字也由此在京城打響。從1997年到2004年,由虹鱒魚帶來的發展模式使虹鱒魚一條溝的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1100萬,年均增長率25.8%,促進了當地旅遊業的飛速發展。但是,從2004年到2007年,特色餐飲的帶動已顯乏力,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率不到上一階段的一半。從2004年到2007年,特色餐飲的帶動開始顯現出乏力,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率不到上一階段的一半。很多因美食而興起的鄉村旅遊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事實上,任何美食都有一個生命周期,如果要保持地方美食的持續吸引力,必須採取「第二曲線」的思維方式。增強美食旅遊的創新性、體驗性、甚至融入文化元素,強化美食的吸引力。

1、產品創新,增強美食旅遊的新鮮感

在美食產品上不斷創新,增加體驗環節,保持美食的新鮮感和趣味性。對遊客而言,「吃」不僅僅滿足人們的基本生理需求,而漸漸成為一種休閒活動,一種豐富生活的象徵,這樣的美食才有經久不衰的魅力。


北京延慶柳溝村的豆腐宴,就是在不斷的創新中,成為了鄉村旅遊的一大亮點。柳溝村共有396戶1020口人,這個村一不靠山,二不鄰水,人文景觀也很有限。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村莊憑著祖輩們曾經用過的火盆鍋,迅速崛起成為延慶民俗旅遊的領頭羊。

歷史上柳溝的火盆原來是暖手的工具,由於生活變化太快,柳溝的火盆鍋早已成了歷史的陳跡。村民們集思廣益進行試驗,利用火盆製作出既可以放在炕上,又可以放在地上的每桌可以坐10人的新的火盆鍋,恢復了傳統的柳溝豆腐砂鍋。隨後,他們又新開發了三色豆腐:美容養顏的黃豆豆腐、滋補養腎的黑豆豆腐、清熱袪火的綠豆豆腐,創出「鳳凰城—火盆鍋—農家三色豆腐宴」品牌。同時獻上炸豆腐、凍豆腐、拌豆腐等一系列的豆腐吃法,將「火盆鍋·豆腐宴」不斷推向新的階段。在品嘗豆腐的同時,還可以參觀豆腐的製作流程,不僅吸引了北京周邊的人前來體驗,還接待了韓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上千名外國客人。

無獨有偶,日本十勝也憑藉著特有的「金時」大紅豆,開發了創新的豆腐料理。據說「金時」大紅豆在豆類中是含胺基酸和維生素B最高的一種,並以品質優良、渾圓大粒而聞名日本。但現在日本全國各地能吃到真正金時紅豆的地方很少,十勝就是其中之一。除了「金時」大豆,十勝還有各種其他種類的黑豆、芸豆、綠豆等豆類產品。


利用多種多樣的豆類,十勝開發了全新的豆腐料理,除了有傳統的冷豆腐、豆腐湯、豆腐鍋等「必備」項目外,還有新派豆腐料理——比如包著溏心蛋的柔嫩的油豆腐包,奶油味十足的豆腐泥沙拉,還有混合著雞肉一起烤制的香噴噴的豆腐漢堡等。

2、特色活動,為美食旅遊增色

除了在產品上創新,還可以通過與美食相關的活動,增加體驗性和趣味性,形成長久的旅遊拉動效應。在日本,湯布院町的牛肉聞名全國,為了推廣牛肉,吸引遊客,湯布院町每年都舉辦「吃燒烤喊叫」大賽。上千遊客在品嘗過湯布院牛肉後,根據抽籤選出100人對著山谷隨心所欲地大聲呼叫,喊聲最響的可獲得3公斤牛肉或3萬日元的獎勵。時至今日,這項活動已形成慣例,電視臺還向全國作現場直播。牛肉與活動,成為湯布院町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十勝,為了讓遊客親身體驗到美食的安全與健康,還為遊客提供了農業體驗活動。這種農業體驗一般是2個小時,由於不施化肥,所有蔬菜都可以摘下來直接食用。還可以參與其他農業勞動,一般是由農場主親自帶領和講解,真正地看到十勝人勞作的生活。還特地為孩子提供親近牧場的體驗,從撫摸小牛開始,逐漸了解如何飼養奶牛,如何擠奶,如何消毒,如何製作出最優質的乳製品等。

此外,還可以免費體驗製作美食的過程。十勝的「麥麥比薩教室」吸引了許多的大人和孩子。「廚師老師」把配好比例的面和水發給每個人,講解揉面做比薩餅的要領。將攤好的麵餅均勻地撒上西蘭花、火腿和奶酪,交給麵包師,放入烤爐中,幾分鐘後,自己的比薩餅就出爐了。坐在麵包房門口草坪的木桌旁,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無論怎樣都是最好吃的。十勝像這樣的地方很多,比如柳月的甜品課堂、帶廣市周末市中心步行街的義大利麵教室等,對遊客而言有著無窮的樂趣。

3、美食的文化基因,旅遊的持久動力

美食旅遊本來就具有較強的文化屬性,鄉村美食往往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包含本地的風俗特色、生產特色、生活方式……因此,賦予美食文化內涵,將美食、文化遺產、生活方式整合起來,旅遊就不僅僅是品嘗美食,更是一種完整的生活體驗和精神享受。以飲食文化為主軸,建造飲食文化博物館、舉辦美食培訓講座、創辦美食論壇、舉辦烹飪大賽等活動,還可以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傳統手藝人才、以及評選美食形象大使等,使鄉村美食旅遊更加多元,有效地吸引遊客的文化探索動機。文化與美食的結合,能夠豐富鄉村美食旅遊的內涵,提高旅遊活動的參與性,增加消費深度。

目前,美食節成為文化與美食結合的首選粘合劑,幾乎所有以美食為主題的鄉村,都創辦了美食節。懷柔虹鱒魚一條溝有「虹鱒魚美食節」,延慶有「柳溝豆腐文化節」,杭州餘杭倉前鎮有以掏羊鍋為主題的「羊鍋節」,而小龍蝦的故鄉盱眙,正是依託「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而廣為人知的……美食節能夠集中展示美食文化,通過節目與活動增加互動性,以及旅遊收益。例如,倉前鎮的羊鍋美食遊,就是通過2006年的首屆「羊鍋節」而名聲大噪的。當時,短短一周「掏羊鍋」營業額達350萬元。


此外,美食、文化、旅遊三者還可以進行深度的結合與挖掘。最好能將當地的風俗、習慣,融入到美食旅遊的過程中,「潤物細無聲」讓人們在品嘗中感受到文化的氣息,讓文化與美食更好地共振。

我國臺灣省桃園縣大溪鎮每年4、5月份初夏時節,全臺「客家桐花季」登場,除了能夠欣賞翠綠的青山、清澈的溪流與油桐落花繽紛的瑰麗景色外,在這樣的好景致中,還能品嘗本地文化特色的客家美食。在2010年「懷舊客家桐花宴」旅遊美食紀錄中,當地曾推出「油桐花精緻套餐」,包括「牧童遙指杏花村」、「黃金八寶布袋雞」和「紅糟封肉桂竹筍」等聞名遐邇的文化創意菜餚,將桐花、文化結合起來,使得不少遊客「聞香下馬」,遊賞「桐花之旅」。

4、鄉村美食帶,串起吃喝玩樂

此外,成功的鄉村美食旅遊應該達到一定規模,形成規模效應,一般而言,以美食街的形態存在。用這條美食線路,將分散的自然景點、人文景觀、特色農場、休閒設施,以及餐飲企業連接起來,集合鄉鎮優勢資源,形成美食旅遊帶,合力拉動鄉村旅遊的發展。


在蓮花池虹鱒魚一條溝,一路上不僅景色優美,兩側還散落著一個個垂釣園,有大棚遮陰的餐飲處,大部分垂釣園建起了風格各異的餐廳和賓館。吃魚、釣魚、住宿的需求都能夠在這條「美食溝」裡得到滿足。從單純的吃,向吃喝玩樂擴展,增強鄉村旅遊的吸引力。

最好能輔以美食地圖、趣味美食路標、增添趣味感,還可以提供自行車租賃業務,讓遊客在慢行中體會美食、美景。

5、做足宣傳,提高美食知名度

對於偏於一隅的鄉村美食,除了靠口口相傳的方式之外,還需要進行主動的營銷宣傳,提高美食的知名度。現在,各地花樣繁多的「**美食節」基本承擔了宣傳窗口的職能,由政府牽頭,對特色美食進行大力推廣。但是美食節往往是短暫的,容易被模仿、超越,缺乏足夠的特色標籤、辨識度和影響力。


其實,美食節之外,還有更多親切的宣傳方式被採用。日本十勝為了給美食做宣傳,振興局將豬肉蓋飯定位為「提高十勝認知度的標誌」,並設計可愛的吉祥物「豬肉包」,還任命「豬肉包」為推進股長。同時,幾乎十勝的每一家農場、餐館都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自發推廣。

鄉村美食旅遊,在當下人們「吃文化、吃特色、吃新鮮」的飲食風尚中應運而生,它以其美味、新鮮、樸實、親切、天然的優勢抓住了城市旅遊人群的胃,留住了遊客腳步。作為初始動力,美食有著門檻低、成本低、啟動快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作為旅遊的核心吸引力,就需要當地村民、政府集思廣益,進一步延展美食的內涵與外延,將娛樂、活動、文化、民俗與美食緊密結合,重視宣傳,提高美食的知名度,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鄉村美食遊。


歡迎關注巴比松鄉旅,這是一個經營者與遊客的交流平臺,歡迎民宿、客棧、農家樂、鄉村旅遊、農產品訊息投稿,聯繫電話400-8970-599,投稿合作郵箱2874401546@qq.com

相關焦點

  • 313文旅‖鄉村美食,「吃」出來的鄉村旅遊
    daoyu對於大多數鄉村旅遊而言,美食只是欣賞美景、感受鄉村生活、放鬆心情之外的有益補充。 而十勝中札內美術村食堂也有著難得的用餐環境,說是「食堂」,但環境比許多高級餐廳還要好,它是坐落於森林裡的一座漂亮的大房子,買好了食物,可以在寬敞明亮的窗邊吃或是在綠蔭掩映的露臺上吃,享受美食與美景。 而今,鄉村主題餐廳也成為鄉村旅遊的一大亮點。
  • 鄉村旅遊需要美食加持
    生活是旅遊的本色和基底 旅遊是一種生活化體驗,而當旅遊成為旅居,已然是一種生活,會從體驗演變為道地生活——樂在其中。對於生活,吃喝拉撒睡,吃在第一位;對於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吃在其首。這不是巧合,這是生活需要。
  • 【鄉村旅遊】美食的創意留客
  • 美食,鄉村旅遊的一道重要名片
    而在旅遊中,能吃到些什麼,當地有哪些知名的美食,更是無數遊客關注的對象,甚至是出遊的動力和目的。美食,便這樣成為一個又一個鄉村城鎮旅遊的重要吸引物。從美食的角度上來說,美食有著成本低,入門易,啟動快,時效長等多方面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倘若想作為一個地方的特點,作為鄉村旅遊的吸引,僅僅如此,依靠簡單平易的美食還是較為困難的,這時就需要進一步挖掘美食文化內涵,突出本地的特徵和風味,形成特色化。
  • 上饒味道·鄉村旅遊美食大賽暨鄉村旅遊線路推介會舉行
    12月20日,「上饒味道·鄉村旅遊美食大賽暨鄉村旅遊線路推介會」在上饒市信州區西園生態園舉行。本次活動由上饒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信州區旅發委、信州區西園生態園承辦,上饒市旅遊協會、上饒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各縣(市、區)旅發委、三管委旅遊局等單位協辦。
  • 臺灣鄉村旅遊協會會長鄭健雄:鄉村旅遊發展業態與趨勢
    (根據「2018浙江休閒鄉村建設研討會主旨演講錄音整理)大陸鄉村旅遊發展,缺的是業態。發展鄉村旅遊講究策略,每個階段的策略都不同。目前臺灣的鄉村旅遊已經進入到這樣的階段:第一,發展地產地銷。當地生產出來的東西,當地要消費掉,不是帶回家而是吃掉,這是低碳、環保的,而且大家都講吃最新鮮的。
  • 當文化遇見鄉村,文化鄉村旅遊,鄉村旅遊「文化範」的體驗方式
    我們站在文化的角度來看,鄉村的旅遊旅居其中心點都是圍繞著鄉村的自身資源以及體驗鄉村的日常生活,來展開運營的。這也是鄉村的旅遊旅居之所以能單獨列出來,並區別於城市旅遊旅居的原因之一。我們通過這組數據可以看出來,鄉村旅遊旅居確實是一個朝陽產業,且勢頭不可小覷。
  • 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鄉村旅居,鄉村旅居運營的五要素
    而鄉村旅遊則不同了,鄉村旅遊所包含的會更豐富一些,其所涵蓋的包括鄉村的新理念、新政策、新戰略。筆者總結了五個要素,其五個要素可以讓鄉村旅居從產品到設計,都可以緊貼遊客的需求,為遊客提供獨特、深層次、全方位的休閒旅居體驗。 運營商根據要素打造出來的鄉村旅居,不僅特點鮮明,且農味十足。
  • 發展鄉村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新疆庫車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強化旅遊產業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帶動作用,積極引導農牧民通過農家樂、民宿等形式發展旅遊業,實現增收致富。9月24日,位於伊西哈拉鎮庫木艾日克社區的阿斯塔納美食旅遊城吸引了大批遊客來這裡旅遊、品嘗美食。
  • 美食旅遊引導鄉村振興實施路徑及啟示
    美食旅遊是實現鄉村振興的路徑之一。以陝西袁家村為例,運用Nvivo11質性分析軟體對訪談內容進行分析,深入探究美食旅遊引導鄉村振興的實施路徑。鄉村獨特的美食和文化資源能夠吸引追求淳樸農家生活的城市居民在此聚集和消費,並通過美食遺產開發豐富區域旅遊產品,維持和提高當地農業食品生產和加工部門的生存能力,[1]加速鄉村人才回流。當前鄉村美食旅遊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化和擴展,需對美食旅遊引導鄉村發展的具體維度進行深入剖析,並在此基礎上揭示鄉村美食旅遊價值。
  • 鄉村旅遊—國內鄉村旅遊經典成功案例
    我國的鄉村旅遊經營由最開始分散式的一家一戶農家樂,陸續出現了「農家遊」「民俗遊」「村寨遊」「鄉村俱樂部」「鄉村渡假村」等多種業態,相繼經歷了「農家樂」鄉村旅遊、以民俗村、古鎮等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和鄉村度假等階段。
  • 2020雲浮鄉村旅遊季 | 一年一度的鄉村旅遊盛會約定你!
    雲城區人民政府、雲浮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東省鄉村旅遊協會主辦的2020雲浮鄉村旅遊季活動即將盛大開幕。 ,啟動鄉村旅遊提質升級行動。 近年來,雲浮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有效助推美麗鄉村建設,通過讓廣大村民吃上「旅遊飯」,真正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為雲浮決勝脫貧攻堅和實現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貢獻了文旅智慧和力量。
  • 廣州:以「旅遊+美食」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首屆廣州鄉村美食匯暨增城粵菜師傅工作室啟動,是廣州市以「旅遊+美食」模式促進鄉村美食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向全省乃至全國的旅客推廣廣州鄉村美食以及傳承粵菜師傅技藝的重要舉措;是廣州市深入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舉措,也是深入推進「旅遊+文化+美食」融合發展的創新之舉。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鄉村旅遊是非常重要的抓手。」
  • 歐洲鄉村旅遊模式對中國鄉村旅遊發展的啟示
    據工信部的數據,截至2017年11月底,4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鄉鎮和94%以上的行政村,但仍有3萬多個行政村尚未實現4G網絡覆蓋,在應用層面上,城鄉網民在商務交易類、支付、新聞資訊等應用使用率方面差異較大。在城市遊客已習慣無紙化支付場景的當下,網際網路的暢通將直接決定一部分年輕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選擇。
  • 如何開發鄉村旅遊?鄉村旅遊五大開發模式調研總結
    在開發古村落的基礎上,竹泉村還大量挖掘本土文化、美食、民俗傳統等,極大地豐富了鄉村旅遊對於文化休閒體驗的需求。為了打造鄉村旅遊,他們決定挖掘陝西特色美食,發展民俗民風體驗一條街。 為了打造最原汁原味的地方美食,他們挖掘最民間的廚師,挑選最本土的原料,堅決不要大酒店和廚師培訓學校出來的廚師。 最初由於缺乏名氣,做出來的美食沒人消費,袁家村村委會決定,這些民間廚師只管做,村裡給發工資。
  • 2018上饒縣鄉村旅遊文化節開幕 美食香車房產旅遊景點應有盡有
    >報導:12月29日上午,2018上饒縣鄉村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在上饒縣旭日廣場正式拉開帷幕。現場表演精彩絕倫,更有美食、香車、房產、旅遊景點助陣,熱鬧非凡。2018上饒縣鄉村旅遊文化節開幕 美食香車房產旅遊景點應有盡有  位於廣場左側的美食展區,彩旗飛揚香飄十裡,不僅有來自海外的韓式炒年糕、澳洲龍蝦酥、泰國鮮椰奶,
  • 《臨滄鄉村旅遊攻略》《臨滄鄉村旅遊地圖》出版發行
    日前,由臨滄市文化和旅遊局編撰,雲南出版集團、雲南人民出版社、雲南省地圖院出版的《臨滄鄉村旅遊攻略》《臨滄鄉村旅遊地圖》正式發行。★《臨滄鄉村旅遊攻略》★ 《臨滄鄉村旅遊攻略》共8章186頁,以全新三維的立體方式介紹臨滄102個鄉村旅遊示範村,讓您深度體驗和了解大美臨滄最舒適的氣候、
  • 鎮原 鄉村旅遊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鎮原 鄉村旅遊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每日甘肅網12月29日訊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田永昭) 近年來,鎮原縣依託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鼓勵和支持農民在農家樂、採摘園、綠色種植養殖上做文章、謀出路,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 旅遊丨打造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東安樣板
    這些獎勵政策的出臺,提振士氣,鼓舞人心,給全縣微旅遊點項目負責人吃了定心丸,帶來了希望,也吸引了不少有志人士返鄉創業,帶領更多人吃上了旅遊飯,投身到鄉村振興的浪潮中。 習近平指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南溪花海景區負責人陳夏雲幾年前曾與人合夥經營,將雙牌縣的"桐子坳"打造成了全省有名的景區。
  • 臺灣鄉村旅遊協會暢談紫帽鄉村旅遊發展
    人物:葉美秀職務:臺灣鄉村旅遊協會理事長、規劃學院院長重視對農民的培訓觀點:鄉村旅遊靠人經營對於如何做好鄉村旅遊,葉美秀認為很簡單,鄉村旅遊就是有人則靈然而,讓葉美秀擔憂的是,大陸這邊的人對於農民的培訓都不太重視,可在她眼裡,鄉村旅遊沒有這個東西是活不起來的。「大陸的資源太多了,所以大家覺得只要像其他地方一樣做起來就會有很多人流。但鄉村旅遊不同,不靠人經營,它的吸引力怎麼會比得上那些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