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命苦,習慣不騙人」:缺福報的人,一般有2個壞習慣

2020-12-16 東林侃事兒

曾經有位教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這就說明習慣對人生的重要性。

什麼是習慣呢?就是指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形成一些特立獨行的做事方式、思維模式,從而成為特殊的符號。一個人的行動和執行力,多數情況下取決於個人的行為習慣,因此,一個人縱使承諾的多好,都比不上擁有好的人生習慣。

影響一個人一生的除了知識,就是習慣,習慣在人生的每一步成長中,不管你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都影響深遠。若想形成一種慣性的習慣,通常來說把一件事情堅持重複的做若干天,往往可以形成獨有的行為習慣。

所以說,好的人生習慣,一般會成就好的人生福運,那麼不好的行為習慣,也會導致壞的人生福運,用佛家的觀點就是因果關係。佛家人為:種福音,往往得善果,福運好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必究順遂,反之,則是是不順。

一個人行為習慣的好壞,往往會影響著一個人福運多少的變化。所以說,「人若命苦,習慣不騙人」,缺少福運的人,一般有兩個不好的習慣。

第一個不好的習慣:脾氣暴躁,缺乏寬容心

祖宗留下一句老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就說明了講話的方式,決定了你的脾氣和性格。一個人若想有好的福運,具備一顆寬容宏大的心裡比小氣計較的人獲得的機會和福運更多。遇到不平的是嘗試換一種態度和溝通方式,退一步海闊天空,以退為進,往往會收穫不一樣的結果。

把這種有容乃大的胸襟運用在人生的所遇中,那麼你的生活、學習、工作都將變得更加順利,凡事有張有弛,能把握事情發展的規律,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做任何事情都遊刃有餘,那麼你獲得福運必將是加倍的。

保持寬容的心態,豁達的胸襟,溫柔的語氣,往往是為了成就一個更好有福運的自己。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暴跳如雷,性格急躁,僵持和任性,往往沒有什麼好處,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給別人一點寬容,給自己一個機會,把握先機,你的人生格局也將隨之變大,福運和機遇也會留給這樣的人。

有這麼一個小事例,不妨讀讀其中的道理

「曾經一個弟子來到一家德高望重的私塾學習,有一天,這裡的老先生在院子裡散步賞月,走著走著,看到牆底下有一個帶著腳印的凳子,這時先生明白,有弟子違反了私塾的規定,半夜翻牆出去玩了。老先生沒有大聲嚷嚷,而是小心地挪走凳子,自己悄悄地蹲在凳子的位置。過了許久,那個小弟子翻牆回私塾,由於夜色很黑,小弟子並沒有看清楚,直到他踩著先生的肩膀翻下來,才發現是老先生。他頓時驚慌失措,心想:「這下糟糕了,肯定要被責罰。」老先生並沒有如他所想,厲聲責備他,而是平靜而關切地說:「夜深天涼,快回去多穿點衣服吧。」老先生寬恕了小弟子的過錯。後來,老先生也沒有再提及這件事,可是私塾裡的所有弟子都知道了這件事,從那以後,再沒有出現過翻牆出去玩耍的事情發生」。

老先生寬容了弟子,說明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師傅,心存善念,海納百川。一個人具備寬容心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種人生的修為,謙遜的人往往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仰,一個人被尊重往往不是由於他的知識多淵博,能力有多好,往往是取決於一個人的心態,具備廣闊的胸襟,自然會博得他人的尊重,這樣你的福運也會跟著你來了。

相反,脾氣暴躁,缺乏寬容心的人,為人處事不懂得寬容,往往表現出刻薄和小氣的行為,遇到事情就按捺不住內心的狂躁,讓人厭惡,誰都不願意與之相處。

性格偏執的人,往往喜歡按著自己的想法做事,自我主觀性非常強,不往往會傷害他人,也會傷害自己。所以,一個人若能把心態練就的豁達點,讓性格溫和點,多懷寬容之心,包容他人的過錯,包容社會,包容身邊的一切不好的事情,往往也會獲得好的人緣,從而得到更多的福運和好運氣。

第二個不好的習慣:心胸狹隘,極其自私,把自己的利益看到高於一切

老祖宗說:無私有大愛,自私無路途,一個人只有做大友愛和無私才能前途順利,如果做人自私自利,往往路越走窄,最後讓人生陷入死胡同。

「這麼多收入,你為什麼不拿走呢?」這是一個生意人對另外一個人說的話,如果這個利益不算清楚,你會很吃虧的。這個對白中,無疑說明生意人這種計較和以利益為先的思維。

每個人都是有貪慾的,一個人聰明的地方,無非就是對涉及自己利益的地方,顯得很會算計,不捨得讓自己的一分錢送給別人,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精明和算計,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貪心。

「說曾經有一個老鐵匠,他每天就靠給村裡人打一些農具為生,而每天的所得收入也剛好滿足自己的吃喝用度,他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愛好,所以其他地方的開支也幾乎沒有,一直生活得很滿足。有一天一個文物販子路過他的鐵匠鋪,說他這個打鐵的鐵錘是一把很有歷史價值的錘子,價值連城,因此,想收購他這把鐵錘,這個鐵匠思量想去也沒有賣。這個老鐵匠也從此錯過了這個商機,但是後來他的兩個兒子知道後,就向他開口借錢,從此為了這個錢財兩兄弟與父子之間鬧得不可開交,最終反目成仇」。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一念貪心起,百萬障門開。」說人如果有了貪心和私慾,往往就會滋生煩惱,患得患失,得到的害怕失去,各自困擾就開始擾亂你的生活和思緒,變得很不順心。其實,人的痛苦多數源自自私和利益的趨勢,一個人心胸狹隘,私慾擴大就會心生憂患,因此說:「患起於多欲,禍生於貪心。」

心胸狹隘,極其自私的人,往往把眼前的小利看的有位重要,往往會封閉了人生的眼界,讓自己走入死胡同,從而讓人生之路變得越加自私。

人這一輩子有時要想開點,不為名利所累,不貪圖私利,學會控制膨脹的欲望,不要讓自己成為欲望的努力,這關係到人生道路的坦途,也關係到你生活的質量,一個人無欲無求,自然心情舒暢,人生順利,一個人想得多,想要的多,會迷失自己的路,讓自己生活在極度辛苦的世界裡。

在生命的長河中,金錢名利地位往往不一定會讓你活得幸福,換個角度,換種活法,放下內心的欲望,一切順其自然,讓心情變得愉悅,追求一種內心的淳樸,往往會換得更多的福運,心情好身體健康,心情愉悅活的積極陽光,朋友多,人氣旺,人生豈不是一種福運呢?

因此說,「人若命苦,習慣不騙人」,如果你的命運感覺必究苦楚,嘗試改改一些不好的習慣,如果不能改掉這兩個壞習慣,往往註定人生缺乏福運,如命苦福薄。

從現在開始,不妨好好總結一下自己的人生缺點,是否身上有這樣的壞習慣,有則改之,無則保持好習慣,堅持人生的好習慣,相信好運離你就越來越近!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作者原創,抄襲洗稿必究!

相關焦點

  • 「人若命苦,一看便知」,高僧:福薄之人,往往有這三種壞心態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出現如此大的兩極差異呢?說到底其實和人自身的心態不無關係。有句話「性格決定命運,心態決定成敗」。人若命苦,縱使把自己的外表偽裝得「富麗堂皇」,苦命人的心態,卻永遠不會騙人。但凡好命之人,心態絕大多數都是心胸寬闊,遇事亦能坦然順遂,大自在;而苦命之人,多半心性不穩,消極倦怠,遇事不決,自亂陣腳,自然也就求福無門,命中多生桀驁了。某日,山澗古剎中偶遇一位無名高僧,兩人相談甚歡,在交談過程中他曾說過:「人若命苦,一看便知,越是福薄之人,往往有三種壞心態,每一種心態都會折損福報,招來厄運。」
  • 佛教:「命苦福薄」之人,身上通常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
    許多人總是在尋求所謂的好「風水」,其實最好的「風水」就是人的心念、人的德行。修一份善心、行諸善業,自然百業消、福氣來。「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一切所得皆是因果報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行善莫作惡,自然不會致使福薄命苦。與其抱怨人生不如意,不如行動起來、自我救贖。「命苦福薄」之人,身上通常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
  • 101歲老僧的告誡:福薄命苦之人,牢記三句話,好運就來了!
    雖然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我們還是不想生活又苦又累。杭州靈隱寺,住著一位101歲的老僧,老僧曾經告誡我:福薄命苦之人,牢記三句話,好運就來了。福薄命苦之人,在生活當中會處處遇到困難,經常走背運,越是人生低谷時,就越應該聽一聽老僧話,很多人聽了這三句話,命運都發生了轉變。
  • 「人若無福,一看便知」:沒福報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徵
    有些人甚至都不清楚福報是如何而來,更沒有任何的憂患意識,在落魄的境遇中艱難度日。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究竟有沒有福報是有跡可循的,就像一個沒有福報的人,自然會在生活中有一些同樣的特徵,只是很容易被我們忽略罷了,倘若人人都可以引以為戒,或許便能擺脫沒有福報所帶來的災禍。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人這一輩子不容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命好有福的人會過的相對容易,沒有福氣的人則一生辛勞困頓。人的命一出生就基本定下,無法改變,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需要努力,只等命運的安排,這就愚昧了。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命改不了,但「命運」二字,還有「運」,通過後天的努力,人的命運是可以改的。先天無福,可以靠後天修福。只要有心改變,任何時候都不算太晚。
  • 肝不好的男人,一般有這4個壞習慣,若能堅持改掉,肝會越來越好
    肝臟有分解營養物質、排毒的作用。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一些不好的習慣,導致肝臟受到損害,肝臟功能出現問題。肝不好的男人,一般有這4個壞習慣,若能堅持改掉,肝會越來越好!男人傷肝的壞習慣一:經常熬夜很多男人有熬夜的習慣,有的忙於工作,而有的是相約玩網路遊戲。
  • 佛教:「命苦」之人,身上有這4大惡習,要儘量改掉!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命運是由上天所決定的,其實大錯特錯。「命由己造」,佛家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前世作了什麼業,這一世就會得什麼樣的果報。所以,我們這一世的命運是前世修行的寫照。有人比較宿命,認為「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其實「萬般皆是因果,因果不饒人」。萬事都是有因緣的、有緣起的,沒有無緣無故發生的事。
  • 高僧的告誡:命苦的人,往往有3個不好的徵兆,希望你不是
    貧僧聽到施主能有如此想法,想必你一定不是命苦之人。」聽聞此言,平時就比較崇尚佛學文化的我立刻來了興趣,忙請高僧指點一二。高僧見我們態度誠懇,虛心求教,於是笑道:「是不是苦命之人,只需要從幾個層面來看就足以判斷出來了。
  • 佛教:這三個命苦的人,往往是業障深重,有沒有你?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你種下了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果,要想有好的命運和福報,就要存好心,做善事,積功累德,才會有好的命運和結果。我們常常抱怨生活不公,造化弄人,有的人一生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處處得意;而有的人一生貧窮困苦,命運曲折,卻從不去想為什麼自己會這麼倒黴,而別人為什會那麼幸運,萬事有果就一定有因,生活中,這三個特別命苦的人,實際上是自己的業障深重,看看有沒有你?一、一生命運坎坷曲折的人。
  • 佛教:福報大的人,身上都有這5大特質,看看你佔幾個?
    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受到上天的眷顧,也沒有誰憑空遭遇生活的刁難,一切的背後都有其因果緣法。「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每個人當下的遭遇都是曾經種下的因,同樣,當下種的因也必然造就來日之果。我們羨慕別人福報大,卻不知那是人家自己的德行善業。福報求不來,也搶不來,唯有靠自己修持。
  • 有福報的人和沒福報的人差別很大!測試一下自己
    福報確實非常重要,有福報的人和沒福報的人差別非常大,有福報的人能夠輕而易舉做許多善事,而沒有福報的人費盡力氣卻連一件善事也無法成辦。《因緣品》中對此也有比較:「諸福真奇妙,其果極善妙,無似福解脫,是故當積福…… 福德淺薄者,難化墮惡趣,如沙中無油,彼者豈有樂。」
  • 一生福薄命苦的屬馬人,多出生在這幾個月!
    在民間傳統生肖文化中,有一句歌謠是這樣說屬馬人的「午馬生命運好,卻東南西北跑」,前面一句說的是屬馬人身強體健且精力充沛旺盛,多能成為長壽之人;而後面一句則是說屬馬人天生就辛苦命,雖然命有天福星,遇事總能夠有逢兇化吉,但要想取得理想的生活不免勞心費力,總而言之屬馬人就沒有享清福的好命
  • 王陽明:世間2種人最命苦,有則改之無則加勉,50歲再知道就晚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事實上福與禍常常都是在我們一念之間,但是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看到別人的好,而看不到我們自己的壞,這是人之常情,但卻是最影響我們往後餘生的走向。王陽明得出,世間這2種人最命苦:一、不自重之人命苦俗話說得好「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我們只有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價值,才能讓自己得到最具性價比的收穫。在「陽明心學」中就有提到「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
  • 福報好的人,有這四個特徵,有沒有你?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生命的因果定律,真實不虛;福報好的人,是自己今生和過去生善行功德的成就,才會有人生的好命好運,與其羨慕嫉妒別人的生活,不如好好修養自己,多去積德行善,讓自己的人生也變得美好;福報好的人會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幾個?一、家境好,不缺錢。
  • 前世因,今生果,沒福報的人,有2種毛病,此時懺悔,為時不晚
    佛教的因果觀,對中國文化影響很大,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因果不虛。人人都想幸福,這就要自己種幸福的因,才能結出幸福美好的果實。「因果」並不是佛教發明創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生命真理。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前世因,今生果,每一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前世修來的。
  • 曾國藩:有福報的人,臉上一般有這4種「面相」,看看你有幾個?
    慧能六祖在《六祖壇經》中寫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的意思是我們的內心,福田的意思大概是福報,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的一切福報都離不開我們的內心。正所謂「相由心生」,我們的內心是怎麼樣的,面相就是怎麼樣的。
  • 佛教:有大福報的人,往往擁有四大財富,看看你有多少
    相信許多人的回答都是「錢」。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許多人忙碌一生,求的不過是多賺點錢,但是錢多了就真的幸福嗎?若是細心觀察,會發現這世上有許多富豪,也一樣有著諸多煩惱,並不是人生充滿了幸福快樂。因此有錢,不能真正算是福報,也不一定能使人幸福。
  • 佛教:人的福報,確有定數
    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過去的福祿、福報過來的,都是有定數的。如果你一直都在透支你的福報,早晚有一天會用盡的時候,福報用盡體現在你身上的就是諸事不順。每一個有生命的眾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於前世福報,福報盡則命終。因此,要積福惜福。一個人有多少福報,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
  • 「命苦之人,全寫臉上」:命苦的人,身上都有這3樣東西,要捨棄
    「命苦之人,全寫臉上」:命苦的人,身上都有這3樣東西,要捨棄俗語說「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一個人的生活過得是快樂還是憂愁,看臉就能知道。即使你極力掩蓋,也能令人發現一二。更可怕的是,你越躲避什麼,什麼便會更快來臨。你躲避窮苦,則越甩不開窮苦,這就是吸引力。
  • 王陽明:世間有兩種人命苦,也有兩種人有福
    王陽明提出,世間有兩種人命最苦,有兩種人最有福。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自己是否是其中之一,若有則改之,若無則加勉。1、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命最苦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而自重,就是一種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