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影票,準備進場,卻被告知影院沒免費提供3D眼鏡,廈門市民陳先生有點「蒙」了。而蔡女士家的抽屜裡,「躺」著七八副3D眼鏡,這是她看一次3D電影買一副眼鏡的結果。
據《北京青年報》近日報導:「3D眼鏡不再免費,正由深圳蔓延至北京、南京、天津等地。」影院不提供3D眼鏡,在廈門是否也是普遍現象?
廈門影院
大多提供 不給是考慮「衛生」
上周,導報記者以觀影者的身份了解了全市10多家影城情況,發現金逸影城各門店、博納國際影城、中影星美國際影城羅賓森店、華誼兄弟集美杏林灣等大多數影院,都免費提供3D眼鏡。如果消費者有需要,影院也有售賣眼鏡。
但不提供3D眼鏡的影院也有。像蔡塘的中影夢工坊巨幕影城和建發灣悅城的澳斯卡國際影城,每副眼鏡售價均為3元,而不免費的理由都是「出於衛生考慮」。建發灣悅城澳斯卡國際影城值班經理蘇先生說,主要是擔心平時消毒、清潔不到位,萬一殘留細菌,影響消費者的健康。但蘇先生強調,「之前也有人反映過這個問題,我們會反饋給領導的」。
消費者態度
去飯店吃飯,碗筷還要自帶?
個體戶薛明認為,如果考慮安全衛生的問題,既然消費者花了看3D電影的錢,你就得保證我得到相應的效果和服務,而不是以此作為推脫之詞。「去影院看電影,不提供眼鏡,就像是去飯店吃飯,你告訴我碗筷要自帶一樣的道理。」「這應該只是影院為了減少維護成本吧!」
也有消費者持相反的觀念。蔡塘廣場服裝店林小姐表示,偶爾看一下電影,一副眼鏡只要3元錢,也不算多,就不想去計較了。「買一副或自備3D眼鏡,相比之下更衛生,更安心。」
影片《真愛禁區》的導演林溪先生說他每次觀影自帶3D眼鏡,這樣更衛生。「這是習慣問題」。但他同時也反對影院不提供眼鏡。「這不合理,作為服務性的機構,應該以服務為先,可以備『免費提供』和『購買』兩種方案供選擇,這會比較彈性。」
律師觀點
屬設定「不公平」「不合理」交易條件
「影院行為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權,並加重了消費者責任!」北京中銀(廈門)律師事務所李忠安主任表示,消費者在影院購買了3D電影票就與影院建立了消費法律關係。作為影院來說,其主要義務是提供3D影片,而隨附義務就是提供3D眼鏡以確保主要義務能夠得到履行。所以,影院即便貼出了告示提前告知要自行攜帶或者購買3D眼鏡,也屬於設定了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權,並加重了消費者責任。(海峽導報(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