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經過多方努力,西安事變終於和平解決,蔣介石也接受了抗日的主張。
為表示誠意,也為蔣介石本人保駕護航,防止部下擊落蔣介石回南京的飛機。儘管大家竭力勸阻,張學良還是乘飛機護送蔣介石南下。聽說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周恩來大吃一驚,趕忙到機場去阻止。
無奈,人到機場時,飛機早就飛走了。周恩來揚天長嘆道:「唉,張漢卿看《連環套》的樣子很糟糕,他不僅要排隊送黃天霸,還得『負荊請罪』!」送蔣介石回南京的壯舉就成了張學良的政治絕筆,到了南京之後,張學良立即被蔣介石送到軍事法庭,判十年監禁,從此,他的親人離別,輾轉難眠。
抗日戰爭時期,國土步履蹣跚,張學良也被關押在各地。由南京至浙江溪口、江西萍鄉、湖南郴州、貴州修文縣、陽明洞,重慶至重慶戴笠公館等地,遊人絡繹不絕。張學良於一九四四年冬由開陽縣遷至貴州桐梓,在小西湖度過了兩年多的時光。抗戰勝利後,身在貴州桐梓縣的張學良聽到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十分激動。
一則是抗戰終於勝利,淪亡十四年之久的東北終於光復;一則是自己已經被蔣介石囚禁近十年,希望蔣介石不會忘記前言,便將自己買的一隻瑞士表廠生產的百年紀念表,託人送到蔣介石手中,這也算是投石問路吧。
很快,蔣介石託人以一個精緻的小盒子給他回了禮。張學良怒目而視,咬牙切齒。結果證明,小盒子裡裝著兩件東西:一本1936年的年曆和一雙繡花拖鞋。「恩賜」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從今年慢慢「拖」下去,這個拖竟又是四十年。
蔣介石死後,張學良再次被關押在臺灣,一直沒有釋放,直到蔣經國落伍,才重新獲得自由,整整被關押了五十年。