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到啦
現在是平安夜,我和男票交換了禮物,坐在紅綠裝飾的餐廳櫥窗前,視線穿過人群,望著窗外被聖誕樹和彩燈裝點的風景。
這可能是大多數年輕情侶慶祝聖誕的形式吧。聖誕節可能是年輕人一年當中慶祝最為盛大的西方節日,除此之外,還有情人節萬聖節等。
的確,越來越多的九零後零零後喜歡在這一天消費,慶祝。除了商家的打折促銷在,這些西方節日似乎更「有味兒」一些。
所謂「抵制聖誕」
原因是多元的:首先,西方節日的符號化特點。一提到聖誕,我們會想到聖誕老人,聖誕樹和紅綠色調的經典搭配。一想到萬聖節就是南瓜燈,女巫和糖果。而我們傳統的中國佳節就缺少這種符號化特點,甚至會有年輕人混淆說在清明節吃粽子,端午節吃月餅的錯覺。
其次,西方節日歷史烙印弱而時代感強烈。雖然西方節日大多起源於宗教,但不意味著其對象只局限於宗教徒。簡單來說,無論在東西方,過聖誕節大家會聯繫到聖誕老人,但只有基督教徒會去教堂祭奠耶穌。而我國傳統節日通常習慣走歷史道路,以最傳統的方式慶祝,因而不太容易引起年輕人關注。
再者,西方節日相對新鮮,年輕人更追求他國體驗。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往來日益頻繁,新鮮事物的傳入激起了年輕人注意,因此更想要去體驗和融入他國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就像會有或多或少的外國人也會慶祝春節一樣,正常現象。
舞龍
年輕人好過洋節很正常,若想提高本國文化競爭力和民族文化自信,就應該從自身找問題,思考如何發展和進化我們的傳統節日,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傳染力。
而對於近日流傳的禁止過洋節的通知,我不禁感嘆,真是起到了欲蓋彌彰,適得其反的地步。好了,不說了,我去過平安夜了:)
「中國做法」
( 希望我國文化事業越做越好,期待著更多的本國人和外國人會慶祝我們的節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對吧。)
Monica
2018.12.24
圖源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