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聽說過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鼎鼎大名,但對於其人的了解與認識不過停留在「彎弓射大雕」之類的膚表層面上,甚至不知道成吉思汗這個尊名的涵義是「擁有海洋四方」,更不要說對他的少年成長經歷有什麼了解了。然而,這部於4月28日上映的傳奇冒險電影《戰神紀》卻獨闢蹊徑,通過講述鐵木真在成為成吉思汗之前的一段動人心魄的傳奇故事,讓觀眾如同置身於當年朔風獵獵的蒼茫大草原上,看盡少年鐵木真的熱血孤勇與淡淡哀愁。
其實,並沒有人想知道一代王者在功成名就之後發生的故事,正如所有的童話故事都終將停留在一個圓滿無暇的終局。後來發生了些什麼?不得而知,也沒有必要知道了。安穩、榮耀和幸福構建不起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每個人更想知道的,是英雄何以為英雄,不朽何以為不朽。在英雄涅槃之前,他曾有過怎樣的憾恨與自足,他經歷過多少失敗與偉大的瞬間,他在跌倒以後如何從容爬起,瀕臨崩潰之時用什麼方法治癒?一系列的痛苦、糾結和困頓才能連綴成一段段意味深長的故事。電影《戰神紀》所投射與反映出來的,恰是這樣一個特立獨行、有血有肉的少年英雄鐵木真形象。
「我愛的男兒騎著馬來時,會看見我的紅裙飄揚。」哪一個正值青澀年華的蒙古族少年,沒有對那隨風飄揚的少女裙裾心馳神往過呢?曾經被狗窮追猛趕繞著草原兜圈子的日子一去不返,少女孛爾帖從身上毅然扯下一塊紅布遞到他手上的場景,成就了鐵木真最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而當時的他尚且不知道,二人青梅竹馬的塵緣並未完盡,黑雲壓境,一場正邪鏖戰一觸即發。早年失去父親羽翼的庇護讓鐵木真經歷前所未有的迅速成長,縱然四下流離,幸好不曾無枝可依,他決意義無反顧踏上解救孛爾帖的漫漫徵途,逢魔殺魔,逢祖殺祖。
如果故事主線僅僅是圍繞著正邪大戰開展,未免會顯得有些局限,而電影《戰神紀》的難能可貴之處恰在於此,少年鐵木真自然有他需要肩負的正義使命,但仇人首領忽出魯也有著自己難以言說的痛楚與苦衷,為了讓以命換命為他犧牲的愛人朵歹死而復生,他不惜投奔黑暗為愛瘋魔,在永生的身軀裡永遠鳴奏仇恨的樂章。一個是為年少愛情孤勇奮戰的一代天驕鐵木真,另一個則是為愛瘋魔誤入歧途的一代梟雄忽出魯,一個駕馬揚鞭飛馳追逐希望,另一個卻將仇恨寄寓在永生的身軀裡日趨沉墮。同樣是為了愛,鐵木真和忽出魯二人的命運對比顯得格外意味深長。
當經典人物成吉思汗在《戰神紀》中得到青春化詮釋,英雄的傳奇故事就不僅僅存在於日漸泛黃的故紙堆裡。陳偉霆、林允、胡軍、李光潔、張歆藝等大咖用堪稱驚豔的出彩演技將鐵木真、孛爾帖、扎木合等真實人物演繹得有血有肉,讓·雅克·阿諾及其幕後團隊更是不遺余力為觀眾展現了一片奇幻與蒼莽共存的草原,以及在草原上恣意蔓延滋長的少年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