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總理床前囑託勿忘臺灣兩個人,一個是張學良,另一個是誰你...

2021-01-09 騰訊網

床前囑託勿忘臺灣兩個人

1975年12月20日上午,周恩來平靜地躺在病床上。當時,他的體溫是38.7℃。從是年12月中旬起,他已無法進食,所需要的營養靠管子通過鼻飼直接送到他的胃裡。那天上午11點左右,周恩來醒來,說:「我要見羅青長。」

1993年9月筆者在京訪晤羅青長同志時,曾問他周恩來當時和他說了什麼。羅青長告訴我,總理主要是交待他不要忘了臺灣人民,更不要忘了在臺灣的朋友,像張學良、張鎮等人。

張鎮何許人也?

張學良為世人所熟知,張鎮是何許人呢?周恩來臨終前為什麼會想到他呢?

1928年初去徐州,以黃埔一期學生身份謁見蔣介石,授予中校軍銜,安排到總司令部工作。1932年任委員長侍從室上校侍從副官。1933年任特務團少將團長,後任憲兵一團團長。1936年任陸軍第八師少將副師長,駐軍天水。西安事變發生後,奉命率部向西安迸發,獲悉事變和平解決後,留駐寶雞。1937年調駐江蘇。盧溝橋事變後,移防上海。

淞滬抗戰中,率部與日軍浴血奮戰10晝夜,擋住日軍。部隊換防時,日軍乘機猛撲。他見接防友軍倉促應戰,防線有攻破之險,又身先士卒,激勵將士上戰場,,經過激烈戰鬥,終將日軍擊退。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經國共雙方代表努力,於是年10月8日達成國共和平建國的協議並草籤。

毛澤東和張鎮在重慶機場握手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率領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從延安飛抵重慶,開始了為期43天艱難、尖銳、複雜的重慶談判。當重慶談判有了結果,毛澤東便準備返回延安。1945年10月8日晚,張治中為毛澤東舉行歡送晚會。在重慶的國民黨要人、各黨派、文化界知名人士共 500多人出席。

在歡送晚會上,毛澤東和張治中都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張治中甚至還樂觀對大家說:「談判的成功已經有了百分之七十的希望,而且這剩餘的百分之三十的距離,我們相信也會有方法使它逐漸接近,終於得到圓滿的解決。」全場來賓報以熱烈鼓掌。酒會一直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會後張治中還專門找來重慶有名的厲家班演了一出京劇《群英會》。

誰知就在這時,卻傳來一個噩耗。在離紅巖村不遠的嘉陵江邊公路上,傳出一聲槍響,年方35歲、外表頗似周恩來的八路軍駐渝辦事處秘書、國民黨元老廖仲凱的女婿李少石不幸中彈,傷勢沉重。聽到這個消息後,周恩來沒有驚動毛澤東,便和當時重慶的憲兵司令張鎮匆匆坐車趕到金湯街市民醫院探望,而此時李少石已因流血過多不治身亡。

當時重慶市內道路複雜,社會混亂。加上有情報說國民黨特務系統中已經有人揚言,願以自身性命去換毛澤東一死。如何保證毛澤東主席安全回到紅巖村是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周恩來要求張鎮,請他絕對保證毛主席的安全。張鎮立即表示:「請周主任放心,晚會結束後,我陪毛先生乘坐我的車,不論哪方特務,恐怕都還沒膽向憲兵司令的汽車開槍。」張鎮說到做到確實把毛主席安全送到駐地。

「石頭」落地

第二天,張鎮又進一步加強了警衛工作,凡毛主席的任務活動都由張鎮親自布置警戒。10月10日下午,國共和談協定在梅園籤字,張鎮得知毛澤東第二天要飛回延安,便趕緊布置警戒,並親自護送毛主席去機場。

張鎮在電話裡感到當年溫文爾雅的老師周恩來心情焦急,估計到他確有要事,就飛快地乘車趕了過來。他一見周恩來馬上立正向周恩來敬軍禮說:「報告周主任,學生張鎮到!」

周恩來一邊向張鎮回禮,一邊感到心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因為周恩來判斷:如果是蔣介石下令對當時在重慶的共產黨人下手,就少不了對身為憲兵司令的張鎮委以重任,而張鎮也決不會還對自己恭恭敬敬地執弟子禮。於是,他在向張鎮簡要說明李少石在路上遭不明槍擊後向張鎮提出了兩點要求:一、迅速查明真相,緝拿兇手;二、一會兒散戲後,請張鎮用自己的座車將我們的毛澤東送到我們指定的地點,確保他的安全。張鎮不僅答應了周恩來,後來也完全做到了。就這一點,周恩來一生心存感激。他曾對羅青長、童小鵬等人說過,「一個人哪怕他一輩子只做過一件好事,而這件事對革命是有益的,我們就要永遠不能忘記他。」

周總理曾多次提到張鎮在重慶談判時立了一大功,到去世前還念念不忘。他經常拿這件事提醒做對臺工作的同志,說:「張鎮的職務是憲兵司令,按我們的政策,是格殺勿論的特務,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只有做對臺工作熟悉歷史情況的同志記住老朋友,才可能處理合適得體,對得住老朋友,堅持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就這樣,一場風波過後,1945年10月11日,毛澤東乘車來到重慶九龍坡機場,在張治中的陪同下啟程返回延安。邵力子、陳誠、張瀾等重慶各界人士和十八集團軍駐渝辦事處的同志紛紛來到機場送行。43天尖銳而複雜的談判,毛澤東以他大智大勇促成了《雙十協定》的籤訂。

1949年,在國民黨政權即將垮臺前夕,張鎮回到湖南老家,準備帶家眷逃往臺灣。  湖南省主席程潛見到張鎮後,要他將憲兵部隊拉到湖南,並暗示要他參加湖南和平解放。張鎮說:「你的意思我明白,老實說,你們的情況我也知道一點,你們怎麼打算我不管,蔣總裁對我個人是有恩的,你也知道,戴笠和陳誠過去多次想把我打下來,都是老頭子保了我。現在,我只有跟著老頭子跳海了。」 不久,張鎮率憲兵部隊撤至重慶。重慶解放前夕,他乘飛機逃往臺灣,1950年病逝於臺灣,終年51歲。死後被追贈陸軍二級上將。

這就是重情重義的周恩來臨終前還牽掛著早已去臺灣,並且已於1950年就已在臺灣病故的張鎮將軍。

相關焦點

  • 鉤沉:周恩來寄往臺灣的16字密信
    張學良被秘密幽禁的50多年裡,他和周恩來始終保持著良好的感情。尤其讓人感動的是,周恩來與張學良分手25年之後,身為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仍在透過香港種種關係設法為張學良隔海捎書。以下記述的是周恩來1962年密信送達臺灣的經過。
  • 周恩來翻譯回憶總理:一個個給清潔員、廚師拜年
    周恩來翻譯範承祚攜新作回到故裡淮安 笑說總理都叫他「小範」10月18日,周恩來總理的身前翻譯,原駐阿爾巴尼亞大使,同時也是詩人的範承祚,帶著他創作的對總理飽含思念之情的詩集《往事如詩》,來到家鄉淮安,與淮陰師範學院的青年學子分享他眼中的周恩來
  • 周恩來單線聯繫的「特殊人物」是誰?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他既是張學良的摯友,又是蔣介石及宋美齡身邊的「紅人」,更是周恩來單線聯繫的「特殊人物」。他的公開身份是國民黨高官,實際上卻是我黨優秀的地下情報工作者,他為中國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卓越貢獻。
  • 周恩來聽說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說了一句話,結果全應驗
    儘管大家竭力勸阻,張學良還是乘飛機護送蔣介石南下。聽說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周恩來大吃一驚,趕忙到機場去阻止。無奈,人到機場時,飛機早就飛走了。周恩來揚天長嘆道:「唉,張漢卿看《連環套》的樣子很糟糕,他不僅要排隊送黃天霸,還得『負荊請罪』!」
  • 江蘇淮安,開國總理周恩來的故鄉,帶你去參觀周恩來紀念館和故居
    周恩來紀念館,位於江蘇省淮安市的一個三面環水的湖心半島上,景區很大,由一個紀念島、一組紀念建築群、三個人工湖和環湖的綠地組成,總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其中70%的面積是水。主館坐落在綠色草坪的基臺上,呈四方形內八角結構,共有三層,裡面有豐富詳實的圖片、實物和影視資料,展示了周恩來總理光輝燦爛的一生。
  • 張學良改旗易幟前,土肥原向他提出一個要求,張學良一聽怒了
    什麼是奉軍中的日本「顧問」看過《少帥》的人應該都知道,張作霖有一個私人顧問叫菊池,其實他只是一個代表,在當時的奉軍中有很多這樣的軍事顧問,最低按照營長級別發薪水,每個月最少都能夠領到一百大洋,收入十分的豐厚。
  • 周恩來總理與田中角榮首相籤署《中日聯合聲明》的談判逸聞
    「飲水不忘掘井人」,在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籤署40周年的同時,應了解中日關係三個政治文件的第一個開創性奠基性文件——實現邦交正常化的周恩來總理與田中角榮首相籤署《中日聯合聲明》的談判細節。當時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許多細節沒有公開發表。現根據解密的談判記錄當事人的回憶等史料梳理如下,以饗讀者。
  • 張學良的後半生:難回大陸,客死異國他鄉
    但耄耋之年的他,已是九旬衰翁,剩餘的時間不多了,也許幾個月,也許幾年,他就會聽見上帝的召喚,前往另一個世界。往後餘生,該如何度過?在一般老百姓家裡,九十歲的老人都會有子女相伴,幾世同堂,享受天倫之樂。6月25日,張學良結束三個月的美國之旅,返回臺灣。海峽兩岸最關心的,就是他在有生之年會不會前往大陸,九一八事變過去了六十年,大帥府依然矗立在瀋陽,張作霖的墓地許久沒有祭拜了,張學良會不會故地重遊,看望以前的老部下,並在祖墳前表達自己的孝心?
  • 張學良晚年定居夏威夷,自始至終都沒回大陸,他侄女揭秘真實原因
    在1991年時,失去自由達半個多世紀的張學良和趙一荻,終於離開臺灣去美國探親。到1994年時,張學良夫婦離開臺灣,在夏威夷定居,從此開始了真正自由的生活。張學良晚年定居夏威夷,自始至終都沒回大陸,他侄女揭秘真實原因。
  • 周恩來與解決臺灣問題歷史進程
    6月28日,周恩來總理兼外交部長,對外發表嚴正聲明,指出:「臺灣屬於中國的事實永遠不能改變,我國人民必將萬眾一心,為從美國侵略者手中解放臺灣而奮鬥到底。」隨後,又在一次大會上講:「現在中國人民同國民黨殘餘的鬥爭還沒有完結,這是因為反動派殘餘所盤踞的臺灣,現在是在美國海軍和空軍的直接控制之下。」②形勢突變,迫使中國共產黨重新考慮和調整已定的戰略部署。
  • 張學良被囚臺灣時,宋美齡送給他一封信,張學良看完整夜難眠
    但是隨著抗戰的全面爆發,宋美齡漸漸失去了跟張學良的聯繫,她要到世界各地去揭發日軍的暴行,為中國申請各方的援助,所以她只能託哥哥照顧好張學良的生活,之後又因為生病去美國治療,很長時間都沒有見張學良,但是兩個人有時也會有書信往來。
  • 她親手成就了丈夫和另一個女人的佳話
    1908年,張作霖去鄭家屯剿匪,認識了會長於文鬥,兩個人一個想借對方的武力,一個想借對方的聲望。於是他們一拍即合,為了鞏固關係,聯姻是最好的方式,張學良和于鳳至就在這樣情況下成了他們互通有無的工具。于鳳至以前一直陪伴兒女,都是趙四陪伴在張學良的身邊,此次有機會再陪在他的身邊,發現趙四小姐和張學良要親熱許多。女人的心再寬廣,面對自己喜歡的男人和另一個女人你儂我儂,她還是不舒服的。
  • 周恩來與書
    周貽奎就讓楊氏到家在東嶽廟附近的龔家請周恩來的表舅龔蔭蓀幫忙,讓周恩來和他的兩個弟弟一起到龔家塾館寄讀。龔家的女主人是周恩來嗣母陳氏的親姨娘,她的兒子龔蔭蓀就是周恩來的表舅。龔萌蓀對周恩來兄弟3人進行簡單的面試後,只同意周恩來一個人在龔家讀書。而周恩來的兩個弟弟一個因為年歲太小(周恩壽),一個因為頑皮(周恩溥)而被婉拒。
  • 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64歲第一次回中國,在祖父墳前大喊9個字
    他是虎將張學良仍然在世的兒子,10歲就被送往美國讀書,他是著名的航天學家,退休前曾供職於美國太空署,隸屬高級工程師。他人生的前26年遠離父母,獨在異鄉為異客,他晚年最大的心願就是完成父親的遺願。他為曾經的故土引進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並用心學習國語。他到底是誰?
  • 張學良:以前蔣介石不讓我說,現在可以自由說了
    張學良的聲音說(好像趕緊遞上了一張紙),這是八項政治主張,只要委員長在上面籤了字,就還是我的委員長。蔣拍起了桌子說,讓我籤字,除非把我槍斃了!接著張學良說到了東北失陷,熱河棄守,就是蔣指示的結果。蔣介石還擊說:我讓你棄守你就棄守了?張學良聞言很惱怒地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當時棄守就是服從你的命令造成的。接著就是兩人爭吵,聲音越吵越高。
  • 原來收土特產的習俗由來已久,看周恩來總理是如何機智應對
    在如今的社會中,領導收「土特產」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是一筐土雞蛋偷偷塞著毛爺爺,有的是名家巨作美其名曰一個壁畫,有的是作家新作悄悄雜著某行卡。但其實,領導收「土特產」這種說法由來已久,早在新中國成立初始就已經廣泛流傳,特別是熟人送禮礙於面子也不好拒絕。
  • 日本京都的周恩來總理「嵐山詩碑」
    龜山公園裡挺拔的青松、櫻樹,環抱著周恩來總理詩碑。詩碑是一塊高—點三米、寬二點二米的馬鞍石,上面鐫刻著青年時代的周恩來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遊嵐山時寫下的詩篇《雨中嵐山——日本京都》。這種馬鞍石,外表赤褐,內瓤青藍,質地堅硬,千年不化,是碑石佳品。
  • 跟水門同期的兩個人是誰?一個是一樂大叔,另一個生下宇智波鼬?
    準確的說,水門並不是自來也的徒弟,而是自來也帶過的一屆木葉學生。在木葉的傳統中,成為下忍後,要和另外兩個人組成小隊,跟隨一位木葉上忍修行或執行任務的。而上圖,便是水門在成為下忍後加入自來也班的合照。然而,動漫中只對水門做了詳細介紹,卻唯獨沒介紹水門的兩個同期,這是為何?
  • 劉鼎與張學良的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董健吾說:「到了西安還可以去陝北,這是一個條件,一定要讓他們送你去陝北。這次我去陝北,就是張學良派飛機送到膚施,再派騎兵護送到瓦窯堡的。」 聽說這是找到黨中央的一個途徑,劉鼎很興奮,但想到事關重大,表示要考慮兩天再答覆。 劉鼎對張學良的歷史和現狀認真地做了回想和分析。
  • 張學良逝世,宋美齡送去一個花圈,用6個字祭奠70年的友誼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友誼是古往今來永不褪色的話題,在近代史上,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真摯友人關係,比如宋美齡和張學良。宋美齡,是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是蔣介石的外交助手。據說,張學良在第一次見到宋美齡的時候,就被這個聰慧的有才幹而且翻譯能力超高的才女所吸引,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友誼從這一刻開始。張學良,人稱少帥,年輕、有錢、又帥,他是眾多女人的追求目標,而宋美齡在宋家姐妹當中也是出類拔萃,美若天仙,名副其實的富家千金,兩個人可以算的上是門當戶對,自然友誼也逐漸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